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世敦珠法王简介】
其转世之授记
当都都多杰((意为「伏魔金刚」),乃郭珠仁波切降生传记内之第十四世)于莲师之「莲花光宫」内享受法宴时,莲师应益西措嘉佛母之请,命都都多杰前赴藏东地区以利益有情,并舆之曰:「于你之徒众当中,将会有三千位与你具宿世因缘的,超过五百位利根者将能即生成佛。廿五王臣将会当密使来辅助你,并有十位岩取者与你同时出生。另外还有七位密法成就者将会成为你的子孙。」
降生缘起
大岩取者敦珠朗巴(意为「摧魔勇猛」,亦即是敦珠仁波切第一世。)又名嘉王敦珠巴窝,于一八三五年,虹光蕴中,诞生在藏东地取之「些山谷」下游。其父乃阿赤,竹血统之努氏族,名曰阿丹。其母属莫沙、架之血统,名曰布卓。在密意中,敦珠朗巴之身乃大译师佐宾车聪(即郭珠仁波切降生记内之第六世,为莲师二十五大弟子之一)之化身,其语乃益西措嘉母之化身,而其意则为莲师本人所化现。如是敦珠朗巴生而具有大智慧与神通天赋条件,于幼年时,已开始展示出极少数大成就者所拥有的「真正自然力量」。
受法情况
虽然大多数时间他是处身于凡人之中,但敦珠朗巴从来没有离开诸佛剎土。他从人间上师中,只受过极为有限之法要与传授,包括有:吉美喇嘛、蒋扬喇嘛、噶妥泽渣活佛及巴祖仁波切。但因其经常处于甚深之清净相状中,自诸佛及圣者们处得着无穷尽的教法。如是诸佛及圣者们、勇父及空行等等,均恒常地护持、眷顾及滋养孕育着尊者的身心。
生平事迹
敦珠朗巴身材健硕,深棕色的皮肤,面露半忿怒相,眼睛大而炯炯有神。身穿白色密袍,并戴上耳环及其它装饰物。尊者经常把起长发的一半束髻于顶上,余下一半则任其披肩。
于其一生中,敦珠朗巴经常遇到无数的障碍及逆缘,但他总能将之全部转化为弘法之助缘。虽然他晚年身体违和,尊者却能以神通之力,甚至于只是一个姿势,便能医治无数病患者。
当敦珠朗巴望向前方时,即使最亲密的弟子也不敢于其前面走过,因为他们非常害怕他那双炯炯有神、使人望而生畏的眼睛,由于尊者之身躯给予众人极奇妙之感觉,故在果洛地区之人在祈祷时,不依惯例向上师之身、语、意作为祈祷,而是说:「啊!郭珠之身躯」。
开发宝藏
敦珠朗巴于二十三岁时,由自己之出生地「些山谷」,移居至「玛山谷」,并住上多年,在此处一直受着兹里家族之供养,因而被人成为兹里岩取者。
于二十五岁时, 敦珠朗巴在「玛山谷」一处名为巴唾之岩石中,开显出「授记」,并指示他如何去开发他自己的宝藏。同年,根据「授记」之开示,敦珠朗巴在「些山谷」之阿拉得兹地方,开始开发出其主要之「土岩」宝藏。
自此,敦珠朗巴不断开发出一共有二十函的岩取法要,及诸多圣物。此等「意岩」及「土岩」之宝藏,乃莲师本人于九世纪所岩藏的法宝,现在这些岩取之法宝被称为《敦珠新宝藏》。
有记载曾如此描述,当时两位享誉盛名的岩取者,蒋扬钦哲旺波及蒋贡康楚第一世,邀请敦珠朗巴将其「新宝藏」结集于他们的《宁青唾初》内。但敦珠朗巴很有礼貌地婉拒了他们的好意,并谓:「无论在任时何地有《宁青唾初》之传授,则同样会有《敦珠新宝藏》的传授。」
晚年事迹
除了曾两次短暂停留于渣朱卡山谷外,敦珠朗巴一生主要居住于三个地方:藏东的「些山谷」、「都山谷」及「玛山谷」。当他四十六岁时,敦珠朗巴迁往喇容及「些山谷」上游一带。于五十四时,尊者迁移至「都山谷」上游之里峡中,并在此修建德生加生岗闭关中心,直到终老。
于其晚年,敦珠朗巴有意前往开发中藏之工布山谷之圣地「贝玛谷」。此地为莲师加持之四大秘密圣境之一,专为生于黑暗时期之至诚修行者作隐蔽修持之用。但由于因缘未具,敦珠朗巴授记他的下一世将降生此地,并亲自为之开发。
敦珠朗巴预言他的下一世:「所有曾经与他接触过的有情,无论是与其见面、回忆,抑或是亲身接触,皆能获得解脱(作者按:此预言未有叙述解脱之时间,可以是无数劫之后。犯戒者乃会因「心」之迷失而下坠,修行者必须了悟此等预言之真正涵意)并且将会投生于未来之「香巴拉国」。
如是敦珠朗巴一九零四年示寂,并于同年降生于「贝玛谷」,是为依怙主敦珠智者移喜多杰(意为「摧魔无畏金刚智」即敦珠仁波切第二世)。
其家族成员与及弟子
敦珠朗巴共有八位公子,而且全是有名的活佛:
(一)岩传者之子尊美峨些(1881-1924),乃大学者与岩取者,其佛母乃著名之智慧空行母色拉康卓爹威多杰(1899-1952)。
(二)占美天沛尼玛活佛(1865-1926),即多智钦仁波切第三世。
(三)亲珠针宁旺交活佛(1868-1907),乃都钦哲之转世。
(四)车约荣增清摩之转世,但于年幼时夭折。
(五)哈清托交活佛,或简称哈托活佛。
(六)贝玛多杰活佛(住于多智钦寺院内)。
(七)巴祖南开吉美活佛,乃巴祖仁波切之转世。
(八)岩传者之子多杰赞嘟(1891-1959),乃敦珠朗巴最年幼的儿子,并为其父亲于德生加生岗闭关中心之继承人。
除此之外,大岩取者敦珠朗巴有十三位弟子证得「虹光身」;而根据依怙主敦珠仁波切第二世,于其著作《西藏古代佛教史》之记载,其传承里亦有不少修行人有如此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