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概论

大智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事略介绍
文殊菩萨名之略解
大智文殊菩萨十大愿
五台山 大智容百家
文殊菩萨及其学风
文殊菩萨妙吉祥
文殊菩萨的宝珠
文殊菩萨圣诞
略论文殊法门的
圆顿与渐次
无上的智慧—文殊菩萨
遇见文殊菩萨了吗?
文殊师利菩萨本愿的意义
文殊菩萨圣诞开示
文殊五字咒

释义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
首页 | 经典[显] | 经典[密] | 文集 | 感应 | 链接
文殊师利菩萨本愿的意义

黄靖芠

中华佛学研究
第四期 (2000.03)
页127-167

提要

 文殊师利菩萨是大乘初期著名的菩萨,佛教界以「大智」表彰其特德。而文殊本愿在学术界的重要性是仅次于释尊、弥勒、阿閦、弥陀本愿的,但前贤论述 未详备,故本文以文殊本愿为主轴,且以「文殊师利」法门的经典为范围,主要在细评文殊在自利方面的自行愿及利他方面的成熟众生、庄严国土愿的意义。

 文殊自觉的自行愿之意义,可由愿力与「菩提佛果」、「清净三业」、「积聚资粮」三方面的关系来探讨,可知:一、发菩提心,首在确立誓愿成佛的信 念,要普圆一切有情,而慈悲心是策励菩萨精进不断的最佳动力,且福智要双修;二、因忏悔业障而得无明烦恼及习气的祛除,再持戒来净治三业,如此自净则可得 智慧的成就;三、福报由成就众生而得,修习六度在自利上可成熟自身,前五度(福)可得圆满的报身,般若(智)可得智慧的圆满。

 文殊觉他的利他愿之意义,可由愿力与「成熟众生」、「庄严国土」两者的关系来看,可知:在成熟众生愿上,1.因不舍菩提心愿力,故能护持正法以利 益众生,观于生死而不取涅槃,且其誓愿是广大且尽未来际的;2.菩萨菩提悲所建立,故能不舍一众生、代受罪苦而恒时无疲厌之心。在净佛国愿上,知1.净土 是由愿力所成就的报土,2.其成立也基于菩萨与众生心净的相应原则,是最佳「同事」的修行环境,3.由文殊设置净土是懈怠或精进,及由其与弥陀、阿●净土 的比较,得知其是精进的创建净土且其气魄颇值得效法,因其未来净土在眷属素质及果

 

 

页128

 

德上皆超越阿●及弥陀两大净土。

关键词:1.文殊师利 2.菩萨 3.本愿 4.自行愿 5.利他愿 6.净土

 

 

页129

 

一、前言

 在原始佛教中,誓愿是「自业自得」的,是偏向利己的功利主义,如作布施等善业,即能感招富贵的果;但此「自业自得」思想经过大乘佛教的反省后,确定利他本愿思想的成立,誓愿是因菩萨的「大悲」而起的利他的,这是无我为人的表现,是不带功利主义的。[1] 除了阿●(般若自力)及弥陀(他力)本愿的主流外,或为其傍系、后继,还有种种的本愿说,如弥勒、文殊、普贤、观音、药师:

尤其如《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二卷,预想阿●、弥陀的本愿,虽没有太成功,但总希望超出那个以上。[2]

文殊的本愿是承继着阿●自力与弥陀他力本愿而来,想要综合并超越其上,虽然成就不是巨大,但仍有其价值所在;又文殊是大乘初期的大菩萨,也是佛教中 象征智慧的菩萨,其是「信智一如」的,亦重如首楞严三昧不思议菩萨「慈悲」的方便大行,故研究文殊本愿,有其实质的必要。本文即在前人研究文殊本愿的基础 下,再加以细探其意义。

 而文殊本愿,即指文殊菩萨在因地中修行上所曾发过的誓愿,我们可由其诸本生来了解其所发的愿。[3] 本文谈文殊本愿的意义,[4] 将本愿概分为自觉的自行愿及觉他的利他愿(包含成熟众生愿与净佛国土愿)两层面,虽自利利他是一体两面的事,但为方便论述,暂为分别,归纳出特点,再加以综合说明。

 

二、文殊自行愿的意义

 修行的目的在彻底解决生死的痛苦,而痛苦的根本在自己的无明烦恼,故转自己的无明烦恼成与明相应的智慧,是一大课题;而所谓自行愿,即是指菩萨为 调伏自己的烦恼习气、圆满自己的智慧人格所作的种种努力,在求菩萨道时偏向自觉、自利的誓愿,要求自己要成为什么人,自誓成菩提成佛,自誓要忏悔业障,清 净身口意三业,自誓要积功累德,使身心无所匮乏及缺憾。

 首先笔者就论及文殊诸多本愿的经典中,来探究其发愿的内涵,涉及文殊发自行愿主要的经典及条例如下(*表亦可适用于利他愿):

 

序号

经   典

文殊本生

自 行 愿

法门

1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册11,页890)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授记会

(唐.实叉难陀译,《大正藏》册11,页336)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剎功德庄严经

(唐.不空译,《大正藏》册11,页902)

安拔王

或普覆王

1.于菩提树下证得菩提乃至涅槃,不离此座。

2.剎中菩萨若思食时,先供养十方诸佛及施贫穷苦恼众生饿鬼等,然后才食。*

3.剎中菩萨皆沙门服,以衣宝献诸佛已,还至本处方自受用。*

4.剎中诸菩萨众所得财宝及诸资具,要先分施诸佛、声闻,遍供养已,然后受用。*

方等

 

 

2

文殊悔过经

(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册14,页441)

文殊师利菩萨 5.欲除罪业须奉行平等。

6.当自责往昔不明根本所造诸罪,从十方佛自首悔过,改往修来不敢藏匿。

7.自责守德不终。

8.自责修行时的颠倒见,不能住于无我、无相。

9.悔自己的诸罪罣碍。

10.悔一切过已,发无上正真道意,常以慈心向于众生不怀怨结。

11.以所发一切智心,悉用劝助诸佛道慧。*

大乘律

3

文殊师利发愿经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正藏》册10,页878)

文殊师利菩萨 12.清净三业,除诸垢秽。

13.礼佛、见佛、赞佛、供养佛。

14.忏悔罪业。

15.随喜功德。

16.所有功德回向众生,行菩萨行得无上菩提*

17.善知识同行。*

18.具无尽功德,智慧善巧方便,诸三昧解脱。

19.具足三世诸佛行及无量大愿,具足普贤行然后成佛。*

20.命终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成满诸大愿。*

方等

4

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

(北凉.昙无谶译,《大正藏》册3,页167)

大乘悲分陀利经

(失译,《大正藏》册3,页233)

王众王子 21.不于不净世界成佛,亦不愿速成菩提。

22.愿以清净天眼,普见闻十方诸佛说法。

23.若思食进食时,先供养诸佛、比丘等一切众生,然后才自用。*

24.我涅槃时处在虚空。

25.剎中有菩提树,于菩提树下金刚座成菩提乃至般涅槃。

方等

5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唐.佛陀波利译,《卍续藏》册1,页394)

颠倒女 26.我之所愿不愿生天,唯愿生生世世,常遇世尊,佛心不退。

密教

6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大教王经

(唐.不空译,《大正藏》,册20,页724)

曼殊室利菩萨 27.愿我等诸菩萨及我身心,通于法界同太虚空无有障碍。

密教

7

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

(宋.施护译,《大正藏》册17,页922)

大慧童女 28.发菩提心,但今者不能以此女人色相而取证菩提,愿我转女人身成男子相,速取证菩提果。

29.我于今者得最上利,永不复起声闻之见,决定趣求菩提果。

方等

8

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

(元.智慧译,《大正藏》册20,页940)

哑马国王 30.不复造诸贪瞋痴、贡高我慢,清净三业,修诸善业。

31.常游十方佛净土,于一切处恒清净。

32.意中恶业亦清净,无边恶业不复造。

密教

 

 文殊自行愿的内容与特色可归纳为三大项,一是发菩提愿,二是自利清净愿,三是积聚资粮愿。就「发菩提愿」而言,文殊愿1.证得菩提,2.于清净世 界成佛,3.不愿速成菩提,4.愿女转男身速证菩提,5.精进求菩提,6.不堕二乘,7.法身遍一切处;就「自利清净愿」而言,

 

 

页132

 

文殊愿忏悔业障及清净三业;就「积聚资粮愿」来说,文殊愿 1.常见佛闻法,2.供养(布施)一切众生,3.随喜功德,4.广发大愿,5.回向增长无尽,6.得智慧善巧方便。以下由愿力与「菩提佛果」、「清净三业」、「积聚资粮」的关系,来看文殊自行愿的意义。

 

(一)愿力与菩提佛果的关系

1.誓愿成佛为菩提心的根本

 发起菩提心的原因很多,而文殊于因地时的发菩提心因缘,主要有三,一是受如来或修行者、天人等劝发:如在方等部经中,其为1.普覆王时,受天人及 雷音响如来所劝发(《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其为2.王众王子时,由大臣宝海梵志所劝发(《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二是为灭罪而发菩提心:在密教 经典中,其曾为颠倒女,为了灭杀胎之罪而求佛忏悔发菩提心,但也由于杀胎求灭罪的逆缘,而成就其先天具有的菩提善根(《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三 是为助众生速除诸障而发菩提心:在密教经典中,在文殊为菩萨后,有无尽十种甚深大愿,是为助众生速除诸障,而发菩提大愿(《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 千大教王经》)。

 一般人在发菩提心之初,是发愿(世俗)菩提心,而在证入空性之后,始能发行(胜义)菩提心,文殊之所以能坚定其菩提心不舍的推动,其因在于大悲愿 令众生离苦得真实乐而发心,此如日常法师于讲《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士道:菩提心次第》中所提到的:「求大菩提心的主(根本)因在于:于佛位希求证得」,[5] 慈悲心只是过程而不是主因,是策发我们求菩提心最有力的圆满因,这本末因果先后是必须先厘清的。

 文殊不愿速成菩提,是大悲心切的展现,但文殊之所以要速证菩提,却是能见惟有成佛才有圆满的福德、智慧资粮来救济众生;若把慈悲心特别强调,而忘了菩提(佛)心的根本在圆满佛果,则慈悲的救度

 

 

页133

 

是不会圆满成功的,因不希佛位,其力量是有限有碍的,力量既弱,功德不能圆满,易成败坏菩萨;而不管是圆满的慈悲利他或是自利,两者均要圆满,都是成佛才能办到的。

 故最大的自利在于成证菩提佛果,但在实践的当中,我们虽自利,但也行利他,而出世佛法的美妙处在于,我们虽然利他,将一切布施众生,但我们无形中 也增长了巨大的福德资粮,故连带地也在利他中而得到自利,因利他而自利,但世间法恰好相反,我赚钱则他赔钱,我考上则他落榜,总有个定数在那里,不能皆大 欢喜;佛是福慧两足尊的,是利他自利都圆满的,故我们要确立成佛的自利为菩提心的根本因,而圆满因在于利他的慈悲心等,于佛法中,自利不是自私,应说是为 了利他故需自利增长自己,菩萨在自利的实践中不妨害他利,而同时在为增长他人的利益为考量,两者是相依相成的,缺一不可。[6]

2.福智为胜行

 佛是福慧(智)二足尊的,所以若要取证圆满菩提佛果的话,则要在因地时圆满福智资粮,如金刚手菩萨说,如我所得诸菩萨摩诃萨一切胜行,皆从福智二行中出,当知随入福智二行。因:

诸菩萨修福行故,能令一切有情离诸障碍;若修智行,能为一切有情善说法要令生喜悦。世尊,是故诸菩萨摩诃萨,福行智行二应和合,何以故?菩萨修福行故,即能圆满善巧方便波罗蜜多;

 

 

页134

 

修智行故,即能圆满般若波罗蜜多。故此二行即是菩萨二种圣道,普摄一切道行,菩萨住是道者,即能降伏难降伏者诸业魔众,菩萨已能超出诸恶魔道,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此不退转菩萨,能善开明诸佛如来甚深秘密使不隐覆。[7]

如此由修福得圆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种方便波罗蜜,由修智得圆满般若波罗蜜,如此才能真正悲智双运,自己远离无明的烦恼习气,也能令他人远离,如此精进修行不退转于佛地。

 

(二)愿力与清净三业的关系

1.因忏悔业障而得无明烦恼的祛除

 在信解大乘,发起愿菩提心后,由于我们障碍重,故烦恼习气重,心力嬴弱,修持不易,所以要先忏悔往昔所造的诸业,若业有形象的话,是尽法界虚空界 所不能容受的,所以我们要发起真切的忏悔心,就今生所知的罪业、习气一样样的忏除干净(事忏),又就今生所遭遇的困顿,推想必由往昔所造何业而成,而就此 习气再加以忏悔,最后就是实相忏:

晓了微妙除诸限碍,已能游入观一切法。譬如虚空,所可悔者无罪无报亦无尘染。 已入诸法无罪盖者乃为名曰悔一切过。……假使一切无所行者,乃能得入于斯本际,无想之际,无形想际,无有二际,……无所由际,是则名曰菩萨大士自自悔过。 无有罪害得至佛慧,灭除一切休息殃衅罣碍之盖。[8]

文殊说已入诸佛无罪盖者乃名曰悔一切过,此即体达般若空慧,明了诸法无性,故罪性本空,若我们当下一念清净,则罪业不报,若我们时时安住实相中,当体即空,罪业亦空。

 

 

页135

 

 但罪性本空,业力不空,虽实相忏是究竟,但在尚未证悟之前,事忏也是必要的,不可敷衍了事,若我们还在三界里流转,则必受因缘法则的支配,所造业 不失坏,若恶业现前时,恐会严重障碍我们修行的福报甚至成就,但境转我们的心不能随着流转,业力现前时,我们更当精进惭愧来忏悔,且甘心乐意接受这种苦 楚,乐受乐受,请尽量惩罚我,让我记取教训,以后绝不再犯,业力自然就会很快消尽,且因我们对罪报有所警觉,故也因此能断新恶的再度产生,止恶向善;如此 我们累劫以来的无明烦恼就能经由忏悔身口意所造的十恶业等诸不善而得净除,可使精神清爽,而能重新做人。

 

2.因持戒而有效地净治三业

 经由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是初步清净三业的功夫,但若真要净除无遗的话,必须经由持戒来摄持;就得人道而言,基本上要守五戒,得天道要守十善,若学菩萨则要守菩萨戒,所谓受菩萨戒,如《文殊师利问经》云,应于佛前至诚礼拜,作如是言:

我某甲,愿诸佛忆念我,如诸佛世尊,正知以佛智慧无所着,我当发菩萨心,为利 益一切众生令得安乐,发无上道心,如过去未来现在诸菩萨,发无上道心、发无上菩提心;于一切众生如父母兄弟姊妹男女亲友等,为彼解脱得出生死,乃至令发三 菩提心。勤起精进,随诸众生所须财法一切施与,以此财法摄受一切众生,渐渐随宜为解脱众生出生死故,乃至令安住无上菩提。我当起精进,我当不放逸如是再 三,是名菩萨摩诃萨初发菩提心。……此诸菩萨所受所行为化菩萨,不为声闻缘觉,不为凡夫诸不善者。[9]

即先发菩提心,起精进不放逸于上求下化,不堕二乘,正式成为菩萨行者。总之,持戒要身不做杀、盗、(邪)淫,口不说妄言、绮语、两

 

 

页136

 

舌、恶口,意不犯贪、瞋、痴,由持戒来达到身口意三业的清净;而菩萨的戒条虽多,但为了度生的方便,实际上是不着相的「无相大戒」,可以一句蔽之,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戒、定、慧三学。

 

3.因自净而得智慧的成就  自净可达成智慧的圆满,重点在修习般若波罗蜜,如修习八法可得清净:

1.善知诸蕴,2.善知诸界,3.善知诸处,4.善知诸根,5.善知三解脱门,6.永拔一切烦恼根本,7.永出一切盖缠等惑,8.永离一切诸见所行。是名般若八种清净。[10]

即善知众生所组成的诸蕴、界、处、根之积集,及得灭假相的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这样才能解脱诸多烦恼、疑惑及妄作,如此才能得到般若智慧清净的功效。

 而在密教中,极重视成就般若的平等义,如文殊的五字陀罗尼,能「入如来一切法平等,一切文字亦皆平等,速得成就摩诃般若。」[11]  在《五字陀罗尼颂》中,解释「阿啰跛者哪」义:

阿者无生义,啰无尘染义,跛无第一义,诸法性平等。者无诸行义,哪无性相义,五句虽差别,其性无有二,心与性合者,不须重分别,佛所叹无思,无思亦不思,不思思思已,乃至陀罗尼。[12]

说明般若是无生、无染、法性平等、无作、无相之义,其体性是一,是不可分别的;如此菩萨深知般若的平等义,而修学诸平等法,故菩萨于

 

 

页137

 

「一切众生、于一切法、菩提、说法平等」,住此四平等法可不堕恶趣。又「1.于诸众生心无退转,2.于诸法师而不轻毁,3.于诸智人心不生谤,4.于诸如来一切所说恒生尊重」,善修学此四法亦终不堕于诸恶趣中。[13]

 如此菩萨清净三业后,不再造诸业缘,又因体达、修学般若平等空义,可不堕恶趣,也能得到般若智慧的成就(还不是圆满),最后解脱三界,得涅槃之乐。

 

(三)愿力与积聚资粮的关系

1.福报由成就众生而得

 文殊说,若菩萨欲得集一切福德三昧者,应知福性众生同等,无常灭尽之法,于以下四法中而不惊畏:

1.于诸众生大悲无边,2.佛剎无边,3.佛智无边,4.入一切众生心行无边。[14]

可知度生的事业是无尽的,又菩萨应当修行四法:

1.庄严善根无有满足,2.方便回向一切无尽无有满足,3.一切佛土诸庄严事,取以庄严自己佛土无有满足。 [15]

可知福德的修集是由对众生行大悲、功德回向一切而来,故能庄严净土乃至得佛智。

 

2.因修习六度而成熟自身

 六度是从部派佛教以至「般若法门」都强调的德目,在大乘运动

 

 

页138

 

中,六波罗蜜被归纳为菩萨行;在「文殊法门」中很强调六度(也有加上方便、愿、力、智而成十度)是菩萨的德目,六度可涵盖菩萨行(兼含自利与利他) 的德目,如《等集众德三昧经》、《菩萨内戒经》等经中,佛说初发意菩萨当行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波罗蜜。[16]

    (1)六度(十度)及其对治

 菩萨于内外法都无所着,所行菩萨本行清净,以清净的心态行六度,调伏对治烦恼,则能得六度乃至十度的成就:即1.「舍身尘劳,不舍一切众生爱 欲」,所以菩萨为布施主,舍施如雨故;2.「分别晓了寂然之界,蠲除一切众生诸恶,不舍道心」,所以禁戒具足,三业清净故;3.「究尽诸法见一切法,除去 众生结恨厌秽瞋恚之难,而不违舍一切智通至德之铠」,所以备悉忍辱,修习慈心故;4.「菩萨所因可精进者,悉见诸法,至于无上正真之道,刈除众生懈怠之 秽,遵修精进」,所以为究竟精进,求法无倦故;5.「见一切法本悉清净平等正受,一切众生因有所着而兴生矣」,所以究竟于禅定,得禅解脱神通故;6.「于 诸所行不得所行,蠲除一切放逸之事,刈去众生沉吟邪见,遵修圣达」,所以菩萨成就智慧,生决定善巧慧资粮故;又7.调伏诸烦恼行,圆满一切智资粮故;8. 调伏颠倒行,出生真实不颠倒资粮道故;9.调伏不自在行,于时非时自在故;10.调伏着我行,观察诸法无我故。[17]

 

 

页139

 

 即用布施来度悭贪之心,持戒来对治破戒,忍辱来对治瞋恚,精进来对治懈怠,禅定来对治散乱,般若来对治愚痴,方便来对治烦恼,愿来对治颠倒,力来对治不自在,智来对治有我相。

 如此由行六度乃至十度,调伏我们的有我、有法的我执与法执,即能于一切时恒清凉自在。

 

    (2)六度的利益

  行六度的功德,如佛告文殊:「从布施流出大富,从持戒流出一切善道,从忍辱流出容受众生,从精进流出能成一切佛法,从般若流出离一切烦恼。」[18] 又在《月灯三昧经》中,更详细地说明其利益,以精进为例:

菩萨精进有十事:1.有威神,2.为诸佛所护,3.非人悉亦护之,4.闻法终不转忘,5.所未闻法而得闻,6.得高明智慧,7.得种种三昧,8.终无病时,9.饭食得安隐,10.得柔软如优钵不刚。[19]

 所以我们经由六度(十度)的确实修持,在利他中,也得到自我的成熟。而在行使六度中,必须不放逸,文殊是特重不放逸的,说菩萨所行六波罗蜜,一一 具有三所治障,若住不放逸速能除断。又菩萨所行六波罗蜜,各以三法而得成满,此三皆从不放逸生。所以一切菩萨以不放逸故,速得成就一切佛法,而圆满自身。

 

3.圆满佛身由积聚福德资粮而成

 《深密解脱经》云:世尊如来法身是其「如实修行十地波罗蜜,转身成就得妙法身,是名诸佛如来法身相应知。」[20] 佛的法身是由修集十地波罗蜜的功德而来,是诸法所集之身,佛法身有二种相不可思议:

 

 

页140

 

1.所谓法身离诸戏论,2.离诸一切有为行相,而诸众生执着戏论有为行相。[21]

法身是无为无相,离诸分别戏论的,而二乘人虽然自利得解脱,但不是成就法身,仅是成就跳脱三界的解脱身,这点必须辨明,惟有加上利他的积功累德,才能得到佛法、报、化三身的圆满。[22]

 所以佛(报)身相好庄严的因缘是:

菩萨世世所重爱珍奇好物持施与人,常持好眼善意施与,用是故,佛悉得智慧知诸 经法;菩萨世世常以好愿善意视世间人,用是故,人民见佛视无厌极。……菩萨世世常随经法不犯,心常柔软忍辱于人,用是故,有人狂乱来至佛所莫不得安隐 者;……菩萨世世持善意视佛,见怨家见父母,心正等无有异相,用是故,佛智慧悉具足,但为众善无有恶人,有疑难问佛无不解者。[23]

佛为菩萨时,世世所行如是利他的无数功德,释梵天人所不能作,说不能尽,而得成佛最圆满的自利,所以「若有人至意念佛功德者,其福无量,况为作礼嗟叹者哉,人有欲求佛者,作功德亦当如是。」[24] 此即圆满佛身必当积功累德之义。

 

 

页141

 

三、文殊利他愿的意义

 所谓利他愿,是指菩萨在求菩萨道时偏向觉他、利他的誓愿,是大乘不共二乘人的,在自己调伏了自己的习气烦恼后,得到清凉后,也愿众生能调伏自己的 无明习气,得到解脱的快乐,这是菩萨的悲心所显,是推己及人的表现,可说其因要利益众生,才发广大坚实的菩提愿,愿下化众生成菩提,并庄严佛土。

 文殊在成熟众生方面的利他愿,所涉及的的经典及条列如下:

 

1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授记会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剎功德庄严经

安拔王

或普覆王

1.我以无碍天眼所见十方一切如来,若非是我劝发决定菩提之心,令修六度乃至得菩提,我于菩提终不应证,要当满此愿乃证无上菩提。

2.于菩提树下证得菩提乃至涅槃,不离此座,但以化佛至无量剎土为诸众生说法。

3.剎中无有二乘,唯除如来之所变化,往诣十方为诸众生说三乘法。

4.剎中菩萨若思食时,先供养十方诸佛及施贫穷苦恼众生饿鬼等,然后才食。*

5.剎中菩萨皆沙门服,以衣宝献诸佛已,还至本处方自受用。*

6.剎中诸菩萨众所得财宝及诸资具,要先分施诸佛、声闻,遍供养已,然后受用。*

7.剎中诸菩萨随其所乐,欲证菩提,即往余剎,于兜率天寿尽降生而证菩提。

8.此佛剎中无有涅槃。*

方等
2 文殊悔过经 文殊师利菩萨 9.为众生悔其诸罪罣碍阴盖。

10.使一切众生除罪得菩提。

11.以所发一切智心,悉用劝助诸佛道慧。*

即请召三界劝助一切众德之相;劝助转法轮,示现无量所建立德。

大乘律
3 六十华严经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正藏》册9,页395)

八十华严经.净行品

(唐.实叉难陀译,《大正藏》册10,页1)

四十华严经

(唐.般若译,《大正藏》册10,页661)

文殊师利菩萨 12.在家时愿:知家性空,免其逼迫;……随意自在,所行无碍。

13.出家受戒时愿:出家无碍,心得解脱;……具诸方便,得最胜法。

14坐禅观时愿:升无上堂,安住不动;……观诸行法,悉归散灭。

15.起坐着衣时愿:心得解脱,安住不动;……入第一位,得不动法。

16.盥洗时愿:皆得妙法,究竟清净;……得净法门,永无垢秽。

17.整饰威仪、预备乞食(行道、见物、见人)等愿:设大施会,示如实道;……应为天人,之所叹仰。

18.乞食、饭食愿:入深法界,心无障碍;……得佛上味,甘露满足。

19.乞食讫、说法、洗浴愿:所作皆办,具诸佛法;……证无上法,究竟清凉。

20.诵经、绕佛愿:顺佛所说,总持不忘;……成就佛身,证无相法。

21.寝息时愿:具神足力,所行无碍;身得安隐,心无动乱;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华严

 

 

页142

 

 

4 文殊师利发愿经 文殊师利菩萨 22.请转法轮。

23.请佛住世。

24.功德回向众生,行菩萨行得无上菩提。*

25.愿众生速成菩提。

26.令诸众生常得安乐。

27.具诸神通,灭除众生苦恼。

28.随顺世间,具修普贤行。

29.善知识同行*

30.常供养诸佛,守护诸佛法。

31.具足三世诸佛行及无量大愿,具足普贤行然后成佛。*

32.命终见弥陀往生安乐国,成满诸大愿。*

方等
5 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

大乘悲分陀利经

王众王子  

33.不愿速成菩提。*

34.令我所化十方无量所有众生,发菩提心,劝化安止六波罗蜜者。若不得者,我于菩提终不应证,要当满此所愿,然后乃证无上菩提。*

35.能作无量佛事,于来世行菩萨道无有齐限,教化众生令心净犹如梵天,生我界者当成菩提。

36.若思食进食时,先供养诸佛、比丘等一切众生,然后才自用。*

37.我若涅槃时处在虚空,此佛剎中无有涅槃,剎中菩萨至兜率天命终作佛。

38.一生补处,惟除他方当成佛者,处兜率天命终成菩提。

39.行菩萨道时无有齐限,成就微妙国土,一生菩萨充满其中,皆是我所初发菩提心,安止六波罗蜜者。成就希有之事,然后于未来世才成菩提。

40.于剎中菩提树下金刚座成菩提乃至般涅槃,复当化作无量诸佛及菩萨众,在其余诸佛世界教化众生,令其发菩提心不退转于菩提。

41.成佛已,愿诸余世界众生悉见我身,若见者悉令必定于菩提乃至涅槃不离见佛。

密教

 

 

页143

 

序号 经   典

文殊本生

成熟众生愿 法门

6

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颠倒女

42.今欲不惜身躯命写长寿经,欲令一切众生受持读诵。

43.在在处处,常为一切罪苦众生宣扬此长寿经。

密教

7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大教王经

曼殊室利菩萨

一切众生:

44.有缘无缘、

45.有恩有怨、

46.敬我贱我、

47.供我我供、

48.造恶、堕地狱、轮转六处、

49.贡高无惭,皆共我有缘,令发菩提心,得入佛道。

50.同我大愿,则是我身,共我无别,行四无量心,心等虚空,广度有情,无有休歇。愿达菩提,登正觉路。

51.愿一切众生同我无尽大愿,我当救之无有休息。

52.智身报身常愿现于六道四生胎卵湿化九类有情,众生之前常现此身。

53.愿见我形适然障灭,令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归向大乘瑜伽秘密,修习菩提速超佛地。

密教

8

陀罗尼杂集

(不详,《大正藏》册21,页595)

文殊师利

54.覆育一切众生。

55.苞含万物。

56.愿使我身犹如药树,其有闻者患苦悉除。

57.愿我当来得成佛时,所度众生如恒河沙。

密教

9

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

大慧童女

58.决定趣求菩提果,修大悲行利益众生。

方等

10

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

哑马国王

59.救护一切众生,作利益。

60.不舍众生而取菩提。

密教

 

 

页144

 

 文殊在「成熟众生愿」方面,可归纳出六点:1.劝发决定菩提之心,2.令忏悔业障,3.令修六度,4.令恒住正念──发四无量心,5.护持正法,6.圆满普贤行。[25]

 在净佛国土愿方面,涉及文殊发净佛国土愿的经典主要有《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及《悲华经》,前者比后者早出,后者承前者发展而来,但仅增加了国中佛菩萨寿命无量一条。

 

序号

经   典

文殊本生

庄严佛土愿

法门

1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授记会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剎功德庄严经

安拔王

或普覆王

1.以恒河沙诸佛世界为一佛剎,无量妙宝间错庄严。

2.剎中有菩提树,其量正等十大千界,彼树光明遍此佛剎。

3.剎中无有女人,纯菩萨众,离诸烦恼具净梵行,无有二乘,唯除如来之所变化。

4.如阿弥陀佛剎以法喜为食,剎中菩萨亦复如是。

5.菩萨皆沙门服。

6.远离八难及不善法,既无过咎亦无禁戒,无有苦恼诸不悦意。

7.剎中积集无量妙宝,也可随意见宝,随所乐见。

8.诸菩萨以自身光明,照于一切剎。

9.剎中以花开为昼,花合为夜,时节随诸菩萨所乐而现,也无寒暑及老病老。

10.空中出法音,随诸菩萨所解妙法,皆悉得闻。

11.随意见佛,见佛即解法义。

12剎中具一切诸佛所有佛剎功德庄严,唯除二乘及五浊等。

方等

2

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

大乘悲分陀利经

王众王子

13.以是等清净庄严佛剎,愿令十方佛土为一佛剎。

14.七宝具足,无诸尘土荆棘之属,又无恶触。

方等

 

 

 

页145

 

      15.亦无女人。

16.一切众生皆悉化生,以法喜三昧为食。

17.无有二乘,纯诸菩萨。

18.离于贪欲瞋恚愚痴,皆修梵行,着三法衣。

19.世界无有八难及不善苦恼,亦无不善之业。

20.世界中珍宝具足,稀未曾有。

21.随意见色。

22.诸菩萨等有大光明,光过日月,无有昼夜,世界调适无有寒热及老病死。

23.剎中有自然音乐,诸菩萨于诸音声随其所解。

24.成就诸佛土所有庄严,惟除二乘、五浊之世、三恶道等。

25.剎中有菩提树。

26.我界所有众生六情完具无有缺少。

27.可随意见佛,断除疑惑。

28.寿命无量,除一切智,菩萨寿命亦复如是。

29.菩萨皆服沙门之服。

 

 文殊在「净佛国土愿」上,可由净土的清净功德、物质环境、众生、修行环境来看,可知其净土纯是具足清净庄严的佛剎,净土内无有偏向自利解脱的二乘 人,而是皆发菩提心的大乘行者;且净土内的环境是妙宝具足、光明具足、以法喜为食;净土中的众生无有二乘,纯菩萨乘,且国土中无有女人,皆现比丘相;又净 土的修行环境是远离诸不善、空中出法音、可随意见佛、众生六情完具、寿命无量。

 本愿是多指利他本愿的,认为自利是利他所伴随的结果,以下就文殊成熟众生、庄严净土的利他本愿的重要意义,来加以阐释。

 

(一)愿力与成熟众生的关系

1.不舍菩提心愿力

 菩萨因发菩提愿,立志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所以由菩提愿力的缘故,常不舍离菩提之心,累劫来修行一切功德善根,所以常念菩提者,能坚固愿力,成就善根:

 

 

页146

 

常念菩提者,不舍菩提心愿力故,常不舍离菩提之心,修行一切功德善根,见大菩萨心愿力坚固生生世世常修一切功德善根,因力增长现前坚固,菩萨依彼坚固因力于未来世修行一切功德善根,坚固增长悉得成就,是名具足得先因力不失善根。[26]

而能达到不断佛种如实修行者,为得第一义佛地故,为得世间佛地故。达第一义佛地者,由根本欲心、至心欲得、上欲心三种因得,而其中根本欲心是以本愿力为驱策,至心欲得是以精进力为前驱,上欲心是以悲心住世而得说法度众。[27]

 又文殊就成熟众生的本愿上,是与阿●佛有极大的共通点,都是注重启发众生的菩提心及智证的,依般若智,修六度万行,而成证佛的智慧。

(1)不取涅槃

 《大智度论》卷48云,菩萨修三十七品,不取涅槃的原因在于:

本愿牢故,大悲心深入故,了了知诸法实相故,十方诸佛所护念故。……是时,十 方佛伸手摩头:善哉!佛子!莫生悔心,念汝本愿!汝虽知此,众生未悟,汝当以此空法教化众生!汝所得者,始是一门,诸佛无量身、无量音声、无量法门、一切 智慧等,汝皆未得。汝观诸法空故,着是涅槃,诸法空中无有灭处,无有着处;若实有灭,汝先来已灭。汝未具足六波罗蜜,乃至十八法,汝当具足此法,坐于道 场,如诸佛法。……是诸法后皆用无所得故。以般若波罗蜜毕竟空和合故,名除世间贪忧,以不可得故。[28]

因菩萨于因地里发诸利他大愿,为成满其志愿,不舍利他的大悲本愿,

 

 

页147

 

了知诸法实相故,十方诸佛所护念教导故,因而虽得解脱身,但念其本愿故,众生未得未悟,当以此空法来教导众生;又诸佛的法门未得,未得诸佛的自在法 身,得继续努力来获得;又观法空,着于涅槃,不能将涅槃亦空掉(法空),得进入空空的境界;又诸佛的六度万行,尚未具足,得加以圆满具足。

 故知菩萨能观于生死而不住涅槃,是基于此四项要点而言:即本愿牢固、大悲心深入、了了知诸法实相、十方诸佛所护念。

(2)广大且尽未来际的要誓

 《文殊师利发愿经》是普贤行愿品的颂文,文殊的誓愿如普贤的十大行愿一样,是「菩萨自行并利益众生之事,可以说是一一广大,且建立尽未来际之要誓」,[29] 皆是发心广大且穷未来际的,是无量悲心的发露,但如此的发心也要智慧来观照配合,才能尽未来际而不疲厌,如李明芳于《大乘佛教伦理思想研究》中指出的:

得到「法空」思想为促使大乘行者深入世间、济度众生的主因,而法空思想依缘起法而建立,「大乘行者之所以能深入世间行「自利利他」菩萨行,就在于「世间即涅槃」的「法空」思想为其依据。[30]

故菩萨因智而不住诸有,因悲而不住涅槃,如此世间即涅槃,而广行无尽的誓愿。

 

2.菩萨菩提悲所建立

 《大智度论》卷77云:

 

 

页148

 

四无量心中,大悲是大乘之本,见众生就于死法,如囚受戮。[31]

在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无量心中,以大悲为大乘的根本,若菩萨无大悲,则不能突显大乘舍己为人的利他精神,如在《瑜伽师地论》中说由四因缘故悲名大悲:

1.缘甚深微细难了诸有情苦为境生故;2.于长时积习成故,谓诸菩萨经于无量 百千大劫积习所成;3.于所缘猛利作意而发起故,谓菩萨由是作意悲所执持,为息有情众苦因缘,尚能弃舍百千身命,况一身命及以资财,于一切种治罚大苦,为 诸有情悉能堪忍;4.极清净故,谓诸菩萨已到究竟菩萨清净,若诸如来已到佛地如来清净。[32]

可知产生大悲之因是由真正了知众生因无明而被一切业拘束不得的苦,故有八苦乃至行苦,无非是业与烦恼;又菩萨长时发慈悲愿,且如理思惟作意,故悲心 也就如量增长无尽;且菩萨发菩提悲愿要救度一切众生,故由此愿力,为息众生的苦而努力,而不在意自己的利益,堪忍度众的一切苦;菩萨修至佛的高度,具足不 思议的力量,等观一切,而由其在因地上大悲的愿力未尽,故仍度众不舍。

 又《瑜伽师地论》卷44明说「菩萨菩提悲所建立」,菩萨因具大悲,故能:

于诸有情,获得菩萨极亲厚心、极爱念心、欲作恩心、无厌倦心、代受苦心、调柔自在有堪能心。[33]

由于菩萨大悲为众生,故能于众生中施以亲厚、极爱念心,欲施与众生

 

 

页149

 

利益,故能度众无厌,且愿为众生代受众苦,但其心中又因能观空故,故能于生死中不住涅槃,心恒得调柔自在而能堪任。

(1)不舍一众生

 而菩萨大悲心深厚,誓度一切众生故、发心牢固故、不负诸佛及众生的期望故,所以能不舍一众生:

不舍一众生者,善修习大悲心,誓度众生故,发心牢固故,不为诸佛贤圣所轻笑故,恐负一切众生故不舍。……本愿大心为众生故,所谓为一一人故,于无量劫代受地狱苦,乃至令是人集行功德作佛,入无余涅槃。[34]

菩萨于因地时发菩提心、发大悲愿,说要度尽一切众生,故誓愿既是如此,就要依愿而行,若做不到就是对佛、对一切众生妄言,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故菩萨为了实现其诺言,故能不舍一切众生,乃至成佛,但一切众生尚未度尽,仍会依着其在因地的本誓愿力,继续从事其大悲的救济。

(2)代受罪苦

 因其不舍一众生,要令一切众生都得乐离苦,所以能为众生代受众苦,教其积功累德以至成佛;本因无有代受罪者,但菩萨为何作代受众生罪苦之愿?

是菩萨宏大之心,深爱众生,若有代理,必代不疑。……众人闻菩萨大心如是,则贵敬尊重之。所以者何?是菩萨深念众生,逾于慈母故。[35]

菩萨作愿代受众生之苦,乃因菩萨大悲心故,深爱众生,若罪苦能代受的话,必代无疑;而众人闻菩萨的恩德如此伟大,故能贵重菩萨,乃至

 

 

页150

 

从其所教,以至菩提。

(3)心无疲厌

 菩萨悲心不舍一切众生,代受众苦,于生死中度众,心是无疲厌的,若厌心暂时生起,也要如法对治;佛说若诸菩萨摩诃萨毕竟成就四法,其心坚固而不疲倦,即:

1.于诸众生起大悲心故,2.精进常不懈故,3.信解生死如梦故,4.正思惟无等等佛之智慧故。[36]

菩萨虽发菩提之心作菩提愿而失彼心,如此四种不疲倦心,是为了对治四种疲厌事:

1.以诸众生不如实修行故,2.多作众事故,3.多时在有中行故,4.等解脱中心常欲得速解脱故为彼有力故。[37]

菩萨对治厌心生起,应具有如此的正知正见,如实的恒常思惟;因众生不知佛法,不知如实修行,故菩萨起大悲来誓愿救拔;菩萨多作众事,心有疲厌,但菩萨仍要精进,以精进对抗懈怠;若菩萨多在有中行,执众生为实有,则易起疲倦,则要信解生死如梦,一切皆是虚妄不实依缘

 

 

页151

 

而起的;又菩萨若已得解脱身,但未得诸佛的法身,应观诸佛之法、智慧菩萨未得,应圆满诸佛无等等的法身智慧才是圆满。如此以四种不疲倦心对治四种疲厌心障,是故菩萨于大乘中,其心坚固而不疲倦。

(二)愿力与庄严国土的关系

1.净土由愿力而成立

 文殊净土成立的原理,是由于文殊的「愿力」所成就的报土,所以净土的成立原理,是「愿力」的成就,并不是像我们之由于「业力」所感的苦界;如同李世杰先生于〈念佛的哲学〉中对弥陀西方净土成立原理的论述:

西方净土的成立原理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成就的报土,所以净土的成立原理,是「愿力」的成就,并不是像我们之由于「业力」所感的苦界。[38]

所以诸佛菩萨因愿力而成就国土,就愿力与净土的关系,洪启嵩居士亦有中肯的论述:

大誓庄严,救度众生,是佛国土建立的根本。依菩提心,依大愿而有佛,依大愿而 有净土,如此在无相法界中,一切诸佛依愿力而行,愿力成就诸佛,成就了净土,佛依愿力而行,净土也依愿力而行。愿力的修证过程中成立了种种净业,净土的成 证是净业,佛的成证也是净业,这些的根本皆是来自愿力,必然符合愿力,其所建立的特色皆含摄在其愿中。[39]

愿力依发上成下化的菩提心而来,菩萨成佛乃至庄严净土是依其愿力而

 

 

页152

 

成就的,虽然愿力还是意志的范围,希望置众生于何种理想境界中,属于有为法,但因其愿力故而能置众生于安乐中,也是功德无量。

 

2.净佛国土的实义  但文殊净土虽由其在因地的愿力而来,但摄取净土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的受用,「净土是从为利益众生而庄严所成,不是从自己想安乐而得来的」,是为了教化众生,「摄取净土以摄化众生」,这是净土的要义。[40]

 但摄受在其净土内的众生,由其愿力的救度而来,是修文殊的法,是与其同行同愿的,即如望月信亨于《净土教概论》中所说:

净佛国土之誓愿是菩萨初发心时由自心中所发起,以后勤苦精进以期目的之达成。然而实在不只是菩萨单独之力能够实现其佛国,开始须由所化众生之协同力量才能达成。[41]

能进入文殊净土的众生,是基于「相应」原则,与文殊的愿力相应,自然与文殊愿力所成的清净净土相应,若土内的菩萨又一念无明,又与文殊的净土不相应的话,自然也会往其相应的地方去。

 所以若要往生文殊净土,就一般尚未能实证的众生而言,在自己的力量(三昧定力及善根成熟)尚未完具前,得须靠文殊愿力的加持。[42] 

 

 

页153

 

印顺于〈净土新论〉也说:

总之,说到净土,即是诸佛、菩萨与众生展转互相增上助成的。在佛土与众生土间,不能忽略菩萨与佛共同创造净土,相助摄化众生的意义。[43]

净土虽为菩萨的愿力所成就,菩萨可自己创造净土,但菩萨之建设净土的大方针,也要学习效法诸佛而来,且因应所度众生的需要来方便设置,摄受与菩萨相应的众生,故说菩萨的净土,是由诸佛、菩萨与众生展转互相增上助成的。

 撇开诸佛不谈,菩萨与众生相应的原则是什么?佛说菩萨摩诃萨的严净佛土:

若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究竟,常自清净身袋重、语袋重、意袋重,亦清净他身袋重、语袋重、意袋重,是菩萨摩诃萨清净自他三袋重故,则能严净所求佛土。[44]

说明菩萨必须净化自己及众生的身语意业,才能与众生建立一个庄严清净的国土;如何净化呢?菩萨有四事得致佛土,所愿佛土很快就能达成:

不怀异心意常平等,将顺佛道不违四辈。……1.若见他人逮成智慧不怀嫉妒心,2.常能修习六波罗蜜,3.见诸菩萨视之如佛,4.发意菩萨及坐道场,等心供顺无谀谄也,未曾求于虚伪之德,便能致得供养之利。[45]

 

 

页154

 

即要具有般若的平等、清净心,不生有我的私心、嫉妒心,即如郑金德《现代佛学原理》中所说的,菩萨诱导众生进入佛国的方法和途径是:

佛国净土是通过菩萨行所创立的,而人的思想意识又是行动的支配者,所以说到底,佛国的实现是依赖一种清净意识。[46]

佛国的成立使众生在此能有一好的修行环境,与佛菩萨「同事」,[47]  而所谓修行,不外乎净化身心,使其清净光明到遍一切处,如此才能成满佛的智慧光明,证得佛果;又净土中若真有乐的话,并不是什么黄金、七宝、光明、八功德 水、宝树、天乐那一套,这些只是庄严净土的施设而已,目的在与娑婆世界对比,突显我们的自然、物质等种种生存环境及心灵程度的不良善,若净土中真有乐的 话,实是大乘法乐。

 藉由菩萨与众生心净的相应原则,菩萨严净其国土,希望来其土的众生在此良好的修行环境下,继续清净身心,学习佛法,行菩萨道,圆证福慧具足的菩提果,这即是达到无余涅槃的极乐状态。

 

3.净土的四法懈怠与四法精进说

 在本愿集成的《悲华经》[48] 中,是强调四法精进的本愿说,喝斥

 

 

页155

 

四法懈怠。于此经中释尊说菩萨有四法懈怠:1.愿取清净世界,2.愿于善心众生中施作佛事,3.愿成佛已不说二乘法,4.愿成佛后寿命无量,均是菩萨懈怠。原因在于:

即以从前的欣求乐土思想而一切至易,从这一点,被贬为一种怠堕法。《悲华经》 喝斥这种本愿的人,虽是菩萨,但不是摩诃萨。与其享乐,不如以具备适合完成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弘誓之条件为理想,就是真正以住于普贤行为理想的本愿,才是摩 诃萨。从某种意义说,虽是反抗极乐思想,但实欲推举发挥那真精神。[49]

菩萨应学四法精进:

1.愿取不净世界,2.于不净人中施作佛事,3.成佛已三乘说法,4.成佛已得中寿命不长不短。[50]

在大乘菩萨道悲心救度罪苦众生的意义上,是以释尊为榜样、普贤行愿为理想,愿取不净世界、于不净世界成佛、于不净人中施作佛事,说三乘法随缘度众,且成佛后寿命不长不短,示现于世,因缘到了就入灭,使得不净土中的众生知道珍惜佛及其所传之法,才会精进修行。

 相对于四法精进,四法懈怠被认为愿于清净世界成佛是大悲不够,只度清净(上根器)之人,而成佛后若只说菩萨法,不说二乘法,则被认为是对众生的摒 弃,不能一视同仁,且成佛后若自说寿命无量,可能会被误以是对永恒生命的迷执,如此于寿命上执着要无量的话,那与神教的永生说法则无两样。  而文殊本愿是愿取清净世界的、愿成佛已寿命无量,但能于不净人中施作佛事、能说三乘法度众,整体看来这是否真的是一种懈怠,以下我们再来细判。

 

 

页156

 

(1)文殊愿取清净国土

 在《悲华经》中,就救度众生之国土的取择上,有取净与不净土的区别,弥陀及文殊本愿皆取净国土,释迦、宝海愿取不净世界来使众生清净。而释迦佛是较赞叹于不净国土中成佛的,说道:

若有菩萨取清净佛世界离三恶道及声闻缘觉,摄取调伏善心,白净成就善根如是众生,是名菩萨譬如余华,非谓大菩萨如分陀利华,以于善心调伏众生,种诸善根作佛事故。[51]

菩萨若发愿取清净佛世界,远离三恶道及二乘者,摄取调伏善心、种诸善根等清净较易救度的众生,这种菩萨只是小菩萨,真正的大菩萨应于不净世界而成熟众生。

 菩萨除发愿往生净土外,也可主动自力地创造净土,凭借着其利他的大悲誓愿而愿取净土或不净土,又如日人望月信亨《净土教起源及其开展》及宇治谷佑显于〈悲华经的净土〉一文中皆指出:但愿取不净土来清净是诸佛大悲之本旨,实是甚深大悲愿力的表现。[52]

 于秽土成佛之所以优于于净土成佛,是基于秽土成佛者最契合于诸佛大悲的本旨,但法法一如,若强要说两者有优劣的话,是不符合于般若智慧的,因每个 菩萨都有自己度生的因缘与环境,是不能加以批判的。菩萨成佛的条件是一致的,必须是福慧圆满,而菩萨由福入手、由慧入手是不一定的,我们不能视其一时的表 现而定,是必须全盘考量的;而全盘考量后,也是无所谓精进与不精进的,只是随顺因缘法,并加以自由意志的取择而已。

 愿秽土成佛的如释尊,其智慧应是先取证的,但因度众的大悲尚未圆满,故发愿于秽土成佛,累劫中是极其难行苦行,累积福德资粮,再

 

 

页157

 

来人间修福德而成就的,故是先修智慧最后再圆满福德的;而愿净土成佛的如弥陀、文殊,是早已修集六度万行,积累具足成佛的福德资粮,但就智慧的参悟 上仍差那么一点,故最后仍要在净土中听佛说法,圆满其究竟的智慧,这佛的心法是在秽土中学不到的,故其最后成就是要在净土中的。

 《大智度论》卷38曾云:菩萨法应度众生,何以但至清净无量寿佛世界中?

菩萨有二种: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二者、多集诸佛功德。乐多集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净无量寿世界。好多为众生者,至无佛法众处,赞叹三宝之音。[53]

说明有两种菩萨,一是慈悲心深厚,多为众生,二是尊佛乐法,多集诸佛功德;故前者的菩萨,是愿取于不净世界成佛的,如此他们能更直接地去感受众生的 苦,发更大的悲心去利益众生,至无佛处传佛音,教导众生学佛,这主要是菩萨修福德的阶段;而菩萨若留在净世界,听佛说法,可得智慧的开展,但也可供养诸 佛,可得供佛的清净功德,这是智慧及福德兼修的,就学佛成佛的目标上,这是每个菩萨所应经历的历程,就其差别,只是方式及时间的先后而已。

 又诸佛国土是含盖整个法界的,故就胜义上来说,国土是无所谓净与不净的,秽土是诸佛如来的方便示现,如来示现:

1.劫浊,2.时浊,3.众生浊,4.烦恼浊,5.命浊,6.三乘差别浊,7.不净佛国土浊,8.难化众生浊,9.说种种烦恼浊,10.外道乱浊,11.魔浊,12.魔业浊。一切诸佛所有国土,皆是出世功德庄严具足清净,无有诸浊,如此过者,皆是诸佛方便力现为利众生,汝

 

 

页158

 

等应知。[54]

释尊于娑婆净土中示现诸多浊秽及不完满,但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如此混乱不堪的,但依胜义来看,这些污浊在诸佛的眼里,却皆同法性同为一味,皆是具足出 世功德庄严具足清净的,因在诸佛的智慧观照中,是无所谓时间与空间的隔阂,故诸佛能视众生为未来佛,能观诸法(国土)本悉空寂,本自清净无染,而众生所见 的秽土,其实也只是受因缘法的牵动,而引出了诸多浊恶出来,但现象是无有实体自性的,不能将之视为真实,惟一真实的只有佛性而已。所以现象界的国土不管是 秽是净,若佛于此间成就菩提,则佛即视佛国土内的众生,毕竟能成就种种功德乃至成就菩提。

 此是与现象界的秽土相对而言的净土,佛能转秽土成净土,如来当于此十二种最胜功德能净佛土成菩提,所以即使说佛愿取秽土,但实亦是于净土中,或是说非秽非净中而成佛。

 且文殊的精进处,在愿于不净人中施作佛事,愿成佛后说三乘法度众。所以文殊在救度众生的事业上,也不是只专就净土中来行事,他协助释尊来启发众生 的菩提心,且佛灭后也有「方便有余土」的设置,如中国的五台山既为文殊的娑婆化土;文殊愿取清净世界,或许可解说为其度众的成就,皆能使所度的众生至比较 清净的高度,但其所接引的众生,是不分善恶贵贱、有缘无缘的,皆要同其有缘而救度之,此即近于佛「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量。

 又文殊智慧锐利,深知度众的善权方便,故成佛后也随缘说三乘法,令众生取一切智,并不会于众生起我慢心,也不会于法上起不平等心。因文殊深知,成佛后的国土,是无有声闻辟支佛等差别之说,因诸佛如来,是离于种种取相过失的。

 故就净土的胜义及于不净人中施作佛事、成佛已三乘说法的精进面来考察,文殊愿取清净世界不是一种懈怠,可说是在果上所度众生的成就较高,代表能达到「实报庄严土」的高度。

 

 

页159

 

(2)文殊愿成佛后寿命无量

 菩萨在因地时累积福德功德,等到福慧圆满成佛时,是超越时空局限的,故其寿命理应是无量,但菩萨若发愿成佛已寿命不长不短,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随 众生的缘来度众,而众生不是长存的,有其时节因缘。一世度众的因缘尽了,佛也必须方便示现涅槃,故说佛的寿命不长不短;二是佛为了使众生精进修持,能于佛 在世时就有大突破,故要示现寿命不长不短,让众生能知道佛难值遇、佛法难闻等,更能尊法重法。

 就人类的立场而言,是期待寿命无量的,但对光明却是少有觉醒的,木村泰贤曾解释道寿命无量与光明无量的意义:

寿命无量之愿,是对无限持续的要求;光明无量的愿,是对生命力最充实的当体。[55]

人类期待寿命能无限无量的持续,害怕消失,是因不明生命真象的恐惧,佛教所谓的寿命无量,不是如神教所说的永生,因没有开始哪来永远,不生哪来永 生,寿命无量毋宁应说是不灭,是法界不生不灭的实相,不是说我想寿命多长就有多长,若如此说的话也是方便讲,是落在因缘法则里的;而落在因缘法则中的寿 命,是没有寿命无量的,总是有限有碍的,且就其存在形式,也不是以肉身就能实现的,肉身是极易败坏的,故真正说寿命无量的话,绝不是肉身的存在,而是精神 的存在,惟有精神可以不朽,而佛教将它视为法身,此是由修集佛法所成的自在身,是无形无相的,或者可说是宇宙的本来实相,而这个法身我们可以由清净光明来 表示,这代表我们的生命力,或者应说是我们精神实体的具体显现。我们在提及寿命时,必须也体认清净光明是我们寿命得以无量的根源,代表着我们佛性的本质及 能量。

 所以文殊虽发愿成佛后寿命无量,也愿众生菩萨的寿命无量,这只是方便讲,这无关精进或懈怠,是基于法界的事实,因成佛后的世界

 

 

页160

 

中,是清净光明周遍法界的,以清净智慧光为寿命。

 

4.文殊净土与弥陀、阿●净土

 大乘「净土法门」净土主要以东方阿净土及西方弥陀净土为代表,而文殊的净土与两者间有相当的关系,但也有其独特的意义。

 文殊的十八本愿见于《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此经中说到「如阿弥陀佛剎以法喜为食,剎中菩萨亦复如是」,可见文殊净土部分承继弥陀净土而来,而在 后来本愿集成的《悲华经》中,文殊与弥陀的关系密切了起来,经中明言文殊是弥陀的三子,而阿是弥陀的九子,弥陀与文殊及阿●,有血缘、法缘的关系,同属 于弥陀愿取净土的一系。

(1)文殊与阿●净土

 文殊的许多誓愿,承继着阿本愿而来,如就净土的创立上,可说是属于阿●净土系的。[56] 首先就土内众生以修道为务、不犯诸禁戒及包容声闻来看,不仅阿●净土是如此,弥陀及文殊净土亦是如是,既然都是大乘行者,就必以佛法为行为准则,力求弘扬菩萨道,但又能说二乘,不妨碍度众的方便。

 但阿●与弥陀的净土,最大不同点在于阿●净土在自然及物质上较素朴,不若弥陀净土的富丽庄严,但特色在于其是承续般若空观的,重六度的菩萨行,大 体上是自力的,文殊是继承阿佛自力及重般若空观的精神,土内的众生之得以往生文殊净土,除了文殊愿力外,还是多靠着众生在因地时所修的清净功德(如普贤 十愿、六度等)才可往生,文

 

 

页161

 

殊的愿力仅是助缘,且文殊土内的菩萨,若要成佛,是得去人间行菩萨道磨练一番才可,不能于其净土成佛,由这些点来看,与专靠弥陀愿力即可往生其净土言,文殊是偏在自力救济而非他力救度的;与在弥陀净土即可成佛而言,文殊又是重入世度生(成熟众生)而非净土成佛的。

 又文殊在净土众生的庄严上,承阿●佛的重头陀行,其土内的众生是现比丘相的,这是受阿佛宿行菩萨道现比丘相的影响,而使文殊在净土中强调所居的众生,无有女人及其名字,皆是纯诸菩萨的比丘僧,具足种种禁戒及威仪。

 《大智度论》卷33曾指出,土中纯菩萨眷属为最优,杂二乘是其次,而以独声闻眷属为较劣,[57]  故知佛最上乘的眷属是菩萨眷属,净土中若只独有菩萨众,可说此是最优秀的净土;而文殊净土无有二乘,纯唯菩萨众所住,弥陀净土以菩萨、声闻杂住甚至三根普 被为较劣,而阿国中的众生又不在三乘中,似乎更为低劣,故在净土的土内众生皆是修梵行的菩萨僧这点的庄严上,文殊净土是远优于阿净土的。

(2)文殊与弥陀净土

 弥陀净土的思想特色,[58]  一般认为其是最完善的本愿思想,是超越一切诸佛最胜最尊的,光寿无量,并且代表了无量的一切佛,故极乐世界最完美,国中众生最优秀,人民数量也最多,更吸 引人的是往生方法最简易,称名与信愿即可往生,三根普被,注重佛力的加被。且往生者必至一生补处,这是愿取净土成佛的,土内的众生可直接在净土内累积福德 功德而成佛,在成佛之前不必再下来度众,但弥陀也说,若土内众生要到他方不净国土行菩萨道的话,也是不反对的,但这是例外,不是常态。

  又就十八本愿所成立的文殊净土而言,就承继弥陀净土部分,日人望月信亨举出有「1.国无女人愿,2.饮食自然愿,3.资具自然愿,4.七

 

 

页162

 

宝为地愿,5.眷属光明愿,6.庄严无数愿,7.无诸不善愿。」[59] 七愿。

 就第7点无诸不善愿,是净土众生的德性问题,应是对净土众生的基本要求,身心必须清净,这点可不用强说是文殊参考谁的,是净土众生的自我要求。

 而第1点国无女人愿言,女人有诸过失,可能障碍佛道,在阿佛国中仍有女人,但无女人之患,而弥陀净土中无有女人,一切皆是化生,可说是就阿净土加以改善,故知文殊净土是承继弥陀净土系的,国中无有女人名字。  第2、3、4、6点,强调饮食、资生之具等物质上的富足及环境的富丽,是属于物质环境的富足庄严,这点文殊净土承继弥陀净土,也注重土内环境的庄严与富丽,而这些庄严是基于佛果德的成就,是佛功德的自然显现。

 又第7点眷属光明愿,可与寿命无量一起来谈,本文在「净佛国土愿」一节提过,比起《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悲华经》是多了国中佛菩萨寿命无量一愿的,木村泰贤也指出,这光明、寿命无量是弥陀净

 

 

页163

 

土的特色之一,是在阿●净土中所没有的,[60] 而弥陀净土的特色就在它是无量寿、无量光的,是代表着清净法身的无量光明,更是代表佛果德的圆满成就,如此我们可发现弥陀净土对文殊净土的影响部分,即是在于佛果德上的强调。

 综合言之,阿●与弥陀在净土上所代表的意义,如印顺于〈净土新论〉一文中所说:

阿●译为不动,表慈悲不瞋,常住于菩提心;依般若智,证真如理,这是重于发心 及智证的。阿弥陀译为无量,以菩萨无量的大愿大行,庄严佛果功德;一切是无量不可思议。无量──无量寿、无量光,着重佛的果德。所以弥陀净土,为佛果的究 竟圆满;阿●佛净土,为从菩萨发心得无生法忍。……阿●佛国,重在证真如见道。阿弥陀佛国,重在果德的光寿无量。……所以这一东一西说明了菩萨从初发心乃 至成佛的完整的菩提道。[61]

阿●净土是直承般若而来,虽然弥陀净土欲突破般若而欲加以综合,若以此来看随后的文殊净土,或许可说其是参照弥陀净土妙有出世的富丽庄严,及阿净土般若入世的菩萨万行而来,而有自己独到的发展。

 文殊在成熟众生的本愿上,是着重初发心及智证的历程,教导众生发菩提心,修行六度万行而得证成无生法忍的,是偏向给众生一个目标

 

 

页164

 

(发菩提心成证菩提)及工具(六度万行),而后让众生去自力救济的,仅是从中辅助指导的角色,这是如阿●佛一样是偏重让众生自力的;但文殊也不忘要 如弥陀那样成佛后具有果德上的无量寿、无量光,愿以恒沙诸佛世界为一佛剎,其未来成佛的净土是集诸佛功德庄严而成,故能远超越弥陀净土的果德庄严。

 

(3)文殊净土设置的意义

 诸佛创建净土,希望使众生能于此良好的环境下不退修行,能至一生补处,较无障碍地直达佛地,也不管诸佛立志于秽土或是净土成佛也好,希望众生成佛 的目标是不会变的;菩萨学习效法诸佛,也学习诸佛创建自己的净土,总希望能集诸佛的大成,在各方面能建构得更完善,使菩萨未来成佛后的净土能最庄严,更能 培育出诸佛的种子,故建构净土可说是菩萨的豪气及悲愿。

 文殊净土亦是在此胸怀下所成立的,其集阿●、弥陀净土的大成而有其超越的气概;文殊净土是承继由般若空观下所直承阿净土系,重菩萨在因地上的智 证,虽有净土的设置,但更提高剎中众生的素质,纯是菩萨僧,且土中菩萨也是深具大悲心的,若要取证菩提,就再下来人间行菩萨道,累积好福德功德满愿后,才 自然成佛;而文殊净土亦在妙有的果德上想要超越弥陀净土系,故未来文殊成普现如来时的净土,要更超越弥陀净土果德上的庄严。

 但所谓的净土,并不是排斥人间的,人间亦有净土,只要其心安住在清净中,当下直是自己的净土,菩萨扩而及之,使众生安住其教,共享清凉法益,如文 殊五台山的娑婆化土,即是于人间达成,故五台山的一夫一卒、一蛇一鸟、一草一木,都是安住于净土的,安住于文殊的法教中;菩萨的净土,也不是菩萨一人所享 用的,是要与所化、同行同愿的众生共荣的,所以在《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中说,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因「菩萨随所化、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菩萨随其 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意调伏、如说行、能回向、有方便、成就众生、佛土净、说法净、智慧净、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所以:

 

 

页165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其心净则佛土净。[62]

此在说明菩萨欲成一清净道场,必须自己先净自心,先调伏自己,再积功累德具备福德功德后,则能以自己亲身力行的经验,调伏他人的习气毛病,教化他人 走上清净的佛道,然后与这些众生同行同愿同创理想的生活环境;但菩萨是为众生而创建净土的,诚如惠敏法师于〈「心净则佛土净」之考察〉所说: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菩萨为「成就众生」故,必须「愿取佛国」,修行 「净佛国土」。……「心净则佛土净」不可解释为:自净,则净土「自成」,而是「菩萨自心清净,五蕴假者有情亦净。内心既净,外感有情及器亦净」,也就是心 净则众生净,众生净则佛土净。其关键点在于「众生净」。[63]

也可看出,要净国土的必要条件在土内众生的「心净」,由于心净,才能感召良好的有情及器世间,若仅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上下功夫,而不从心地上下功夫,仅徒有美丽的假相并不是净土;但若有心净,则器世间的改善是指日可待的。

 太虚大师(1889~1947)提倡「人生(间)佛教」,印顺法师亦提倡人间佛教,要建设人间净土,佛光山「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文化弘扬佛法,以 慈悲福利社会,以朝圣净化人心」为宗旨,法鼓山亦要「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但要化人间为净土,必须从净化人心着手,以大众的力量,从事社会改革 工作,配以生活环境的改善,仍要以人心的清净为重点,以此清净心去调伏更多人,如此在人间的净土范围才能扩大以至圆满;但以佛教究竟的观点来看,由于人身 只是五蕴的和

 

 

页166

 

合体,终归败坏,在我们拥有人身时,可尽力于人间实现净土的愿望,这是大悲菩萨的作法,但等人离开了躯体,则净土何在?如修得成就后,自己的清净法 身就自成一净土,且有能力含摄与之同行同愿者来生其净土,若修得不圆满,则须往他方净土继续修习,则此时他方净土的设置是有必要的,法界中是极宽广的,并 不仅人类一道,这是不容漠视的,而惟一能圆满的方法,即是在任何时空、身分下,我心皆愿修成清净无染、解脱自在,而我也愿众生皆是清净无染、解脱自在的, 且我付出行动去教化他人、改善环境,并以成常乐我净、具最圆满人格的佛为标的,但即使成佛后,仍以大悲不舍本愿,继续在十方世界从事净此国土、改善人心、 使之回复本来真面目的工作。

 

四、结论

 笔者在文殊本愿的实际探究中,暂为区别来谈文殊自觉自行愿、觉他利他愿的意义,来肯定文殊本愿的价值,提供吾人可学习效法的地方。

 首先就文殊自觉自行愿的意义,由愿力与「菩提佛果」、「清净三业」、「积聚资粮」归纳出三要点,即一、确立发愿成佛的菩提信念,普圆一切有情,而 慈悲心是是策励我们精进不断的最佳动力;二、调伏自己的无明习气及烦恼,因障碍重,所以先要忏悔业障,以清净身口意三业,断除烦恼的障碍;三、因资粮缺, 所以要广集福德、功德,可由行六度下手,前五度(福)可得圆满的报身,般若(智)可得智慧的圆满,而其中供养布施、随喜功德及普皆回向可较快速且省力地累 积资粮。但尚要注意的是,第一、三点是大乘不共二乘的,如此发菩提心、广集福德功德,才是大乘菩萨,第二点是三乘共的,三乘皆赖此解脱生死轮回,但仅做到 清净自己身心是不能称大乘行者的,恐堕二乘而不能证成菩提。

 而文殊觉他利他愿的意义,由愿力与「成熟众生」、「庄严国土」来看,可知在成熟众生方面,1.不舍菩提心愿力,菩萨发了上求佛道(自利)及下化众 生(利他)的大菩提心愿,故能护持正法以利众生,观于生死而不取涅槃,且其誓愿是广大且无尽的;2.菩萨菩提悲所建立,誓愿要普圆一切众生,故能恒常精进 不舍一切有情,乃至代受罪

 

 

页167

 

苦,绝不疲厌。而成熟众生的方法,即是劝发他们也愿求菩提佛果,也发菩提心,忏悔业障以清净三业是菩萨行前的准备工作,然后教导其实践「利行」的方 法,如修六度、发四无量心、修〈净行品〉、学普贤十愿等净(智)行,众生若照着菩萨所教导的如此如理如量地去实行,而菩萨也能与之同伴同修「同事」的话, 能随时修正其偏差,最后众生总会圆满普贤行以成证菩提。而文殊在成熟众生的本愿上,与阿佛有极大的共通点,都是注重启发众生的菩提心及智证的,依般若智 以修六度万行,而成证菩提佛果。

 就净佛国土方面,1.净土是由愿力所成就的报土,2.其成立也基于菩萨与众生心净的相应原则,菩萨的净土或化土给予众生极好的修行环境,菩萨在此 是更可稳当地圆满其四摄的教导,尤其这里是最佳的「同事」环境,一有疑问马上可见佛闻法,故法喜恒充满;3.由文殊设置净土是懈怠或精进,及由其与弥陀、 阿净土的比较,可知其是精进的创建净土,且其气魄值得效法。文殊未来的净土是综合并超越阿及弥陀净土的,故文殊未来净土中的众生是纯一具梵行的大乘菩 萨,又其净土的果德成就是比弥陀净土更富丽庄严的,虽文殊看似有四法懈怠中之二法懈怠之嫌,但「愿取清净世界」实是指度众的成就,而不是只度本就清净的众 生,又「愿成佛已寿命无量」亦是法界的事实,成佛后是超越时空的束缚的,如此也就无所谓有无寿命,故说寿命无量不可测度,而不是菩萨贪生。

 故当知众生往生净土所靠的是与菩萨所相应的清净意识,而文殊除了创建实报庄严土外,也有方便有余土及凡圣同居土的设置,如中国山西五台山即是文殊 慈悲化现的道场,不管于秽土度众、净土度众也好,文殊总是随缘(众生的根器)而行事;但仍要说明的是,虽然笔者提出大乘菩萨创建净土的弘愿,偏重在菩萨于 他方所创建的国土(人类死后灵性的归趣),但却不是因此泯灭于人间创建净土的重要,如五台山即为文殊的娑婆化土,仍是一个清净的净土,因净土的实义即是由 心净而起,就个人而言,只要其心能安住于清净中,当下即成自己的净土,菩萨扩而及之,使众生在其教中安住,故正信佛教家庭可说是净土,清净的佛堂及寺庙也 都可说是净土。


[1]    详见尾慈觉〈业说与本愿思想〉一文,收录于日本佛教学会所编《佛教的净土思想》一书(1997.10,1998.9三刷),页33~46。

[2]    以上见木村泰贤着,演培法师译《大乘佛教思想论》中〈本愿思想的开展及其道德的、文化的、宗教的意义〉一章(台北:天华,1989.11),页416~439。

[3]    在佛经上,文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皆是佛,且有许多不同的身分,如辟支佛、菩萨、天童子、转轮圣王、王子、王(童)女、比丘、女人、童子等。现在文殊以 赡部洲东北清凉山为道场说法,一般认为此处是中国五台山。关于「文殊本生」,可参看拙作《文殊师利菩萨本愿研究》(台南:成功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民 88.6)第二章「文殊菩萨探究」的第一节。

[4]    同注3,文殊本愿内容的详细分析论述,请参见拙作《文殊师利菩萨本愿研究》第三章〈文殊自行愿〉、第四章〈文殊利他愿〉。

[5]    参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卷91(台北:佛教书局),页209(《菩提道次第广论》,台北:福智之声)。

[6]    关于自利利他原则的内涵,可参见陈明芳《大乘佛教伦理思想研究》(高雄县:佛光,1989.10),其云此自利利他原则「不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才去利益 他人的原则,因为所有的自利都只是利他行为的伴随效果;而且自利利他原则以「圆满」为其目标,不会落入「手段──目的」的模式。」(见页120)菩萨在自 利的实践中,消除了自我的私心,而同时也为以增进他人的利益为考量,是无我为人的,利他不是达到自利的手段,而是说为了利他故需自利增长自己。同页其又 说:「而且自利利他原则不论从生命的尊重或行为利益的衡量上都可以适用于人类对待非人类动物(有情)的行为之上。」可见此原则是可作为吾人立身行道的准 则,且其适应性是涵盖所有有情界的。

[7]    《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大正藏》册11,页705~706

[8]    《文殊悔过经》,《大正藏》册14,页443。

[9]    《文殊师利问经》,《大正藏》册14,页497~498。

[10]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大正藏》册12,页112中。

[11]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大正藏》册20,页709。

[12]     《五字陀罗尼颂》,《大正藏》册20,页716。

[13]     《大方广总持经》,《大正藏》册9,页383上。

[14]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大正藏》册12,页1002下。

[15]     梵本中少一,见《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大正藏》册12,页1002下。

[16]     见《大正藏》册12,页983中~下、《大正藏》册24,页1029上。又六度(十度)中,布施包含财施、法施及无畏施,即舍身内身外的一切东西,能施与 成就他人;持戒是持五戒、十善、别解脱戒、菩萨戒乃至无相大戒,而行六度乃至十度之因,使自己的身心清净;忍辱是能忍受人、事、物等一切的加害或逼迫,而 能不加以报复或心生怨瞋;精进是于善法精勤欲得;禅定是收摄内心的散动,并藉此来增进定力,乃至引发神通及增长智慧;般若是解空无着一切法的智慧,能知诸 法实相,而使身心清净;方便是以种种间接的方式以导出智慧;愿是常时保持誓愿,随时策励自己实现它;力是长养实践善行与判别真伪的能力;智是长养见一切法 实相的智慧。

[17]     《魔逆经》,《大正藏》册15,页116;《大乘伽耶山顶经》,《大正藏》册14,页491~492上。

[18]     见《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册8,页717下~718上。

[19]     《月灯三昧经》,《大正藏》册15,页620~621。

[20]     《深密解脱经》,《大正藏》册16,页685。

[21]     同上注,页685。

[22]     报身是指如来积功累德后所得的庄严美好的有形色身,要登地的菩萨才能见到。但佛要是于人间转世,则其具备三十二大人相、八十随形好,则我们也可将之视为其 报身在人间的具体显现;化身是佛菩萨的变化身,菩萨得首楞严后即可化身无量,以各种不同的形象随缘度化。又化身的方便即如《深密解脱经》讲的:「化身生相 随世界相,一切种一切功德庄严住持相相应,是即化身生世间相应知,文殊师利,而佛如来法身不生。」(《大正藏》册16,页685上)

[23]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大正藏》册17,页773~774。

[24]     同上注,页774下。

[25]     除六度外,文殊亦教导众生「净行」(《华严经.净行品》),即「菩萨为欲饶益众生故,依于清净之根本智所行之行」,重智慧的观照,在日常生活中对境随时起 净念,时时增长自己的菩提善根,以此觉照的基础,即能速速圆满普贤行愿而速证佛果。(同注3,可参见拙作《文殊师利菩萨本愿研究》第四章,页 139~146。)

[26]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大正藏》册26,页342~343。

[27]     同上注,页343下。

[28]     《大智度论》卷48,《大正藏》册25,页405下~406上。

[29]     详见望月信亨着,释印海译《净土教起源及其开展》(美国:法印寺,1994.12),页368~369。

[30]     见李明芳《大乘佛教伦理思想研究》(高雄县:佛光,1989.10),页25。

[31]     《大智度论》卷77,《大正藏》册25,页601上。

[32]     《瑜伽师地论》卷44,《大正藏》册30,页537上。

[33]     同上注,页537上。

[34]     《大智度论》卷49,《大正藏》册25,页414中。

[35]     同上注,页414中。

[36]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大正藏》册15,页64下。又《瑜伽师地论》卷44云:当知菩萨由五因缘,普于一切正加行中心无厌倦:「1.菩萨性自有力,故无 厌倦。2.菩萨即于如是无厌倦心,数数串习,故无厌倦。3.菩萨方便摄受精进勇猛,能正随观前后所得展转殊胜,故无厌倦。4.菩萨成就猛利增上妙慧正思择 力,故无厌倦。5.菩萨于诸有情猛利悲心极哀愍心恒常现前,故无厌倦。」(《大正藏》册30,页537下)与菩萨成就四法则能于菩提心坚固而不疲倦比较起 来,《瑜伽师地论》也强调菩萨的大悲心,菩萨时时督促自己度众不要疲厌,以种种观念来建设、坚固自己的菩提心愿力;又菩萨方便摄受精进勇猛不懈,又能辅以 智慧的观照,但也不忘强调菩萨大悲的前提,是须具有大力,须具足方便神通,具足救度众生的智慧与能力,才能随心度众而不疲厌。

[37]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大正藏》册26,页340。

[38]     见李世杰〈念佛的哲学〉,收录于张曼涛主编《净土思想论集》(台北:大乘文化,1978.12),页282。

[39]     见洪缘音《莲花藏净土与极乐世界》(台北:全佛文化,1995.5),页80。

[40]     详见印顺《净土与禅.净土新论》(台北:正闻,1995.5修订),页39。

[41]     见望月信亨《净土教概论》(台北县:华宇,1988.2),页27~28。

[42]     《般舟三昧经.行品》中提到:关于见佛,可能由三种力:1.佛力,2.三昧力,3.本功德力。佛力者,指佛之威神力加被之意;三昧力是行者本人三昧力用, 由修持禅定得来;本功德力指行者自己的功德善根力。即功德善根纯熟之行者,若依法入于三昧,由佛之威神力加被有可能见佛。(同注29,参考望月信亨《净土 教起源及其开展》的说法,见页642)而往生净土亦需藉助这三种力,但功夫纯熟后,不一定要死后才得往生,可随时安住于定中而恒住于净土,这是唯心净土 的,当下即是净土。印顺即以为未证真实的众生,光靠自力是不够的,来生净土得须三种力,1.佛的愿力加持,2.众生的三昧力,3.众生的善根力成熟。(同 注40,见印顺《净土与禅.净土新论》,页36)

[43]     同注40,见印顺《净土与禅.净土新论》,页37。

[44]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初分严净佛土品》,《大正藏》册6,页1035中。

[45]     《无垢施女经》,《大正藏》册12,页95、96上。

[46]     详见郑金德《现代佛学原理》(台北:东大,1986.1,1991.8初版一刷),页93。

[47]     成熟众生的方法可用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涵盖,前二者在建立与众生的良好关系,利行即教导众生发菩提心、求取佛道,而同事即为与众生同修同行,净土是最佳修行同事的环境。

[48]     《悲华经》可说是本愿集成,初有弥陀,而后包含有观音、势至、文殊、普贤、阿等诸佛菩萨及过去七佛、贤劫千佛等授记本生。由此观察,到公元三、四世纪 顷,一般崇拜对象的诸佛菩萨已经皆被罗网在其中了。然而此经的主题,是弥陀对释迦的关系,即一方面以弥陀净土成佛为代表,以观音、势至、文殊、阿等之志 愿净土之诸佛菩萨为其千子之配属;另一方面,以释迦秽土成佛为代表,以过去七佛、贤劫千佛等秽土出现之诸佛为隶属。如此将所有诸佛菩萨分类为净土成佛、秽 土成佛二大部分。(同注29,见望月信亨《净土教起源及其开展》,页142~143)

[49]     同注2,见木村泰贤《大乘佛教思想论》,页464。

[50]     《悲华经》,《大正藏》册3,页218。

[51]     同上注,页218。

[52]     同注29,见望月信亨《净土教起源及其开展》,页143;宇治谷佑显〈悲华经的净土〉一文,收录于《佛教的净土思想》一书(东京:日本佛教学会编,1997.10,1998.9三刷),页101~117。

[53]     《大智度论》卷38,《大正藏》册25,页342中。

[54]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大正藏》册9,页325。

[55]     同注2,见木村泰贤《大乘佛教思想论》,页454。

[56]     廖阅鹏于《净土三系之研究》中指出,阿佛净土的思想特色有九点,其中文殊所承继的有:「1.重于自力成就:以学其愿行与菩萨六度为主因。2.重于头陀 行。3.其佛剎超越政治组织,以修道为务,不犯诸禁戒。4.包含声闻,弘扬菩萨道。5.往生法门以学习佛之愿行及菩萨之六度波罗蜜,尤重修般若空观,而不 以爱着心往生。6.重入世度生:相对于弥陀净土的归宿意味,其菩萨更为注重入世度生,在大乘经典中出现的维摩诘、贤王、现意天子菩萨,都是游学其佛剎,然 后来生此世的。」此外尚有:救济女性之痛苦、提高女性之地位,阿佛剎人间胜天上,魔不娆人。详见廖阅鹏《净土三系之研究》(高雄:佛光, 1989.7),页94~96。

[57]     见《大正藏》册25,页303。

[58]     同注56,详见廖阅鹏《净土三系之研究》,页157~158。

[59]     望月信亨于《净土教起源及其开展》指出:文殊师利菩萨的十八本愿(《文殊师利授记经》)与《放光般若.梦行品》(如国土广大愿、菩萨无数愿、眷属光明愿、 无有岁月愿),弥陀的《大阿弥陀经》(如无有女人愿、饮食自然愿、资具自然愿、七宝为地愿、眷属光明愿)、《无量寿经》(如庄严无数愿)、《平等觉经》 (如无诸不善愿),及后出的《悲华经》(如树下成道愿、菩萨无数愿、衣服随身愿、无诸苦难愿)有互相交涉的联系关系。若真如此,则《文殊师利授记经》的本 愿主要就《放光般若》及《大阿弥陀经》之记事加以取舍选择而扩大发展。特别是第二愿说以恒沙诸佛世界为一佛剎,又如第十八愿无量无数诸佛净土所有功德庄严 皆令置我一佛剎中,又如,第一愿十方一切如来之成道皆归文殊之教授教诫,由此可见其理想如何极度而扩大。此经中将文殊净土比之大海,将弥陀净土喻如一分毛 水之一滴。说明此经超过弥陀净土说以上。(同注29,见页453~454)此处笔者不拟就文殊与「般若法门」(《放光般若》)的净土思想再纳入讨论,因不 管弥陀与阿、甚至文殊的「净土法门」皆是渊源于「般若法门」的,一定有受其影响,或许可说是般若真空到净土妙有的发展,故笔者只探讨后来「净土法门」的 二大代表与文殊净土的发展锐变情形。

[60]     木村泰贤举出弥陀净土的特色有二:「1.佛陀自身是无量寿、无量光,往生极乐的众生也是。在弥勒、阿净土没有。2.是他力本愿思想的开展。极乐世界,在 文化、道德、宗教各方面,都成了社会思想最完备的思想。」《法华经》从专门家的立场,主张皆共成佛道;到了弥陀净土,就含有凡夫,而最容易地说一切众生的 往生,可说比《法华经》更极通俗化之妙。以上同注2,见木村泰贤《大乘佛教思想论》,页63。但文殊净土中却不承继弥陀的他力本愿思想,反而是偏向阿自 力本愿的。

[61]     同注40,详见印顺《净土与禅.净土新论》,页28~29。印顺又提到,大乘佛教要健全发展,大乘行者的完整学程中,理智的彻悟(阿)与事相的圆满(弥陀),是二者不可缺一的。

[62]     《维摩诘所说经》,《大正藏》册14,页538中~下。

[63]     见释惠敏〈「心净则佛土净」之考察〉,《中华佛学学报》第10期,1997,页25、40~41,亦收录于《人间净土与现代社会》(台北:法鼓文化,1998.12)。

 

 Copyright @ 2003-2012 丰财园中国最大佛教网 版权所有 本站资料 转载流通 功德无量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本站不从事或参与任何经营活动 [沪ICP备1100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