首愚法师开示集
准提法的密因和禅味
准提法要
准提法门的修持
第一义海准提国
首愚法师开示念咒要诀
深耕密植
光明起处尘念空
LA字里的法界观与菩萨行
身如虚空歌
大反省 大放下
六祖的印证
一条入空的路径
首愚法师访问录
修行的大处、
小处、一切处
佛舌你能弹
素描大圆满的准提法
准提镜里我相渺
一轮明月即心池
污泥香里养灵珠
摄所归能证圆通
人人要有一个
净化身心的方法
月爱流光牵字转
亲证真如三进法
如何得自由
大化功尽在
La光出生顶门眼
LA字里的法界观与菩萨行
唯将此心向明月
心月朗耀满太虚
六度万行体中圆
音圆光流长
蓦直趣向菩提道
翩翩心头月
空宝
这般琉璃月
光明进入无量寿无量光
的极乐世界
功夫难易问见地
自从一闻准提法
首页 | 经典 | 概述 | 法要 | 开示 | 行者 心行 救度 治病 威神 生活 | 链接
修行的大处、小处、一切处

首愚法师

我们修法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处着眼,要怎么着眼?眼是指着眼点在那里?眼睛是用来看的,看到什么?看到目标,看到我们是自己想要什么?我们的最终归宿何在?这要经常问自己的,这也等于是我们的见地如何的一个课题,因为见地决定了你自己的下落。我们修准提法常常在说观想观想,观想什么?如果智慧彻的人,他一看,一切只在「直趋无上菩提」。

他的眼睛一看,就看到我们的心,这个生命最根本的地方,它就是我们的大目标,同时也就念念不离这个目标。不管你观想什么,念什么,念佛也好,念咒也好,你总有一个目标,这便是大处着眼。那么小处着手呢?一句准提神咒,老老实实地念,念得清清楚楚便是。

小处着手跟这大处着眼,有没有违背?没有!我经常讲,这好比在打靶,我们把每一句准提神咒都打入我们的意识田中,句句都没有偏离,一句一句像打子弹,这是小处着手;而句句都打入八识的田中,这是大处着眼,二者为一。我们用功是不是有做到这样?若没有这样,你念的是一回事,想的是一回事,那无法跟法相应,这是一般人修持的毛病。但如果你想的、念的同一,一一皆入心中,便能合于禅宗、净土宗和密宗的旨趣,不必再分个什么禅、净、密了。

在法门当中分别这个那个,其实只证明了我们念不到我们的法性,念不到我们的心,这见地有问题,因为见地之眼并没有瞄准,因此功夫也就做不成,落空了。还有,大处着眼,除了见地,还包括行愿。行菩萨道利益众生,正是人生一个极好的大着眼处,一个可贵的理想。至于行愿真正要去做,那便要小处着手,又是一种必须切实做好的功夫了。

我们的一言一行,你可不要马马虎虎漫不经心地,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那都是我们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的行愿所在。生活中的琐事细行,点点滴滴看起来不惹眼,但聚少可以成多,如果凡事这也不要紧,那也不要紧,待人处事在在处处了草不真不诫、不恭不敬,那你的修行早已亮起红灯了。我们的一言一行,自己要不断地自我修正,仔细检点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这样的自我要求,等于在自我庄严自己的生命,无形中便能不损害众生而有利益众生之德,这会让人家不由得地点头赞叹:「这个人真实在、真难得。」

所以说,所谓长老不是光年龄大就叫长老,而是德行够的为长为老,不然只是少不经事的幼稚而已。可以说功夫跟见地以及行愿是互相交集的。这交集处可从相学上的一句话「相由心生」来证明。「相由心生」的相是什么相?我们的一言一行以及做人的态度,这便是相,这些其实全是我们内心的表现。

修行在见地上要看清自己的心,找到自己的心,而这心却也全曝露在一切行为的相上,你一切行为把握得当,不就处处时时皆切中心的中心了吗?所以说行愿含盖了功夫和戒行,功夫和戒行是由外而内去明心;见地是由内而外在行愿和戒以及功夫上来显心。修行要这样将见地、功夫和行愿的戒行融会贯通,合而为一,里外一如,那就差不多了,可以走上菩提大道,道业也就要成就了,要放光了。

最糟的是,你表面放光,里面却是暗的,那完蛋了。外头好看,里头生浓,那回天乏术了,不然至少也是一个绣花枕头,自欺欺人,这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呢?

所以,大道就在平常日用中,这就是相由心生的道理。一个人有道无道,就看他有没有返璞归真。返璞归真者,这个人很好在一起,很好参详,不会多病,不会搞怪,这就有道,道就这么简单。这样的人天要压下来,他不会惊惶,他不刻意地便有一种顶天立地的气势和不俗的骨格,生活超然淡薄于物外,名利引诱不了他,种种打击威胁,障不了他。我们若能这样,那道业岂有不成之理!

 

 Copyright @ 2003-2012 丰财园中国最大佛教网 版权所有 本站资料 转载流通 功德无量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本站不从事或参与任何经营活动 [沪ICP备1100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