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本愿经解释

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
地藏经法研究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
地藏经简答一百条

 

 

首页 | 经典 | 概述 | 论集 | 经释 | 占察 | 赞颂 | 感应 | 链接
地藏经法研究

吴立民

序言

释迦正法中,文殊表大智,普贤表大行,弥勒表大慈,观音表大悲,唯一藏表大愿。"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度尽六道众生,而无一众生可度者"。此种大愿,是融会大智大行大慈大悲大愿,是当裟婆世界六道众生之机之大愿,即是世尊之理想遗愿,又是诸佛菩萨之共同心愿,是以释尊以六道众生再三殷勤嘱托之地藏也。唯斯地藏菩萨大愿,是以特殊行愿境以表诸佛菩萨之别愿,正如普贤以特殊大行以诸佛菩萨之通愿一样,故同称为大愿王也。缘起性空为佛法之根本教义,地藏菩萨经法以度六道众生为行愿境,从业感缘起上证明般若之空不空;上供下施为佛法之根本行持,地藏菩萨经法以度七世父母兴供施,从根本上教孝、教施、教愿、教信,教人脚踏实地、现前起修。所以地藏经法是一部圆融大小、显密、世出世法之大法也。

  地藏菩萨本愿经,从唐实叉难陀译汉以来,代不绝传。九华山地藏道场开发后,地藏信仰愈来愈广,地藏经法影响也愈来愈大。但过去弘扬,或判为小乘,或收之密部,唯清灵?判为法华后涅槃前而为之科注,堪称允当。近代疑古,又疑为伪经,信者不了以焉。二学园掌法顾净缘为度亡母亡弟,发愿弘扬地藏经法,因而着有《地藏菩萨本愿略释》、《地藏菩萨本愿经略释》。对地藏本愿经法,阐幽发微,多明学人所应注,发前人所未发,实修学地藏经法之根本法本也。余对先师经法,亦曾侍讲侍修,感应现前,真实不虚。一九九五年夏,应净慧法师之请,大河北赵县柏林寺讲地藏经法,赖肖梅女士根据录音整理,李家振、徐荪铭、胡给新、岳小丁、蔺湘东诸先生为之校排,梦一法师、罗国添居士等赞助,终使《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定稿,可用缘师《略释》之补充。余因是将《略释》、《讲记》合而为此本《地藏经法研究》,用申供养,报诸恩处,志其缘起,藉谢各方,如有功德,普皆回向。

吴信如
一九九七年一月十五日于北京

 

作者简介

吴立民,号吴明,法名信如(1927)年生。祖籍湖北阳新,自幼随湖南长沙二学园掌法顾净缘修学,并承传东密、藏密法要,通儒、释、道三家,毕业于湖南东安耀祥书院并从事教学。曾任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政协秘书长、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船山学社社长等职,现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兼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日友好协会理事、中国茶禅学会秘书长,主办《佛教文化》、主编《佛学研究》杂志至今。着有《船山佛道思想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化》、《佛法禅定论》、《藏传密教与人体科学》、《周易象数研究》、《药师经法研究》、《地藏经法研究》、《印度古代学术思想述要》、《藏密大圆满发微》等。受赵朴初会长之托,为北京佛牙塔地宫庄严设计。1994年破译陕西扶风法门寺佛指舍利塔地宫唐密曼荼罗。应法门寺静一法师之请,为法门寺地宫庄严设计,并为法门寺博物馆设计唐密文化陈列馆,专着《唐密曼荼罗》一书。曾应日本真言宗十八派总部邀请,在日本智积院讲演唐密曼荼罗,对佛教界及学术界影响很大。近年来兼任中国佛学院教授,带研究生。主持编辑《佛藏辑要》、《中国佛教文化丛书》等,并应邀去法国、新加坡讲学。

 

地藏菩萨本愿略释 

二学园方丈顾净缘讲

二学园开山坛护菩萨戒弟子顾净根侍讲

  南无地藏菩萨!愿垂恩光加持我,略释大悲无尽愿,普劝含灵起信仰。

  略释曰:诸佛菩萨,各有本起清净因地愿行,阿弥四十八愿,药师大愿二十。佛佛有愿,故西极乐而东琉璃,则药师决非阿弥;愿愿同佛,故药师亦接引西,则琉璃原通极乐,此诚不可以俗谛分。当知一工依正四大虚空,山海日月,无非如来藏性一实境界,此更不可以冥谛合。当知日藏、月藏、须弥藏、虚空藏、天藏,随以一法观证实性,圆融一切法,为诸大菩萨。如是则地藏菩萨,自有其本愿,自有其因行。皈依地藏者若不审地藏本愿之所在,将何以发心;若不审地藏因行之所被,将何以起修。是故忉利天宫胜会,宣扬大悲,世尊殷重赞叹,而后以阿逸多成佛以来六道众生,付嘱于地藏菩萨本愿之上,使阿逸多成佛以来六道众生,修持于地藏菩萨因行之中也。夫圆满真实曰地,如如不动曰藏。地则能载能生,藏则可出可纳。能载故不空,能生故不灭;可出故生死,可纳故涅槃。不空则善业必获胜报,恶业决感苦果。剥皮拔舌有因,并非假造;火床铁屋皆实,不是设词。不灭则无间虽经亿劫,业尽终得受生,他方虽可寄生,此界所后复来。生死则善善生天,天报尽犹有堕;恶恶入狱,狱业尽仍得生;六道轮回,波波劫劫。涅槃则众生解脱,本德自具,一期离苦,拟于有余。无尽劫往,可引悲愿于无余;无量劫来,乃不取佛于无住。此地藏菩萨者以六道众生生死轮回业报回果为所观境,证得地狱界之三德秘藏,能救十方三世大地狱苦者也。他如虚空藏观察虚空,日藏月藏观察日月,随所观境,各自成道。故《大集经》云:虚空藏来,则大千世界忽皆不见;月藏欲来,则大众头上皆现半月;其言地藏菩萨之来也,则众会手中各各现如意珠,雨宝放光,见十方土,又见身各地界增强,坚重难举。知此则知,若以虚空之观地藏之愿,以虚空之心修地藏之行,决不可未契般若之真空,而遽斥地藏为着相;则亦知,决不可将求示相之成实,而先嫌地藏为小乘。此一菩萨,大慈大悲,为六道众生超脱之基础,岂可不至心皈命,愿其愿而行其行哉!岂可不至心皈命,愿其愿而行其行哉?

虽然空藏地藏,相须相成,故地藏本愿经最后当机者乃虚空藏,前来非有轩轾,盖欲人礼虚空藏于地藏六道中,庶几空不断灭,观六道生于虚空无边之际,自然地狱皆空。推而广之,会地藏于佛佛,佛佛皆有一地藏;融佛佛于地藏,地藏将悉成佛佛。试就今机融会阿弥,阿弥引生西方,是为得乐;地藏化度六道,是为离苦。未有不离苦而能得乐者,若会地藏于阿弥,则一声阿弥,带业往生,故净土经中自有地藏。然亦未有既得乐而仍存苦者,若融阿阿弥于地藏,则欲出六道,必愿净土,故本愿经内盛弘念佛。惟终不可谓自生净土,不关地藏,但念阿弥,无惧地狱也。观于释迦报恩,升忉利天,亦但称赞地藏;摩耶兴慈,说地狱苦,亦但启请地藏,是知不可说不可说久远劫来,诸葛亮佛世尊咸不违越地藏之本愿。地藏大孝,则诸佛报恩,皆尝如释迦佛赞叹于胜会;地藏法施,则佛母兴慈,亦皆尝请地藏说法于忉利矣。诸佛尚不违地藏之愿,众生岂可缺地藏之修。本愿经曰: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若昧却眼前业苦,妄冀虚渺安乐,西方纵许往生,带业终须消了。但恐障恶牵缠,念心不得纯净,万一业重情迷,临机难免差误,何如脚踏实地,早皈地藏,护持根本,身心清净,自契佛果,莲品上生也。融会阿弥若是,融会佛佛皆然,地藏自入佛佛,,佛佛不离地藏,非有差别,相为涉入如此。

  依经地藏往因为大长者子,于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所。因见佛相反而发愿。夫法身无相,大长者子所见,为千福庄严之实报,然则地藏者,化度实报之菩萨也。佛化小机,先令观空,剥落一身,自见本来,果能四处不着,此身依然自在。原是应病与药,不意药复为病,禅门极唱,单标心性,末流虚矫,横多抹杀,一言四大,便斥幻妄;一言修福,便訾有漏,大似如来于身取断灭相,而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无真实。嗟夫!波斯入印,五天仅余小乘,支那禅敝,大乘皆无捉摸,辜负佛母恩慈,虚劳地藏化度。晚近善信,多半上根,而身残福薄,又比比然。前修不臧,谬持犹深,伊谁之咎,能无悲叹。闻此经南印犹传,恐不免朦胧密意,徒增迷信,即中国利幽法在,亦只付应赴者流,说资冥福,皆原开经不契地藏之本愿,居心惟囿断灭这说空,自暴自弃,可哀可悯。虽然,此又不容拘泥色身者,持一法勤一体,借口吾修地藏也,吾证实报也。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大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于是地藏菩萨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以来,常为菩萨;因度母而弘法,教孝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之世,哀罪苦以博施,分身于阿僧祗世界地狱处之中。是故但求自之,决非地藏之道,若不孝施,终难实报之圆。盖自了至极,至于阿罗汉入灭尽定,而菩萨用心,宁入地狱,不堕二乘,地狱正可行,愿,二乘则菩萨死。至于一孝,则自一身圆融于七世父母,圆融于历劫种亲,圆融于三世诸佛菩萨僧。一施则自一身摄入于罪苦众生,摄入于六道含灵,摄入于十方三千大千世界。夫以一身而圆融于三世诸佛菩萨僧,摄入十方三千大千世界,正所谓千福庄严而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着相云乎哉!小乘云乎哉!本愿经开宗明义,即说地藏菩萨本起清净因地愿行,而或判为神通品,实则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出不可说不可说种种微妙之音,乃至娑婆世界及他方方国土,有无量亿天龙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宫,乃至他方及裟婆,复有海神、江神、山神、树神、昼夜神、饮食神、无量数神,皆来集会,乃至他方及裟婆,复有恶目、啖血、行病、摄毒等诸鬼王,皆来信会,此皆是表地在藏之法,不仅显如来之通。故佛告文殊,吾以佛眼,观犹不尽,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也。此第一品,正明行愿。惟此深秘,文殊早云,小果声闻,末世众生,虽闻如来诚说,必怀疑惑,设使顶受,未免兴谤,故文殊当机,即请当机,即请问地藏菩萨,因地作何愿,立何行。于是如来为说地藏菩萨发愿于观见相好,行愿于度尽道也。地藏本愿。我闻如是。

 

《地藏菩萨本愿经》略释 

稽首大愿地藏菩萨摩诃萨!
  
我为四事,略释《地藏菩萨本愿经》:
   一者,诸佛因地,莫不有愿;菩萨修行,亦莫不从愿上起。愿有总有别:总愿者,如四弘誓五大愿是;别愿者,如释迦五百愿、药师十二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千手六愿、普贤十愿是。除二乘人生尽故不须愿外,凡发大乘心者,若无誓愿,如牛无御,不知所趣。今人学佛,辄云发大乘心,其愿生西方愿生兜率者,尝或闻之;而于释迦法中,誓调伏刚强众生誓度脱极苦恶趣如我大愿地藏菩萨者,每经忽之。我以诸大菩萨中若文殊表大智、普贤表大行、观音表大悲、惟地藏菩萨正表释迦法中之大愿故。我于是略释《地藏菩萨本愿经》。

  二者,五恶浊世,从生难化。故我世尊,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为说刚强之语: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诸难处、是愚人生处,是身邪行身邪行报,是口邪行口邪报,是意邪行意邪行报,是杀生是杀报,是邪淫是邪淫报,是妄语是妄语报,是两舌是两舌报,是恶口是恶口报,是无义语是义语报,是贪嗔、邪见、悭吝、毁戒、愚痴是贪嗔、邪见、悭吝、毁戒、愚痴报。譬如象马,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后调伏。际兹末法,人愈险恶,不信因果,惟肆残贼。亦有志士,倡佛以救,然而法相繁,法性玄微,智者说食,愚人莫入。我欲藉是经苦切之言,发人深省,显地藏劳谦之愿,启人信仰。我于是略释《地藏菩萨本愿经》。

  三者,隋唐间有三阶教者,创者信行禅师,实尊地藏,然偏抑阿弥,旋遭禁断。本经自实叉难陀译汉以来,代传于绝,或判同小乘,或收入密部;至清灵?法师,始作科注,判在《法华经》后,《涅槃经》前所说,"行愿为宗,味等醍醐",可称自有些经千余年来之非常述作,惜少流通。今俗惟知斯为释门孝经,亦不辨其为出世大孝。在昔疑经善说业感误以为小乘者;今之僧蛊,或且利经狱名鬼神威力,以糊口食。遂致科学者徒,责难繁兴。我窃恐大经醍醐,至流俗反为毒药;我又欲显扬地藏悲愿,与诸菩萨悲愿,如光光摄入。我于是略释《地藏菩萨本愿经》。

  四者,愿意于悲,悲大愿亦大。悲者同体,常人知父母兄弟之同体,必不愿其有老病死苦,而愿其安东。其所悲者狭,则其所愿者小。菩萨知三世宛然,轮回不虚;视秦越之人,敌对之怨,安知本非我父母兄弟,乃至蠕动蜎飞、草木土石,一切有情无情,莫不与我同体,亦莫不愿其离苦而得乐;是则所以为大悲,是则所以为大愿。以言乎孝,菩萨惟常人听以孝父母者孝六道含灵,是亦所以为大孝。我母去世时,我哀痛号哭,不知所为,惟日诵《地藏经》,若有感焉;我二弟亡时,我凄惨愁绝,不知所为,亦推日诵《地藏经》而苦有感焉。我皆发愿,愿弘地藏。或云:弘《地藏经》,天此乱世,说诸地狱罪报,可以慑诸葛亮强梁。我不敢如是说,我知人皆有父母兄弟,亦必皆有不忍于其父母兄弟之时。我愿人皆于斯经,深信因果,深信轮回;推其不忍于人人,则必为家之和、国之福、世界亲善;再进而推其不忍于六道含灵,则是同受世尊付嘱,同入地藏悲愿,而后可同见地狱虚空,本自无迷,地藏大悲,诚不思议,我母我弟,亦必同于是而得度。我如是发愿故,于是略释《地藏菩萨本愿经》。

  经称地藏菩萨大愿威神:"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佛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狱不尽数。"夫以世尊佛眼、文殊大智,观测且云不尽,况我凡夫,敢复有云。今所解释不过略述十年诵赞之一所得,不假科判,不惊高远,但求通俗,聊写私情;明业感真实,则地狱自不虚,而信非迷妄;谈孝为戒本,则悲愿自广大,而行不唐捐;略提义纲,粗述概要,于经大义,知不及百分乃至千万亿分,况复于菩萨不思议神通之境,是以名略释。
  
   初释地藏

  地藏,梵名"乞洒二合诃罗惹",或云"乞叉底?沙",或云"叉底俱舍"。叉底译地,俱舍译藏,今地藏是义译。《地藏十轮经》云:"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又经云"心如大地,能安一切"。以故佛说:心地为大。是约心以明地也。藏者蕴覆,谓般若解脱法身三德秘藏,众生皆具,而为烦恼无明所覆。智者悟之,以了脱生死轮回,故知地藏者谓心地宝藏,虽在迷时,隐而不失,正当悟处,证而不着也。
 
   释地藏菩萨

  《地藏十轮经》称赞地藏菩萨云:
   此善男子,曾过无量无数在劫,于无量佛世尊所,发大精进坚固誓愿。由此愿力,为欲成熟诸有情故,常普住持一切大地,常普住持一切种子,能令大地一切草木、根须、芽茎、枝叶、花果,皆悉生长。

  又云:譬如大地,一切种子、树、山、稼穑、地身,众生之所依止。此善男子亦复如是,一切殊妙菩提分法之所依止,良由菩萨于过去不可说无数劫来,散影分身,放光说法,恒处幽冥界内,常教六道众生,或已成佛道,或久阶真因,或住声闻缘觉,或在天止人间,乃至未来众生,天宫嘱令度脱。正如大地一切,赖以住持、生长、荷负。

  又十轮经佛告好疑问菩萨云:

  如是大士,成就如是不可思议诸功德法,是诸殊胜功德伏藏,是诸解脱出处。所以者何?地藏菩萨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所愿满足,如如意宝,亦如伏藏。如是大士为欲成熟诸有情故,久住坚固大愿大悲,勇猛精进,过诸菩萨。是故汝等应当供养。

  乃至如本经所说:受付嘱于忉利天宫,广教化于弥勒佛世。故知地藏菩萨者,于诸菩萨中,以六道为其所观境,观三德秘藏于地狱、畜、鬼、人、天中,利他以自利者也。《大集经》云:"日藏月藏,虚空藏地藏,来各不同"。惟我地藏,悲深愿重,是以经称:过诸菩萨。
  
   释地藏菩萨本愿

  经云:"文殊问佛:地藏菩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不可思议事。"又"菩萨因地,为大长者子,因见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相好庄严,而问彼佛作何生愿。"故知斯经所说,皆地藏菩萨本愿。所谓本愿者,本即本昔,梵名尼坻,此方翻愿,今地藏菩萨,见诸众生,积集恶业,不离苦报,于是托根性地,隆其本愿。仰观大觉,历劫度生而不倦,为满其本地之愿故,又称本立愿。乃自心起,自昔因地,无数劫前,发弘誓愿:荷负罪苦众生,教令住持正法。忍苦忍难,大慈大悲,是地藏菩萨之本愿故。
  
   释经名

  《地藏菩萨本愿经》以人法为名:地藏是人,本愿是法。佛自结经名有三:一名地藏本愿,亦名地藏本行,亦名地藏本誓力经。今生今世以愿以有行,行必有与拔之力,遂独标本愿一名,任运摄得余一故。译主实叉难陀,于阗国人,唐则天朝来中国,重译《华严》,并译是经。

释经

佛告文殊:此菩萨威神誓愿,不可思议,乃至闻名赞叹供像,功德亦不可思议。是略赞地藏功德,印可文殊所谓"地藏能成不思议事"也。而后乃为文殊说地藏菩萨因地之行、因地之愿。

  佛告文殊,地藏菩萨因地,于师子奋迅俱足万行如来前,发誓愿曰:"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又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曰:"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是即地藏菩萨本愿。今大乘人,每谓"众生有一不成佛我誓不成佛",盖地藏之本愿,实亦大乘之通愿也。

  佛告文殊:地藏因见佛相好而发愿;又师子奋迅俱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愿大福亦大,三十二相即大悲之果报。彼二乘人无愿,故二乘人灰身。今大乘人偏着于空者,亦每轻修福报,遂亦轻忽本经而不识地藏之行,试分辨之。

  凡夫:贪着其身
   二乘:知身虚幻厌弃其身
   菩萨:修无量佛法功德庄严其身

  凡夫虽或修福,而望报人天。以经多斥言人天为有漏之果故,于是大乘着空者,又转而轻修福报,几同二乘之厌弃,而不知菩萨庄严其身者庄严身也。夫善学大乘者之于其身,固不当如夫之贪着与二乘之厌弃,尤不可一言福报即斥人天,当如地藏菩萨发大愿而获大果。关于地藏因见佛相好而发愿,俱足万行如来亦谓欲证此身当须久远修福,是知地藏菩萨因地之行,为在庄严法身圆显千福。故于今日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

  佛告文殊:地藏因地,又为婆罗门女。其母信邪,罪重堕苦。婆罗门女见觉佛定自在王如来形象,瞻礼哀慕,遂感威神,罪母生天。是亦地藏因地之行,度生之实。劝亲生信。

  (一)劝母生信。信为道本,信邪者即一阐提。未有发愿度生而先忘报本者。世人发愿如地藏,即录广设方便,劝亲生信。

  (二)卖宅兴供。父母前生,未必修因,其或命终,神识何依?惟孝顺之子,大愿之士,当学地藏,为母卖宅,供佛兴福。

  (三)见像哀慕。无母何怙?惟佛大慈,为众生怙。佛果何在?尺木之雕,团泥之塑,即皆佛在。何经故?法身圆满,无不在故。是以婆罗门女见佛恋母,亦所以教末众生瞻像如在。

  (四)神游业海。佛无不在,惟诚可感。孝女哀号,感空告语。其所以告语自空者,空无迷妄,义尤玄微。而恶因所召,地狱实有。孝女假威神以亲游,罪人为业力所缠缚,于此可以明因果之不虚,可以明地藏之观境。

  (五)发弘誓愿。端坐念佛,可得加被。七七日中,可度新亡。婆罗门女,既度亡母,复念众罪,遂发弘愿。观于"众罪俱同生讫",当益信经忏度亡之真实;观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威神,当益信世尊赞叹地藏闻名供像之功德。

  以上地藏因地之愿,在度尽众生;因地之行,为存亡造福。众生无尽,地藏之愿亦无尽。造福无边,地藏因地之行,亦不可量不可说矣。

 

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诸经分品立名,或佛自唱,或结集者所置,或译人添足。科注谓是经分品之法,似为译师自立。吾详斯品,序分而后,重在发明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不思议事。开宗明义,斯即地藏本愿之所在,亦即本经大要之所归也。今译师以佛升忉利为母说法,光云出音,乘时现通,遂直题曰忉利天宫神通品。学者当知虽称如来之通,实显菩萨之愿,必须于此品中,深识地藏之本因,自明全经之大要。

  世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准《观佛三昧海经》,谓是父王白佛当住。又按《增一阿含经》,则谓是帝释所请。帝释谓诸佛皆上升忉利,为母说法,如来亦应为圣说不。于是如来与千比丘,于安达罗国曲女城边,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以报生身之恩。

  佛升忉利,放光出音,十方国土,咸来集会。经中所谓十种光云,台家配之十乘观法:

  大圆满光明云…………不思议境
   大慈悲光明云…………真正发菩提心
   大智慧光明云…………善巧安心止观
   大般若光明云…………破法偏
   大三昧光明云…………识通塞
   大吉祥光明云…………道品调适
   大功德光明云…………知位次
   大皈依光明云…………能安忍
   大赞叹光明云…………闻顺道法爱

  如是光云,要皆指众生性德,欲令睹形如意,目击道存,全起修,即因成果,方见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经中所谓种种微妙之音,亦系表地藏随类现身、应机说法之境:
   六波罗蜜音,表佛菩萨身即是法身,从诸法门功德生,亦表说法不出六度。
   四无量音,慈悲是佛道根本,喜舍从慈悲上生。
   解脱音,是不思议用。无漏音,是四缘四谛及三十七道品法。
   智慧音,通七方便。大智慧音,是如来权实二智。
   狮子吼音,为三乘说权小法。大狮子吼音,为大乘演说无畏。
   众生蒙润,故以云雷音终之。

  "于是十方国土、天龙鬼神,皆来集会。佛问文殊:汝如数否?文殊白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佛告文殊:吾以佛眼观犹不尽。"文殊与佛如是酬对,抑果扬因,逊已尊彼,弥显地藏所化之众,重重无尽也。

  惟文殊大智,乃能信地藏之不思议。亦惟文殊大智,乃能预知小果声闻、末世众生,必怀疑惑,未免兴谤,于是兴慈白佛:

  "惟愿世尊广说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而能成就不思议事"。
   佛是果地,菩萨因地。欲得成佛之果,先当正菩萨之因。因是种义,地表自心。
   地藏菩萨之因地,作何行立何愿耶?愿是能引,行是起作。有愿无行,谓之虚愿;有行无愿,谓之无愿,谓之孤行。故有行必有愿,有愿必有行,谓之孤行。故有行必有愿,有愿必有行,行与愿必又问。

释分身集会品第二 

是品大意:(一)地藏菩萨,无量分身集会,正显地藏菩萨因地无量无量之法行。(二)世尊以末世众生,殷勤付嘱于地藏。(三)地藏承佛付嘱,化身沙界,普利群生。

  地藏菩萨因地,作何行、立何愿,前品已详言之。夫愿不虚发,行必有应。今品所谓"百千万亿不可思议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阿僧祗世界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又所谓"各以方面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亦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皆所以显地藏因行之真实也。业道众生无尽,地藏分身亦无尽。无尽地藏,虽处地狱轮回,莫不亲近慈尊闻微妙法,故曰"俱来集会",故又曰"以如来神力故"。无尽众生,流浪生死,莫不以地藏救护咸得解脱,故曰"皆因地藏菩萨教化";又曰"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深誓故名获果证"。如是无尽地藏无尽众生,既至忉利,瞻仰如来,欢喜踊跃,伫听慈诲。

  于是世尊,舒金色臂,安慰众生者,令无所畏也。而后告以世尊之为是难化刚强罪苦众生,如何累劫勤苦者,曰:  "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分身,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利及于人悉皆度脱,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
   告以如是累劫勤苦分身度脱者,正欲举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将悉付嘱于地藏也。故曰:"汝观吾累劫勤苦……",又曰:"汝当忆念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世尊如是勤苦化度,地藏亦如是勤苦化度,是故世尊愿行,即地藏愿行也。世尊如是付嘱地藏,地藏如是慈护众生,是故地藏慈护。


  即世尊慈护也。然则得地藏救护者,直可视地藏如佛,而凡发在乘心者,莫不同地藏受付嘱于天宫矣。
   尔时诸世界分身地藏菩萨共复一形者:当机则无量无边,本愿则唯一而已。一月影临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分身合身,非一非多。又涕泪悲恋者:悲六道造业不悛,悲众生刚强难化,悲如来慧日将沉,悲天宫付嘱事大也。乃白佛言:

  "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如是三白佛言: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虚。

  如是大慈大悲,遂使现在未来,一切尘劳种子、罪苦众生,莫不以世尊之付嘱,入地藏之悲愿矣。《大论》云:舍卫城中九亿家,三亿家眼见佛,三亿家耳闻有佛,何况远者。此所以佛说: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也。唯我地藏,得佛威力,具大神通,分身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乃至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皆与度脱。然则含识之伦,亦当知归仰矣。此世尊亦所以为赞美助喜也。是品有以为正宗之首者,要亦正明地藏之本愿耳。

释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地藏菩萨之因地愿行,即是为一切罪苦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离诸业苦。如前二品,已详言之。此下三品,即正明众生业缘、业感、业苦之差别,皆地藏所化之分齐也。

  是品所明,系因佛母摩耶夫人之问,而说一切众生造无间之业缘,受无间之业苦,遂直名为观众生业缘品。

  夫众生无边,而造业无量。在此无量无边之业报中,其苦缘众多、最难解脱者,莫过于阎浮提众生。而阎浮众生,即皆地藏大愿之所摄;阎浮众生之业苦,亦惟赖地藏菩萨而拔度。是故佛母摩耶夫人,于此即首先致问"阎浮众生,造业差别,所受报应",又于地藏所答千万世界无数业业报中,独问"阎浮罪报,所感恶趣",良以阎浮众生之痛苦,最为迫切,悲悯之深,不禁而发之于问耳。

  于是地藏菩萨,为粗说"南阎浮提罪报名号",所谓众生以五种恶业堕无间地狱:

  一者  不孝父母  乃至杀害
   二者  出佛身血  毁谤三宝
   三者  侵损常住  恣行淫污
   四者  违背戒师  造种种罪
   五者  偷窃常住  财物等等

  造此五逆,堕无间狱者,千万亿劫,求出无期;求暂停苦,一念不得。然所谓无间狱者,诸地狱中之一耳。诸有地狱,在大铁围山内,有所谓:

  大地狱  一十八所
   次有五百 名号各别
   次有千百 名号亦别

  此诸地狱,皆众生无量恶业所感,苦果众多,说不能尽。无间地狱,诸狱之一,特以众生恶业所极,而感报随之。无间狱者,恶报最甚,经中所说:

  无间地狱,有诸火毒、热铁、蛇狗、狱床等;即是众业所感之报也。罪人备受恶鬼、夜叉、铁鹰、铁蛇等等苦毒��即是众生所感之业也。动经万劫,求出无期;此方他方,辗转相寄;是即无间罪报之事也。
   又经中所说无间,略有五种:

  一者时无间  二者身无间
   三者苦无间  四者众类无间
   五者时无间

  夫众生恶业,所感苦报,说不能尽。在无量业苦中,地狱业苦说不能尽。诸地狱中,无间狱苦说不能尽。此所以地藏白圣母言:"无间地狱,粗说如是",又言:"若广说地狱罪器等名,及诸苦事,一劫之中,求说不尽。"可见众生业缘甚重,业苦无边如此。而地藏本愿,必至众生尽得解脱而后已;地藏本行,则化为无量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以化度之。于此弥见地藏之大悲与大愿矣。

  然返观一切众生之苦业,虽可以是藏菩萨而得度,然而受诸地狱中之惨苦者,尚无已期。而入世间杀盗淫妄,横造恶业,以自投于恶趣者,尤复正盛,岂不甚可悲叹!故摩耶夫人闻地藏说已,悉忧合掌,顶礼而退。

 

释阎浮提众生业感品第四

夫众生之沉沦于业苦,正佛菩萨愿之所由发也。此品所说地藏菩萨累劫大愿,皆以一切众生之业感为起点。故此品名观阎浮众生业感品。
   在此释迦法中,惟我地藏菩萨,正表大愿,承佛宣化,度诸众生。观于此品,首即由地藏白佛:"我承如来威神力故,分身万亿世界,拔救众生……我今又蒙付嘱,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勿有虑"。佛答地藏"一切众生,造诸业苦,吾当忧虑。汝既毕是信愿、累劫重誓,广度罪辈,吾复何虑"之言,更可知一切众生罪业深重,而佛菩萨之悲愿无矣。

  夫地藏因地本愿,如初品已说,今世尊复谓地藏累劫重誓者,则此累劫之中,其愿非一。此所以定自在王菩萨白佛言:"地藏累劫,各发何愿?"尔时佛告定自在王言:

  "地藏菩萨过去久远劫中,为一小国王,为欲救护众生,而发愿云: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

  "又过去劫中,为光目女,为拔救其母于地狱苦难,发大誓愿: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花〕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誓愿拔救,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

  "过去久远劫中,行诸恶业,堕恶趣者,归依地藏菩萨,即能解脱三恶道报。若能至心归敬供养者,未来劫中,常获诸天人胜报、宿命神通。如是地藏有无量不思议大威神力,广利众生。

  佛既说已,复以此经付嘱定自在王,广宣流布,利益众生。盖所以尊崇地藏之弘愿,悲悯众生者深也。盖又对诸出世菩萨,乃以此大乘经法为付嘱也。

  尔时四方天王白佛言:"地藏菩萨于久远劫来,发如是大愿。云何至今犹度未绝,更发广大誓愿?"于是佛告四天王言:

  地藏久远劫来,"度脱众生,犹未毕愿。慈悯此世界苦众生,复观未来无量劫中,因蔓不断,"又发重愿。

  于裟婆世界阎浮中,百千方便而为教化。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遇窃盗者,说贫究苦楚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遇瞋恚者,说丑陋病残报……百千报应,今粗略说。

  "如是等阎浮提众生汪感差别,地藏菩萨百千万便而教化之。"

  佛既说已,复告四方天王:"汝等护人护国,无令诸众业,迷惑众生。"盖所以救护众生,符契地藏之弘愿者至也。盖又对诸护世天王,乃以众生为付嘱也。

 

释地狱名号品第五 

是品系于业感、业缘之后,而明地狱业报差别之相也,故名地狱名号品。夫末世众生,刚强难化,若不使于业报罪苦,有所怖畏,势必至于造罪而不讳。故是品由普贤菩萨,本其悲悯之怀,请地藏菩萨为一切众生宣说"阎浮提罪苦众生所受报处,地狱名号及恶报等事",盖使末世众生,知是果报于善恶之途,有所趋避也。

  于是地藏菩萨白普贤菩萨,略说地狱名号之事,所谓:

  阎浮提东方有山,号曰铁围。其山黑邃,无日月光,有大地狱,号极无间;又有地狱,名大阿鼻;复有地狱,名曰四角;复有……,更有叫唤、拔舌地狱、粪尿地狱……。如是等地狱,其中各各复有诸小地狱,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乃至百千,其中名号,各种不同。

  如是地狱,皆是众生业力所感,是故地藏白普贤言:"南阎浮提行恶众生,业感如是,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是故众生生死后的报,纤毫受之。"普贤答言:"吾已久知三恶道报,望仁者说,盖令后世末法一切恶行众生,闻仁者说,使令归佛耳。"
   于是地藏菩萨白普贤菩萨,略说地狱罪报之事,所谓:

  或有地狱,取罪人舌,使牛耕之。或有地狱,取罪人心,夜叉食之。或有地狱,镬汤盛沸,煮罪之身。或有地狱……,如是等报,各各狱中,有百千种业道之器,无非是铜是铁,是石是火,此四种物,众业行感。若广说地狱罪报等事,一一狱中,更有百千种苦楚,何况多狱,……若广解说,穷劫不尽。

  如上所说,皆是地藏菩萨无量行愿之所摄化也,如来为欲广扬地藏不思议神通功德,为令一切众生,咸藉度脱,复说此下如来赞叹品。

 

释如来赞叹品第六 

是品大意:(一)如来放光赞叹,并付嘱是经。(二)普广菩萨请佛宣说地藏利益人天之事,佛具说之。

  尔时世尊,放大光明,遍照百千万亿恒沙诸佛世界,出大音声,普告诸佛世界一切菩萨乃至天龙鬼神等者,即所以广宣地藏菩萨于十方世界,现大不可思议威神慈悲之力,救护一切罪苦之事;令诸大众,广作方便,卫护是经;俾一切众生,证涅槃乐也。可知如来之光明音声,无所不被,亦即地藏之神通威德,无所不至矣。

  时会中有普广菩萨,见世尊赞叹地藏菩萨大威神德,诚恐末世众生,不闻不知,无由获益。于是兴慈白佛:

  "唯愿世尊,为未来世末法众生,宣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因果等事。"

  佛告普广,略述地藏菩萨利益人天福德等事。今复包摄经文,略举大意:

  (一)闻地藏菩萨名,或礼或赞者,当超越三十劫罪。
   (二)瞻仰像偶者,当生天下,或生贵家。
   (三)女人厌弃女身,若供养地藏像者,即万劫不受女身。
   (四)女人厌是丑陋多病,若瞻仰礼像者,千万劫生宝贵家,身相圆满。
   (五)若以伎乐赞叹香华供养者,是人常为鬼神守护,远离诸恶。
   (六)若有恶人鬼神,见人归敬供养菩萨形象,妄生讥毁者,是人当永受讥毁之报,堕阿鼻狱,辗转恶道。
   (七)为患病者,应诵此经,或舍财物供养,可造塔寺等。若命终者高诵是经,当永得解脱。若人读诵乃至一念赞叹是经,当获千万亿不可思议功德。
   (八)若梦见鬼神缠扰者,皆是过去眷属皆得解脱,乃至梦寐不见。
   (九)诸下贱人,觉知宿业,忏悔礼像,称名万遍,千万劫生尊贵家。
   (十)若新产者,七日中早诵此经,念名万遍,是新生子,宿殃解脱,安乐长寿。
   (十一)若能于十斋日,诵经一遍,永离灾难横病,衣食丰盈。
   是菩萨有如是不可称说威神利益之事,于阎浮众生,有大因缘。
   是诸众生,闻菩萨名,见菩萨像,乃至闻经三字、五字、一偈、一句者,现在殊胜安乐,未来百千万世,常得端庄,生尊贵家。
   如是地藏威神功德,若非菩萨当机兴问,如来随机宣说,则无由以此无上利乐,开示众生。故此普广菩萨复白佛言:
   "世尊,我久知大士有如此不可思议神力及大誓愿力,为未来众生遣知利益,故问如来,唯然顶受。"
   普广复问:"世尊,当何名此经","使我云何流布?"
   盖以地藏实德,既不可思议,如是经法,亦不可思议;为欲开示阎浮众生,故普广兴慈,复作斯问耳。
   佛告普广:
   "此经有三名:一名地藏本愿,亦名地藏本行,亦名地藏本誓力经。缘此菩萨久远劫来,发大重愿,利益众生,是故汝等依愿流布。"
   良由行必依愿而立,力亦依愿而生。地藏本愿,最不思议。是故佛告普广依愿流布,而三名之中,遂亦独标本愿一名,以摄余二名也。

 

释利益存亡品第七

此品所说,即为超度亡人,修诸佛事,使亡者永离恶趣,受诸胜乐;现存眷属,亦得无量利益,故此品名利益存亡也。

  地藏白佛:众生举足动念,无非是罪,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修诸佛事,如悬幡盖,然油灯,诵经,念佛,乃至身死七七日内,广造众善。是诸命终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穷。慎勿杀害生畜,拜祭鬼神,使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也。

  时会中有大辩长者,为欲令众生具明此利,因再兴慈请问地藏:"阎浮众生,命终之后,小大眷属,为修功德,设斋造善,是命终人得大利益,及解脱否?"

  于是地藏具答其意:

  "众生临终,闻一佛一菩萨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若众生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小大眷属,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是命终人,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七日受生。"

  "是命终人,未受生时,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兴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千百岁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万劫受苦。"

  "如是罪业众生,命终之后,眷属为修营斋,资助业道。未斋食竟,或营斋之次,米泔菜叶,不弃于地;乃至诸食,未献佛僧,不得先食。"
   "如是设斋供养,志心勤恳,存亡获利"。

  如上所说,虽并利益存亡,而慈惠所被,尤侧重于亡干。于是尔时忉利天宫千万亿那由他阎浮鬼神,亦皆发无量菩提之心。

 

释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上品既说忉天宫无量阎浮鬼神,发菩提心。此品即说诸阎罗鬼王,承佛威神及地藏神力,当机白佛以赞叹佛法守护众生之事,故名阎罗王众赞叹品。

  是品大意:(一)阎罗天子请问众生辗转恶道未得解脱之事,佛具说之。(二)恶毒鬼王及主命鬼王白佛,当拥护善法卫护众生之事,佛嘉勉之。

  尔时无量鬼王与阎罗天子,阴佛威神及地藏菩萨力,来诣此忉利大会,时阎罗天子白佛言:

  "世尊,我睹地藏菩萨,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众生。然诸众生,脱获罪报,未久之间,又堕恶道。世尊,地藏菩萨既有如是不可思议神力,云何众生而有依止善道,永取解脱?"

  佛告阎罗天子:

  "阎浮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是大菩萨于百千劫,头头救拔,如是众生,早令解脱。是罪报人,乃至堕大恶趣,菩萨以方便力,拔出根本业缘,而遣悟宿世之事。自是阎浮众生,结恶习重,旋出旋入,劳斯菩萨,久经劫数,而作度脱"。

  盖众生之业苦未能度脱,即地藏菩萨辛勤化度未已之处也。然阎浮众生恶业多,于是有无数鬼王,化恶导善,卫护众生,亦即菩萨本愿之所摄也。尔时有恶毒鬼王白佛言:

  我等无数鬼王,游行世界,为善为恶,名各不同,然是业报,多恶少善。然世人或有修毛发善事,乃至少事供佛诵经烧香供养者,我等鬼王,当礼之如佛。敕诸小鬼土地,护卫是人,不令恶事病苦,入于其舍。

  如是鬼王,虽名恶毒,然能发菩提心,拥护善法,故此如来赞鬼王言:"汝等如是拥护善男女等,吾亦告梵释令卫护汝"。
   所云:"卫护汝"者,卫护是鬼王之菩提心,令不退堕也。

  又会中有主命鬼王白佛言:

  "世尊,我本业缘主阎浮人命,生时死时,我皆主之。在我本愿,甚欲利益,众生不会我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

  "阎浮提人,初生之时,但当作善,增益舍宅,慎勿杀害、广聚眷属、饮酒食肉,何以故?当产难时,有无数恶鬼精魅,欲食腥血,我皆令土地灵祗,荷护子母,使令安乐。如是之以是之故,灾殃自受,子母俱损。"

  "又阎浮提人,临命终时,有百千恶道鬼神,接引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是诸眷属,当设大供养,转读尊经,念佛菩萨名号,如是善缘,能令亡者离诸恶道,寻即解脱"。

  是主命鬼王,能行大慈,发是大愿,于生死中,护诸众生,脱非菩萨现身,焉能若此。故佛告主命鬼王言:"若未来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时,汝莫退是愿,总令解脱,永得安乐"。又佛告地藏菩萨:

  "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于百千生作大鬼王,于生死中,拥护众生;是大士慈悲愿,故现大鬼身,实非鬼也;却后过一百七十劫,当得成佛,号无相如来……所度天人,亦不可限量"也。

  前品所明,无量鬼神,闻地地藏说,发菩提心。此品则说鬼王当来成佛,盖众生与佛,相去只一间耳。地藏神力,诚不思议也。

 

释称佛名号品第九

上来诸品,或说六道差别之相,或说利益存亡之辈,使诸众生,出诸苦趣,渐就解脱。至于以此称佛法门,开示众生,便众生出生死流,成就佛道,则尤藏重愿之所在,即此品之所明矣。

  夫称佛功能,最为胜特,是故地藏白佛:"我今为未来众生,演利益事,于生死中,得大利益。唯愿世尊,听我说之"。佛赞地藏:"汝今欲兴慈悲,救拔一切罪苦众生,演不思议事,今正是时,唯当速说"。又云:"吾即涅槃,使汝早毕是愿,吾亦无忧"。是地藏之大悲显示,而世尊之所珍重赞扬,天此法门,盖无所不至矣。

  于是地藏白佛:
   过去无量阿僧祗劫,有佛出世,号无边身如来。
   又过去无量劫,有佛有世,号宝性如来。
   又过去不可说阿僧祗劫,有佛出世,号波头摩胜如来。
   又过去有佛出世,号师子吼如来。
   又过去有佛出世,号拘留孙佛。
   又过去有佛,号毗婆尸如来。
   又过去有佛,号宝胜如来。
   又过去有佛,号宝相如来。
   又过去有佛,号袈裟幢佛。
   又过去有佛,号大通山王佛。

  如是诸佛,若有男子女人,暂生恭敬,发心归依,乃至塑画形象,供养赞叹,是人即得超越无量劫生死重罪,乃至得遇恒沙诸佛,广为说法,摩顶授记,成就佛道。

  又于过去不净月佛、山王佛、智胜佛、净名王佛、智成就佛、无上佛、妙声佛、满月佛、月面佛……如是等不可说佛。
   一切众生、人天男女,但念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

  若有临命终时,家人眷属乃至一人,为念一佛名,是命终人,罪报销灭,虽至五无间罪,亦8渐销除。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无量福,灭无量罪。

 

释较量布施功德品第十

既令众生于世出世道,获诸胜益矣。为令众生广利自他,故于此较量布施功德,使广植福田,大开涅槃之门也。况檀度为六度初门,余行悉皆摄从,是故布施,功行最胜。然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等等差别,所获功德轻重亦自殊异,故须较量,此品即名较量布施功德品也。

  尔时地藏承佛威神,兴慈白佛:"我观业道众生,校量布施,有轻有重,是事云何?"于是佛吉地藏:

  阎浮提中,国王大臣?利婆罗门等,于贫贱残疾辈,悲悯亲手遍行布施,所获福利,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千百生中,七宝具足,何况衣食受用。

  若遇塔寺佛像者,供养布施,当得三劫为帝释身,受胜妙乐,若以此福利回向法界,则十劫中常为大梵天王。

  若遇塔庙经像毁坏者,发心修补,或自办、或劝他,如是布施结缘,千百生常为转轮王身。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常为小国王身。更能发回向心自仓尽成佛道,果报无边。

  若见诸老病、生产妇女,一念大慈,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令使安乐,是福利最不思议:百劫为净居天王,二百劫为六欲天王,毕竟成佛,不堕恶道,不闻苦声,获福无量。更能回向,功德更胜,何况释梵之报。

  如上所说,系就生尊贵家,已曾植诸善根者,而较量其布施功德也。

  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菩萨、辟支佛、转轮王等形象,布施供养,得无量福,人天受乐。若能回向法界,福利不可为喻。
   若遇大乘经典,或闻一偈一句,赞叹供养,果报无量。若能回向法界,其福不可为喻。

  若遇佛塔经典,新者布施供养瞻礼赞叹,故者、毁坏者修补营理,或自办、或劝他,如是等辈,三十年中为小国王檀越者常为轮王。
   若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如是善事,回向法界,百千生中,受上妙乐。

  又云,如上利益,如但回向自家或自身,仅能三生受乐;若能回向法界,则福利无穷,所谓舍一而得万报。广令法界有情,同获胜益,斯即地藏本愿之所在,布施因缘,亦复如是也。

 

释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是品文义:(一)坚牢地神白佛,赞叹地藏本愿功德,及众生如何恭敬供养护诸利益。(二)佛赞叹坚牢地神护示之事。此品即以此故,名地神护法品也。

  在佛法中,惟我地藏菩萨誓愿深重,最不思议,故此坚牢地神白佛言:"无量菩萨摩诃萨,皆是大不可思议神通智慧广度众生,是地藏菩萨,于诸菩萨,誓愿深重。"又言:"是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诸菩萨度于六道,愿尚有尽,是地藏菩萨教化六道众生,所发誓愿劫数,哪千百亿恒河沙。"又言:"我观一在未来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静处,塑画地藏形象,烧香供养瞻礼赞叹者,当获十种利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所住处,有此经典及菩萨像,更能转读经典,供养菩萨,我常日以夜以本神力卫护是人,乃至水火盗贼,大横小横一切恶事,悉皆销灭。"

  如上所说,即是坚牢地神护法之事也。坚牢地神主护持土地令生万物者,又复能护持如是经法,功德尤为胜持。是故佛告之云:
   "阎浮土地悉蒙汝护,乃至草木沙石、麻稻竹苇、谷米宝贝,从地面有,皆因汝力,女当称扬地藏〔菩萨〕利益,汝之功德神通,百千倍于常分地神。"

  又付嘱之云:"若有供养菩萨,及转读是经,但依地藏本愿经一事修行者,汝以神力拥护之,勿令一切灾害及有如意事辄闻于耳,何况令受。"

  又云:"非但汝独护是人故,亦有释梵眷属,拥护是人。"
   盖以如是不思议殊胜经法,一切人天鬼神,皆应护持,皆应受如是付嘱,非独坚牢地神已也。此品不过藉以神以显示之耳。

 

释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前品之地神护法,即为流通此经而说者也。于此世尊放光,观音请问,而宣说此"见地藏像,闻地藏名,无不获大利益之事"。此品即名见闻利益品。尔时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大毫相光者,即是普告大众,赞扬地藏菩萨利益众生不思议等事也。

  时会中有观世音菩萨,垂大悲悯,为欲使一切众生具闻获益,遂乃启请世尊:"复为现在未来一切众生,称扬地藏不思议事,令众生等瞻礼获福。"

  于是佛赞观世音菩萨救护众生殊胜功德之事,复为宣说地藏菩萨不思议利益事言:

  "或有天人,或天福尽,五衰相现,或有堕恶道者,如是当现相时,或见地藏像,或闻地藏名,一瞻一礼,增福受乐,不堕恶道。何况见闻菩萨,以香华等等供养,所获功德福利,地量无边。

  若众生临命终时,一闻地藏名,即永不历三恶道苦。何况临终,父母眷属,以其舍宅财宝,塑画地藏形像,或使病人见闻,则是人合受重病者,病即痊愈。若是业报命尽,则罪障消灭,后生人天,受胜妙乐。若有亡失父母兄弟姐妹,而心窃思念者,若能塑功地藏形像,乃至闻名瞻礼供养,是其眷属堕恶趣者,即能解脱,生人天中,受胜妙乐,乃至转增圣因,受无量乐。是人更能三七日中瞻礼地藏形像,念名万遍,当得菩萨现身具告眷属生界,或梦中藉菩萨神力诸葛见诸眷属。更能每日念名千遍至千日,当得土地鬼神拥护,无诸疾病,毕竟受记。
   若有发大慈心救护众生修无菩提者,闻地藏名,至心归依供养瞻礼,是人所愿速成,永无障碍。

  若有欲成就百千万亿等愿等事,但当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形像,成愿无不成就;复愿地藏菩萨慈悲拥护,即于梦中,得菩萨摩顶授记。

  若有于大乘经典无读诵性者,闻地藏名,见地藏像,以本心恭敬陈白,香华等等供养,复以净水一盏,经一日夜,安菩萨前,然后合掌请服,慎诸五辛酒肉淫妄杀害,一七日至三七日,于梦中即见地藏菩萨授灌顶水,梦觉即获聪明,经典一历耳根,即永忆不忘。

  若有贫贱疾病,所求乖愿,眷属分散,横事忤事,睡梦惊怖者,闻地藏名,见地藏史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安乐丰饶,乃至梦中,悉皆安乐。

  若有因事入于山林河海或诸险道,是人先当念地藏菩萨名万遍,所地土地,鬼神拥护,永得安乐,一切虎狼狮子毒害,不能损之。"
   地藏功德,最不思议。如上所说,不过大海之一滴耳,地故佛告观世音菩萨:

  "是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若说于于诸众生见闻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说不能尽"也。
   佛又付嘱观世音言:

  "汝以神力,流布是经,令娑婆世界众生,百千万劫,永受快乐。"盖以观世音菩萨,以无量大悲方便,于六道中度诸众生,而佛付嘱以是经法,使众生普蒙利益。是诸菩萨内证法门,法法相通,地藏悲愿之所感被,尤无穷尽也。

  尔时世尊说此品已,为令众生受持不失,复说偈言,令众生持。如来之于是经,反复丁宁,其意深长矣。

 

释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是品文意:(一)如来以人天众生付嘱地藏。(二)虚空藏请说礼诵供养等福利。盖此经将了,法会净终,佛净自忉利天宫入灭,以地藏菩萨救护众生不思议神通愿力故,复以诸人天众生等嘱累之。此品即名嘱累人天品也。

  尔时世尊摩地藏顶,赞叹地藏神力、慈悲、智慧、辩才不可思议,又复谓言:"吾以在忉利天中,于百千万亿不可说一切诸佛菩萨天龙八部大会之中,再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者,付嘱于汝。"盖可见如来地藏悲感相应之深,与付托之重矣。
   夫阎浮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纵发善心,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故佛又告地藏言:"吾以是故,分是形百千万亿化度,随其根性而度脱之"。又言:

  "吾今殷勤以天人付嘱于汝。未来之世,若有天人男女,于佛法中,种少善根,一毛一尘,汝以道力拥护是人,渐修上,勿令退失。
   若天若人,随业受报,临随恶趣,若念一佛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

  时世尊说已,复说偈言:
   "现在未来天众,吾今殷勤付嘱汝;

  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

  叮咛付嘱,其意深长矣。是故地藏白佛:"唯愿世尊,不以为虑"。又言:"若有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脱是人,于生死中,速得解脱。何况闻诸善事,念念修行,于无上道,自不退转"。盖所以酬答如来付托之深,期必度诸人天,共成佛道,而不独使于世间,受胜妙乐已也。

  时会中有虚空藏菩萨,具闻如来赞叹地藏威神愿力不思议事,而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一切天龙,闻此经典,及地藏名字,或瞻礼形象,得几种福?"

  尔时佛告虚空藏菩萨:若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菩萨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者,得二十八种利益:

  1天龙护念  2善果日增  3集圣上因
   4菩提不退  5衣食丰足  6疾病不临
   7离水火灾  8无盗贼厄  9人见钦敬
   10神鬼助持 11女转男身 12为王臣女
   13端正相好 14多生天上 15或为帝王
   16宿命智通 17有求皆从 18眷属欢乐
   19诸横消灭 20业道永除 21去处尽通
   22夜梦安乐 23先亡离苦 24宿社受生
   25诸圣赞叹 26聪明利根 27饶慈愍心
   28毕竟成佛 
   或得七种利益:
   1速超圣地  2恶业消灭  3诸佛护临
   4菩提不退  5增长本力  6宿命智通
   7毕竟成佛

  如上所说种种利益,开之则为二十八种,合之则为七种;广则利益无量无边,不可称说,如上不过略言之耳。
   尔时十方一切不可说诸佛如来及大菩萨天龙八部,闻释迦牟尼佛,称赞地藏菩萨大威神力不可思议,叹未曾有。
   佛在忉利天说已,时忉天亦雨无量香华天衣珠璎,供养释迦如来及地藏菩萨。一切大众,俱复瞻礼而退。

 Copyright @ 2003-2012 丰财园中国最大佛教网 版权所有 本站资料 转载流通 功德无量
 教育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本站不从事或参与任何经营活动 [沪ICP备1100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