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发菩提心文讲义

 

文珠法师讲述

 

甲、讲经因缘

乙、解释名题

丙、作者简介

丁、别解文义~一、绪论—序分

丁、别解文义~二、正论—正宗分

丁、别解文义~三、结论-流通分

 

甲、讲经因缘

 

发起讲解此‘劝发菩提心文’的因缘,远在一九九一年一月,当时本人在主理祖庭重建落成,返美经港,应大屿山宝莲寺的邀请,主持佛学讲座时,仇净芬居士,即请本人下次来港,一定要到净基佛学会讲经。后来,钟太在长途电话中告诉我,仇居士想请我讲发菩提心文。但在藏经中,有关于发菩提心文的经论很多。例如:佛说出生菩提心经,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文殊师利问菩提心经,龙树菩萨造的菩提心离相论,天亲菩萨造的发菩提心经论,莲花戒菩萨造的广释菩提心论。还有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文,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以及西藏宗喀巴大师写的,法尊法师译的修菩提心七义。当然藏经中有关菩提心的经论,还有很多,不胜枚举。其中简洁明了,动人心弦的作品,该是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而阐述发菩提心,修二利行,内容最丰富的,该是天亲菩萨造的‘发菩提心经论’。此经论有上下二卷,共十二品,非短时间,可以讲完。

 

今年初,仇居士托朋友将省庵大师所作的‘劝发菩提心文’,及两本讲义,送到美西佛教会,始知仇居士要请我讲的,是省庵大师所写的‘劝发菩提心文’。因此,即以上述有关菩提心的经论,作为参考,写成这篇讲义,为大众讲解,并刊印流通。

 

乙、解释名题

 

无论任何经论,或世间书籍,皆各有其名题,今天要讲的,虽非经非论,谨是祖师的论文,当然,亦有其名题。本论文的名题,是‘劝发菩提心文’。在此六个字中,前五字是本文的别名,文之一字,属于通名。如云栖大师写的戒杀放生文,龙舒大士写的净土发愿文等。现在,先解释本文的别名。别名中劝字,是劝导,劝化,劝勉,属于教。发是启发,激发,及发起,属于机。菩提心三字,是本文的主题,亦是本文所说的中心思想。无论是教,是机,皆以菩提心为中心,为目标。但何谓菩提?何谓发菩提心?因何要发菩提心?我认为在解释本文之前,应该有详细解释的必要。

 

一、何谓菩提

 

梵语菩提,中国唐朝以前的旧译时代,译名‘道’。唐朝以后,新译名‘觉’。大智度论说:‘菩提,名诸佛道。’大乘义章言:‘菩提胡语,以翻名道。’安乐集亦言:‘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但唯识述记则言:‘梵语菩提,此翻为觉。’本人认为:菩提即是觉道,亦即是诸佛所证正觉之道。在能证方面说:是觉,在所证方面说:是道。

 

但此道,非普通世间之道,非二乘人所证出世间小乘之道,亦非大乘菩萨所修的菩萨道,而是诸佛所证无上菩提的佛道。此中言觉,非世间一般人的知觉,或错觉,非外道的邪觉,非二乘的偏觉,非菩萨未圆满的正觉,而是诸佛智德圆满,究竟觉悟的无上正等正觉。

 

因为一般人的知觉,是妄非真;外道的觉,是邪非正;二乘的觉,是偏非中;菩萨的觉,虽正未圆;皆非究竟。唯佛与佛,以始觉智,证本觉理,智极理圆,并基于平等之理,本乎平等之心,教化众生,平等拔苦与乐,故言正等;佛自觉己圆,又能觉他,二利究竟,觉行圆满,十界众生,无过其上者,因言:无上正等正觉。此无上正等正觉之道,就是本文所讲的菩提。

 

但若据众生本具的理性而说,可分为真性菩提,实智菩提,及方便菩提三种:

 

一、真性菩提:即是众生本具的真如自性,在有情言,名之为佛性;在无情言,名之为法性。无论佛性或法性,俱皆真实而且常住。众生虽然迷此佛性,流转三界六道生死,变成为苦恼的众生,但此性不灭,不减;诸佛虽然悟此佛性,了生死,出三界,证菩提,成为正觉的佛陀,但此性亦不生,不增。至于法性,则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如水之湿性,火的暖性,地的坚性,风的动性,以及宇宙万物的个别的特性。物之相虽生灭无常,物之性则永恒不变。此不变而能随缘,虽随缘而又不变的真性,原是生佛体同,圣凡无二,物我一如,既无去来,亦无生灭,因名之为如如理,亦即是众生的本觉理体,因此,被名真性菩提。因为此真性的法身理体,周遍法界故,是以理为道。

 

二、实智菩提:实智,即是真实的智慧。此真实的智慧,是依据众生本具的理性而起的始觉智,还照众生本具的本觉理,理智一如,不假修成;而且能够如实了知本觉理体,能灭妄归真,能转识成智,因此,被名为实智菩提。即是诸佛所证的根本智,以其智光能够圆照法界而无遗,故是以智慧为道。

 

三、方便菩提:方便,指权巧方便,佛以实智证理,以权智鉴机,随顺众生种种根性,而施设种种方便,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权巧启发,众生内在的智慧,令众生去妄存真,共证理性菩提,因此,被名为方便菩提。即是依根本智,所起的后得智,以其妙用无边,故以对机施教为道。

 

若据诸佛证德言:菩提有法身菩提,有报身菩提,及应身菩提。法身菩提,即是如来藏性。此如来藏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无所不在,无处不遍,如水之在地,如电之在空,万物共品,诸佛共证。报身菩提:是十地位满的菩萨,果证真常,灵明觉照,恒于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的涅乐境界中,自我享乐。应身菩提:是诸佛菩萨,随顺众生的机情所示现的应身。若然众生机情成熟,佛即示现八相成道。如释尊降生于释氏王宫,去伽耶城不远之处,坐菩提树下,于金刚座上,证得无上菩提,转法轮,教化众生,利益有情,即是应身菩提。

 

若据菩萨修证的过程而言:有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是指十信位的菩萨,能够真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言。

 

二伏心菩提: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的菩萨,能够调伏心中烦恼,进修诸波罗蜜言。

 

三明心菩提:进入初地或以上的菩萨,能观照诸法实相理,心地明了,因名明心菩提。

 

四出到菩提:八地以上菩萨,修诸般若,断惑证真,心不执著,而出离三界生死,到达涅槃彼岸,名出到菩提。

 

五无上菩提;等觉菩萨,断尽最后一品无明,降诸魔障,证无上道,名无上菩提。

 

今本文所讲的菩提,是真性菩提,是法身菩提,亦是无上菩提。

 

二、何谓菩提心?

 

大智度论说:‘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名菩提心。’大日经疏言:‘菩提心,名为一向志求一切智慧。’可知菩提心,即是追求佛道之心,亦即是正觉之心。如果有人以正觉之心,勤求佛所证之道,自利兼他,终必成佛;因此,菩提心是成佛的真因,亦是广修智慧,积聚功德的原动力。十方诸佛,皆因菩提心而积集诸功德,亦因菩提心而成佛。

 

华严经中弥勒菩萨曾经盛赞菩提心的功德,如华严经言:‘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犹如良田,能生长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犹如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犹如净水,能洗一切烦恼故,……菩提心者,犹如慈父,训导一切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慈母,生长一切诸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乳母,养育一切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善友,成益一切菩萨故,…菩提心者,犹如勇将幢,能伏一切诸魔军故;菩提心者,犹如利锯,能截一切无明树故;菩提心者,犹如利斧,能伐一切诸苦树故,…菩提心者,如善知识,能解一切生死缚故;菩提心者,如好珍财,能除一切贫穷事故;菩提心者,如大导师,善知菩萨出要道故;菩提心者,犹如伏藏,出功德无匮乏故;菩提心者,犹如涌泉,生智慧水无穷尽故;菩心者,如阿伽陀药,能令无病永安隐故;菩提心者,如除毒药,悉能消歇贪爱毒故,…。’最后弥勒菩萨告诉善财童子:‘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举要言之,应知悉与一切佛法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三世如来,从菩提心而得生故。’

 

所以,在菩萨道上,菩提心等如父母,等如导师,良友,善知识,能给予一切菩萨的训导,抚养,指示,与协助。又等如坚利的武器,能令菩萨降伏魔军,杀烦恼贼。又等如伏藏,等如涌泉,令诸菩萨,成就功德法财,出生无量智慧, 又等如良药,令诸菩萨,治疗身心重病,解除无明恶毒,最后能出生三世诸佛。可见菩提心的功德,实在不可思议,对于修学大乘佛法的人,非常重要。

 

三、何谓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即是建立趣向佛果菩提的意志,发起追求无上菩提的心愿。虽然,真性菩提,人皆本具,但凡夫迷而不觉,若然值遇佛法,或闻善知识开导,藉此增上胜缘,发明本具的真性,知道生佛平等。既痛恨自己无始时来,从迷积迷,不觉不知,枉受轮回;又怜悯众生,不识常住真心,用诸妄想,沉溺生死,受无量苦。于是发起大悲心,誓必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化众生以利他;使自己与众生,共出苦海,同证佛道,就是发菩提心。否则,即使是自己喜欢修学佛法,但不喜欢利他,于利他心,不能发起,于大乘法,不能修持,要求佛道,亦不可得。因为,自己喜欢修学佛法,仅是自利之心,非菩提心;若但利他,不求佛道,亦仅是大悲心,非菩提心。必须自利兼他,且志在成佛。发愿我与众生,皆共成佛道,以所修的一切善根功德,回向众生及佛道,方名发菩提心。

 

菩萨持地经言:‘菩萨发心,而作是言:我当求无上菩提,安立一切众生,令究竟无余涅槃,及如来智。如是发心,求菩提道。’又菩提心观释言:‘当于自心,如实观己,然后发起方便,观于众生。知诸众生,于自觉性,不如实知,起于疑妄,颠倒执著,受于种种轮回大苦,我由是故,起大悲心,令诸众生,于自心法,如实证觉,是即名为菩提心。’读此可知,发菩提心,即发起自觉觉他之心,亦是立志希望,自己与众生,同出轮回,共证佛道之心。甚至为求佛道,为饶益众生,而牺牲自己的一切安乐,勤修六度,实行四摄,才是真正的发菩提心。

 

四、因何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的因缘,各人不同,或因自己,或因他人,或由顺境引诱,或因逆境激发。虽然,逆境往往令人悲伤,消极,但有时却能令人发奋向上;是以顺逆二境,皆可以成为发菩提心的增上缘。

 

大方便佛报恩经言:‘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其事非一,或因慈心,或因恚心,或因施心,或因悭心,或因喜欢,或因烦恼,或因恩爱别离,或因怨憎和合,或因亲近善知识,或因恶友,或因见佛,或因闻法,是故当知,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各各不同。’在出生菩提心经中说:‘一切众生,若欲成就人天福报,须发菩提心。欲灭诸有苦,须发菩提心。欲供养诸佛,广修福慧,须发菩提心。欲断烦恼,得菩提,了生死,证涅槃,更须要发菩提心。’

 

又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说:‘若人想作转轮王,帝释,或梵王,增长人天胜福报,光明照世间,应当发起菩提心。有人想断除三界颠倒行,减除一切罪,不生诸苦恼,远离诸魔事,不见诸魔相,应当发起菩提心。有人欲修诸梵行,断诸烦恼,证无漏道,应当发起菩提心。有人欲证菩提,转法轮,饶益一切众生,更应当发起菩提心。’

 

在天亲菩萨所造的发菩提心经论中说:有四种因缘,令人发菩提心:

 

一、思惟诸佛发菩提心:意思是该:思惟十方诸佛,未成佛时,与我等无异,内心充满烦恼,困惑作业,受无量苦。但因发菩提心,勇猛精进,勤求佛道,勤修苦行,积集功德,舍身命财。求一切智,结果自拔,超出三界,度生死苦海,终成正觉,得无上菩提。彼既丈夫我亦然,不应自卑生退屈,诚应学佛,自拔自济,因此,故发菩提心,趣向佛道。

 

二、观身过患发菩提心:观察自己,由五阴四大和合而成的色身,污秽不净,无常迅速,为无明烦恼所覆,造诸恶业,轮回生死,永无止息,因生厌离,发菩提心,求佛果菩提。

 

三、慈愍众生发菩提心:因见众生为烦恼所缚,为生死所缠,为众苦所逼,广作恶因,不知悔改,不修善因,不集善法,报堕三涂,长期受苦,求出无由。因此,为慈悲愍念众生,欲拔其苦,而发菩提心,勤求佛道。

 

四、为求最胜果发菩提心:最胜果即是佛所证的无上菩提,因见佛法身清净无染,集诸功德,具足十力,四无所畏,成就一切智,能从实施权,方便善巧,救济群迷,因此发菩提心,行菩萨,求证佛果无上菩提。

 

菩萨持地经说:有四种缘,四种因,四种力,令菩萨发菩提心。四种缘是:一是萨于诸佛菩萨功德,或神通变化,亲见亲闻,而乐佛大智,发菩提心。二虽不亲见亲闻,但由闻法,欢喜信乐,乐佛大智,发菩提心。三虽不闻佛法,但见法灭,为护持正法,发菩提心。四、虽不见法灭,但见恶众生,为烦恼所逼,为救众生而发菩提心。

 

四种因是:一因种性具足:即是本具佛性,因缘成熟,自发菩提心。二因诸佛菩萨善友所摄:从佛闻法,或由善知识劝导,而发菩提心。三因大悲心:悯念众生,生死苦恼,恒思救济,而发菩提心。四因不畏生死苦:菩萨为度众生,利益有情,恒住生死,于无量生死苦,心不怖畏,反而激发菩提心,愿代众生受苦,而发菩提心。

 

四种力是:一自力:自己自动自觉,发菩提心。二他力:因他劝导,而发菩提心。三因力:宿习大乘善根为因,今得见佛闻,便发菩提心。四方便力:由亲近善友,闻法鼓励,而发菩提心。

 

菩萨由于四缘、四因、及自力、因力而发菩提心,当然坚固不动,决定究竟。若由他力,及方便力而发心,则不坚固,动向不定,若遇四事,便会退失菩提心。四事是:一种性不具,二恶知识所摄,三于诸众生悲心微薄,四于生死苦生怖畏心。

 

至于本文作者,省庵大师,则别举十种因缘,应当发菩提心。(留待下文解释) 正因为省庵大师,恳切陈词,写成此文,详述应发菩提心的原因,而劝导我等,当发菩提心。能劝是祖师,所劝是我等众生;又能发是我等众生,所发是菩提心。机教相投,能所并举,因名:‘劝发菩提心文。’

 

丙、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是莲宗九祖省庵大师。大师法名实贤,字思齐,号庵。江苏常熟县人,俗姓时,母张氏,生于清朝康熙二十五年八月初八日。父早逝,自幼喜欢素食,母知其宿值善根,七岁时送往常熟清庵,礼容选大师为师。十五岁正式剃度,二十四岁受具足戒于杭州昭庆寺。师聪敏好学,所读经书,过目不忘,且严持净戒,精进办道。

 

早年亲近渠成法师,转讲法华经玄义,并随从绍昙法师,学习愣严、唯识。对性相二宗,悉能通达。后往崇福寺,追随灵鹫和尚,参究念佛是谁?四个月后,心有所悟,对人言:‘我梦觉矣’。自此深入经藏,善说法要,备受灵鹫和尚所器重。欲传衣钵,继任住持,师辞不受,禁足于真寂寺,日研佛经,晚持佛号,昼夜精勤不懈。三年后,众请讲法华经,师乃升座,辩才无碍,听众无不欢喜踊跃,得益不鲜。

 

后去宁波阿育王寺,瞻佛舍利,感佛舍利放光,遂发心于二月十五佛涅槃日,集众举行涅槃法会,广修供养,亲燃指供佛,发四十八愿,作劝发菩提心文,勉励四众,共发菩提心,续佛慧命,广度众生。后于杭州梵天寺,屏绝诸缘,掩关念佛,专修净土,定每日念佛十万声。

 

雍正十一年,腊月八日,即告大众,明年四月,吾当往生。自此益精进念佛,雍正十二年,四月十二日告众,我月初曾见西方三圣,今日复见,大概往生时至。即书偈云:‘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无来事宛然。’遂沐浴更衣,结跏跌坐,一心念佛,不进饮食。十四日中午,面西念佛,安然而逝。世寿四十九,僧腊二十五。一代高僧,忽离人间,徒众悲不自胜,师忽开眼对大众言:‘吾去即来,生死大事,各自要净心念佛。’言毕,合掌称佛名而寂。

 

师生前虽曾住持永福,普庆,海云,仙林,梵天等寺,因最后圆寂于梵天寺,梵天寺是杭州古刹。因名古杭梵天寺沙门实贤撰。沙门,是梵语,译名勤息,即是说:出家人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因为此劝发菩提心文,是古杭梵天寺的住持出家僧,实贤所撰述。故作者名题是:古杭梵天寺沙实贤撰。

 

丁、别解文义

 

此文虽非经非论,亦非律学,但义涉经律论三藏,理括大乘,因其劝人发成佛之因心,勤求佛果菩提,利己利人,可视之为经、为律、为论,而研究学习之。故今释此文,亦如释经,有序分,正宗分,及流通分。自从不肖愚凡实贤起,至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止,是本文的绪论,等如诸经的序分。自此菩提心诸法中王起,至是为发菩提心十因缘也止,是本文的正论,等如诸经的正宗分。如是十缘备识以下,是本文的结论,等如诸经的流通分。

 

一、绪论——序分

 

本文绪论,可分为二点,一是总明愿是修行的根本,二是别明愿是立行的标准。

 

(一)总明愿是修行根本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 及当世净信男女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

 

初句是祖师自谦之词。不肖,表非圣贤;愚下,显非上智;凡夫,谓是凡庸之辈。因省祖当时在大涅槃法会中,对众宣读此文,法会大众,根机高下不等,或有诸佛菩萨降临,或有圣贤乘愿再来,因肉眼不识,故发言谦逊,不敢自高,谓自己一非圣贤,二非上智,仅是凡庸之辈而已。僧、表明自己的身份,梵语僧伽,简称僧。译名和合众,是出家修行者的通称,和合有理与事之别。事和有六:一身和同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悦,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是僧团共住的规则,故僧团亦名六和僧。理和,指无为之理,为大众共修之目的。意思是僧众聚会,共学无为法,共证无为理。今实贤祖师,宗教兼通,解行相应,悲智双运,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专修净土,临终自知时至,实是圣僧。由于自谦,故言:‘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

 

‘泣血稽额’,是显示省祖内心的恳切至诚,祖师因愍众生,本同佛体,竟因一念之迷,流落生死,不肯学佛,不求出离,故悲伤涕泣,血泪交流。稽颡,即是头顶礼拜。祖师既知生佛同体,故等视众生,为未来诸佛,不但悲感同情,而且头面顶礼,而作佛想,故言:‘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

 

‘当世净信男女等’,是祖师劝发菩提心的对象。‘现前’指当时涅槃法会大众,当世,可以说是:当时之世,亦可以说是:当来之世。信是信心,净是清净。因为祖师,不但希望涅槃法会大众,及当时世间一切具足清净信心的男女,能发菩提心;更希望当来之世,甚至末法时代的众生,皆能够发菩提心。因此,以极端至诚的态度,悲哀的心情,沉痛的语调,普告当时法会现前大众,及当时世间一切群众,同时普告当来之世,末法时代一切众生。

 

‘唯愿慈悲,少加听察’,是表明祖师的心愿。唯愿,即唯一的愿望,听,是留心听其言;察,是考察思惟其言所诠的义理。可以说:听是闻慧,察是思慧。听而不察,即闻而不思,将何以修证?故祖师深恐当时法会大众,轻浮不信,不肯接受其苦口婆心的忠告,因言:‘惟愿慈悲,少加听察。’即是唯一愿望,希望大众,发慈悲心,愍念其一番至诚恳切的苦衷,提起精神,稍加注意,留心听其所言,考察其义,信受其劝告,共发菩提心。

 

尝闻人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

 

此总明愿是修行的根本。‘尝闻’二字,表示本文所讲要义,非出自祖师的主观,而是从大乘经典得闻,今谨代佛宣扬而已。‘入道’即是进入佛道。‘要门’,是进入佛道主要的正门,大门,非傍道或小门。凡欲进入佛法菩提之道,其主要的正门,就是‘发菩提心’。若能发菩提心,自然可打开入佛知见的正门,进修佛道。若不发心,即使普通天道,人道,甚至日常锁碎的事务,亦不可能成办,可见发心,是为一切行门的根本。故曰:‘入道要门,发心为首。’

 

发心,仅起步耳,我们学佛修行,必须继发心之后,实践急行,方达目的。然行无愿力支持,一旦逆境当前,必生退心。当知世间任何事业的建树,皆应当先发心愿,坚立意志,方抵于成。何况佛道遥远,魔障重重?是以发心,进修佛道,当先立愿。如释尊因中修行,立四弘誓愿,药师如来立十二大愿,阿弥陀佛立四十八额,普贤菩萨立十大行愿。结果,终证佛道,广度众生,成熟有情。因此,发菩提心,行菩提道,首要急务,该是立愿,故说:‘修行急务,立愿居先。’

 

‘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可成’。发菩提心,勤求佛道的人,立愿当然志在广度众生,是以四弘誓愿中,第一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为度众生,所以要断烦恼,要学法门,要成佛道。如金刚经言:‘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然则,三界众生尽度矣。故说言:‘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之心字,指菩提心。此菩提心,是众生本具的正因佛性。无始时来,埋没于烦恼丛薮中,无由显发,今遇善知识劝导,发明本具正因佛性。正因理心性既发,则了因慧心,及缘因善心,自可相继而发。然则,凭借缘因,善心,所积集的一切功德,断惑证真,发明心地,使了因佛性显,成就般若智,了达真如实相理,令正因佛性出缠,法身理体得以显现,圆满佛果功德,自可成就正等正觉。故言:‘心发,则佛道堪成。’

 

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

 

此是反显示发心立愿为修行根本。广大心,简非二乘人所发自利之心。因为二乘圣人,虽发心持戒修行,断惑证真,愿出三界狱,愿度生死海,但其目的,仅求自利,发心不广,不得名为广大心。

 

此广大心,即是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己志愿成佛,亦希望法界有情, 同出苦海,共证菩提;而实行六度法,平等救济一切众生,方名广大心。

 

愿曰坚固,即坚定不移,不摇动,不退屈的意志。修行人在菩提路上进行,无论遭遇任何逆境,任何阻力,任何打击,或付出任何代价,任何牺牲,亦应该坚持初心,不生退意。如经言:‘假使热铁顶上旋,终不退失菩提心’。如是坚决进修,精进办道,广度众生,于利他行为中,完成自利功德。求离二死,永断无明,福慧具足,自可成佛。否则,发心不广,立愿不坚,纵经尘点劫数,长时间修行,亦难脱离生死苦海,仍在六道轮回受苦,虽有修行,结果,徒劳无功。

 

楞严经言:‘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二种根本,指真本及妄本。妄本,是依识心妄想心而修行。真本,是依菩提心,真实心而修。是以发菩提心,立坚固愿,是修行的根本。否则:‘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

 

故华严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此引经典作证,支持其言论。华严经,是佛初成道,于三七日中,为大机众生,所转的无上法轮;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显事事无碍,事理圆融的境界。其中有段经文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诸善法,包活世出世间的善法。世间善法,是五戒、十善,以及一切有益世道人心的道德行为。出世间的善法,是指佛所说的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以及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法门。若不发菩提心,立志成佛,或已发菩提心后,因隔阴之迷,或因逆缘退心,即使仍然进修善法,亦将变成魔业。如欲界魔王,亦修十善业,及修世间禅定,因不发菩提心,但求自利,故报为魔王。即使修习四谛、十二因缘、及三十七道品的佛弟子,因忘失菩提心,但求自利,亦很容易为魔所转。如楞严经五十重魔的境界,皆是修行人的障道因缘,故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如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曾经发菩提心,后因逆境忘失,修诸善法,尚且成为魔业。何况根本未曾发菩提心?不曾立志成佛?更容易为魔所摄,沦为魔鬼眷属。‘故知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如来乘,是指一佛乘。佛说法教化众生,可分五乘:一人天乘:说五戒、十善之法。二声闻乘:说四谛法。三缘觉乘:说十二因缘法。四菩萨乘:说六度、四摄、诸波罗密法。五最上乘,即一佛乘,亦即是如来乘,说佛性本具,人人皆可作佛。然欲学如来乘,得证佛果,成就无上道,当先发菩提心,立四弘愿,培养纯正的心智,实践菩萨道,修六度万行,所谓:‘上求下化,悲智双运’。对于菩萨的心愿,不可或缺,更不可以懈怠缓慢,应即发心,急速起行。

 

(二)别明八相为发心标准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然字,是承上起下之词。前言:‘发心为首’,‘立愿居先’,但末言明发何心,立何愿?因为众生心愿的行相差别多,其损益利害亦殊,若不明辨当愿当立,或发邪心,立邪愿,将误入歧途,未获其利,先受其害。因此,省祖特别提出忠告:‘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意思是:于众生众多心愿差别的行相中,若无善知识指出邪正,真伪的分野,以及大小、偏圆的利蔽,将如何能去邪趋正,止伪从真?又如何得知所发之心,所立之愿,是大是小,是偏是圆?今祖师特别提出,众生心愿的行相,可分为八种。故言:‘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在众生心愿差别的行相中,有邪正、真伪、大小、偏圆八相的分别。而此八相,可归纳为四对,邪正一对、真伪一对、大小一对、偏圆一对。前两对是为世间凡夫说,为凡夫修行者,开智慧眼,免邪正不分,真伪莫辨,而盲从邪教,伪修瞎炼,误己误人。后两对是为出世间圣者说:出世圣人,不明圆理,偏于事行,祖师特别提出大小、偏圆之教,鼓励二乘,及别教菩萨,回小向大,舍权入实,趋向佛道。‘云何’二字,是征起,‘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总标心愿八相。以下各别分释: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此是说明心愿八相中邪正之一对。末法时代,众生福属障重,虽发心修行,但不能息心达本源,内证真心,反而舍本逐末,妄用识心,分别向外务求,或求利养,或求名闻,或贪世间五欲物质享受,或但求自利,希望获得来世福乐的果报。如是发心,如是立愿,皆名为邪。特别是世间,种种旁门左道的邪教,往往假托佛教的观音菩萨,或弥勒大圣之名,引诱徒众,蛊惑无知。甚至有人自称活佛,伪说一生解脱,何止贪求名闻利益,五欲享受,简直欺诳世人,误害无知,使人丧失正道,堕落魔眷,诚应口诛笔伐。可惜一般愚夫愚妇,受其迷惑,奉献财色,还要发毒誓,守秘密,不许告人,实在邪得可以。若然正法,自然可以公开宣傅,堂堂皇皇,击法鼓,树法雨,那有恐怕人知之理?凡秘密进行,不能公开,或自称活佛,或说一生解脱的人,皆名之为邪。

 

反之‘既不求名闻利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因为一个真正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自然不贪求世间名闻利养,以及一切五欲尘劳的享受,更不希望人天果报。为的是了生死,证菩提,自利利他,是以止息妄想扳缘,向内寻求真心,开佛知见。内则明心见性,外则悲愍世人,唯一的心愿,是为了生死,为证菩提。

 

古德说:‘此心未明,如丧考毗,此心既明,更如丧考毗。’意谓学佛修行,未能明心见性,长期流浪生死,受无量苦,内心苦恼,固然犹如丧失父母一般的悲哀。然一旦明心见性,心中更倍觉凄苦,因为明心见性,知道自己原本是佛,本具佛性,与十方如来,无二无别;但因妄念,受生死苦,今虽觉悟,然悟道容易断惑难,生死未了,宁不可悲?若能心心念念,为求了生死,证菩提,发愿我与众生,共出生死轮回,法界有情,同证无上菩提,如是发心,如是立愿,方名之为正。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颠,如是发心,名之为真。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

 

此明众生心愿差别八相中,真伪的一对。初句是自利,次句明利他。发心学佛,第一要务,是上求佛道,第一任务,是下化众生。对此要务,对此任务,必须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心心念念,无有疲倦。虽闻佛道长远,在时间言:要经无量劫,勤苦修学;在空间言:要遍十方,利益众生,成熟有情。虽然众生刚强,难调难伏,但并不因众生难度,而生厌倦之心,或生退怯之想。如宝积经说:常精进菩萨,曾为救度一众生,经无量劫,随逐不舍,然此一众生,犹不受化,常精进菩萨,仍无一念弃舍之心。故言:‘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

 

‘如登万仞之山’等四句,是用譬喻显示菩萨度众生,求菩提,必须本著无畏的精神,不畏佛道遥远,不畏众生难度,不畏生死苦恼,而恒住生死,以种种方便,教导众生,不舍任何恶劣众生。难度而能度,难行而能行,如登万仞之山,必须以无比的勇气与毅力向上扳,力求前进,不生退屈,务求到达终点之顶为止。又如上九层高之塔,一定要到达最高的一层,以便俯览四野全景,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如是发心,自度度人,不畏难,不退缩,方名之为真正的发心。

 

‘有罪不忏’以下,是明心愿虚伪的行相。有心作恶,名之为罪,无心之失,名之为过。人非圣贤,谁熟无过,凡有罪过,理应忏悔,若然有罪不肯忏悔,有过不肯除灭,反而覆藏己过,隐慝其罪,外表好像清净无染,戒定慧似乎具足。实则内心充满贪嗔痴等烦恼,浑浊自性,懈怠放逸,虚度时光,一曝十寒,始勤终弃。所谓:‘三分钟热度’。这种矫情造作,‘内浊外清,始勤终怠’之人,虽有好心,行诸好事,例如:参加济贫运动,慈善筹款,社会公益等事,亦非纯正出于慈悲,而多是夹杂著贪名好利之心而为之。甚或为了沽名钓誉,以求显贵。‘善法’指五戒、十善之法,或出家人修习四禅八定等善法。但因贪嗔未除,愚痴所误,戒行不净,造诸恶业。加以过去所作罪业,不肯忏除,致使所修善法,为罪业所污染,成为有漏种子,不能完成清净无漏功德。如是发心,谄曲不真,名之为伪。

 

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此是众生心愿差别八相中,大小的一对。学佛的人,必须具有广大胸襟,伟大抱负,学佛的大悲心,学菩萨的大愿行。如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又如阿难尊者:‘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不管亲疏,不分种族,不问贵贱,无论难易,一律平等教化,此界他方,人间天上,地狱鬼畜,皆平等拔苦与乐,如是三界九有,四生五类,众生度尽,我愿方尽。‘众生无尽,我愿无穷’。能如是发广大之心,行菩萨之道,饶益众生,方可名之为大。

 

反之,若然‘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怨家’,但求自利,不肯度人,便是小乘的行为。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众生,五趣杂居,有男女,有性欲,有善恶,有好丑之分,有贪嗔痴之念,未离色欲及贪欲,因名欲界。

 

色界,指欲界六天以上的四禅天,初禅有梵众,梵辅,大梵三天。二禅有少光,无量光,光音等三天。三禅有少净,无量净,遍净三天。四禅有无云,福生、广果三天。广果天外,有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等五不还天。无想天外道所居,五不还天,是三果圣人所居。以上十八天无欲念但有形色,因名色界。

 

无色界,指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此四天不但无欲念,且无形色,唯余识心,故名无色界。

 

三界,是六道众生聚居之处,由于惑、业、苦,循环不已,故生死轮回不息,无法出离,犹如牢狱。众生于三界牢狱中,此死彼生,彼死此生,生生死死,无有了期,如冤家之牵缠,无时或已。二乘圣人‘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急于自度,无暇度人,但求自利,不能兼他,由于精勤修道,一旦断烦恼,了生死,出三界,不肯再来三界,广度众生,故言:‘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自利之心,不能广度众生,因名之为小乘。

 

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此说众生心愿八相中,偏圆之一对。偏是偏于空有二边,不能居中。二乘执空,未能从空出假,入俗利生是偏于空:权乘菩萨执有,虽能发心,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不畏生死,不舍众生,但因不知万法唯心,心外无法,见有佛道可成,见有众生可度,见有能修之我,所修之法,执众生是我所度,佛道是我所成。谓之‘愿度愿成 是偏于有’。‘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即是著相度生,不能无住生心,离相布施,如是发心,偏于有不能会归于中,名之为偏。

 

若能深达实相,知自性即众生的自性,亦即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佛性。此性迷时为众生,悟时即佛道。佛与众生,其性无二无别。是以众生,是自性中的众生;佛道,是自性中的佛道。虽愿度生,非离自性,另有众生可度,故言:‘自性众生誓愿度’。虽愿成佛,非离自性,另有佛道可成,故言:‘自性佛道誓愿成’。度生成佛,非离自性,别有一法可得。故言:‘不见一法,离心别有。’

 

‘以虚空之心’以下,是以虚空广大之义,以形容菩萨的心、愿、行、果、皆广大周遍。即依虚空如是广大之心,发如是广大之愿,修如是广大之行,证如是广大之果。

 

广大的心,是发成佛之心。如经言:‘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能与法界众生,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广大的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度尽十方三世,佛刹极微尘数众生。

 

广大的行,是广修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法门,即是‘法门无量誓愿学’。

 

证广大之果,是‘佛道无上誓愿成’。虚空非有,行愿非空,即无修而修,无证而证。虽修虽证,犹如虚空,无相可得,即修而无修,证而无证。无修而修,无证而证,是离相生心,无相布施。如金刚经说:‘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故言:‘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修而无修,证而无证,是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如金刚经言:‘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言:‘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不著于有,不执于空,空有不二,事理圆融,可名之为圆教。

 

知此八种差别,则知审察,知审察,则知去取,知去取,则可发心。

 

此八种,是指前所辨心愿八相,邪正,真伪,大小,偏圆等四对。修行人能辨别了知,此八种发心的差别相,自然当知加以审度考察,明白邪、伪、小、偏,皆非善美,若发邪、伪、小、偏之心,则因地不正,果招纡曲,是生死根本,诚应去之。至于真、正、大、圆、之心,既善且美,是成佛的真因,必定可以达到自利兼他的心愿,及觉悟成佛之目的,应该取之,继而发之。故言:‘知审察,则知去取,知去取,则可发心。’

 

云何审察,谓我所发心,于此八中,为邪为正,为真为伪,为大为小,为偏为圆。

 

云何,是征释上文‘则知审察’之意。何谓审察?又将如何审察?审是审详,察是考察,审详考察自己所发之心,于前文所说心愿八相中,究竟是属于那一种?是正?抑或是邪?是真?抑或是伪?是大?抑或是小?是偏?或是圆?

 

云何去取,所谓去邪去伪,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圆。如此发心,方得名为真正发菩提心也。

 

是征释前文‘则知去取’之意。云何是征?所谓以下是释成。去取之法,即邪、伪、小、偏、四种心,应去之舍之;正、真、大、圆、四种心,应取之发之。如是去邪取正,去伪取真,去小取大,去偏取圆,发正、真、大、圆之心,方得名之为真正发菩提心。

 

二、正论——正宗分

 

(一)总明发心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师长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众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灵故,八者、忏悔业障故,九者、求生净土故,十者、为念正法得久住故。

 

初二句是赞叹菩提心的功德,亦是说明本文的宗旨。本文作者省庵祖师,目的在于劝人发菩提心,是以菩提心,是本文的中心思想。然则,何谓菩提心? 祖师言:‘此菩提心,诸善中王。’诸善,概括世间有漏善,及出世间无漏善。

 

有漏善指五戒、十善、四无量心,四禅八定等。五戒,是人道中善;十善,及味禅,是欲界天善;四无量心,及四禅,是色界中善;灭色归空,修习禅定,是无色界中善。此等善皆不能了生死,出三界,因名有漏善。

 

无漏善,指三无漏学,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摄,及菩提心。戒、定、慧三无漏学,与四谛,十二因缘,是二乘所修之善。六度,四摄等,是菩萨所修的善。菩提心,则是佛道中善。能统摄一切善法,能出生一切如来,故属于善法中王。此为善法之王的菩提心,是成佛种子,原本含藏于一切众生,八识田中,属正因理心性。此理性,虽然众生本有,如缺乏因缘的协助与激发,是不可能显现的,故法华经说:‘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三乘。’由佛的三乘教法的因缘启发,则正因理心性显,可证真性菩提;了因慧心性显,可得实智菩提;缘因善心性显,可成方便菩提。真性菩提,显诸佛法身,可证法身德;实智菩提,成诸佛报身,证般若德;方便菩提,现诸佛应身,证解脱德。由于菩提心的发起,可得三菩提,可证诸佛三身,可获诸佛三德秘藏。准是可知,发起菩提心的功德,实在不可思议。

 

‘今言因缘,略有十种’。发菩提心的因缘很多,古往今来,学佛的人,甚至过去、现在的诸佛菩萨,最初发菩提心,皆各有其不同的因缘。而诸经所说关于发菩提心的因缘,亦多不同。今省庵祖师说:发菩提心的因缘,约略共有十种。

 

‘何等为十’以下,是征释十种因缘。

 

‘一者念佛重恩故’,人生于世,父母有养育之恩,师长有教导之恩,朋友有提携之恩,众人有互助之恩,但皆不及佛平等大悲,拔苦与乐之恩。因为众恩,仅惠我于一时,佛恩却惠我于永劫。众生恩仅助我生活所需,解我现实的困苦;佛恩却能除我烦恼逼迫,断我生死忧患,令我享受无上菩提正法乐于永恒。故佛恩高如须弥,深如巨海,诚应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图报佛恩于万一。所谓:‘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佛恩。’因此,为报佛重恩故,我们应发菩提心。

 

二者念父母恩故’,欲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必须凭借现前四大色身,所谓:‘借假修真’。但此色身,父母所生,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故欲报亲恩,当发菩提心。

 

‘三者念师长恩故’,父母仅能生我色身,师长能生我慧命。如无世间师长教导,焉知做人的道理,又如何充实知识,何来谋生技能?如无佛教师长的开示与接引,如何懂得佛法,如何明自真理?又如何据理起行,断惑证真?故亲恩当报,师恩更要报,我们为念报师长的恩德,应当发菩提心。

 

‘四者念施主恩故’,此是就出家僧众言。出家人既不务农,亦不经商,生活所需,全凭施主供给。如无施主供养,如何解决生活所需?又怎能安心办道?今能万缘放下,专心修行,皆拜施主所赐。是以念报施主恩,应当发菩提心。

 

‘五者念众生恩故’,众生恩有两重关系,一是无量劫来,在六道中轮回受生,皆有父母。是以一切众生,可能是我们过去生的父母,皆有恩于我。其次是人不可能独立生存,必须彼此互相依赖,互相供给,虽曰:士农工商,各司其职,似不相关,实则彼此互相协助,互有恩惠,故为念报众生恩,应当发菩提心。

 

以上五种,是外在的因缘。学佛人必借助前五种外助因缘,始可以专心修行,成就道业。但学佛人之目的,志在了生脱死,然欲了生死,又当自尊自重,忏悔业障,改往修来,求证无生,续佛慧命。因此,以下五种:是发菩提心的内在因缘。

 

‘六者念生死苦故’,众生之苦虽多,其中最甚的莫过于流浪生死,求出无由。一切众生,轮转六道,此死彼生,彼死此生;生生死死,无有了期。尤其苦恼的是受业力所牵,时而牛胎,时而马腹,一失人身,永劫沉沦,实在可悲。今既幸得人身,又得闻佛法,自当精进,勤求佛道,以谋解脱生死苦,超出离六道轮回。是以为念生死苦,当发菩提心。

 

‘七者尊重己灵故’,己灵,是指众生自己本具的灵性。众生本具的灵性,即是佛性,与佛无异。如华严经言:‘善哉!善哉!大地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昔因无知,随逐颠倒妄想,作业流转,致使灵性隐没,枉受生死痛苦;今既得闻佛性平等之理,自当珍惜,自当尊重,不该再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应该力争上游,进修佛道,积功聚德,使灵性显现,佛性抬头。是以为尊重己灵,当发菩提心。

 

‘八者忏悔业障故’,忏是忏其前愆,悔是悔思其后过。业,是指我们身口意三业,业障,则包括烦恼障,业障,和报障。因烦恼而作业,因业而受报。故众生由于无始时来,不知本具灵性,用诸妄想,起惑做业,因业感果,流转三界六道,障生善处,障学善法,障出生死,障成佛道。今既求出轮回,希望拾回灵性,觉悟成佛,自当忏悔往昔身口意三业所作吸种种罪业,誓不再造,以解除菩萨道上的一切障碍,希望顺利进趣菩提,是以我们为忏悔业障,应当发菩提心。

 

‘九者求生净土故’,婆婆世界,属于五浊恶世,虽然忏悔宿业,内障消除,但外在环境逼迫,恶友牵连,未证无生,难免为境所转,故当求生净土,见佛闻法,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学习进修觉道的方便,学习利益众生的技巧,直至证无生忍,得不退转,然后再来娑婆,广度众生,满菩提愿,是以为求生净土故,应当发菩提心。

 

‘十者为念正法久住故’,正法,指佛的正法,亦即是佛所说的教、理、行、果。若然佛所说的教理行果,能久住于世间,令善根众生,因信得解,依解起行,因行而证。如是转展传受,何止有益于个人身心,更可改善社会,建立人间净土,促进世界永久的和平,是以为令法久住,应当发菩提心。

 

(二)别释发心十因

 

1)念佛重恩

 

云何念佛重恩?谓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经无量劫,备受诸苦。

 

以下是特别详细说此明发菩提心的因缘。第一种就是念佛重恩。十方诸佛,皆有恩于众生,但娑婆世界众生,由释迦牟尼佛,直接教化,故但言:‘释迦如来’之恩。

 

释迦是梵语,译名能仁,意思是说:能施仁德以利他,是表佛的大悲。牟尼,译名寂默,以其寂静默然,故能内发智慧以自利,是表佛的大智。

 

如来,是佛果十种通称一。如、是如如不动。六道众生,依业受报,来三界六道受生,恒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所动,故来而不如。二乘圣人,断我执烦恼,出分段生死,证真空涅槃,‘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不肯再来三界度生,故如而不来。菩萨则不同于二乘,沉空滞寂,肯来入生死,度众生,故非二乘之如;又不同于凡夫,随业受生而来,而是乘愿再来,故非凡夫之来。但有诸佛证理究竟,如理而来,成等正觉,利乐有情,因名如来。

 

又依如来三身言:‘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见金刚经)是法身如来。‘一切智名如,正觉明来’(转法轮经)是报身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成实论)是应身如来。释尊三身具足,因名如来。

 

‘最初发心’,指婆婆教主释迦牟尼佛,未成佛前,位居凡夫,与我等众生无异,后因遇古之释迦如来,降生人问,当时今之释尊,身为陶师,名大光明。古之释迦如来,知陶师学佛因缘成熟,于是率领座下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富楼那等四大弟子,前往陶师家借宿一宵。陶师见佛及弟子,相好庄严,威仪具足,生欢善心,供养承事;佛为说法,即发菩提心,愿将来成佛,如古之释迦如来。当时四个助理工人,亦心生欢喜,愿于陶师将来成佛时,为其座下弟子。今之释尊,即当时的大光明陶师,今之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及富楼那,即当时助理陶师的四位工人。今省庵祖师言:‘谓我释迦最初发心’,是指释尊于久远劫前,在古之榉迦如来时,发菩提心言。

 

‘为我等故行菩萨道。’释尊之所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目的在救度众生,愿代众生受苦,因此,自从发菩提心后,经无量劫,行菩萨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受苦无量。故言:‘经无量劫,备受诸苦。’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

 

初句明自己所作恶因。佛见众生,由于无知,造诸五逆十恶等不善业时,生大悲心,悲哀愍怜,用种种权巧方便,施以教化,欲令众生,止恶行善,可惜我等愚痴固执,不肯信受,不知悔改。

 

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而我业重,不能救拔。

 

众生既不知信受佛法,不肯改恶从善,既造诸恶业,则由恶业之因,必招感地狱苦果。佛见众生,执迷不悟,作诸恶业,堕落三涂,更加悲伤痛惜,甚至愿意以身代受。如八大人觉经说:‘愿代众生,受无量苦。’可惜因果定律,自作自受,不可替代,是以佛虽慈悲,亦无法救拔我等业障深重的众生。

 

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

 

是说诸佛慈悲,不舍众生。当我等地狱报尽,再生人道时,佛仍然慈悲不舍,复以种种权巧方便,为我等说法,令我等种植善根,甚至生生世世,随逐我等左右,教化提携。虽然我等业障深重,不肯接受佛的教化,佛亦心心念念,思以挽救,绝无暂时放弃教化舍离我等之心。

 

佛初出世,我尚沉沦,今得人身,佛已灭度。

 

祖师自悲,生不逢时。佛初出现世间,于印度八相成道之时,我等尚因恶业牵连,沉沦三涂,无缘见佛闻法,痛失解脱良机。今虽恶报已尽,得生人间,回复人身,可是佛早已入灭,无福亲近供养承事。所谓:‘佛出世时我沉沦,今得人身佛灭度,懊恼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能不遗憾?

 

何罪而生末法,何福而预出家,何障而不见金身,何幸而躬逢舍利。

 

此是祖师自述内心悲喜的情怀。师说:虽然我因罪障因缘,生于末法,不能亲见佛的金色身,亲闻佛的教化,但又庆幸今于末法时代,懂得舍俗出家,修持佛的正法,得列为三宝之一的僧宝之数,更有福于今日躬逢佛的真身舍利,顶礼供养,得以灭罪生福,实是不幸中之大幸。

 

如是思惟,向使不种善根,何以得闻佛法?不闻佛法,焉知常受佛恩。

 

‘如是’,指于悲喜交集之余,心中不免思惟,庆幸自己宿生曾种善根,否则,今生何由得闻佛法?不闻佛法,又焉知自己多生多世,曾经受佛的深恩?

 

此恩此德,丘山难喻,自非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纵使粉身碎骨,岂能酬答?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

 

此总结念佛重恩,应发菩提心。诸佛修因,累劫行菩萨道时,施于众生的恩德,高逾须弥,深如巨海,诚非邱陵山岳可能比喻,非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实无以报答佛此恩此德于万一。如华严经说:‘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坐遍三千,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佛恩’。是以省庵祖师言:‘此恩此德,邱山难喻’若然不发广大心,行菩萨道,学佛的平等慈悲,饶益法界有情;则纵然粉骨碎身,亦难酬答佛恩于万一。

 

‘行菩萨道,建立佛法,救度众生’,是菩提心的内容。以平等慈悲之心,实践菩萨道中,六度,四摄,及诸波罗密法门,使佛正法,广宣流布,建立正法幢于世间,以救度世间一切苦恼众生。如是自利兼他,自然可以觉悟成佛。文中‘自非’,‘岂能’,皆是反显之词。我等曾受佛深恩的弟子,若非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弘扬佛法,广度众生,即使粉骨碎身,亦难以酬答佛恩。是以念佛重恩,为发菩提心的第一种因缘。

 

2)念父母恩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指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

 

为报佛恩,非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不可。然行菩萨道,又非凭借父母所生的色身不为功。父母不但生我,且养我育我,教导我,此恩此德,岂可不报?中国古人,力倡孝道,所以说:‘百行孝为先’,而佛教更重视孝道。虽然,佛教主张人割爱辞亲,出家修行,但此举并非违背孝道,更非不报亲恩。反而是更积极于孝道,广报亲恩。

 

佛经说:‘大孝释迦佛,累劫报亲恩。’佛教报恩,不止于今生父母,同时念及过去,甚至未来父母。今生父母,固应孝敬,过去父母,甚至未来父母,亦应孝敬。人道中父母应该孝敬,其他五道中的父母,亦应孝敬。然欲孝敬三世父母,尽报六道父母的恩德,非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不可。是以念报父母恩,为发菩提的第二种因缘。

 

念及父母深恩,内心不觉悲戚不已,故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怀胎,固然辛苦,及胎儿出世,三年哺养期间,母亲‘推干去湿、咽苦吐甘’,不知付出多少心血,精神,时间,以及金钱,抚养教导,然后才得长大成人。一般父母对于子女的希望,当然是聪明才智,能继绍父业,甚至飞黄腾达,光宗耀祖。此外就是:‘生有所养,死有所葬。’不忘春秋二祭,使一脉香烟,缀承不绝。若然子女,自甘堕落,一事无成,或不能生儿育女,继承香火,或子女对自己不孝,不敬,则抱憾终身,甚至死不瞑目。故言:‘只望绍继门风,供承祭祀。’

 

今我等既已出家,滥称释子,忝号沙门,甘旨不供,祭扫不给,生不能养其口体,死不能导其神灵,于世间则为大损,于出世又无实益。途既失,重罪难逃。

 

此说明出家人未能尽世俗为人子者应尽的责任。出家,即割爱辞亲,舍弃世俗之家,进入佛门,成为释尊座下的弟子。阿含经言:‘四河入海,同一碱味,四姓出家,同称释子。’是以凡是出家,为佛弟子的人,皆名释子。但释子亦有释子应尽的义务与责任。若然出家,未能严守禁戒,如说修行,未能弘法利生,度己度人,则有失释子的职责,仅足滥于充数,名称上是释子而已。故言:‘滥称释子’。

 

沙门是梵语,译为勤息,是出家人的通称。意思是说:出家释子,应该昼夜六时,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沙门有四种:

 

一胜道沙门:即能勤修三学,息灭三毒,自断烦恼,成就自觉胜道的沙门。

 

二示道沙门:能以自证真理,开示他人,令他人得入圣道,如舍利弗等诸大弟子。

 

三命道沙门:又名活道沙门,即依佛出家,能多闻佛法,止恶修善,内调烦恼,使智慧的命根生长。如阿难等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四污道沙门:即是坏道沙门。指犯戒比丘,滥受信施。前三种是名符其实的沙门,后一种只是忝号沙门而已,实非真正的沙门。

 

清朝佛教,龙蛇混杂,能真正号称释子,号称沙门的出家人不多。省庵祖师见当时的一般僧众,既不肯如说修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以自利;更不能弘扬法,开示众生以利他。反而扳缘权贵,追逐名利,毁诸梵行,故言:‘滥称释子,忝号沙门。’此等沙门,何止未尽佛子应有的责任,抑亦未尽为人子的责任。因为,为人子者,父母在堂,应晨昏定省,供养珍肴,以满其口腹,以补充其体力。父母亡,则葬之以礼,春秋二祭,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礼。’今因出家,远别乡井,辞别父母,‘甘旨不供,祭祀不给,生不能养其口’,若然道业成就,尚可以导父母之灵于善道,或荐导父母先灵,早登极乐。

 

黄檗禅师等。檗禅师,字希运,二十岁出家,五十岁未归。家中慈母,因念爱子,时常感伤流泪,致双目失明,仍念念不忘其子,逢出家人到访,必设斋供养,并亲自动手为出家人洗脚。因为其子希运禅师,左脚有一痣。其母希望在为出家人洗足时,以辨认是否儿子。有一天希运禅师路过故乡,被其母请回家中供养,并亲为其洗足。禅师恐被母摸著红痣,不能脱离母子私情,因此,将右脚给其母亲洗两次,使其母亲当面错过。虽然,其母曾向其查询儿子的行踪,并说于三十年中,因忆念儿子,以致双目失明,但希运禅师,仍然硬著心肠,不肯认母。只说:‘你的儿子我是认识的,他现在在山西。’其母托他带信,教儿子回来一次,以慰其思念之情。

 

希运走时,离家不远,遇见熟人,此人来对其母说:‘你的和尚儿子回来了,你应该很高与,因何不留他多住几天?’此时其母,始知刚才那个和尚,就是他的儿子,赶紧向西追去,追至清福河,因双目失明,堕溪淹死。当时希运禅师,正在渡河,救母不及,悲伤而言:‘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若不生天,诸佛妄语。’就在河边为母举行火葬,举火时为母说法:‘我母多年迷自性,如今华开菩提林,当年三会若相值,归命大悲观世音。’

 

时两岸观众,见其母亲现形于烟火中,转作男身,升天而去。一夜,梦见其母说:‘当年若受你一粒米,当堕地狱,何有今天?’再拜而去。这就是凭借个人的道力,超荐母亲的见证。可惜今之出家人,既未能弘法利生,亦未能精进办道,仅滥称释子,忝号沙门,未存道力,父母生不能养,死不能葬,更未能凭借自己的道力,导父母识神生天,对于世间的孝道言:是为损失孝道的职责;对于出世间的道业言:又未能得到实益。可谓‘两途皆失’,实在罪过,无法逃避责任,故言:‘两途既失,重罪难逃。’

 

如是思惟,惟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则不惟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俱蒙拔济;不惟一人父母,人人父母,尽可超升。是为发菩提心第二因缘也。

 

以下是结成应发菩提心的因缘。‘如是思维’指想念到‘两途既失,重罪难逃’,能不深感内疚,而思有以补救?然补救之法,最好就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广度众生,令自己与他人的父母俱得度。莲池大师说:‘父母恩重,过于山邱,三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是以唯一补救的方法,就是发愿自今以往:‘百劫千生,常行佛道。’

 

佛之道无他,唯上求下化而已。若能发愿,生生世世,上求佛果菩提外,即于‘十方三世,普度众生’,常行菩萨道,然则:不惟一生父母蒙受其益,得以超度,即生生父母俱蒙拔济。何止自己一人父母得以超升,即人人父母,亦尽可超升。因为无论今生,或多生父母,无论自己或他人的父母,凡未能超越三界,了脱生死者,无量劫来,或在此界,或在他方,六道受生,恒处生死轮回受苦,无法出离。今既悔悟以往,未尽人子、释子之责,而发愿自今以后,生生世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令六道众生,皆沾佛法利益,尽得出离生死苦海,共登佛道彼岸,自然可以报答自他三世六道父母的恩德。因此,念父母恩,是发菩提心的第二种因缘。

 

3)念师长恩

 

云何念师长恩?父母虽能生育我身,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

 

父母虽然生我,养我,使我长大成人,但关于学问知识,谋生技能,皆赖师长教导,是以师恩用于第三。

 

师长可分为二:一是世间师长执掌智育,及德育的职责。二是出世间师长,尽觉世牖民,拔苦与乐的义务。人无世间师长教育,何止无法培养德智,增长知识技能,以创基立业,且不知礼仪,不懂廉耻,将类于禽兽。人无出世间师长教导,既不能进德修业,明心见性,觉悟成佛,利己利人,更不能超越三界,而永劫沉沦,轮转六道生死,长期受苦。故省庵祖师言:‘若无世间师长,则不知礼义,若无出世师长,则不解佛法。不知礼义,则同于异类,不解佛法,则何异俗人。’

 

当今之世,私欲氾滥,曲解自由,毁弃正义,不认道德,不知礼教,致使人与人之间相处,日益艰险,人与人争,国与国争,时刻升级,人生苦恼,社会混乱,亦与时俱增。追究其原因,皆由世间师长,偏于知识的灌输,忽视德育的培养所致。特别是末法时代,佛门龙蛇混杂,邪师说法,如洹河沙,正见不申,正法不扬,致使世人不明因果,不守戒律,不懂佛法,不知修行,不肯利他,不得解脱。皆因出世间师长,未能克己自修,未能积极济世,未尽弘法利生的责任所致。

 

今我等粗知礼义,略解佛法,袈裟被礼,戒品沾身,此之重恩,从师长得。若求小果,仅能自利,今为大乘,普愿利人,则世出世间二种师长,俱蒙利益。是为发菩提心第三因缘也。

 

此结成念报师恩,为发菩提心的因缘。世间礼义繁多,如接待之礼,嫁聚之礼,丧祭之礼等等。且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殊,若想精确尽知,世间各国民族的种种礼仪,实不可能,故言:‘粗知礼仪’,是明世间师长之恩。

 

佛法深奥微炒,广大无涯,三乘五乘,各宗各派,即使竭尽毕生精力,亦无法尽解。何况人的智慧有限,时间有限,所知障特别重。所谓:精通三藏,实是再来菩萨的事,并非一般凡夫俗子,或初发心出家的人所能及。但能略解佛法,懂得修行,知因识果,已然不易。故言:‘略解佛法’,此显示出世间师长的恩德。

 

‘袈裟’,译名解脱服,或言壤色衣。有五衣、七衣、大衣之分。佛制比丘,比丘尼,三衣不离身。‘戒品’指佛所制种种戒律,沙弥、沙弥尼、固有其戒律不同,比丘,比丘尼,亦各有其应守的戒律,此外有在家五戒,菩萨戒等,品类众多,因名戒品。

 

无论在家或出家的佛弟子,在求戒时,必须由戒师传授及证明,始得戒体,始可以身披袈裟,显示僧相;或记别在家修行,与世俗人有异。是以袈裟披体,戒品沾身是说明求戒时,三师七证的恩德。 因身受世出世间的师长,以及求戒时三师七证等数重恩德,故言:‘此重恩从师长得’。

 

‘若求小果,仅能自利’,是指小乘圣人的意向。小乘阿罗汉、辟支佛,所证的解脱道,但能自利,未能利人,因名小乘。师恩浩荡,岂是仅证小果,但求自利,可能酬报?是以今为报师恩,诚应立志勤求大乘,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普利人天’。普利人天,即‘众生无边誓愿度’。若能度尽众生,则世出世间二种师长,俱蒙利益,自可总报师恩。是以念报师恩,是发菩提心的第三种因缘。

 

4)念施主恩

 

云何念施主恩?谓我等今者,日用所资,并非己有。二时粥饭,四季衣装,疾病所需,身口所费,此皆出自他力,将为我用。

 

‘施主’,梵文陀那钵底,陀那,译名施,钵底译名主,合称施主。简称檀那,或檀越。意思是:布施供养三宝,能超越贫穷苦海。翻译名义集曰:‘梵语陀那钵底,唐言施主,今称钵那,讹陀为钵,去钵底留那也,又称檀越者,檀即施也,此人行施,越贫穷海。’在家佛弟子,因尊敬三宝,以饮食财物,布施供养,令出家人,衣食无忧,以安心办通,成为出家人的助道因缘,理应感恩图报,故施主恩居第四。

 

衣食住行,是人生存必备条件,虽身出家,亦不例外。若缺乏衣食,及居住环境,或失却行动自由,绝不可能修行办道,或弘扬佛法。世间人,无论士、农、工、商,终日奔波劳碌,熙往攘来,无非是为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佛陀为使出家弟子,能专心办道,及集中精神,从事弘法利生的工作,亦为令在人家佛弟子,有机会广种福田,因制戒出家弟子,不得从事世俗各项谋生事业,不得积蓄金钱,日常生活一切所需,皆由在家佛弟子供给。

 

佛遗教经言:‘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又云:‘于四供养,知量知足。’四供养,是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出家人,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皆由施主供给。故省庵大师言:‘日用所资,并非己有,二时粥饭,四季衣装,疾病所需,身口所费,此皆出自他力,将为我用。’

 

彼则竭力躬耕,尚难糊口;我则安坐受食,犹不称心。

 

此陈述世人谋生不易,而出家人坐享其成,若不发心修行,实有负施主,将难逃果报酬还。‘彼则竭力躬耕,尚难糊口’,是指农夫施主。贫农之家,披星戴月,日晒雨淋,垦土锄地,劳苦耕耘,结果,除去交给田主租值,及种子肥料等开支,所余五谷,尚不足以维持一家数口温饱。然出家之人,则坐享其成,受彼饮食供养,有时犹感未能称心满意,特别是中国大丛林寺院中的清众,往往是十指不沾水,百事不操心,茶来伸手,饭来张口。回顾贫农劳苦终日,尚难糊口,能无愧于心?

 

彼则纺织不已,犹自艰难;我则安服有余,宁知爱惜。

 

是指织工施主。纺是纺纱,织是织布。现代纺织业,非常发达,出产布类,品种繁多,精美绝纶,而制造成衣,亦用机器裁剪缀纫,既精美,又省力,可是古之纺织业,则尺缕寸丝,皆由人工制造,贫苦之人,终年辛劳,往往衣不蔽体,生活维艰。而出家人,则安然享用四季衣服,尚有多余,宁知得来不易,而加爱惜?本来佛制僧众,三衣一钵度春秋。但佛教传入中国,由于风俗习惯不同,四季气候冷暖不一,故僧衣亦分四季厚薄。不过,理应知足,但求蔽体御寒,不应贪美求多。

 

彼则荜门蓬户,扰攘终身;我则广宇闲庭,悠游卒岁。

 

指寒苦施主言。贫穷人家,用茅草竹木所造成简陋之室,名荜门蓬户。由于家贫,终日劳碌,为口奔驰,故言:‘扰攘终身’。而出家人凭佛之福,栖身之处,是广大宽敞的寺院,庭园幽深清雅,优哉悠哉,度其岁月,环境如斯,若不及时修行,何止可惜,简直是愧对施主。

 

以彼劳而供我逸,于心安乎?将他利而润己身,于理顺乎?

 

此以僧俗比较,激励道心。彼劳,指农夫,织工,及穷苦人家,以勤劳辛苦所得衣食,财物,用以供养三宝,令我等出家僧人,衣食无缺,过著清闲安逸的生活,若不精进修行,能于心安乎?又彼等农工穷人,从辛劳勤苦中所得的利润,自己省吃俭用,用来供养滋润我等身体,使我等出家人,得以温鲍,若然懈怠放逸,不知进修,于理顺乎?

 

本来,贫农苦工,及一切贫穷之人,皆由宿世悭贪,不肯布施所致。今若能勤苦积财,用以供养三宝,正是在福田中播种,将来必得富贵收获,将可超越贫穷苦海。何况在家佛弟子,四事供养三宝,是尽在家佛弟子,护法的责任。如果出家僧人,亦能勤苦修行,将所积功德,回向施主,或精研教典,以法布施施主,或广度众生,以尽弘法利生,续佛慧命的责任,正是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虽受其供养,亦可心安理得,无需愧咎自责。否则,信施难消,来世必需酬还。

 

自非悲智双运,福慧二严,檀信沾恩,众生受赐;则粒米寸丝,酬偿有分,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四因缘也。

 

‘自非’是从反面假定。上求佛道以自利,是运智;下化众生以利他,是运悲。利他是修幅,自利是修慧,自利利他是因,‘福慧二严’是果。菩萨修因,广修六度,四摄,可令‘檀信沾恩,众生受赐。’当其二利究竟,福慧二严,佛道可期时,更能使所有檀越信施,皆沾佛法恩光。令六道四生,共受佛法恩赐。

 

假如:若不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而懈怠放逸,则信施难消,即粒米寸丝之少,来生仍需酬还,而且在酬偿宿债时,必有一定的分量,丝毫不能幸免,绝对不可以逃避因果恶报。故古德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食而不修行,披毛戴角还。’能不怵然惊心?

 

据说:昔日有一僧人,隐居山中茅屋,一心修习禅定,以求明心见性;其生活所需,皆由其信徒母女二人供养。岂料寒暑迂易,转瞬二十载,仍未悟道,心生惭愧,欲往他方参学,与徒辞行。其徒诚意挽留,愿终身供养。师以心地未明,信施难消;且为了生脱死,非外出参学,访求善知识指导不可。

 

母女二人,见师去志已决,唯有恳请师多留数日,以便做一纳衣与师御寒。师允其所请,母女二人归家,即裁缝纳衣,一针一句阿弥陀圣号。衣成,再包四锭马蹄银子,送师做路费。师受其供,并决定次日起行。当晚,仍然坐禅如故。半夜,忽有一青衣童子,手执旗帜,随后数人鼓吹而来,同时有数人,扛一朵大莲华,至师前,童子请师上莲台。禅师心想,数十年来,只修禅定,未修净土,何以接往西方?恐怕是魔来扰乱,置之不理,童子再三劝请,并谓时限已到,不可久延。禅师取一引磐,插在花台,时候已到,彼等鼓吹而去。

 

次晨,其徒母女家中,马母产下一引磐。马夫以为怪事,告知主母。母女二人,认得引磐,是师傅之物,不知何因而入马腹?不觉惊疑,遂往师处,问师曾遗失何物?师言:‘不失。’母女二人,出引磐言:‘此是师物,何以从马腹出生?’其师见物闻言,汗流浃背,而作偈言:‘一袭纳衣一张皮,四个元宝四个蹄,若非老僧定力足,几为汝家作马儿。’遂告以夜间所发生之事,并将纳衣及银锭还徒而去。由此故事的启示,出家人何止要如法修行,精进道业,还要明心见性,自利利他,始可消受信施供养;否则,非酬还不可。所以,为报施主恩,是发菩提心的第四种因缘。

 

5)念众生恩

 

云何念众生恩?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

 

众生,指含有知、情、意的生命而言。此有情生命,由外在的地、水、火、风等色法,及内在的受、想、行、识、等心法,种种因缘条件和合而成,故名众生。众生遍于十法界,天上是著乐的众生,修罗是嗔痴的众生,三途是受苦的众生,人道是苦乐交参的众生,二乘是自了生死的自利众生,菩萨是自利兼他的大道心众生,佛是福慧具足的无上众生。今言众生,除佛以外,指九法界众生。九法界众生,自从无始时来,迷失本性,流落生死,生生世世,于六道中,曾互为父母眷属,彼此互相有恩。故省庵大师言:‘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

 

一切众生,虽然曾经互为父母眷属,但因隔阴之迷,又没有宿命智,因此彼此互不认识。即使是现实生活中,或因事隔多年,或因脑部受伤,失去记忆,对于自己亲人,亦不复认识,何况事隔多生多世?佛经说:阿罗汉圣人,转生人间,尚有隔阴之迷,而菩萨亦有出胎之昏,不过彼等圣人,凭借往昔善根功德,一遇机缘,即可恢复记忆。我等凡夫,长期沦落生死,生生世世,改头换面,自然互不认识。但‘以理推之’,确曾互为父母眷属,‘彼此有恩。’岂能不念恩图报,以酬其劳,故言:‘岂无报效’。

 

今之披毛带角,安知非昔为其子乎;今之蠕动蜎飞,安知不曾为我父乎。

 

是约畜道众生言。根据六道众生,曾互为父母眷属之理类推之,则今之披毛带角的猪马牛羊等一般家畜,甚至虎、豹、豺、狼等野生动物,安知不是我们往昔生中的父母或子女?而今之蠕动蜎飞等昆虫蚂蚁,飞鸟之类,又安知于多生多世中,不曾为我等父母眷属?

 

每见幼离父母,长而容貌都忘,何况宿世亲缘,今则张王难记。

 

此引用譬喻来说明,现实生活中,婴儿出生后被人领养,及其长大成人,面对亲生父母,亦不认识;或幼年离家,远寄他国,对于父母音容,及一切亲人,亦难记忆。如杜甫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今生尚且如此,何况宿世曾有亲眷之缘,而今则改头换面,改姓换名,或张或王,实难记忆。

 

彼其号呼于地狱之下,宛转于饿鬼之中,苦痛谁知,饥虚安诉?

 

是约地狱及饿鬼道中的众生,曾经是过去父母眷属,因造恶业,中今受苦果,无处申诉。在地藏经地狱名号品中说:有种种不同的地狱,其中八寒八热地狱,以及无间地狱,罪人受苦不已。我等宿生父母,处于地狱受苦,号哭大叫时,我等在人间的子孙,有谁能知?至于饿鬼道中的众生,常受饥饿逼迫之苦,宛转哀鸣,又能向谁申诉?佛经言:不信因果,不敬三宝,不修善法,不肯布施,悭贪成性的人,死必堕落饿鬼道中受苦,千百年不闻桨水之名,即遇美食,由于业力所感,饮食变成铁丸,清水变成浓血。

 

佛在世时,有一饿鬼,求佛慈悲,救其饥渴。佛言:‘河水甚多,何以不喝?’鬼言:‘在我看来,是又脏又臭的浓血,如何下咽?’佛愍其苦,运用神通,使其见是水,得以解渴。当鬼向佛道谢时,佛言:‘汝过去生中,由于不信因果,不敬三宝,悭贪成性,不肯助人,致受饿鬼饥渴之报。今当忏悔业障,改过自新。鬼受佛教,至诚忏悔,痛改前非,发愿:‘若得为人,必乐善好施……。’由于真诚忏悔,及凭佛力加被,终得解脱饿鬼之苦,转世为人。

 

又目犍连尊者的母亲,因谤三宝,及悭贪罪,堕在饿鬼道中受苦。目连用天眼观见,即运用神通,以饭供母,以救其饥渴之苦。岂料其母手触饭碗,饭即变成火炭,不能食用,目连悲伤懊恼,请教于佛。佛言:‘汝母罪业深重,非汝一人之力能救,必须仰仗十方贤圣僧力,始可救拔。’遂教目连,建设盂兰盆胜会。

 

我虽不见不闻,彼必求拯求济。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

 

我等凡夫,虽末得天眼通,及天耳通,不能看见饿鬼道中的众生,为饥渴所逼之苦,亦不能闻地狱中众生悲惨呼号,但可想像彼等受苦之时,必然求拯求济。

 

或问,既末亲见亲闻,又焉知彼等众生,在地狱饿鬼道中受苦?又焉知彼等受苦众生,是我等过去父母眷属?省庵大师答言:‘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意思是说:我等虽然不见不闻,但佛经中多有陈述此事。如阿含、悲华、地藏等经,皆有陈说因果报应,以及三恶道众生受苦之事。经是佛说,佛证一切智,五眼圆明,能知能见,何况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见金刚经)绝不欺诳,妄语骗人,我等诚应深信因果轮回报应,实有其事。

 

邪见,指印度断常二见外道。知此,指因果轮回,六道报应之事。印度有一种断见外道,说人死如灯灭,既无善恶之报,亦无轮回之事。另一种常见外道,则说人将永远是人,畜永远是畜,不可能人畜轮转。至于人畜之分,亦非由善恶业力使然。二皆毁弃因果,不知依惑造业,依业感果之理,不知随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一切皆是自作自受之事。这种邪见谬论,误己误人,为患无穷。故省庵大师言:‘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

 

是故菩萨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是为发菩提心第五因缘也。

 

以下是结念众生恩,为发菩提心的因缘。‘是故’是承上起下之词,前文言地狱、饿鬼。今言:‘观于蝼蚁’是指畜生。既然地狱与饿鬼道中众生,可能是我等宿生父母,则畜生道中众生,又何独不然?以是之故,证得法眼的菩萨,得世俗智,能观畜生道中众生,微小轻贱的蝼蚁,亦可能是我等宿世父母,因为蝼蚁的形骸虽小,然其本具佛性,并未减少,与十方诸佛所证无异。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一念迷失真心,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堕落畜生道中,受蝼蚁身而已。若然罪报业尽,当转生为人,若然遇善知识指示接引,闻法修行,必然成佛。

 

然则,我等伤害畜生,小如蝼蚁,亦等如伤害过去父母,未来之佛,罪孽非常深重。根据此理,何止不忍,亦不敢伤害畜生道中的过去父毋,以及未来诸佛,反而应该常思利益救济,令畜生道中众生,得沾佛法利益,早得解脱三涂之苦。是以念报众生恩,为发菩提心的第五种因缘。

 

6)念生死苦

 

前五种发菩提心的因绿,是由外境而发。以下五种,是个人内在的切身问题,若不发菩提心,不独无法出离苦海,且辜负自己本具灵性。因此,为了解脱生死苦,为了尊重己灵,回复真性,觉悟成佛,自当忏悔业障,求生净土以自利,令正法久性以利他。无论为求自利,抑或利他,皆应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是为以下五种发菩提心的因绿。

 

云何念生死苦?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没万端,升沈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

 

一切有情,由众缘和合而生的生命,极其短暂。所谓‘无常迅速’。百年光阴,转瞬即逝,当人一期寿尽,不得不死。虽然,人皆怕死,但世人谁能幸免一死?若然仅此一死,尚可忍受。可惜死而复生,生而复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于三界六道中,或升或沉,轮回不已,求出无期,苦恼无量。是以佛教视生死是人生的苦本,亦是人生的大事。我们欲想避免轮回,超越三界牢狱,彻底取消生死的痛苦,获得生命永恒的快乐,除非觉悟成佛。然欲成佛,非发菩提心,上求下化,利己利人不可。是以念生死苦,亦是发菩提心因缘之一。

 

‘云何念生死苦?’是征问,‘谓我与众生’以下是解释六道众生依正二报之苦。‘谓我’是代表每个人,‘众生’则包括人畜,甚至六道众生。意思说:我与六道众生,自无始时来,长期在六道生死中,此死彼生,彼死此生,生生死死,永无终止,恒受生死缚束,不得自由。故言:‘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不得解脱。’

 

‘人间天上,此界他方’是众生生死轮回之处,属于依报。‘出没万端,升沈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是生死轮回的主体,属于正报。因为阿修罗道众生,四类受生,为人、天、鬼、畜、所摄,故文中仅言五趣,实指六道众生。众生由业力所牵,于三界六道中受生,或生天上,或生人间,或生此界,或生他方,三界飘零,六道升沈,无固定栖止之处。

 

又众生因善恶业缘,受报好丑,时而上升人间天上,时而下堕地狱鬼畜三途,于三界六道中,频繁往返,无由解脱。‘片刻’‘俄焉’是形容六道众生生命的短暂,无论上升或下沉,皆无常迅速,转瞬即逝。

 

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登刀山也,则举体无完肤。攀剑树也,则方寸皆割裂。热铁不除饥,吞之则肝肠尽烂,烊铜难疗渴,饮之则骨肉都靡。利锯解之,则断而复续,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

 

以下详述地狱众生的苦况。‘黑门’,‘铁窟’,皆指地狱言。由于地狱位居下方,闇然无光,故名黑门。加以重重禁锁,故言铁窟。此即是佛经所说:铁围山内的大小地狱。作恶众生,于地狱中业报刚尽,受苦既毕,得出黑门;但恶性不改,作恶如故,又因作诸恶业,再堕地狱受苦。如现实社会中的罪恶分子,不知悔改,犯案垒垒,刚刑满出狱,又再作案,再次入狱。故言:‘黑门朝出而暮还,铁窟暂离而又入。’

 

‘登刀山’以下,是形容罪人于地狱中受刑的情形。刀山、剑树、热铁,烊铜、利锯,皆是刑具。烧红的铁丸,烧熔的钢汁,二皆不能充饥止渴,但罪人在饥渴交逼中,加以业力驱使,取而食之、饮之,结果,热铁不但不能除饥,反而‘吞之则肝肠尽烂’。烊铜不能止渴,反而饮之则‘骨肉都靡’。‘利锯解之’,是用利锯支解罪人的身体。当身体被利锯肢解时,自然魂断命终,但因恶业深重,非一死便可了结。是以被支解的罪人,虽已晕死,由业力之风轻巧一吹,便死已复生,继绩一次又一次的接受利锯解体之苦。如地藏经言:‘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故言:‘巧风吹之,则死已还生。’

 

猛火城中,忍听叫嚎之惨,煎熬盘里,但闻苦痛之声。冰冻始凝,则状似青莲蕊结,血肉既裂,则身如红藕华开。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一朝苦痛,人间已过百年。

 

此形容罪人在八热八寒地狱中受刑的惨况。地狱大致可分三类:

 

一、根本地狱:指八大地狱及八寒地狱。八大地狱是:一等居地狱、二黑绳地狱、三众合地狱,四号叫地狱,五大叫地狱,六炎热地狱,七大热地狱,八无间地狱。大智度论则名为活大地狱,黑绳大地狱,合会大地狱,叫唤大地狱,大叫唤大地狱,大热地狱,大热大地狱,阿鼻大地狱。

 

八寒地狱是:一頞浮部陀,译名疱,由极寒逼身而生。二尼剌罪浮陀,译名胞颇,由严寒逼身使所生之颇裂开。三阿罗罗,四阿婆婆,五喉喉,三种都是被严寒逼迫,所发出寒颤之声。六嗢钵罪,译名青莲华,严寒逼身,使身上所生之胞颇分裂,如青莲色。七钵特摩,译名红莲华,罪人身颇折裂,如红莲华。八摩诃波头摩,译名大红莲华。罪人受严寒所逼,身颇分裂,似大红莲华。如涅槃经言:‘八种寒冰地狱,所谓:阿波波地狱,阿吒吒地狱,阿罗罗地狱,阿婆婆地狱,优钵罗地狱,波头摩地狱,拘物头地狱,分陀利地狱。此八热八寒地狱原语,见名义大集。

 

二、近边地狱:指十六游增地狱,即是十六小地狱,为八热八寒大地狱的副狱。大智度论说:‘如是等种种八大地狱,复有十六小地狱为眷属。八寒冰,八炎火。其中罪苦不可见闻。八炎火地狱者,一名炭坑,二名沸屎,三名烧林,四名剑林,五名刀道,六名铁剌林,七名碱河,八名铜橛。’八大地狱是重重竖立,八寒地狱则依次横列,十六游增小狱,是八大八寒地狱的附属。

 

三、孤独地狱:是在山间旷野,树下空中等。此外,十八泥犁经言:有十八地狱。今省庵大师说:‘猛火城中忍听叫嗥之惨’,是指罪人在八大地狱中受苦,当大热水逼身时,所发出极其凄惨悲号之声。

 

‘冰冻始凝’,指八寒地狱中,当冰冻开始凝结时,众人受严寒所逼,身‘状似青莲华蕊结’,不但肤色青瘀,而且所生之胞颇,犹如莲华含苞待开的华蕊,及其血肉分裂,则身形犹如红莲华之盛开,由青变红,由红变极红,痛极而死。死又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夜之间,不知经过多少次生死。况且地狱众生,寿命特别长。

 

俱舍论言:人间五十年,等如四天王天人一日夜。而四天王天一百年,为等活地狱一日夜。等活地狱众生寿命五百岁,罪人被种种刑具逼害折磨,痛极而死,被凉风所吹又生,如是生死死生,经过五百年的长时间,人间已经数百万年了。故言:‘一夜死生,地下每经万遍,一朝苦痛,人间已过百年。’

 

频烦狱卒疲劳,谁信阎翁教诫。受时知苦,虽悔恨以何追,脱已还忘,其作业也如故。

 

众生个性刚强,不肯悔改,虽堕地狱受苦,频频烦劳狱卒执行刑罚,疲劳辛苦,同时阎君除审判惩罚外,无不苦口婆心,劝导教诫,希望罪人止恶行善,改往修来。可惜罪人多不肯信受,当受刑时,或知因果报应,罪苦难逃,稍萌悔意。可惜悔之已晚,无法逃避刑具加身。及其罪报受尽,得脱地狱,转生人间后,还是忘记地狱中种种惨痛的教训,依然故我,仍然作恶多端,再招感地狱苦果。

 

地藏经说:‘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又言:‘然诸众生,获脱罪报,未久之间,又堕恶道。’虽然:‘地藏菩萨,以方便力,使令解脱,生人天中,旋又再入。若业结重,永处地狱,无解脱时。’由于众生不肯改恶迁善,致使‘频劳狱卒疲劳’,执掌刑罚,同时辜负阎君的教诫,及地藏菩萨的慈悲。

 

鞭驴出血,谁知吾母之悲;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尔;啖其亲而未识,凡类皆然。

 

此举轮回的事实,证明佛说因果报应,丝毫不爽。‘鞭驴出血,谁知吾母之悲’。此事发生在中国南京金耕县一养驴之家,儿子三岁,其母即死,由于恶业所牵,投生其子家为驴,代负货物。(古时中国,北方乡村地方,普通乡民,皆以驴子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由驴子背负货物,到市场做卖买,或由驴子运送粮食。)十六年后,其子命驴负粮食回家,因驴已衰老,不胜负荷重物,步履维艰,走路极慢,其子急于赶路,以鞭挞驴,直至出血。此时老驴望著儿子,悲泣不已,可是其子却不知此老驴,就是自己的母亲,故言:‘鞭驴出血,谁知吾母之悲。’是夜,驴的神识,对其子言:‘我是汝母,因窃汝父银四两,死后作驴还债,今债已还清,我苦已脱,今后勿再使我劳役及鞭挞。’子惊醒,始知老驴是母亲投生。不再劳役,善养其终。

 

‘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故事发生在浙江省黄岩县,据说该县有一屠户,以杀猪为业,临死,自割臀肉而食,肉尽未死,令其子再割肉一刀方死。三年后,其子家畜一猪甚肥,决定牵往屠场杀之,岂料牵不动。后文殊菩萨示现一人,来到猪前,经呼其前生为人之名,猪竟然随行,其子闻言,泣不成声。原来此猪是他的父亲投生,故言:‘牵豕就屠,焉知乃翁之痛。’

 

‘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尔’。据史记传:中国古代商朝末年,纣王残酷无道,人皆恶之,当时诸侯中,有西伯侯者,即后来文王,为人慈善积德,深得民心,诸侯欲立其为王,纣王闻知震怒,囚文王于羑里。纣王臣进言:‘文王是否圣人,可验而知,请杀其子,以肉食之,如不知是子肉,非圣人也。’纣王依计行事,杀其子伯邑考,以肉作膳食,送文王,文王不知是子肉而食之,纣王以其不知是子肉,不是圣人,因而释放之,故言:‘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尔。’

 

根据六道轮回之理,过去父母,今堕畜生道中,世人杀生食肉,往往杀害自己过去生中父母,而食其肉。故言:‘瞰其亲而未识,凡类皆然。’

 

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则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

 

‘当年’,指过去世言。前世或是一对恩爱夫妻,可是今生却变成一对冤家。反之,过去生中,原是冤家敌人,今生却成为自己的子女。故言:‘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寇仇,今成骨肉。’在佛眼观之,夫妻是缘,是善缘,是恶缘,无缘不成夫妇;儿女是债,是讨债,是还债,无债不来。可是世间一般愚夫妇,痴父母,不明此理,往往怨天尤人,或刻意强求,皆是可笑可怜之辈。

 

还有往昔过去生中,曾经是自己的母亲,今生竟然是自己的妻子。过去曾经是自己的家翁,今生反而是自己的丈夫。只因隔阴之迷,彼此互不相识而已。若然在有宿命智,或有天眼通的圣人看来,何止可羞可耻,且复可笑可怜。故言:‘昔为母,而今为妇,旧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则可羞可耻,天眼视之,则可笑可怜。’

 

据说:昔日有一富豪之家,富翁年老得子,未几即死。其子聪明伶俐,其母甚爱之。不久母死,转生同乡,作为富家女。长大出阁,竟然嫁给其前生所生的儿子。由于前生爱子情深,今生为夫妇,恩爱异常。不久亦生一子,夫妇二人爱子如掌上明珠。一日,杀鸡烹食,夫妇对饮,共取鸡肉喂其子,可谓共享天伦之乐。岂料忽有一僧人闯入其家,其夫斥僧人言:‘岂有此理’。僧人说:‘汝真岂有此理?’夫闻言,追问其详。僧人说:‘汝杀父奸母,养冤家,岂有此理耶?’其夫闻言大怒,急呼僮仆殴打僧人,僧人辩言,我非恶意毁谤,事实如此。你所杀食的鸡是你父亲死后投生。你的妻子,是你死去的母亲转世,你现在的儿子,正是你的冤家投胎,现在无论你如何痛爱呵获,将来成人,必然杀你。不信,我可以借给你天眼一看究竟,若非事实,再来打我。其夫接受僧人提议,借来天眼一看,碗中鸡肉果然是自己的父亲,再看看身边的妻子,真是自己的母亲,而面前的儿子,竟然是自己的冤家。因此,感谢憎人指示,随其学道,以解宿怨。

 

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过,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少也何知,东西莫辨;长而有识,贪欲便生。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又至。

 

佛经说:当人的神识投入母体之时,即盘踞于母体生熟藏之间,四周充满浓血粪秽不净之物。当孕妇进食热辣物时,胎儿感受到热辣难过,如处八热地狱受苦。当孕妇饮食冰冻之物时,胎儿又感受如寒冰地狱。当孕妇将固体食物吞下,胎儿感受如泰山压顶,如处夹山地狱。当孕妇走路,胎儿感觉又如碓祷地狱…。故言:‘粪秽丛中,十月包藏难过’。胎儿满月临产之时,整个身体,上下倒置,头下足上。故言:‘脓血道里,一时倒下可怜’,此形容人生四苦中的生苦。

 

初生婴儿,好丑不知,善恶莫辨,既不懂占有,更不懂过问世事,唯有浑浑噩噩,饥时则食困则眠。故言:‘少也何知,东西莫辨’。

 

及其长大成人,内之六根,与外之六尘环境接触,六识分别,知识渐广,对客观环境的好丑,产生爱憎之心,及贪嗔取舍之念,遂心由境转,沉迷酒色,乐而忘返。故言:‘长而有识,贪欲便生’。

 

可是,人事沧桑,世态变幻无常,生命苦短,青春不永,转瞬而视茫茫,而发苍苍,不觉老之将至。由于新陈代谢,机能衰退。身肉消瘦,皮肤干枯。老态龙钟,固然痛苦,疾病侵害,更加痛苦。而死神接踵而来,一切享受,一切占有,一切名利权势,皆随之散失,更是苦上加苦。故言:‘须臾而老病相寻,迅速而无常又至。’

 

风火交煎,神识于中溃乱,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

 

此说死苦。当人无常到来,面对死神,四大分散时,风鼓火动,互相交煎,令人神志昏迷,心识混乱,眼不能认识至亲,耳不能辨别声音,其他鼻舌身意,同时崩溃,丧失作用。故言:‘风火交煎,神识于中溃乱。’因为风火交煎,蒸发人体内水份,致使体内精血唾液竭尽,表层皮肉干枯,变成骨瘦如柴,无复昔日的肌肉润泽,故言:‘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

 

当人‘死有’现前,四大分散,神识分离时,眼虽不能见物,耳虽不能辨声,但感觉十分敏锐。觉知身中每一毛孔犹如被针剌钻,身上每一窍穴,皆如刀割,苦不堪言。故言:‘无一毛而不被针钻,有一窍而皆从刀割。’

 

龟之将烹,其脱壳也犹易;神之欲谢,其去体也倍难。

 

是引用譬喻,说明人临命终时,神识离开人体的困难与痛苦。龟是长寿瑞物,欲脱其壳,实在不易。除非置之锅里烹煮至死。然人之识神,是人的命根,当人生时,先入娘胎,然后孕育胎儿的四大六根色身。当人死时,四大分散,六根停止活动,但此命根的识神,迟迟未能离开人体。所谓:‘去后来先’,当人由四大五蕴组合而成的生命面临崩溃,‘死有’现前的一刹那,识神的彷徨无依,贪恋无奈,忧煎苦恼,比较乌龟脱壳之苦犹甚。故言:‘龟之将烹,其脱壳也易,神之欲谢,其去体也倍难。’

 

心无常主,类商贾而处处奔驰;身无定形,似房屋而频频迁徙。大千尘点,难穷往返之身,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向使不闻佛语,此事谁见谁闻,未睹佛经,此理焉知焉觉。

 

前文是说众生的生、老、病、死苦。今言众生,积劫轮回生死之苦。心无常主之‘心’字,指众生的六种识心而言。此六识心,扳缘六尘,恒随境转,无一定的主宰。由于追逐名利,贪求财富,心猿意马,片刻不停。类似世上富商巨贾,熙往攘来,营营役役,四处奔驰。故言:‘心无常主,类商贾而处处奔驰。’

 

身无定形的‘身’字,指众生由妄想识心作业所招感的业报色身。此业报色身,随业受报,无固定的身形。时而天身,时而人形,时而在地狱,饿鬼道中受报,时而变成种种畜生的形象。由于善恶业缘所牵,随时改貌易形,六道升沉不定,犹如人赁屋居住,经济富裕之时,则租赁高楼大厦定居,经济贫困,便迁往蓬门荜户栖身。频频迁徙,居无定处。故言:‘身无定形,似房屋而频频迁徙。’

 

众生作业受报,身形好丑,非始自今日,而是从无始以来,轮转六道,所受生死次数无量,假如将三千大千世界尽磨碎为微尘,如是一粒尘点,比如一番生死,亦难穷尽无始时来,在六道往返中所受生死的次数。故言:‘大千尘点,难穷往返之身。’

 

当众生历劫往返六道生死中,舍身受生,生离死别时,所洒的血泪,较之波涛汹涌的四大海水犹过之。故言:‘四海波涛,熟计别离之泪。’

 

‘峨峨’,是形容高山之形状,‘莽莽’,是指大地野草众多之相貌。‘积骨’,是说众生轮回六道中,生生世世,所遗留的骸骨,堆积起来,固然超越高山。而每次生死所遗尸体,横卧大地,较之大地野草还多。故言:‘峨峨积骨,过彼崇山,莽莽横尸,多于大地。’

 

前面所说,众生由六种识心作业,随业受报的身形不同,频频迁徙于人间天上,以及无始时来,在六道生死中,受生的数次,超越尘点劫数。而积骨如山,尸遍大地之事实,皆是佛所说的真实语,而且记载于佛经。若不闻佛语:世间一般愚痴无知的人,有谁能知能见此事?若不阅读佛经,焉能觉知六道轮回,生死无量之理?故言:‘向使不闻佛语,此事谁见谁闻?未视佛经,此理焉知焉觉。’

 

其或依前贪恋,仍旧痴迷,只恐万劫千生,一错百错。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道路冥冥,别离长久,三途恶报,还自受之,痛不可言,谁当相代?兴言及此,能不寒心。

 

此说明众生无量劫来,受生死痛苦的主要原因,皆由贪嗔痴所致。众生贪恋五欲,固然是招致生死的主因,然众生之所以贪恋五欲,却是由于愚痴,愚痴,就是无明。所谓:‘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是以孕育众生无边的生死。若然贪痴不断,生死不了。‘只恐万劫千生’,轮转六道,求出无期,形成一错百错。

 

‘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佛言:众生轮转六道受生,失人身的机会如大地土,得人身的机会如爪上尘。是以人身难得,得又易失。我等今既得人身,诚应把握光阴,断除贪痴,勤求佛道。否则,坐失良机,追悔何益?

 

‘道路冥冥’,指人死后,在黄泉路上,杳杳冥冥,莫适所从。上升下坠,唯有被业所牵。‘别离长久’,指人生离死别,无论生前如何恩爱,死即成空。所谓:昔日风流,而今安在。一旦堕落三涂,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若想再来做人,续未了情,恐怕遥遥无期。故言:别离长久。

 

‘三涂’指地狱、饿鬼、畜生。由十恶业所感,故言:‘恶报’,三涂恶报,是个人所作恶业之因,所感恶果。因果报应,自作自受。虽然,骨肉至亲,不可替代,诚如狮子峰禅师所说:‘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朒满堂,有谁替汝?生者空自悲切,死者不免神识奔驰。前途不见光明,举眼全无伴侣,过奈何岸,见之无不悲伤,人畜门关,到此尽皆凄惨。’故祖师兴言及此,不觉心寒。

 

是故宜应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自他兼济,彼岸同登。旷劫殊勋,在此一举,是为发菩提心第六因缘也。

 

是故,是承上起下之词。既然生死如此悲苦,诚应急谋断截生死洪流的良方,寻求出离欲海的舟航。然断截生死流的唯一良方,就是转愚痴成智慧,出离爱海的舟航,就是转贪爱为慈悲。有智慧便不再痴迷尘境,贪恋五欲,而能断生死因,上求佛道以自利;有慈悲则不再损人利己,反而舍己利人,便能下化众生以利他。如是自他兼济,便可断生死流,出爱欲海,自他兼济,彼岸同登。

 

转愚痴成智慧,而上求佛道;舍贪爱成平等慈悲,而下化众生,即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直至二利究竟,福慧具足,必然可以超越旷劫的生死苦,共证无上道,是以解救旷劫生死祸患最大的功勋,端在念生死苦,发菩提心之一举。故言:‘旷劫殊勋,在此一举。’因比,念生死苦,是发菩提心的第六种因缘。

 

昔日,中国梁武帝拜宝志禅师为国师。一日,帝请志公同看戏,演员见皇上及国师在场,演出特别落力,唱得更好。散场,帝问国师,今日的戏演出如何?国师答:不知。帝又问:唱得好么?国师亦言:不知。帝问:同在看戏听戏,何以不知?国师说:‘生死事大,那里有心看戏’。此正是修行人的本色,虽然同坐看戏,但内心仍然在参究生死大事。所谓:随缘不变。帝闻言:大惑不解。国师请帝下令,明日照旧做戏,再来同看。国师次日向刑部借一应死的囚犯,带来看戏。并对帝言:今日带来一囚犯,请帝令其跪在台前看戏,听戏,同时于其头顶放一盆水,戏毕,若然水不倾出,便赦其无罪还乡,若水倾出,即在台前斩首。囚犯领旨,心中思惟,今日是否能免一死,全在乎头顶之水,于是集中精神,注意头顶盆中之水,不敢稍动。戏毕,水一滴不泻,国师令人将囚犯头上盆水取下,并命其叩谢皇上不杀之恩。并请帝问:‘今日之戏如何?’答:‘不知’。再问:‘唱工如何?’亦答:‘不知。’帝责曰:‘命汝看戏,因何不知?’囚答:‘升下,在此生死关头,我全心照顾盆中之水还来不及,何来心情看戏?’帝闻言,始知国师昨日之言有理。由是推之,出家人若能念旷劫生死苦,求出生死心切,则六根对六尘之境,自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放弃扳缘,反观自性。则智慧心生,愚痴心灭,不再贪恋世俗五欲尘劳,就可以断生死流,出爱欲河,若能进而观众生苦,发菩提心,上求下化,必然觉悟成佛。

 

7)尊重己灵

 

云何尊重己灵?谓我现前一心,直下与释迦如来无二无别。云何世尊无量劫来,早成正觉,而我等昏迷颠倒,尚做凡夫。

 

初句是征问,己灵,指众生自己本具的灵性,即是吾人现前一念的心性,亦即是佛性。此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生佛体同,圣凡无二。但释尊于无量劫前,早已成等正觉,而我等今曰,尚且昏迷不悟,颠倒行事,仍然做个凡夫,轮转六道,沉溺生死,备受众苦的折磨,得无遗憾?

 

又佛世尊则具有无量神通智慧,功德庄严;而我等则但有无量业系烦恼,生死缠缚。

 

释尊既然早己成等正觉,当然具有无量神通,无量智慧,无量功德,庄严法身理体。无量神通,是指佛之威力,神妙莫测,通达无碍,属于解脱德;无量智慧,是指佛的权实二智,佛以实智证理,以权智鉴机,权实不二,事理圆融,属于般若德;无量功德,指释尊累劫修因,积集功德,庄严法身,属法身德。而我等众生,不但贫穷无福慧,又因造无量劫来所造诸业,或善或恶,或粗或细,犹如绳子系缚于三界六道中受生,不得解脱,属于业障。烦恼,指贪、嗔、痴、慢、疑、邪见等,能恼乱人的身心,能昏蔽人之本性,令人心猿意马,妄念纷纷,胡作妄为,属于烦恼障。生死缠缚,是说众生沉沦生死苦海,升沉不已,无法解脱,属于报障。

 

心性是一,迷悟天渊。静言思之,岂不可耻?

 

众生本具佛性,与佛无异,但佛悟故,能起始觉智,证本觉理,具足三身,证三德,自利利他,快乐无比;众生迷故,起惑作业,由业感果,三障牵连,自害害人,苦恼无量,致使生佛,苦乐天齐,深夜思之,抚心自问,实在可悲可耻。

 

譬如无价宝珠,没在淤泥,视同瓦砾,不加爱重。

 

此引喻说明,宝珠喻佛性,淤泥喻烦恼。宝珠原本光洁明净,价值无比,但因被淤泥所污,失却本来光明,人皆视如瓦砾,不知爱惜珍重。喻众生本具佛性,原是灵明觉照,清净无染;但被众生心中烦恼障垢所蔽,光明不显,凡夫无知,随逐妄想分别执吝,流转生死,不知尊重本具灵性,不知寻求解脱。

 

是故宜应以无量善法,对治烦恼,修德有功,则性德方显。如珠被濯,悬在高幢;洞达光明,映蔽一切。可谓不孤佛化,不负己灵,是为发菩提心第七因缘也。

 

无量善法,指佛所说八万四千法门,是至善之法,可以对治众生心中八万四千烦恼。众生一向不知,佛性本具,与佛无异,用诸妄想,作业流转,如宝珠浸在淤泥,不知珍惜。今我等既幸闻佛法,亲近善知识,得知心性是一,诚应学习佛的无量法门。以无量善法,对治心中的无量烦恼,如是精进修习,日久功深,自然起始觉智,照本觉理。烦恼消除(解脱),智慧显现(般若),法身出缠(法身),圆证佛果三德,福慧具足,事理双照,等如将浸在淤泥中的宝珠取出,加以洗濯,回复宝珠本身的光明皎洁,若悬于高处,何止本身光明透彻,同时其光反映,还可以照破四周的黑暗。

 

诸佛度生,悲愿深切,为对治众生烦恼,宣说无量法门,我等果能如法修学,佛所说的无量法门,以无量善法,对治烦恼,自行化他,令我与众生本具的灵性,破缠而出,光明照耀,利己利人。既不辜负诸佛慈悲说法教化之恩德,亦不辜负自己本具的灵性,故言:‘可谓不孤佛化,不负己灵,是为发菩提心第七因缘也。’

 

8)忏悔业障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吉罗小罪,尚获此报,何况重罪,其报难言。

 

心佛众生,本无差别,由于迷悟因缘,故苦乐天渊。佛悟之故三惑尽,三智圆,证法身,具三德,神通自在,自利兼他;众生迷故,被三惑所困,三毒所害,三障所缠,烦恼无边,生死无尽,痛苦无量。今欲出生死,断三惑,除三毒,消三障,非忏悔业障,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不可。故忏悔业障,亦是发菩提心因缘之一。

 

众生由身口意所作之业,有善,有恶,或属无记。今言忏悔,是著重于恶业,因为恶业,将招苦果,障碍圣道,障出生死,非忏不可。至于善业,凡夫有漏善业,能障出世圣道;二乘圣人,偏空之业,及权乘菩萨,未能离相之业,皆障碍中道,皆应该忏悔,忏悔之法有三:

 

一作法忏:向佛前披露陈过,或对师长,或对和合僧,身礼,意诚,口说罪,求哀忏悔,誓不再犯,可灭犯戒之罪。

 

二取相忏:对十方佛前,发露忏悔,坦诚公布自己的过失,求佛证明,悔不再造。或修礼各种忏法,定期忏悔,感佛来应,或摩顶现瑞,能灭烦恼罪,而得身心泰然。

 

三无生忏:正心端坐,运用智慧,观无生理,深达实相故,亦名实相忏悔。如普贤观经言:‘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我心自空,罪福无生,是名大忏悔,是名庄严忏悔,是名无相忏悔。’所以说:‘罪由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皆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实相忏悔,能灭障碍中道的无明烦恼。

 

作法忏,取相忏,皆属事相忏悔,唯无生忏,是理性忏悔。今言忏悔业障,包括事相忏,以及理性忏。不但忏悔业障,同时忏悔烦恼障,及报障。以烦恼障,是业障之因,报障是业障之果,故但言:忏悔业障,即概括三障。忏悔三障,由事相忏,进而理性忏,是名真忏悔。

 

梵语突吉罗,略言吉罗,译名恶作,属身口之业。故戒疏中说:‘恶作恶说,同号吉罗。’是出家众五篇戒法中,最后一篇,属罪中最轻者,但犯之仍堕地狱受苦。时间,长如四天王天人五百岁。佛经说人间五十年,为四天王天一昼夜,然则此天一年,人问已一万八千岁。此天五百年,即人间九百万岁。犯吉罗小罪,尚且要堕地狱受九百万年之苦。

 

今我等日用之中,一举一动,恒违戒律,一餐一水,频犯尸罗。一日所犯亦应无量,何况终身历劫,所起之罪更不可言矣。

 

‘我等’指佛教四众弟子,‘尸罗’,正译清凉,旁译名戒。以受持佛戒,能防过止非,停息业火焚烧故。由于时世转移,去圣道远,我等佛子,无论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乃至日常生活,所须种种之用具,皆与佛世有异;是以一举一动,恒违佛所制之戒律,甚至一餐饭,一杯水,亦难免杀害众生,有违佛制。

 

由于我等一举一动,皆频犯尸罗,然则谨一日所犯,已经无量。何况积年累月,以至终身数十寒暑,更何况自从迷失真性,无量劫来,生生世世,起心动念,所造之罪,实不可言喻。诚如普贤菩萨所言:‘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且以五戒言之,十人九犯,少露多藏。五戒名为优婆塞戒,尚不具足,何况沙弥、比丘、菩萨等戒,又不必言矣。问其名,则曰我比丘也;问其实,则尚不足为优婆塞也,岂不可愧哉。

 

凡是佛弟子,必须严守佛戒,佛所制戒,可分为四级及四科。四级是五戒、八戒、十戒、及具足戒。在家佛弟子受持五戒、八戒;出家沙弥、沙弥尼、受持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皆名具足戒。

 

四科指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戒法,是如来所制之法;戒体,是由师资相传,作法成业,领纳于心,能生防非止恶的功德;戒行,是依戒体而起行,令身口意三业,动作如法,不犯过失;戒相,是四级戒品,行相差别,各各不同,皆属小乘戒。此外还有大乘十重四十八轻戒,三聚净戒等,于大小乘戒中,今姑且谨言最基本的五戒。出家佛子,尚且未能严格遵守,十之八九难免毁犯;而且犯戒之人,很少肯发露忏悔,多数是包藏瑕疵。

 

优婆塞,译名近事男,优婆夷,译名近事女,是在家二众。五戒,是在家佛弟子,所应遵守的戒律,亦是大小乘戒所共同的基础,尚且不能圆满具足,受持不犯,何况其他更严格,更难受持的沙弥,比丘,菩萨等戒?特别是菩萨戒,看似不拘小节,实际上较比丘戒更难受持。因为比丘戒,但能守口摄意身莫犯,三业清净,精进办道以自利便可。然菩萨戒则举心动念,皆应注意。即使能精进办道以自利,若不利他,不修持诸波罗蜜,以众善之法,饶益有情,便是犯戒。如梵网经中所说:十重四十八轻戒,以及优婆塞戒经中所说:六重二十八轻戒等,诚非一般初发心菩萨所能遵守不犯。身为出家佛弟子,堂堂比丘相,连最基本的五戒,仍未能严守不犯,然则,虽挂名比丘,实则不足为一在家修学佛法的优婆塞,岂能无愧于心?

 

当知佛戒不受则已,受则不可毁犯;不犯则已,犯则终必堕落。若非自愍愍他,自伤伤他,身口并切,声泪俱下,普与众生,求哀忏悔;则千生万劫,恶报难逃,是为发菩提心第八因缘也。

 

以下是劝导大众,忏悔业障,发菩提心。省庵大师之意是:我等佛弟子诚应审察谛观,如实了知,未受佛戒的人,则无所谓持犯,若然已求受佛戒,便应当尽形寿,终身严持不犯。犯必有罪,由犯戒的罪,必堕恶道,受极苦果,是以佛在遗教经中,劝谕比丘:‘当尊重珍敬波罗木叉,如闇遇明,如贫人得宝。’又言:‘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又言:‘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是第一安隐功德住处。’故省庵大师言:‘当知佛戒,不受则已,受则不可毁犯,犯则终必堕落。’

 

根据因果定律,犯戒之人,必然堕落三恶道受苦。然则我等比丘,连根本五戒,尚未能圆满具足,至于比丘戒,菩萨戒,更未能严持清净不犯,势必堕落。唯一自救之法,除非反省自责,求哀忏悔,为自己犯戒,将堕恶道而自怜愍,自己伤心外,更要为六道四生不知持戒,不求解脱,而悲愍同情,伤心流泪,身则恳切至诚恭敬礼拜,口则发露说罪,意则悲戚恳切,甚至声泪俱下,普与众生,求哀忏悔。凭此自利兼他,真诚忏悔之心,或可消灭犯戒之罪业,不致堕落三途受苦。否则,既已犯戒,又不知惭愧悲伤求忏悔。则恶报难逃,将万劫千生,堕恶道中,受苦无量。因此,忏悔业障,是发菩提心的第八种因缘。

 

9)求生净土

 

云何求生净土?谓在此土修行,其进道也难;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难故累劫未成。

 

初句是征,‘谓在此土’以下是释。净土,是指诸佛国土,十方诸佛国土,无不清净。其中经本师释尊介绍,而又为大众所周知的,有阿錿佛净土,药师佛净土,以及阿弥陀佛净土等。但因中发愿严净国土,成就众生,专接引娑婆国土苦恼众生往生净土的,是阿弥陀佛。省庵大师,为莲宗九祖,一生精进念佛,求生极乐净土。故知其劝人求生净土,是指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净土。

 

净土,对秽土而言。秽土,该是我等所居住的婆婆世界;因为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众苦充满,污秽不净,发心修行,障道缘多,助道缘少,不易成办道果。而极乐净土,当得见佛闻法,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助道因缘殊胜,修行办道,事半功倍,非此秽土可比。是以求生净土,亦发菩提心的一种因缘。

 

祖师言:因何求生净土?因为在娑婆秽土修行,魔障重重,其进道也甚难;然彼极乐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远离魔障,助道殊胜,而且寿命无量,一生即可以成办佛事,不但容易修行,还容易成佛。慈云忏主,将此娑婆秽土,与彼极乐净土,修行苦乐难易,分为十对。

 

1)此土有不常值佛苦,彼土有花开见佛,常得亲近之乐。

2)此土有不闻说法苦,彼土有水鸟树林,皆宣妙法之乐。

3)此土有恶友牵缠苦,彼土有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乐。

4)此土有群魔恼乱苦,彼土有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

5)此土有轮回不息苦,彼土有横截生死,永脱轮回之乐。

6)此土有难免三涂苦,彼土有恶道永离,名且不闻之乐。

7)此土有尘缘障道苦,彼土有受用自然,不俟经营之乐。

8)此土有寿命短促苦,彼土有寿与佛同,更无限量之乐。

9)此土有修行退失苦,彼土有入正定聚,永无退转之乐。

10)此土有佛道难成苦,彼土有一生行满,位居补处之乐。

 

由于苦故进道难,乐故成佛易;易故一生可以成佛,难故累劫难成。

 

是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末世修行,无越于此。然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

 

往圣前贤,指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世亲诸大菩萨,及莲宗诸祖。文殊菩萨,古佛再来;劝导众生,求生极乐。其往生偈言:‘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弥陀佛,往生安乐刹。’普贤菩萨是诸佛长子,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劝人发愿:‘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至于莲宗诸祖,无不提倡念佛法门,自行化他,以净土为依归。

 

弥陀经,无量寿佛经,观无量寿佛经,以及法华、楞严、宝积、悲华、华严等大乘经典,皆称赞极乐国土功德庄严。马鸣菩萨,著大乘起信论,龙树菩萨造大智度论,世亲菩萨作往生论,皆指归极乐净土。故言:‘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因为净土法门,三根普被,上智下愚,皆可往生。诚度生死之梁津,横出三界的捷径。特别是持名念佛,更是捷径中的捷径,故言:‘末世修行,无越于此。’

 

佛说阿弥陀经中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亦言:能发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临终必蒙阿弥陀佛接引,得上品上生。故言:‘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

 

但弥陀圣号,万德洪名,无福不备,若能执持弥陀圣号,即等如发三心,修三福。故言:‘多福莫若执持圣号。’念佛法门,贵在深信,切顾,实行。似乎偏于自利,实则是成佛法门。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成佛。’然则,岂可但求自利?是以念佛之人,自己厌离娑婆苦,欣求往生极乐,亦应念众生苦,发菩提心。

 

菩提心,是众善之王,一念发心,即统摄一切善法,一切善法,无不包容于菩提心中。故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

 

念佛是成佛的真因,布施仅是人天有漏福报。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小乘修行,志在自我解脱,不发大心,自利兼他,纵经尘劫修行,终难成佛。若能发广大心,行菩萨道,教化众生,愿与众生共离娑婆,共生净土,共证佛道,不久当来,必定成佛。故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

 

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是为发菩提心第九因缘也。

 

以下正是劝发菩提心,求生净土。修持净土法门,一心念佛,原本目的,希望自己将来作佛。然则,自当发菩提心,若不发大心,虽终日念佛,亦难成佛,念也何益?既发大心,当继之以实践,广修六度,四摄、以万行之因华,证无上菩提的佛果。但娑婆国土,属于五浊恶世,众生刚强难度,发心修行,魔障重重,难免逆境现前,心生退屈。若生净土,助缘殊胜,即可精进办道,速证无生,疾成佛道。如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裨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故言:‘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

 

如舍利弗尊者,过去曾发大心,行菩萨道,欲成就众生。天人现身为婆罗门子试之。一日,舍利弗外出,见一婆罗门子,在路边哭泣,舍利弗既发菩提心,立志助人,即生同情悲愍心,问婆罗门子,因何哭泣?子答:因母病危,医嘱用修道者眼睛,和药煎服即愈。因修道人眼睛难求,又恐担误日久,其母疾不治,故而哭泣。舍利弗思惟,我已发菩提心成就众生,自应取眼与之,遂以手将右眼取出。子言:‘右眼不能用,医嘱左眼方可为药。’舍利弗为救其母,实行菩萨道,难行能行,难舍能舍,复将左眼取出与之,宁受终身瞎眼之苦。岂料此婆罗门子,取眼嗅之,嫌其臭秽,不可和药,而掷弃于地。此难忍事,舍利弗终不能忍,而叹言:‘众生难度’。遂萌退志,以是因缘,尘劫堕在声闻道中。

 

此则故事,虽说是天人现身试之。实则,在此娑婆五浊恶世中修行,人事界的打击,自然界的灾害,无时无之,何况处处陷阱,在在诱惑,道心不坚,难免退失。因此,若想远离魔障,精进办道,求生净土是为上策。

 

菩提心是成佛之因,必证菩提之果,故发菩提心,名为下菩提种。农夫播种后,必需努力耕耘,去草施肥,始有收获。学佛人既下菩提种,亦应继续耕耘,以念佛之犁,去烦恼之草,如是自行化他,精勤不已,菩提道果,自可日益增长,甚至圆成佛果。

 

‘大愿船’,指阿弥陀佛,因中发四十八愿,成就国土,接引众生,往生极乐,名之大愿船。其中第十八大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以念佛之人,等如乘搭弥陀如来普载众生的大愿船,进入弥陀如来大誓海中,同赴莲池海会,决定往生净土,疾证菩提。因此,求生净土,是发菩提心的第九种因缘。

 

10)令正法久住

 

云何令正法久住?谓我世尊,无量劫来,为我等故,修菩提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圆果满,遂致成佛。

 

‘正法’,指娑婆教主,释尊所说之法。正法久住,何止有益世道人心,且为人天眼目,黑夜明灯,苦海慈航。无论为报佛恩,为求解脱,为度众生,皆应设法令如来正法久住于世。然唯一能令正法久住的方法,该是发菩提心,弘扬佛法,续佛慧命。是以令正法久住,亦是发菩提的因缘。

 

释尊未成佛前,与我等众生无异,因接受善知识的启示,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无量劫来,在生死中,为救度我等众生,不知付出多少代价,作过无边牺牲,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不辞辛劳,甚至代众生受无量苦,直至因行己圆,果觉已满,福慧具足,遂致成佛,可见佛道成功不易。

 

既成佛已,化缘周讫,入于涅槃;正法像法,皆已灭尽,仅存末法,有教无人。

 

释尊既成佛已,无量劫来,频繁往返于十方六道生死中,说法利生,救度有情。由于娑婆世界,苦恼众生,得度机缘成熟,故于娑婆世界,示现八相成道。四十九年,转正法轮,说大说小,说顿说渐,直至化缘已毕,即示现入灭。

 

佛灭度后,正法住世,可分为三时。谓:正法时,像法时,末法时。佛虽已离开人间,但法仪未改,佛弟子出家修行,严持禁戒,精进办道,有教有行,有修有证,谓之正法。佛弟子虽有教有行,似佛在世,但有修行,而无证果者,名为像法。像法转微,唯有其教,既无修行,亦无证果之人,名为末法。故法华玄赞言:‘若佛正法,教行证三,皆具足有。若佛像法,唯有教行,无证果者。若佛末法,唯有教在,行证并无。’至于三时年限,诸经各说不同,总有四种:

 

一、大悲经与杂阿含经说: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一万年。

二、大乘三圣忏悔经说:正法像法各五百年。

三、悲华经说:正法千年,像法五百年。

四、大集月藏经,贤劫经,摩耶经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

 

古德多依后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省庵大师生于清朝,正法像法,皆已灭尽,仅存末法,虽然佛教仍然流传世间,然已无信解修证之人,故言:‘有教无人’

 

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竞争人我,尽逐利名,举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衰残至此,殆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觉泪下。

 

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往往令人邪正不分,是非莫办,一般佛弟不守戒律,不习教典,不尚真修,不求解脱。只知人我是非,醉心名闻利养,身虽出家,心不入道,加以邪魔外道,恶意破坏,及在家信徒,名利野心,何止四众弟子,竞争人我,尽逐名利不已,即使非佛弟子,亦竖立佛教的旗帜,披上佛教的袈裟,夫妇现身,胡说邪行,从中取利。致使贩卖如来之声四起,争名夺利之人,举目皆然;佛教蒙污,僧格无存。

 

本来,佛是大觉圣者,人天导师,非一般提倡邪说之流;法是宇宙真理,人生正轨,解脱指南,非一般邪说邪行;僧是住持正法,弘通正法的佛教团体,非追逐名利的个别出家人。可惜时至今日,身为佛弟子,竟然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致使曾经写下辉煌历史,显赫一时的佛教,衰落残败至此,实不忍言!有心者能不伤心垂泪,悲痛不已?

 

我为佛子,不能报恩,内无益于己,外无益于人,生无益于时,死无益于后,天虽高,不能覆我,地虽厚,不能载我,极重罪人,非我而谁。

 

以下是说明应该发菩提心的原因。初句‘我’字,非独指省庵大师一人,而是代表所有出家佛弟子。华严经言:‘假使顶戴尘沙劫,身为床座遍三千,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能报佛恩。’是以省庵大师说:我等既然出家为佛弟子,诚应勤修佛学,勤弘佛法,内则以戒定慧饶益自己的身心,外则以六度四摄种种法门,利益众生,或可以报答佛恩于万一。今既内不能真修实证,外不能说法利生,何止不能报佛恩,而且‘内无益于己,外无益于人’,生时既无益于时世,死后无利于后人,实在罪大恶极,为天地所不容。

 

由是痛不可忍,计无所出,顿忘鄙陋,忽发大心,虽不能挽回末运于此时,决当图护持正法于来世。

 

由于身为佛子,未能弘扬佛法,图报佛恩,致使正法衰微,危机四伏,能不痛心疾首,悲教悲人,而思有以挽救?可惜彷徨无计。故省庵大师言‘由是痛不可忍,计无所出。’然正当无计可施之时,突然灵机一触,顿然忘却自己的鄙陋,忽然发起广大道心,上求下化,弘法利生,虽然际此末法时代,或不能挽回末法颓运于此时今日,但深信如果所有佛弟子,都能够发广大道心,弘扬佛法,决当可以图谋护持如来正法于末世。

 

是故偕诸善友,同到道场,述为忏摩,建兹法会,发四十八之大愿,愿愿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心心作佛,从于今日,尽未来际。

 

因为图护正法久住于末世的缘故,所以省庵大师,偕同诸善友,共同来到阿育王寺,佛舍利的道场,启建涅槃大法会,礼忏修法。

 

当时,省庵大师在主持涅槃法会时,并仿效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每一愿皆以广度众生,同登觉岸为宗旨。心心念念,不离将来成佛的愿望。但佛道遥远,非一生可能完成,是以希望于百千万亿劫中,行菩提道时,皆具足坚固深心,誓不退失菩提心;心心念念,唯佛道是尚,从今日开始,直至无限时间的将来,若不成佛誓不休。

 

毕此一形,誓归安养;既登九品,回入娑婆。

 

虽然,愿度众生,愿成佛道,但娑婆国土,环境恶劣,魔障重重,诚恐不易。因此,愿毕此一生,尽其形寿之后,誓必求归安养,投生九品莲中。极乐世界,七宝池中,莲华共分九品,即上中下品中,各分上中下三品。十方世界众生,发心念佛时,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即生莲蕊,并标念佛人姓名。自后,随其念佛的勤怠,而分荣枯。及其报尽命终,随其生前功行之胜劣,而分上中下品的等级。感应冥符,胜劣分明,丝毫不乱。

 

往生众生,皆以莲花为父母,由品位之高下,以定其出胎时间的长短。上品上生者,于弹指间,往生极乐,立即华开,见佛闻法,悟无生忍,蒙佛授记。得授记已,便可乘愿再来娑婆,大作佛事,以及游历十方,分身尘刹,广度众生。即使下品下生,但安养于莲华圣胎中,远离恶缘,常得闻法,长养善根,终必华开见佛,悟无生忍,再来娑婆,弘法利生。

 

俾得佛日重辉,法门再阐,僧海澄清于此界,人民被化东方,劫运为之更延,正法得以久住。

 

‘佛日’指佛宝,由于佛的智慧照耀真理世间,佛的慈悲抚慰有情世间,故佛出世,如丽日中天,孕育万物。因言佛日。‘法门’指法宝,佛所说各种大小乘法宝,能出离生死,入解脱之门,因言法门。‘僧海’指僧宝,僧众多如海水,而僧众持戒清净,犹如海水的澄清,因言僧海。可惜末法时代,去佛遥远,曾光辉灿烂的佛日,竟然失却昔日的光辉;能令群众出生死苦,证涅槃乐的法门,竟因人不弘传而闭塞不通;曾领导众生趋向真理,走向光明的清净僧众,竟破梵行,浑浊不清。今我等佛子,既誓归安养,见佛闻法,道业成就,则乘愿再来娑婆,弘扬佛法,广度众生,自可使‘佛日重辉,法门再阐,僧海澄清于此界。’

 

‘东方’指印度之东,即是中国。或东方对西方言,西方是极乐世界,东方指婆婆世界,‘劫运’指正法的劫运,正法被魔所侵,隐而不显,不能住世饶益众生,谓之劫运。今因我等佛子,发菩提心,乘愿再来,使佛宝光辉重照世间,令此东方婆婆世界的众生,被佛法薰陶,受佛教化,由信而解,因解而修而证,如佛正法住世时,有修有证。则正法劫运不止于千年,而得以更延至万年或万万年,以达到令正法久住之目的。

 

此则区区真实苦心,是为发菩提心第十因缘也。

 

是总结令正法久住而发心的理由。区区真实苦心,是省庵大师自称为教化众生,为令正法久住,更为速成道业,而发愿往生西方,又发愿乘愿再来娑婆,不但用心良苦,且是真实而又恳切至诚之心,此恳切至诚真实为令正法久住之心,是为发菩提心的第十种因缘。

 

三、结论--流通分

 

(一)反躬自省

 

如是十缘备识,八法周知,则趣向有门,开发有地。

 

‘如是’是承上,‘十缘备识,八法周知’是总结。十缘指前十种发菩提心的因缘;八法指邪、正、真、伪、大、小、偏、圆等八种差别心。能具备认识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以及周知邪、正、真、伪、大、小、偏、圆等八种差别心相,则今后自知趣向真、正、圆、大的法门,开发菩提的心地。

 

相与得此人身,居于华厦,六根无恙,四大轻安,具有信心,幸无魔障,况今我等又得出家,又受具戒,又遇道场,又闻佛法,又瞻舍利,又修忏法,又值善友,又具胜缘,不于今日发此大心,更待何日。

 

此举机缘殊胜,劝勉大众及时发心。华夏,是中国的别称,古人言:‘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今既得人身,且生逢中国,内则六根具足,无缺残之患,四大调和轻安,无疾病之苦;外则助缘殊胜,得闻佛法,具足信心,无诸魔障,已是人生的大幸。‘况今我等,又得出家,又受具戒,又遇道场,又闻佛法,又瞻舍利,又修忏法,又值善友,又具胜缘’,是列举胜缘。

 

‘出家’是割爱辞亲,出世俗之家,进身佛门修学佛道,为佛四众弟子之一。

 

‘受具戒’指出家二众受具足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能防非止过,增长善法。

 

‘遇道场’即值遇修行办道的场所。在当时,指阿育王寺,为大众修行办道之处。

 

‘闻佛法’即闻佛所说之法。当时省庵大师,在阿育王寺,聚众举行涅槃法会,宣讲佛说大般涅槃经,故大众得闻佛法。

 

‘舍利’是佛的灵骨,由戒定慧无量功德熏修而得。供养舍利,功德甚大,即瞻仰礼拜,亦能灭罪生福。

 

‘修忏法’是修持忏摩之法,说罪忏悔,改往修来,可消除业障。

 

‘值善友’即值遇善知识,共聚一堂,互相砌磋,劝勉,增益道业。

 

‘具胜缘’,一切胜缘,莫过于值遇三宝,当时三宝具足,故因缘殊胜。

 

以上八种胜事,机会难逢,今竟然于一时遇值,实人生不幸中之大幸。诚应把握良机,发菩提心,幸勿错过。故言:‘不于今日,发此大心更待何日。’

 

(二)普劝大众

 

惟愿大众,愍我愚诚,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未发者今发,已发者增长,已增长者今令相续。

 

省庵大师,对当时法会大众,唯一的希望,就是‘惟颐大众’,愍其愚拙而真诚,怜其用心苦而志坚,共同立此上求无上菩提的大愿,共同发起此广大的菩提心;且急不容缓,立即发心,依愿起行。前未发此心立此愿者,请于今日发起;前曾立此愿发此心者,请于今日,令此心愿增长;若已增长此心愿者,请自今日开始,令此心愿相续不断,早得成熟,幸勿退失。

 

勿畏难而退怯,勿视易而轻浮,勿欲速而不久长,勿懈怠而无勇猛,勿委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

 

此共有八个勿字,皆劝诫语。既立菩提愿,发菩提心,修菩提行,自当坚固信心,立定意志,刻苦忍耐,任劳任怨。今后于无量时空中,实践六度四摄,广度众生,无论遭遇任何困难,或人事打击,亦应苦忍,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切勿畏难,而生退转怯弱之心。

 

特别是佛道遥远,魔障重重,切勿视之为易事,而掉以轻浮之心。凡事必须顺序渐进,假以时日,方抵于成,非一蹴即至。所以说:‘欲速不达。’何况佛道遥远,菩萨道难行,必须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历久弥坚的精神,勇往向前,尽未来际,勤求佛道,广度众生。切勿急功好利,而无持久长远之心,致被魔所惑,求‘一生解脱’,求‘即身成佛’。更不应懈怠放逸,一暴十寒,而无勇猛进取之心,故言:‘勿欲速而不久长,勿懈怠而无勇猛。’

 

古人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何况当今末法时代,世道险恶,人心不古,我等佛子,厕身于处处荆棘,在在陷阱的社会中,办佛事,度众生,谈何容易?逆境当前,必须坚定立场,克制自励,以不变应万变,切勿一遇挫折,即委颓不振,以致功败垂成。更切勿因循成性,期待于他日。当知百岁光阴一刹那,人生苦短,转瞬即逝;诚应把握时光,奋振精神,面对现实,为佛道,为众生,自强不息,苦干实干,而放下个人的忧悲苦恼,成败得失。故言:‘勿委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

 

众生的个性有智愚利钝,众生的善根有深浅厚薄,但众生的佛性,平等无二,既无智愚利钝之分,亦无深浅厚薄之别。但肯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终必成佛。是以学佛之人,切勿因自己个性愚钝,对于佛果菩提一向无进取之心,而应该努力修持,积极进取,以勤补拙。更切勿以为自己善根浅薄,而生自卑感,以为成佛无分,自暴自弃,而应该立愿起行,广集善根,广修福慧。故言:‘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

 

譬诸种树,种久则根浅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则刀钝而成利。岂可因浅勿种,任其自枯,因钝弗磨,置之无用。

 

以下是引用两种譬喻,策励初心;一如种树,二如磨刀。种树之人,初下种时,其根固然很浅,但假以时日,‘根浅而日深’,岂可因初种时,其根浅而放弃灌溉,任其枯死?又如磨刀之人,初开始时,其刀锋固然钝而不利,若然磨久,则钝刀亦变成利器,岂可因其初钝,而不加工磨砺,置之不用?同样道理,人之根性愚钝,若能发心,精勤修学,日久功深,自然可以反愚成智,变钝成利。人之根基虽然浅薄,若能广集善根,广修福慧,一定可以由浅至深,转薄成厚,岂可因个性愚钝而不修,因善根浅薄而放弃,自甘永为焦芽败种,不能成为佛门法器?

 

(三)苦乐比较

 

又若以修行为苦,则不知懈怠尤苦;修行则勤劳暂时,安乐水劫,懈怠则偷安一世,受苦多生。

 

发心修行,无论自利抑或利他,皆应勤苦修习,六时精进,日以继夜,才有成就。特别是行菩萨道,饶益众生,更是艰难困苦。很多人因畏苦而不肯修行,懈怠终日。省庵大师说:‘又若以修行为苦,则不知懈怠尤苦。’因为修行,是成佛的根本,懈怠是堕落的因素。修行虽勤劳辛苦,但仅限于成佛之前,一旦功圆果满,福慧具足,从此挥别生死,抛弃众苦,安享无上法乐于永劫。故言:‘修行则勤劳暂时,安乐永劫。’

 

至于懈怠放逸,虽然苟且偷安于今生一世,但恶业牵缠,生死不了,永劫沉沦苦海,求出无由。故言:‘懈怠则偷安一世,受苦多生。’如是苦乐比较,智者宁可忍受修行勤劳暂时之苦,以换取佛道永恒的快乐,以免长受六道升沉生死之苦。

 

(四)再三叮嘱

 

况乎以净土为舟航,则何愁退转;又得无生为忍力,则何虑艰难。当知地狱罪人,尚发菩提于往劫,岂可人伦佛子,不立大愿于今生。

 

发菩提心,先誓生安养,乘弥陀大愿之舟航,入净土之大海,登莲邦之彼岸,亲近弥陀,闻法修行,悟无生忍,证不退转后,再来娑婆,广度众生,大作佛事,凭法忍力,得三轮不可思议;意轮鉴机,身轮现通,口轮说法,则何愁退转,又何虑艰难?

 

‘当知’是勉励语,地狱众生,虽受苦于今时,尚曾发菩提心于往劫,罪报受尽,凭昔日发菩提心的善根,又可转世为人,出家修行。何况今生为人伦,又出家为佛子,岂可不把握人身,立求菩提大愿于今生?

 

无始昏迷,往者既不可谏,而今觉悟,将来犹尚可追。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怜,苟知而不行,尤为痛惜。

 

众生自无始时来,一念不觉,无明障蔽,昏迷本性,积劫不悟,追悔莫及。今既得闻佛法,得出家修行,已觉悟佛性本具,自当作佛,不应再从迷积迷,而应该急起直追,立大愿,发大心,向菩提觉道迈进,以免辜负己灵,图报佛恩。

 

众生因无智慧力,迷而不觉。如楞严经说:‘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受轮转。’佛眼观之:固然可哀可怜。今既闻佛法,得知生佛同体,凡圣无二,只因众生一念迷倒,妄想为患,自取沉沦,若不立大愿、发大心,精进修行,谋断妄想,求出三界生死,自他兼济,共成佛道,更加可惜,尤为诸佛所悲痛。

 

若惧地狱之苦,则精进自生,若念无常之速,则懈怠不起。又须以佛法为鞭策,善友为提携,造次弗离,终身依赖,则无退失之虑矣。

 

身为佛子,自知有六道轮回,当深信因果报应,若畏惧地狱罪报苦楚,自应生起精进勇猛之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救救人,自利兼他。当知人命无常,四大苦空,五阴无我,所谓:人命无常呼吸间,一息不来便是隔世。当勤精进,慎勿懈怠。故言:‘若念无常之速,则懈怠不起。’

 

精进办道,必需以佛法为指南,为依归,为鞭策,使自己趋向菩提,不致误入歧途,彷徨无依,或一暴十寒。更要亲近善知识,共同熏修,互相劝勉,使在菩提道上,获得指示、鼓励、与警惕。造次不应该离开三宝,不要远离善友,终身以三宝及善友为依赖,为指归,自然没有退失菩提心的忧虑。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

 

能一念发菩提心,已种下成佛的种子,当来必定成佛。故言:‘勿言一念轻微。’

 

若能立成佛的大愿,自然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自他皆利。故言:‘勿谓虚愿无益。’

 

若能除妄想,依真心,精进办道,成佛当然必成事实。若立广大愿,行菩萨道,则二利必然究竟。故说:‘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

 

‘心王’,指菩提心言。菩提心是成佛真因,是众善之王。虚空虽然广大无涯,然与菩提心王比较,则‘心王为大’。因为菩提心王,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于无量时空中,广度众生,广集福慧,无有终止,无有边际。故言:‘虚空非大,心王为大。’

 

金刚能毁众物,坚固无比,但仍然可以碎为饰物。若立愿坚固,则任何势力,不可摇动,如昔日释迦如来,于菩提树下立愿,若不成道,誓不起此座。结果战胜魔军,不为所动。故言:‘金刚非坚,愿力最坚。’

 

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连社宗盟,自今缔好。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愿与大众共勉之,幸甚幸甚。

 

以下是结劝流通。‘大众’指当时涅槃法会大众,实则包括今后一切佛弟子。省庵大师言:若佛弟子,不嫌弃我苦口婆心劝练之语,能共立大愿,同发大心,则我等彼此之间,便成为菩提眷属。

 

‘莲社’是大众聚集念佛的道场。大众既发大心,立大愿,誓归安养,再来娑婆度众生,彼此志同道合,共同念佛,成为莲邦之友好,则等如结成莲宗同盟。

 

愿是事业成功的开始,一切力量的总汇,凭愿力的策励与支持,无事不成,无功不克。我等佛子,既同发愿,誓归安养,则必乘此愿力,同生净土,同见阿弥陀佛,同闻妙法,同证无生,同于十方化度众生,同成无上菩提。然则安知未来成佛,圆满三十二相,百福庄严,非自今日发菩提心,立广大愿开始?今日发心立愿是因,未来成佛三十二相福慧庄严是果。正是以菩提因,感菩提果。

 

‘愿与大众共勉之’,是全文的总结。省庵大师最后结言,愿与法会大众,共同劝勉,互相策励,努力修持,自他兼利,则何止我等佛子,有幸,即一切众生,亦蒙其利而有幸。故重言:‘幸甚!幸甚!’

 

由于省庵大师此‘劝发菩提心文’的启发与劝导,我等既然已经知道,何为菩提心?因何要发菩提心?以及得知发菩提心的好处,能令自他共出生死轮回,共种成佛之真因,共证无上菩提之极果。本人亦希望各位,从现在开始,同立广大愿,共发菩提心,同修菩提行,同念阿弥陀佛,共生西方净土,同游十方,分身尘刹,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同于不久的将来,同证无上菩提,是则佛教幸甚!众生幸甚!愿与各位共勉之!

 

返回[般若文库]首页 | [繁体版]



 
Copyright @ 2003-2012 丰财园中国最大佛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