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示集

度母之修持
修法开示
绿度母修法开示
二十一尊度母
礼赞经意乐解
救度母二十一礼赞释指要
二十一度母赞详释
21度母灌顶开示全录
圣救度八难度母灌顶开示
阿底峡传承
二十一度母灌顶
依止度母
度母为母亲
噶登四本尊仪轨导修
度母前行开示

 

首页 | 经典 | 概论 | 开示 | 应化感应 | 链接
桑杰年巴仁波切--21度母灌顶开示全录


【要旨】

清净自心的重要性
灌顶传承
皈依与发心
灌顶正行的观想──正确观想本尊
灌顶正行──赐予身口意灌顶
结语, 得授加持,保任加持

7:35 pm 【首先仁波切领众念诵《金刚总持传承祈请文》与「gmbqn」。之后进行百字明──清净,献多玛──除障与修护轮──抵御外魔的仪式,之后给予开示】

7:50 pm 【开示第一部份──清净自心的重要性】

这次在新加坡最主要的课程是《宝性论》,也是延续去年的课程继续教授。但是在明天正式上课前,今天先给予「二十一度母」的灌顶。修行佛法时,有各种外内密的障碍,透过这个灌顶,能帮助抵御与平息各种障碍的侵扰。

我们可以透过世俗谛或胜义谛的方式来解释度母,过去印度、西藏的大师们也对度母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但今晚我不作太深奥的解释,我们只需以最容易修持的角度来说明;今天我们要观修的度母是绿色的,一面二臂,是各位平时唐卡上可看到的。

轮回的根本是无明,由无明产生二执(能执、所执),由于二种执着,因此我们在轮回当中感受各种身心的痛苦。

自己造的业因与烦恼,其业果将由自己来领受──这是自然不变的法则。佛陀曾说:「业异熟是不可思议的。」由此可知,我们因为具备了二执、妄执与烦恼,因此我们会感受到各种的苦报。

从修持的角度来说,由于轮回的根本即是无明与我执,因此,出离轮回的唯一方法,即是透过开发无我的智慧,来消除我执。在我执尚未消除前,我们将无法出离痛苦,也无法消除障碍。

如果一个行者,不注重开发无我智、空性的禅修,相反的又在造作更多落入轮回的业,但同时又想祈求本尊佛菩萨加持消除障碍,这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各位应该多禅修无我的智慧,多思惟万法的实相,藉此降伏我执与烦恼。同时,多观修念诵本尊和咒语,并接受灌顶,如此才有可能消除外、内、密的障碍与痛苦。

很多佛弟子自己不真修行,只在表面上到佛堂点点灯,烧烧香,礼拜一下,然后祈求佛菩萨保佑,消灾消难,好象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佛菩萨的身上,自己却什么都不作。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行为。

释迦牟尼佛的传记中清楚记载着,他曾经历三大阿僧祉劫的修持,相信这不是随便说说的。如果我们以为离苦得乐、成就佛道那么容易,只要烧烧香就可解脱的话,那过去佛陀也不用那么辛苦、花那么长的时间净除罪障,积聚资粮了。

佛陀曾开示过四句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虽然说佛教当中有不同的宗派,有无量的法门与义理,但是万法的精髓就是这四句话而已──不作恶,多行善,其根本在于修心──自净其意。

所谓修心,可以从深奥的义理上来说明,也可以从平易近人的日常生活中来实行。而最主要我想强调的是,各位如果具备了清静的修持动机,并且掌握正确的修持方法,那么无论修持任何法门,都将得到效益;如果这两者不具备,修持佛法只会让自己更加疲累而已。

何谓修行呢?指的就是修正自己的心,匡正我们的起心动念。身、口的行为还是其次。过去高僧大德们都说:「心如同国王,身、口如同仆人。」我们若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心,总是散乱在恶习与烦恼中的话,那么就算再做更多的苦行,想要看到成果也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今天,依靠度母的大悲加持力,与各位清净的善心和对佛法正确的了知,相信各位将能得到加持,一切障碍也得以平息。

 

【开示第二部份──灌顶传承】

此仪轨是由马尔巴大译师传承下来。简要的说,此法最早由印度尼西亚的金州法称大师,传给阿底峡尊者,之后传予马尔巴大师。因此,此法的传承极为殊胜。而我是从顶果钦哲仁波切得到这个灌顶的。

有关二十一尊度母的不同的名号、相貌与功德,我会在最后一天给予简要的说明。相信对于常修度母的弟子来说,会有一些帮助。

8:00 pm 【弟子向灌顶上师献曼达供养。跟随仁波切至诚念诵祈求赐予灌顶的偈文】

8:07 pm 【弟子跟随上师念诵皈依与发心文】

若无皈依,就不算是佛弟子,此人无论接受任何灌顶、观修任何本尊或修持任何密法,由于不具备皈依的基础,任何修持都将不如法。

皈依分三种:第一外皈依──指皈依佛法僧三宝。第二内皈依──皈依上师、本尊、护法三根本。第三密皈依──皈依法身、报身、化身。在某些高深的密续典籍中则提到,密皈依是指皈依脉、气、明点。

第二,发菩提心。发心的有无能够判定一个行者是属于大乘,或是小乘。如果没有发菩提心,就不算大乘行者。因此,各位在接受灌顶前,一定要皈依与发心。

现在我们观想度母端坐在自身前方虚空当中,她是一切外、内、密皈依的总集,至诚向她作皈依,并跟随念诵皈依与发心文。

8:20 pm 【灌顶正行的观想──正确观想本尊】

金刚乘教法当中强调,一个行者若执着自己还是凡夫身的话,将无法得到本尊的加持。因此,在金刚乘的仪轨当中都有文句提到,要观想自己的身口意三门与本尊的三门无二无别。针对这一点,有必要再多做说明。

所谓「观想自己即是本尊」这句话的含意到底是什么?是否指说「观想自己这个血肉之躯的身体突然变成绿色的,一面二臂,如同唐卡画上的绿度母」呢?究竟上来讲不是的。「观想自己是本尊」这句话,可从世俗谛与胜义谛两个层面来说明。

首先「世俗尊」的修持来说,密乘提到一句话──净观本尊。意思是每尊佛菩萨,他的不同形象都有其殊胜清净的象征意义。例如度母为何右手作施愿印?为何左手持莲花?还有为何不同本尊有不同的颜色?事实上,这些细节都在展露「胜义尊」的本质。

从更深的层次来说,任何本尊的观想,只是心的显现幻化而已,其本质都是空性,没有实质存在的。

由于凡夫不净的妄念太多而且太强烈,因此金刚乘开示出不共的法教──透过净观本尊与坛城的方便法,来降伏这些炽盛的分别妄想。

对于初学者来说,无法一开始就明了证得「胜义尊」(自心本性)的内含。因此首先需要透过暂时的「方便法」,也就是观修「世俗尊」──一个有形象有颜色的佛菩萨来起修。

因此我们能知道,观修本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行者证得「胜义尊」(自心本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续典里都再三强调,如果一个行者错误的执着认为:观想的本尊是真实、实有的话,将来他将投生为恶道当中的豺狼或昆虫。

因此,法本当中提到「祈愿证得度母的果位」,这句话的意思绝对不是说「祈愿证得投生到一尊绿颜色度母的国土去。」所谓度母的果位,是指胜义的本尊,是指胜义的度母,也就是明空不二的自心本性。这念清净心是每一个众生都本具的,但是由于暂时的客尘烦恼的遮蔽,而让我们看不见。然而慢慢透过次第佛法的修持,也就能逐渐去妄显真,当客尘完全清净时,就称为「证得度母的果位」。

由此我们可以说,自身的确是与度母无二无别的。如此就可理解法本当中为何提到要观想自己就是本尊了。

许多密乘弟子很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执着本尊是实有的,自己是实有的,而且最执着本尊赐予自身的「加持」是实有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修持密乘看不到什么成果的原因。

因此,为了消除以上执实的过患,在所有观修仪轨的起首处都提到一段重要的文字:「一切万法转变成空性,空性当中升起本尊」。接下来,就请各位如此来观修。

8:30 pm 【灌顶正行的观想──度母禅定尊、誓言尊与智慧尊的观想】(尊重密法故不公开)

8:45 pm 【灌顶正行──赐予身口意灌顶】

灌顶分为三种:外、内、胜义灌顶。对于初学者先是接受外灌顶,即是宝瓶、甘露等外在物质的灌顶,这并不是究竟的灌顶。

再来第二个次第内灌顶,是指思惟自己三门与本尊三门合而为一,生起佛慢。然而这也不是究竟的灌顶。

第三秘密灌顶(胜义灌顶)可以说是先前两个灌顶的果实。指的是证悟到自心明空不二的本质,此心显宗称为「俱生心性本然智」,续典称为「乐空不二本然智」,指得都是这一念心。这是透过之前自身誓言尊,在迎请无量智慧尊降临时,与自身合而为一时,有的行者能够得证此心。

因此从究竟来说,有没有得到灌顶,并不在于宝瓶有没有碰到我们的头;而是当一个行者,若能在灌顶仪式中,证得俱生心性的本智,开启乐空不二的本智,或者说明了胜义灌顶的智慧,这才说「得到灌顶」。这是从究竟(圆满次第)上来说。

但是,从修持金刚乘的次第上来说,首先透过外灌顶与内灌顶使心成熟,有这两个基础后,也才有可能证得自心,明了第三个灌顶。

那么接下来,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需要先接受外灌顶,也就是依靠物质的灌顶仪式,所以接下来有宝瓶灌顶──得身加持;语灌顶(念珠)──得语加持;意灌顶(心无造作安住禅修)──得意加持。

8:50 pm 【酬谢曼达,回向功德】

8:57 pm 【结语, 得授加持,保任加持】

各位已圆满得受灌顶与加持。今后,各位要保任这个加持力,保任的方法即是日后要修持这个法门。续典当中记载:「得由灌顶得;持由誓句持;果由二次得。」这是说首先,本尊的加持透过灌顶而得。接着为了让加持在自心恒常保任,则需透过每天不间断地观修与持诵本尊咒语来保持。最后,果位由二种次第生起与圆满次第而得。

 Copyright @ 2003-2012 丰财园中国最大佛教网 版权所有 本站资料 转载流通 功德无量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本站不从事或参与任何经营活动 [沪ICP备1100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