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因老法师

 

妙音居士著

 

第一章 圆因师父生平事迹

第二章 圆因法师念佛放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 圆因法师影响与贡献

结论

参考资料

附件、圆因功德会的出版书籍

附件、圆因法师年谱

注解

 

第一章 圆因师父生平事迹[1]

 

第一节 未成宗教人物前的生活与作息

 

圆因法师,俗性敖,名乃樾,民国前二年元月二十一日出生于山水秀丽婉约,人文荟萃且富庶安乐盛产鱼米,太湖之滨的江苏省无锡市之望族人家。是个诗书致世,孝友传家的贵族,祖父及父亲都是当时的达官显贵,家境十分富裕。生长在此地灵人杰的环境中自然养成超尘脱俗光风霁月之外貌及温柔敦厚的书卷气质。

 

其祖父廷铨公,前清武备学堂炮科出身。民国初年,曾任湖北省汉阳兵工场总办,执掌整厂之营运整理,该厂专门负责枪械的制造,为当时全国最重要的国防武器生产单位。毕生贡献国家,功勋彪炳,逝世后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其外貌气势懔然令人敬畏,于抗战期间,曾有一次日军欲来扣押其住宅,因见到挂在墙上穿军装的照片,被祖父威武的气势所摄而打了退堂鼓。

 

圆因法师的父亲,字宇润,号少安,广东岭南大学外文系毕业,历任两任县长,江西与广东二省的县长暨督衙门外交官等职,九江监督衙门外交官,后因居势关系而弃宦从商,便经营江西九江豫章银行总经理及无锡庆丰纱厂董事。

 

母亲汤大贞女士,生育三男五女。长兄自幼过户二伯,法师与弟敖乃权(慈因法师[2])分别排行五、六,而父亲特别宠爱此俩兄弟,故俩人自幼即承父命以朱砂、黄裱纸恭敬抄写《金刚经》,并学习英语,且寄望甚高,颇费心思栽培。

 

法师先后毕业于上海(租界)英人所办的华童公学,无锡私立的辅仁中学,江苏省立水产学校(Marine Product College),旋即负笈日本,留学东京日本大学,专研经济,在求学期间为了加强日文能力,就单独到一个很少有中国人地区,向一个日本家庭租赁居住,仅仅一年的时间,其日文程度已远超过同校的学长。由此看来法师在未出家时,可说素有颇高的语言天份,除会英、日语之外,也擅长大陆八种的各省方言[3]。不过那年,二十多岁时,有次利用学校放假期间,回家探亲时,却遭逢民国二十六年,中日战争爆发,毅然以爱国志节,弃学返国,举家迁徒西南后方,投身生产报国之抗战行列,初期服务运输业,续由兄弟二人合营商贸。

 

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国势日强,军国主义思想抬头,便以积弱已久的中国为首先并吞的目标,由于这样子的浴血战争产生了无数的悲剧,断送数十万计的幸福家庭,牺牲千百万的宝贵生命,中国半壁的河山曾沦丧为日人的手中。其中不愿被奴隶的人们告别了家乡,告别了生我育我的土地,响应政府的号召向大后方转进,为了子孙后代的基业、为了长期抗战,掀起了人类历史上最大一次的迁移,在逃难的日子,前面是茫茫然的未来、艰苦狼狈的旅程,后面则是漫天的烽火、苦苦相追的敌人,偶而还会遇到打家劫舍的匪徒从旁欺凌,那时住宿不定、饥渴逼人算是小事,各种的疾病、骨肉离散的死亡,种种的惨状相继而生。当时人们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政府到那里我们就到那里,彼此相互鼓励。

 

在这场大浩劫中,法师一家人也无可避免的加入逃亡以及建设大后方行列中。在逃亡的日子中,一家人却每每有惊无险,奇迹的度过各种难关,非但是当时面之,即便是现在思之,总觉得太不可思议。

 

法师总觉得是自小抄《金刚经》而得佛菩萨感应所致,否则巧合那里只有一、两次,决不能处处都化险为夷。虽不免餐风宿露,但也是平安度过,有关此不可思议的旅程,由后面感应故事中可见之。

 

逃难的日子,是自无锡往南京,而汉口再向湖南的衡阳,接著由衡阳进入大后方,在抗战期间其足迹遍布滇、桂、黔、川各省。

 

过去法师曾在西南公路局昆明修理厂实习负责汽车材料及工具的管理。当时对此工作十分的投入,颇受厂长的赏识,后来厂长的朋友-朱研延光先生,交通大学毕业,来台时曾任交通部次长,并向厂长表示有家英将设分公司,欲网罗精英人才来经营业务,请其推荐,此时法师则为眼前最佳人选,此家英商公司在重庆专营汽车零件、五金材料、规模很大,当他掌管时,业绩甚佳。

 

其回想过去战争时候,物价极不稳定,涨幅的情形很惊人。不过法师在其间因投资有术而赚入不少的钱。因此抗战胜利之后,便返乡根本无须工作,当时被喻为不愁吃穿的-寓公。当时的年龄尚未四十。

 

再说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胃口养大之后就不得了,有钱后还希望更有钱,于是又将所赚的钱去投资于其他的事业上,并且获利甚多,仍然未之足,进一步又去玩股票,最后钱都赔在股票中,只剩少许留在身边。说到此,法师感慨的说:‘因果昭彰,丝毫不爽,如何来便如何去,一切总是春梦一回,学佛要趁早,免得被贪、嗔、痴三毒所蚀,万不可说等到××岁或赚到××钱才去学佛,恐怕那时已悔之晚矣![4]’

 

中国的苦难,未因抗战胜利而结束,战争的阴影又再笼罩原本美丽的江南,顿使江南,日出不再红似火,江水春来也不再绿如蓝,颠沛流离的日子又再度到来,告别了家乡,拜别了祖坟,一家人辗转来到-宝岛的台湾,万万没想到这样的一别就与故乡已告缘尽了!

 

民国三十七、三十八年,兄弟俩随侍慈母迁台,落脚在台北的林森南路。起初也是安享-寓公悠闲的日子,后来觉得如此无所事事岂不会坐吃山空?逐与弟合开专卖食品为主,冷饮为辅的-华一商行,在兄弟俩的巧夺天工下,使这家店富有特色,颇受消费者欢迎,因此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兄弟俩经营有道,不到十年光景,就赚到当时第一特奖的二十万即不想要再做了,来台后十余年,慈母示疾,兄弟亲侍榻前,竭尽孝心,直至汤太夫人往生,威念亲恩昊昊,体恼生命无常、悲痛难抑而无心恋钱、乃急流勇退,并结束当时如日中天之兴隆商业[5],发心向佛,茹素斋戒,依印顺法师授三皈依,隐居市郊,离现今故宫博物院不远的官邸附近-芝山岩。其土地是由一位副司令所提供的,盖建的房舍是十分符合现代化的而且舒适,从此清修。法师又笑著说:‘那栋房子比现在的茅蓬好多了。[6]’

 

每个人开始学佛都有其机缘,兄弟俩在商场上急流勇退,对人生有一番彻悟,除受佛法的薰习外也皈依。终日用功念佛、打坐,并背诵《金刚经》、《大悲咒》、《楞严咒》用功到形容消瘦。在舒适的芝山岩却只住短短的一年。

 

第二节 成为宗教人物后的变化与意义

 

法师成年之际,尊翁宇润公曾告诫:‘娑婆世界苦不堪言,尔等切莫轻言成家,将来或有殊胜机缘,诚亦难料。’法师秉承庭训,始终保持童身。

 

民国五十一年(五十三岁),某日应一位任教于清华大学的朋友邀请,三人共往水里莲因寺打佛七,那位教授在佛七圆满时即表明欲在此地出家,但因缘未合和而先行离开。兄弟俩则继续停留一个星期。忏云法师乃告以因缘成熟,兄弟俩也觉得应摒绝万缘,从忏云法师祝发,就这样俩人也开始了另一种的宗教生活,并被授与法号-释圆因、释慈因。

 

圆因师曾任莲因寺知客师约一年多,深得忏云法师赏识,后来因感觉修行需要、来日不长,为期真正了脱生死,忏云法师也特许其于后山盖茅蓬,让俩兄弟各有一间小佛堂可各自用功,闭关苦行,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持戒守律,勤修六度,历三十余年,如法修行。在隐居茅蓬时,其弟慈因师有时会起身拜佛,而圆因师在五十多岁时就曾染上风湿性关节炎,因此拜佛相当困难,拜完之后常感头昏,旦圆因师并不加以理会身体的障碍,以坚定的毅力加以克服,拜不久后,病痛也就好了。

 

细观,过去圆因师生活的条件是十分优渥,钟鸣鼎食之家,自小衣食无缺,又深受到长辈的恩宠与厚爱,从仆簇拥,换言之由此法师的出家背景,可以说他与一般的人不同,因为过去在大陆的出家人,多半是因家贫,父母无力抚养,才被送到佛寺出家[7],他舍弃人们汲汲渴求的富贵荣华到甘于淡泊离欲。圆因师却常说:‘这是多生修来的因缘,唯有学佛往生极乐净土,才是真解脱,才是真正的离苦得乐。[8]’在山中修行的岁月中,圆因师曾抄写多种经书。平日和慈因师拜佛、念佛外,还经常上山捡木柴,扛回来做燃料,也捡许多掉落满地野生的果实,如梅、李、杨桃、龙眼等,将它制成蜜饯,遇到有缘的居民则与其结法缘,有不少人都尝过,其手艺高明。

 

除此之外,圆因师对众生都十分慈悲,每日皆用米食喂养屋前穿梭的小鸟们,所以来到此会感到这边的鸟儿特别多,鸟鸣声也特别嘹亮。其中最特别的一事,是在多年前有对画眉鸟,老是飞来跟师父一同念佛,甚得师父之欢心,然而不幸的是,某日其中一只鸟突然失去踪迹,另外一只则飞来悲鸣不已,仿佛在哀求救助,圆因师四处找了很久,也无结果。过不久,仅存的这只鸟也不见踪迹了。

 

事后不久,慈因师曾从这画眉鸟彼此相思的故事做比喻并预知时至的说:‘圆因师我欲先离去’。其弟慈因师的身体向来是很健朗的,便用在此故事中鸟的失踪做比喻,圆因师立刻能意会到言下之意。某日的夜里,慈因师忽然腹痛如绞,急送医院,结果得了腹膜炎而且病情加剧,没多久在多位僧人与居士的佛号中往生。享年七十岁,该年为民国七十年。

 

虽然明知生命本无常,一切皆是苦空、无我,无奈七十年的朝夕相处,相互扶持,比翼双飞,一旦雁行折翼,情何以堪。圆因师曾为此事悲伤不已,故化悲愤为力量。乃决定更加用功,闭关精进不干世事,并发愿抄写《金刚经》一百部,回向往生-西方净土。此一百部约历时两、三年才完成。迄今圆因师仍然精进不懈,前后共抄写了近三百部。

 

近三十年的山中苦行,圆因师始终抱持规律的作息,每晚入夜即眠,子时即刻起床,漱洗后做早课,拜佛(含:八十八佛、十大愿王共一百余拜)还有念佛、诵经及打坐。圆因师平日非常爱惜物命,衣服破了自己缝补,穿针引线毫无困难。另外对十分不起眼的废物,经过其巧妙之手,就成为精致的用具,由屋内屋外均可以看见其成绩,甚至还亲自爬上屋顶上修理屋瓦,几次跌跤都毫无损伤,更深知真有护法神护持,并且除了冬天外,每天都会在屋前晒一捅水做沐浴之用,如此是既卫生又省燃料。

 

圆因师常在庭院处施食给往来的猫、狗、鸟及蚂蚁等小动物。当慈因师往生后,莲因寺则由缆线送斋上来,而圆因师仍然会煮一些饭并笑著说:‘小鸟儿比较喜欢吃熟饭’。古德也云:‘为鼠常留饭,怜蛾罩纱灯。’其慈悲更甚于此,十方善信送来的供养亦一文未留,全拿去印佛书,卡带、CD、VCD等再与大众结缘。

 

圆因师毕生专修净土法门,隐居近三十年,待民国八十年,以因缘成熟,开蓬度众,弘法利生。定期护生放生,倡印大量佛书,录音带。法师秉持‘愿众生得离苦,不为己身求安乐’慈悲心愿,其作风不谈玄说妙,总是苦口婆心劝人念佛;广修福德、印经、吃素兼放生,恒常开示弟子说:‘以戒为师,老实念佛’并且强调吃素放生的重要性又说:‘凡学佛者欲往生极乐,第一要吃素放生,从未闻吃荤腥并杀生的能往生。其次修学大乘佛教的精神,发菩提心多做利益众生之事业,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培养慈悲心,使自己的言行遵照佛陀的教示与古德的行持。第三是-老实念佛,学佛勿花样多,依据《弥陀经》上所说要专一心志,至诚恳切,平常要养成多念的习惯,使行愿具足,要自力加上佛力加持,往生才有希望。’总而言之,其致力于净业之提倡,净宗之弘扬,不遗余力。

 

当今佛教界,尊为龙象的忏云法师,亦曾赞叹:‘莲因寺前有浊水溪,后有高山,高山上住有修行人,道行很高。’

 

第三节 感应事略

 

圆因师毕生感应[9]事甚多,又身遭抗日战争与大陆溣陷两次的大灾难,所以说其感应故事可以说是一箩筐,但有人说感应的事不可以说,恐会遭人毁谤。圆因师:‘佛菩萨大慈大悲,寻声救苦,大慈大悲,无机不摄,无愿不从,我们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连观世音菩萨都遭人毁谤,我们又担心什么?’

 

在高僧传中有一则故事是说,莲宗四祖,唐朝的法照大师,去礼五台山时,得见文殊、普贤菩萨二菩萨时,向祂们启请修行方法,二大士教示其念佛法门并摩顶曰:‘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法照大师[10]遇此殊胜境界亦不敢告人,后来两次在精进念佛时都见到梵僧质问并说:‘大圣文殊,现在此山,尚受人毁谤,你又何必担心,只要把所见的境界普告众生,使见闻者发菩提心。’所以圆因师略说感应故事,也是要激发我们的菩提心,也就是说由信启愿而学菩萨行,自然而然佛菩萨的感应是不其求而来的。

 

兄弟俩从小就遵从父命抄写《金刚经》多部,并依嘱咐在年节或父母生日之时,恭敬的予以焚化,并妥善处理余灰,并将功德回向父母亲或祖先,可令存亡两利,殊不知抄写此不思议的经典,在不知不觉中即种下不可磨灭的善根种子,由此善根种子产生许多的感应事迹,如亲身体验到逢凶化吉的实况等等;同时也种下以后出家的因缘,以下则略述十项。

 

一、千钧一发

 

抗战一开始日军爆发松沪战争,战争瞬间漫延至大江南北,日军挟有强势的陆海空三军,加上三个月灭吾中国的宣传伎俩,欲一举令中国臣服。狼烟四起;遍布谣言,家园虽好,却莫可留恋。在仓促逃难的情形下,很多贵重的东西,都来不及带走,仅仅拿随身行李、少许的路费、一部《金刚经》。

 

当决定离开家乡时,首先选择的就是火车,无锡的位置,正处于京沪铁路的中间点,自然是搭火车往南跑。父母及兄弟姐妹一家八口,带了行李,分别乘八辆的人力车,到了车站,一看不得了,车站的内外皆是人山人海,看了人都傻了,不要说买不到票,就是要站也相当的困难。正在彷徨间,忽然见到一位身穿铁路局工作服的人,既然是弟弟的同学,大喜之下求其协助,他虽面有难色,终于得到了车票。车票只解决一半的问题,因为如何的上车是另外个问题,结果弟弟的同学集合一批车站的服务人帮助他们上车,行李则由窗户扔进车窗内部。

 

这时逃难在不知所以然下,在千钧一发时突然出现贵人,而贵人不在权力高低,这时一位工作人员也比铁路局长更帮的上忙。自此以后,处处都有相识或不相识的人相助。

 

二、最后一班

 

搭车不久到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后,此时也是人心惶惶,政府首都也要迁移撤退,一家人也欲乘船溯长江上行,但船票早已一票难求,大小旅馆也已客满,成了无处栖身的窘状,无法可想,只有上船去碰碰运气。人同此心,当时江边码头更是万人穿钻动,拥挤不堪,正忧虑时,突然见到一艘轮船上有位陌生的水手,指著人堆向我招手,示意欲带领我上船,迟疑片刻,此时也别无选择,全家人,挤出人堆,在其引导下顺利的到船舱的最上层,行李也由吊篮吊上。此是全船最好的地方,是船员的舱位,十分地舒适,与下面几层挤得像沙丁鱼似的船舱实有天壤之别。

 

船于入夜后正要解缆启航,约十余分钟后,即听到南京方面一片的鬼哭神号的紧急警报声,船只立即停驶,行灯火管制,四面漆黑、人人屏息以待,当时我们居最高一层,非常清楚的看到敌机疯狂的扫射,我军则以高射炮猛烈还击,火舌四窜,炮声震天。

 

假若当时没有搭上这最后一班,仍然留在码头附近,他们全家可能在敌机的扫射下,就像他们一样,东奔西跑,一片混乱,相互践踏,父母子女无法相顾,将不知这是什么样的景象啊!不知会何等的凄惨!现在反而是轻松坐在船舱中像旅游一般,丝毫无逃难的样子。深感到天堂与地狱只是相隔一线间。

 

在船上待了两天至汉口下船,在这期间那位引领他们上船的水手,始终不见其人,究竟何许人也?何以如此礼遇?迄今仍旧未得其解?只有相信佛菩萨庇佑所致。

 

逃难的日子也并不完全像在旅行,俗语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何况在流亡中,在食、住条件算不太理想之下,他们算是蛮顺利的,并没有遭受到太多的苦难。某日,全家至衡阳后,欲至衡阳转公车再至某地时。不巧的是该站已经没有车子了,车站里的旅客与一些军人因为久候不见车辆,便动无明火殴打站长,令其设法解决。但因实在是无车可派,等车的人只有无奈地挤在车站中痴痴的等。在这吵闹当中,突然又认出该站长是自己中学的同学,该同学也示意不作招呼,但到夜色深沉时,此站长突然跑出来告知我一小时后,将有一班临时车将至,于是赶快买了八张票,一家人又顺利地搭上车离开了衡阳,续往前程。

 

他乡遇故知,本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不过以大陆地广人多的情况下,其同学又在这紧急时刻中出现,又在这重要的位置下现身,实是不可思议。

 

三、化险为夷

 

在逃难中,有次全家是搭乘小船,这是一种有篷子的小舟,妇女们都在篷子内休息,他们兄弟俩则是在篷外,那时治安十分败坏,军队和土匪相差不大,身份有时还可以对换。当船行驶至江中,突然被遭喝令需要停船检查,当时吓坏所有的人,连船夫也吓坏了。不过,一会儿便又听到大声叫著:‘自家人!走!走!’的声音,乃慌忙地快驶走,原来在暮色中当两船距离渐近中,错把此兄弟俩身上所穿的童军服认成是军服,所以便当成是自家人了。或许这是菩萨施了障眼法化险为夷吧!

 

四、缘定台湾

 

大陆沦陷前,各地局势皆很混乱,国民政府准备彻退来台,我们兄弟俩原本也无意要来台湾,某日,一位司令官因事到他们家里来,他顺便向其问起,以当时情况甚急,应如何才能够免除灾难而得逃?那位司令官告之,其部队将离此,而部队中有部吉普车,后面跟随著一部拖车,正可以被你们全家所搭乘,于是全家决定搭此车逃难。因此也得以政府撤退近于尾声之际,顺利地赶上最后一班中兴轮船来台,也因为缘定台湾并免除留在大陆被清算斗争的噩运。

 

五、经典无损

 

有一回,我们兄弟俩共搭乘公车,看见同班车上,有一位长者正专心地持诵《金刚经》。当车靠站加油时,大家都暂时下车休息,却有人不慎地随手将烟蒂丢弃于车厢附近,结果引起爆炸并产生大火燃烧。所幸及时扑灭,免除极大的损失,回车仔细一察看,唯独那本老人家所放置在车架上的《金刚经》出奇地完好无损。

 

六、破车返城

 

有一次,其兄弟俩及朋友驾车自昆明往郊区游玩时,在回程时不幸车辆翻覆,车辆损毁不堪无法再动,而人员却毫发未伤,当时有个大问题就是这边前后十里都没有人烟,车辆又稀少,无法求援,兄弟俩便一边念佛一边检查,发现化油器缺油,便注入油后再猛力一发动,奇迹顿现,车辆既然可以动了,驾此破车行数十里回城,进城之后难免会引来大众侧目围观,惊叹不绝。

 

七、持经消灾

 

来台后,其姊夫(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公费的留学生)其生平不信因果,又好毁谤佛法,后因言论偏激而入狱。在牢中突然心血来潮向我要了《金刚经》便送了一本过去。这姊夫在此夜里专注地读经时,忽闻一股异香扑鼻,此种香味有别于普通的香味,心想这是持《金刚经》的感应。从此之后便不再毁谤佛法,并对佛法产生信心。

 

之后,有位伞兵的张司令来我住处,见到姊夫的女儿便问我此小女孩为何常至牢里探监?我乃告知,因为姊夫的言论偏左而被坐牢,并请其帮忙,要求重审案情,有罪判罪无罪请释。张司令允许后,即辗转请警察总部调查此案,结果没过多久,终于无罪被释放了。经此事后,姊夫深感《金刚经》之不可思议并欲前往答谢那位张司令,却找不到了。事隔多年,姊夫已八十多岁,我已七十余岁并引见他皈依于忏云法师(世称:忏公)。

 

八、视力无碍

 

十年前,在闭关时,曾经发愿要抄写《金刚经》一百部,求菩萨加被,得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在写满一百部时,却患了白内障[11],视力变得更模糊。依旧不管它,仍精进不懈,继续抄经至今,结果视力反而变好[12],原有的近视也不见了,今日不必戴眼睛即可以阅读,且字字分明一点不差[13]。

 

九、四九大关

 

过去我给很多不同的人算命,都说我的寿命很难度过四十九岁这个大关,可是后来却安然度过。我回忆起应该是那时我无意中,做过两件财施、法施、无畏施的善事吧,因此才得以延续生命,躲过劫数的原因!

 

其一、昔日在林森南路经商时,有群师范大学学生前来告知学校准许成立佛学社,但苦无经费。我知道后,便嘱其至我店里拿钱,经过半年后,该社团也进入了轨道,已解决了困境。

 

另一件事情就是,我偶然在报上阅读到一篇关于佛法的文章非常的认同,欲广为流传,于是便自掏腰包,付印多份,托送报生以夹报方式一份一份的送出。

 

十、指引迷津

 

虽然我一生念佛、拜佛不辍,但一生中只有两次是祈求佛菩萨指引迷津的经验,那些都是实在到了无法决定及彷徨两难的时候。

 

其一,在抗战期间,兄弟俩在贵州安置的事业已经打好基础,但日军又节节逼进到离城不远处,而其骑兵队更攻到仅数十里的路程。所有的百姓几乎都逃离县城,真可以说是危险已极。我们却委决不下,面临到两难的困窘,逃则所有的资产将化为乌有,留则恐怕性命不保。在无所适从之下,弟弟则建议求菩萨指示,并作签两支,分别写逃与不逃。兄弟俩跪拜于地上请求佛菩萨做主,祈求指示,我抽出的结果是不逃,于是全家则停留不走。该晚四面无声,似有暴风雨欲来的寂静,心中实是忐忑不安,天亮后,忽有士兵来报说:‘日军不知何故?彻退了!’

 

最后一件事,是欲开缘弘法的前两年时,曾有居士顾及此后常有出家法师会来参访,为方便故最好是要去受大戒。在无法取决的情况下,又祈求佛菩萨的指示,并做了两支签,分别写受与不受,抽出结果是不受[14]。佛菩萨的慈悲指示有其道理,盖受戒易而持戒难。过去弘一大师[15](1880~1942)曾云:‘末法时代欲得甚难’。况且连被后世世人所尊的藕益大师(1599~1655)[16]都认为他自己‘除根本大戒外,违犯多端’而且自谦为菩萨戒沙弥。圆因师一生谨言慎行,平常在行、住、坐、卧中处处不离佛戒。由此他也更感谢佛菩萨的慈悲指示。

 

以上数则皆为圆因师感应事略的小部分,其中有荧荧大则、也有微微小则的故事,感应这件事,圆因师感觉只要至诚恳切祈念佛菩萨,必定是大感大应;小感小应,绝无不应之理。而感应之事就如印光大师[17](1862~1940)在普陀山志序中曾云:‘……喻如月丽中天,影现众水,不但江湖河海各现全月,即小而一勺一滴,无不各各皆现全月……菩萨于一念中偏法界感,偏法界应,感应道交,无少差殊,与此一月普现众水,随人随地各见全月,了无有异……其应之大小优劣,在其诚之至与未至而已……’。所以感应,只要竭诚尽敬则妙妙妙,像圆因师在严持净戒与念佛菩萨的圣号、诵大乘经典之下,能蒙佛菩萨的感应,是不假所求自然而得的。

 

第二章 圆因法师念佛放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论其时代背景与主要思想

 

 时代背景

 

首先观察圆因师其出生的年代是1899年,然而这个大环境是充满著不安动荡的时代,首先从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与《马关条约》,在1898年─日本割占福建。清廷的腐败,因此有辛亥革命(1840—1911年)创立中华民国。在他求学阶段又逢中日长达8年的战争(1937.8.7—1945)因此也中断留学的生涯。在1949年圆因师与家人随从国民党政权逃往台北。同个时间毛泽东主席也在北京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接著在看明末以来,中国江南的佛教,在修行上是禅净双修,因此持诵《金刚经》、《阿弥陀经》、《观音经》《普门品》是很自然的事。为何持诵《金刚经》与《阿弥陀经》呢?因为禅宗自六祖慧能以后,即以《金刚经》作为修行的准则,而净土宗则在善导(613~681)时代,就以《阿弥陀经》为定课的缘故。另外关于观音大士的信仰,则更是不诤的事实,因此会诵《观音经》《普门品》。而在考其生平时,就知道他小时后被父亲教导要抄写《金刚经》,可以说这本经的思想,也影响到他以后的人生,另外也可以从他日后的生命历程中看出,他对世俗人所追求的富贵、健康、享受,他真能说放就放,实非易事,这无非他有很深的金刚般若思想,并看出人生事实的真相,才有可能办得到。

 

所以笔者认为在分析其主要思想时可以分成两阶段,首先是他未出家前,圆因师已具有《金刚经》的般若思想及生逢战乱觉悟到无常的思想;第二阶段,是阅藏一次与闭关后注重净土兼放生的思想。

 

 圆因师的主要思想

 

故在此先论述他早期主要的思想,而那本经就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经典略称《金刚般若经》。梵名Vajracchedika—prajbaparamita—sutra。全一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八册。自古讲说此经者特多,本经之注疏也极多[18],尤以禅宗六祖慧能[19](638—713)以来更受重视[20]。其实金刚经是汉译一千余部经典中,少数最受中国人观喜信受的经典之一。自五世纪初鸠摩罗什译出此经之后,中国佛教徒对它的月持读诵、重新翻译、注释趼究、与讲解,历久不衰,迄今犹然[21]。

 

本经的主要思想内容,是阐释‘一切法无我’之理。此经不如《大般若经》之浩瀚,又不如《般若心经》之太简,而能说般若之空慧,无有余蕴,故古来传持,弘通甚盛。因此法师除专行[22]外,也常叫人多念[23]多抄,在研究其出版书籍中发觉他是以梁昭明太子对《金刚经》的三十二分法[24],做简介科判以利读者之参考并修学之,除此之外更可以从他的身行体验到《金刚经》本身的可实践性与不可思议性[25],此种般若思想绝非一些日本及西方学者认为只是违离形式逻辑规律,是超理性或是神秘主义的。因而忽略了其中的理性成素。换言之,般若思想的最后归宿,自是超理性或神秘主义的;但在这之前,它有很多思考是理性的,尤其是可通过‘无自性空’一义理来理解[26],由此才不会只是个空谈。最后节录其扎记中的两句偈,来代表他对无常与《金刚经》的思想:

 

草色花香,游人赏其真趣。桃开花落,达者悟无常[27]。

 

《金刚经》是指导我们要做到,三心不住,四相皆空,破除我执、法执,而又不著空执的境界,同时还要我们运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妙用,去广修六度万行[28]。

 

接著是说他净土兼放生的思想,为何在他闭关后会如此的重视呢?在分析他推崇的书中及其手书的茅蓬扎记中,发现到几位重要的祖师分别有印光大师、李炳南、广公上人、慧明法师开示、虚云和尚、莲池大师、月溪法师、弘一大师。其中以印光大师[29]的书印的最多,抄写其语录也最多,笔者之后在翻阅印光大师的书中则发现他的书中除了净土的思想外也有很多放生的想法,如其中有一篇很重要,即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上写:

 

戒杀放生之事,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若不能明其理,纵能行其事,其心决不能至诚恻泹。其福田利益,亦随其心量而致成………倘遇不知者阻绯,逐而被彼所转,而一腔善心,随即消灭者有之………为弥陀之弟子,作海众之良朋矣。阅者幸注意焉。原夫水陆众生一念心性,直下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一切人天六道衷生心性悉皆如是,由无始来,惑业障蔽,不能显发本具妙明。迷背真性,造生死业。大觉世尊,知诸众生一念心性,与佛同俦。因兹种种方便,随机说法。普令修习戒定慧道,以期断惑业而复有。圆福慧以证法身。又令世人发慈悲,戒杀放生。良以我与一切众生皆在轮回之中。从无始来展转相生展转相杀。彼固各各皆为我之父母兄弟姊妹儿女我亦各各皆为彼之父母兄弟姊妹儿女。彼固频频由恶业力,或于人中或于异类,受我杀戮。我亦频频由恶业力,或于人中或于异类,受彼杀戮。久经长劫,相生相杀,了无底止。凡夫不知,如来洞见。不思则已,思之则不胜惭愧悲悯矣。[30]

 

又说:

 

我今幸承宿世福善,生于人道。固宜解怨释结,戒杀放生。令彼一切有生命者各得其所。又为念佛回向净土,令得度脱。纵彼业重,未能即生,我当仗此慈善功德,决祈临终往生西方。既往生已,即得超凡入圣,了生脱死,永出轮回,渐证佛果矣。且爱物放生,古圣先肾,皆行此事,故书有鸟兽鱼龟咸若之文,而文王泽及枯骨,况有知觉之物哉。…………此固圣贤一视同仁之心,尚不知其蠢动含灵,皆具佛性。展转升沉,互为怨亲,及将来决定成佛等义。迄至大教东来三世因果及生佛心性平等无二之理,大明于世。凡大圣大贤,无不以戒杀放生,为挽杀劫以培福果,息刀兵而乐天年之基址。古云:‘欲知世上刀劫,须听屠门夜半声。’又云:‘得世间无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是知戒杀放生,乃拔本塞源之济世良谟也。’故陈智者大师,买临海沪溪梁六十余所,互四百余里为放生池……直至唐贞观中,犹然如是。唐肃宗乾元二年,昭天下诸州各立放生池……真宗天禧元年,诏立天下立放生池,而杭州西湖亦宋之放生池也。明莲池大师立放生池于上方长寿二处,其戒杀放生文,流通天下。迄今三百余年以来,景仰高风,慈济物………。

 

又说:

 

南浔极乐寺外,向有放生池……坍塌兼复多年……每有善士就河放生。虽发善心,生难获益。其旦蒙放而暮复遭捕者,当居多半。若近大江,则固宜放之江中,小河则断非所宜,园林大师心有不忍,拟欲深睿其池,外筑围墙以为防护。……裨此举速得成功,庶物类悉得其所……岂特现世万祸冰消,千祥云集。而未来世之恩报德者,正不知几千万亿也[31]。

 

这段文字的要旨虽然是针对过去已经有放生池的佛寺,今为复兴重建之意而说的。在无意间又针对放生的事与理都在述说一次,在事相上过去的祖师或帝王都有在提倡放生,并说放生的事情很好做,其福德[32]也大。相对上障碍也很大,文中所说最大障碍者即是,本来要去放生,之后又被人动摇本有的善念,又对放生之事质疑而不去做,因此就会失去福德。再说到福德的大小也在于你的心念与心量上,是诚或不诚?另外在理上则是指出,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若不能明其理,纵能行其事,其心决不能至诚。在此文粗略说出大约有四点。第一是要认识自己与水陆众生的一念心性,直下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第二是对我们这辈子生为人道的人们说,更应戒杀放生。其道理是一切众生[33]皆在轮回中。从过去无始来,彼此展转相生又相杀。那些众生在过去中曾经做我的父母、兄弟姊妹、儿女过;反之我过去生中也可能做过他们的父母、兄弟姊妹与儿女过。如今那些众生因为恶业力的原因,现在出生在异类,将受我们杀戮。那些要杀他们的人也由恶业力的牵引要将它们杀戮。如此一来便是相生相杀,了无底止…如果知道以上事实的人就会惭愧又悲悯;第三点是指明戒杀放生的目的最主要是令一切有生命的众生能回到自己的生长环境团聚。其宗教仪式就是为他们念佛回向净土,令他们现在能度脱被砍头的危机。在未来可以了生脱死并永出轮回,渐证佛果。最后一点是回顾之前的圣贤人,都戒杀放生,因为他们知道战争与和平背后最深的道理就是戒杀放生。过去古云:‘欲知世上刀劫,须听屠门夜半声。’又云:‘得世间无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是知戒杀放生,乃拔本塞源之济世良谟也。’

 

除此之外,其师父,忏公也有以自己的实例[34]做证明影响到圆因法师,在莲因寺《放生仪规》中说:‘丙甲春云卧病冈山,经久不愈,医药治疗,营养滋补,静摄调护,悉皆罔效,身心苦闷,不知所措。嗣承净业道侣慈悲劝谕,谓若提倡放生,与众行之当得早占勿药云云。云遂依劝告,先自放生,并同诸方提倡,经时不久,顽强痼疾霍然痊愈。’

 

第二节 度众的志业—以放生为例

 

 简述放生的流程与意义

 

首先应知放生之事为何?佛教放生的对象就是看到有生命的异类众生,当它们被擒被抓被关被杀,惊惶失措命在垂危之际,便发慈悲心买物救赎,给以解救释放的一种行为!若从另一方面来说,放生就是还债,还今生累世以来我们所欠无数的杀债。故积极地放生,救赎生命,偿还宿债,以期灭罪消愆,消除业障![35]

 

换言之,放生最容易消业障,简单易行,只要发心,随时随地,一人多人,钱多钱少,都可以放生。正因为放生如此殊胜,累劫多生以来,我们多少的冤家债主,邪魔外道都不愿意我们如此简单地便消除业障,故反对批评放生的人很多。在加上放生的事情看起来虽然很简单,但放生蕴含的道理却十分深奥复杂,就像净土宗一句弥陀佛号统摄三藏十二部的道理一样难懂,并非一般人所能理解。因此容易对放生失去了信心。那应如何从佛教的教理中去懂其理?(一)因果报应,亘古不变的真理。放生就是救人家的命。(二)天地万物众生,皆有灵性,皆会贪生怕死,皆有悲欢喜怒,今朝放生,物类皆知感恩图报!(三)天地万物众生,皆本具佛性,与我相比无二无别,一旦业障消除,同样可以证成佛果。今朝放生,等于救一未来佛!(四)天地万物众生与我,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中,皆曾经互为手足亲眷。今朝放生,等于救自己的亲人!(五)天地万物众生与我,在过去的轮回中,皆曾经互为冤家仇敌。今朝放生,正可解冤释仇,不再冤冤相报[36]!

 

放生活动的流程,有独自小型的放生与团体大型的放生两种,在此是以圆因法师带领的放生团做简介,他们放生大多是由游览车接送是一天来回的,地点没有固定[37],时间则有固定即是每月第三与第五个星期日,大多是星期六凌晨出发,近下午就到家了,车上有提供免费的早餐和午餐,游览车车费大多百元而已,另外放生的钱,都是随喜的也就是随自己的能力,有的人投在放生箱或亲自供养老和尚[38],其实没出钱放生也没关系,因为可以去帮忙传水桶,放诸鱼类,因为大家的参与都是使物命得以迅入海中,各有所获,其实只在一念心中。其方式是圆因老和尚带领大家在洒净之后,为物命三皈依三宝后,全体的人排开,大家一边念佛,一边用接力的方式,将一桶桶的鱼,海中的生物…放生到海中,那时鱼儿还会回头望那些将它们放生的人!每次参与放生的人数,大约是一千多人左右,有时约二千人参加,放的物命种类不一定,全视当地适合情况而定,但鱼类算是放最多的,此团体时时会对放生的方式与大环境的考量一直不断做改变,尽量达到尽善尽美的阶段,如改用‘活鱼袋’[39],还有为何在此地会放这类的鱼[40],都有做其评估与研究,因为并不是为放生而放生。

 

再说‘放生’是有其仪轨的,虽然任何人,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做,但有些小节是必须注意的,如果是初发心者,可以委托有经验的人或团体代劳,或一同参与放生活动。一般放生仪规,有的并无任何摆设,有的会设桌子上摆佛像等,起先于佛前置杨枝、水盂,捻香、燃灯,种种供养。然后以慈悲心,视所放众生,念其沉沦,深生哀悯。复念三宝有大威力,能救拔之。作是观已后,默念想云:‘一心奉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降临道场,加持此水,其大功勋,沾洒所放众生,令彼身心清净,堪闻妙法。’一、香赞(唱、念皆可)二、持咒(大悲咒1—3遍,心经1遍,自始至此、大众同念弥陀圣号。)三、启请  香花迎  香花请(弟子○○、一心奉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宝…称扬宝胜如来十种通号、解说十二因缘法相、忏悔宿业。【僧用】授与三皈【俗用】代受三皈、发四弘誓愿、念弥陀圣号、仰乞三宝、威德冥加、哀怜摄受)四、称名[41]。五、忏悔(诸佛子、汝等多生障重、堕在畜生、今为汝等、对三宝前、发露罪愆、汝当随我、求哀忏悔。)六、皈依。七、发愿(诸佛子、再为汝等、称四弘誓愿、令汝得闻、依法发愿、依愿修行、汝今谛听。)八、求愿(弟子○○一心求哀仰愿,十方三宝、慈悲加持、怜悯护念。[42])九、念佛。十、洒水(主法者持水盂,以杨枝净水,沾洒所放众生身上。)十一、放生(改念四字佛号,随即开笼放鸟,或持器出外放生。)十二、回向。简略行法可摘用仪规中一、二、五、六、七、八、十、十一、十二[43]。然洏在简略行法中为何仍不能少替众生做三皈依及念佛呢?因为佛教徒知道只是有缘救其生命,但他们仍不能脱离轮回业报。因此再发慈悲心,为众生授以三皈依[44],使其今生报尽,不再沦入三恶道中,并为其诵念弥陀圣号,使其来生转世为人,必能值遇佛法,念佛修行,往生西方,永离轮回之苦,此乃放生中之大放生。

 

另外,佛教徒为何去放生,除了是有其功德外[45],在此不细说,其重要的是对放生应抱的正当观念,像刘小如、齐如,〈台北市民众放生行为研究报告〉说放生行为的理由往往有多种,在全部受访者中,有27.8%的人表示因为“觉得做善事可以积功德、想为人祈福或听说可以消业障”的理由而放生。表示因为“看到或听到别人放生”的人有7.5%;表示因为“有人劝说要放生”的人有8.8%[46]。换言之,放生起先不单是捐钱做善事这么简单,而是放生能生起最起码的慈悲心,也就是说放生放我们的慈悲心生[47],使我们体会到天地万物皆平等,众生也具备佛性,这样,当我们看待每一生命应尊而重之,让这些有生命的异类众生,从被擒被抓被关被杀,到惊惶失惜中被释放,所以放生是买物救赎,予以解救,断除杀业。再来就是说当它们面对新环境、新事物,亦可能是放他们迈向死路,这就是‘放生’吗?一般放生的佛教徒则认为其实绝大部分是可以重拾新生,回归大自然,死亡的只有少部分。若不放生,禽畜难逃被宰杀的命运,虽是死于大自然中,总比被割炸煎熬,被火烧水滚的酷刑来得自在吧。而被放生的禽畜众生,能重拾生机,在放生的仪轨中,亲闻佛法,皈依佛门,永不堕恶道中。除了这种大型的放生活动外,其戒杀与放生的行为也包括,不亲手杀生、不教唆别人杀生、不帮助别人杀生、戒除肉食、不从事与杀生有关的行业、凡有拜拜,不管拜的是什么,一律用素菜、鲜花、水果、不用牲礼、见人杀生,应加劝阻,或用前将临宰之动物买而放之。若劝阻无效,或他不买则应对被杀之动物起同情心,若能为它念佛号或往生咒更好、不虐待动物、自己戒杀放生,也劝别人戒杀放生。

 

 放生的根据

 

素食乃以植物为主要之食物,即相对于以动物为食物之肉食而言。大乘佛法一本佛陀‘慈爱与乐,悲愍拔苦’之精神对待众生,更为护生而制律戒杀。此戒杀即为慈悲精神之实践,故倡素食[48]。另外戒杀与素食又是一事之两面。故南传佛教沿习旧制乞食维生,故仅严守戒杀律;而中国佛教则因处北方,不行乞食,多集居自炊,故舍肉食而倡素食[49],然而中国佛教的素食与放生也是有其关连性。

 

首先从历史上的人物,探索放生的根据,因此在中国,从北齐萧梁以来,便提倡断肉食、不杀生;且放生的风气也从此渐渐展开,从朝廷以至民间,由僧众而至俗人,都以素食为尚。而历代政府为了表示推行仁政,每年有数日也定期禁屠;而从中央以至地方,或者为了祈雨禳灾,也都有放生禁屠之举。如梁武帝(464~549)[50]就曾下诏禁止屠杀生命以祭祀宗庙;梁代慧集比丘,自燃两臂游历诸州,以乞化所得赎生放生;隋天台隋天台山智顗大师、炀帝号为智者、师曾凿池劝人放生,今之西湖乃大师所创古放生池也。智顗大师发起开筑放生池,为被放的鱼类讲《金光明经》和《法华经》,又购买各类粮食伺予鱼鳖;陈宣帝时,敕国子祭酒徐孝克撰写《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放生碑文》[51],这是中国有放生池及放生会记载的开始。此后由唐至宋及明,无不盛行放生。如唐肃宗的,刺史颜真卿撰《天下放生池碑铭并序》[52]。宋朝的遵式及知礼两位大师,也极力提倡放生。永明延寿禅师,五代时、吴越王镇杭、师为余杭县库吏、屡以库钱买鱼虾等物放生。后坐监守自盗罪、法当弃市。及将临刑、王颇知其放生、故谕刑官、观其辞色以覆。师临死地、面无戚容、人怪问之、答云、将生极乐世界、岂不喜乎、王闻而释之。师乃出家为僧、克勤修持、得成道业。后有僧入冥、见阎罗王时时出座、礼一僧像、问之、则永明寿禅师也、谓已生西方、上品上生、王敬其德、乃时礼耳。明莲池大师、立放生池于上方长寿二处、著戒杀放生文、流通天下、迄今三百余年、景仰高风、慈济物类之缁素、不可胜数,[53]其是历代高僧之中提倡放生最积极的一位,。他在《竹窗随笔》[54]中有如来不救杀业、食肉、斋素等文;又在《竹窗二笔》中,写有衣帛食肉、戒杀延寿、放生池、医戒杀生、因病食肉等篇,鼓励戒杀放生。除了素食文章外,他也写了《放生仪》及《戒杀放生文》,以备大众于放生时,对所用仪式有所依准。在现代人中,有弘一大师书、丰子恺画的《护生画集》计六册。

 

其次是论经典上有那些是相关于放生的,然而这些经典说出些什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佛教徒坚持要放生?笔者试著将其经典的属性归类做出以下七点:

 

1、视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万善同归集》:‘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55]

 

〈第十放救报恩戒〉:‘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56]

 

2、欲趣菩提慈心,则修净业济物为先

 

《庐山莲宗宝鉴》‘放诸生命。欲趣菩提慈心为本。凡修净业济物为先。观夫飞禽走兽水族游鳞。或挂网罗或拘笼槛…顾盻哀鸣以求救拔。所以弟子悲怜抽财赎命…施水焚香合掌咒愿。法施事毕安详放之。或纵陂池或赍林野。皆由佛道展演悲心。乃至上及人伦下沾蝼蚁。但能救死无不放生。既乃放生自然长命。因兹胜利回向西方。普愿众生同成佛道[57]。’

 

《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即以众生形体虽殊,而觉性不异,好生恶死之情尤与人同,不应肉食而戕害其性

 

《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亦载:‘若佛子故食肉,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若故食者,犯轻垢罪。[58]’故戒杀、茹素乃实践佛陀慈悲精神之一种方便法。《梵网戒经》是放生的理论依据

 

3、食肉与不净肉

 

《大乘入楞伽经》卷六:‘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59]’

 

玄奘三藏《大唐西域记》卷九[60]:这是雁塔的故事。指在中印度摩揭陀国有一个小乘的寺院,住著若干小乘比丘,他们本来不禁三种净肉;所谓三种净肉,是指不见为己杀、不闻为己杀、不疑为己杀的肉类。有一天,一位比丘没有得到肉,正好有一群雁从天空飞过,他就向雁群祷告说:今日有僧缺供,大菩萨应该知道时间了。雁群应声自动堕地而死。比丘本来不信大乘,不相信雁是菩萨,所以用戏言来调侃大乘,想不到那一群雁就是菩萨显现而来感化他们的。小乘比丘惭愧不已,互相祷告:这是菩萨,何人?从今以后,应依大乘,不再食三种净肉。并且建塔营葬雁体。

 

4、脱畜生身、生忉利天

 

《金光明经》有段经文其义:‘无量劫前、世尊行菩萨道时、为流水长者子[61]。出见十千游鱼、困涸水中、将欲危毙。乃用二十大象、负囊盛水、倾注得活。后为称宝胜如来十号、说十二因缘法、鱼寻命终、脱畜生身、生忉利天[62]’。《金光明经》则是开设放生池的依据。

 

5、救物得报

 

《杂宝藏经》卷四记载:‘有一沙弥的师父见他七日之内寿命将终,要沙弥返回俗家,七天之后再来,但没有说明原因。沙弥在返家的路上,看到一处池塘缺口,池水灌入池边的蚁巢,众蚁慌张夺路逃生。但是蚂蚁逃生的速度哪有池塘决堤那么快速?眼看无数蚂蚁即将淹死,沙弥就用自己的袈裟包上土,把池塘缺口堵住,救活了所有的蚂蚁。过了七天,沙弥在俗家玩得无聊,又回到他师父跟前。师父一见,觉得惊奇,问他这几天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沙弥以为师父说他犯了戒做了坏事,非常恐惧,答说什么也没做。师父是罗汉,即用天眼观察,知他是做了一件小小的好事,那就是救起被淹的蚂蚁。后来这位沙弥转夭为寿,得以长命终老[63]。’其他大乘经如《六度集经》卷三,有赎鳖的放生记载[64]。而另外《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放诸生命。散杂色华烧众名香。病得除愈众难解脱’。[65]

 

6、戒杀、放诸生命

 

《大智度论》:‘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世间中惜命为第一。[66]’

 

〈劝持众戒第十一〉《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奚独戒杀。但杀业最重。通于贵贱。人所难除。故于正行之首。先令断杀。庶可具乎众戒[67]。’

 

7、往生前更须放诸生命

 

《往生集》:‘永明寿禅师…自古求西方。未有如此之专切者也。乃立西方香严殿。以成其志。在永明十五年。弟子千七百人。常与众授菩萨戒。施鬼神食。放诸生命。皆悉回向庄严净土。时号慈氏下生。开宝八年二月二十六日。晨起焚香告众。趺坐而化。[68]’另外《往生集》(卷2)杨嘉祎文学,在将死前梦游到地狱,见地藏大士于冥阳殿,醒过来后就发觉要放诸生命[69]。

 

笔者在一些宗教法会活动介绍,发现放生的区域除盛行于台湾、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另外这放生活动并非属于某个宗教的行为[70],也就是说不只有佛教徒才做的,其中曾参与放生活动比率以佛教最高,再来是民间信仰、无宗教信仰、道教、一贯道宗教,其次为基督教、天主教

 

佛教的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这也是符合圆因师所重视既戒杀放生又往生西方的基本观念,因此才有这种生救生的善行的概念;如果仅仅止恶而不行善,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不是圆因师放生念佛志业。

 

第三章 圆因法师影响与贡献

 

第一节 外界人对放生的评价

 

皈依三宝、受五戒的佛教徒,具有慈悲不杀的精神,而中国佛教徒亦具此发展出很具特色的素食及放生的生活及修持方式。《梵网经菩萨戒本》便对中国佛教徒的实行戒杀和放生有具体明确的说明。《梵网经》中的杀戒以及食肉戒,使众生由此而得到广泛的保护,可对目前大众所关心的稀有动物面临绝灭危机的这一问题提供答案[71],假若是放稀有动物是否仍会引来一些人的评议[72],或者放生需要一些合法的专业人员才可执行?以下就从近来的世事报章做材料并试著对从事放生的人有谁?有何问题做试析。

 

 谁在放生

 

(一)一般人

 

宠物业者指出,迷你猪也会长成体型不小的小猪,不少民众也常在饲养年余后,赫然发现原先心目中长不大的迷你猪,体型居然长得出乎意料之外,也让饲主在照料或供应饲料上,无力负担,致令弃养迷你猪事件层出不穷[73]。也就是说业者表示,饲养任何宠物都应知道他们都会长大的观念,才不会从小宠物变成大宠物后,带到野外‘放生’,反而害了无辜的宠物一命[74]。此种放生是完全为己私欲而产生出的行为,此非佛教徒放生的范围,此点也有官方在做管理[75],不过在此问题内又有流浪狗放生与护生的管理问题。

 

(二)保育人士

 

大雪山林道被外界视为生态天堂,保存许多保育类的鸟类,但是也成为不肖者猎捕鸟类的杀戮战场……大雪山社区居民指出,小鸟可能因为贪吃附近的水果,误入鸟网中,通常挣扎二天左右,才会因为没有水和食物致死,居民如果发现鸟网中有挣扎的小鸟,会尝试放生,但是不肖者选择偏僻的山林挂网,难以发现和除尽,居民有心保护,也只能救一只算一只[76]。

 

南投县政府主办的‘2002台湾河川保育嘉年华会’系列活动,廿一日在集鹿大桥南引道广场冒雨举行,进行原生种鱼苗放流、河岸绿色植生、牛车体验等许多活动,场面热络。姜君佩指出,希望藉此一活动落实自然生态保育重要性,才能为子孙留下生存环境[77]。这些也都是放生行为,只不过是针对希有动物与落实自然生态保育的放生而做之行为。

 

(三)佛教徒

 

最近的放生大事即澄清湖内鱼群决定不外移[78],是中华护生协会为抢救澄清湖中上亿的生物,原计画将鱼群全数外移,五日在放生法会之前数小时临时变卦,决定不再捞起,将配合底泥两部清除作业,鱼群采集中饲养。至于下午的法会涌进了来自全省各地的善男信女约四千人为鱼儿祈福。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卦…因为中华护生协会理事长海涛法师极为担心…有心抢救这些为数可观的鱼群,准备全部移往其他水库放生,不过昨日一早和有关人员会商之后认为,包商打捞、运送及新环境都将使得鱼群大量死亡,仍有违杀生的本意,在与包商黄世荣沟通之后,紧急叫停。海涛法师昨日在法会之前先行告诉群众这样的决定,他强调,澄清湖清除底泥将采两部作业,并非全部放空,所有的鱼群也将配合,以拖网的方式,将鱼群赶到一边,以后再回到另一边。下午二时许法会开始,来自全省各地的善男信女将近四千人齐念大悲咒,并集体往湖中洒净水祝福,场面隆重庄严[79]。这是佛教徒近期的放生新闻,有这事件也可以知道像圆因师做相同志业的人也是有,只不过不像他是专行专弘而已。

 

 不该放生的问题

 

(一)破坏生态平衡

 

高雄地区最近盛传澄清湖出现‘水怪’,已有不少人振振有辞说看到湖里出现一条身长五、六公尺的怪鱼,闻者莫不感到惊奇。事实上,由于将澄清湖当成‘放生池’的民众越来越多,湖里的怪鱼的确也越来越多,且不乏性残凶猛的食人鱼、红魔鬼及血鹦鹉等…观光课长吴修说,民众所谓的‘水怪’,指的应该是被人放生到湖里的‘象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吃得越多,长得越快,最重时可突破一千公斤;曾有一阵子,台湾兴起养鱼热时,就有不少人专门自国外进口小象鱼作为观赏用,但养殖不久,就会发现这种鱼长得相当快,很快地鱼缸容纳不下,只好拿到湖里或海里放生。澄清湖的象鱼就是这么来的。

 

由这报导可知放生不该放外来种的[80],另外刘小如、齐如,〈台北市民众放生行为研究报告〉也指出台湾仪式性的放生活动须有观单位做教育工作,不要参加有商业化的仪式性的放生活动;同时要减少外来物种的生态危害,应规定只许可本地动物的放生[81]。

 

(二)放生就是放死

 

一般人认为放生即放死,大型放生活动不仅不是做功德,反而是造孽。因为放生的动物若非本土物种,则有二种结果:一则不适应当地环境而死亡;二则若适应良好,表示它很优势,能适应非原生地的环境,但也意味著:本来原生种的生存空间将受到压缩,使本土物种死亡或族群量变少,生态系也将不平衡。即使是本土种,原生种当地生态本来的平衡,亦将遭到冲击。而佛教徒则认为放生就是放死,对此看法是:

 

1、死亡只是其中的少数,绝大部分的放生物命均得以重拾生命,回归自然。若非放生,百分之百的物命均将遭受宰杀,总不能因为少数物命死亡,而完全否定放生的善举吧!如此岂不因噎废食,愚蠢之至!

 

2、死亡的物类至少也死得其所,死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也千万倍强于被割被炸,经过火烧水滚的酷刊而死吧!

 

3、对于放生存活的物命,欢喜其重拾生机,对于不幸死亡的物命,寄予无限的祝福!因为在的放生因缘中,已皈依佛门,今生报尽,不再堕入三恶道中,并且已亲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必成道种,早日畜生报尽,早日转世为人,早日念佛修行,早日成佛证果,早日再回娑婆度众多苦难众生[82]!

 

(三)放生活动的恶性循环与反省

 

因放生活动,因应而生的相关产业,形成最糟糕的恶性循环。因为有人举办放生活动,为了有足够数量的动物可放生,于是有人捕捉,或捕捉后饲养、繁殖。尤其是鸟类或非‘食用性’的动物,如乌龟…等。但就动物本身来说,为什么它‘必须’要被人捉到后,再放生呢?况且,在猎人捕捉过程中,死亡的比率最少一半,而运送、圈养的死亡率更高,也就是说您每放生一个生命,背后可能牺牲了五条以上的生命,方能促成您的放生,请问这真的是修道人的慈悲之心吗?

 

再就放生的现况来看,有些动物被放生到受污染的环境中;有些淡水龟被放生到海里;有些热带的巴西乌龟被放生到台湾高山寒冷,冬天甚至会结冰的天池中。而被放生的动物里,以乌龟为例:乌龟长寿,人们要做功德,有人认为放生乌龟的功德最大,所以往往有些乌龟被放生了好多次,也代表被捉了好多次,龟背上刻满人名,离谱之至,人们却毫不在意。人性本善,我相信宗教界的得道修行人和信众们,在放生活动中,是本著人性的善良,想表达对生命的关怀和尊重。但若古时放生的意义遭到扭曲,商业行为将凌驾于万物生命之上(养宠物亦同)。[83]有人要放生,就有人去捉,若大家了解此真相,想关怀生命,就应多呼吁信众们保护环境、关怀土地,万物自然受惠。这是指佛教放生方法上出了问题,是这神圣的放生活动和商业行为挂钩,经媒体披露之后,社会各界包括佛教界,引起一阵轩然大波。各方人士议论不断。有人矛头指向商人,有人却将责任归于佛教徒贪生求寿的动机上,有人甚至主张佛教徒不应再有放生活动,因为现代野生环境不比从前。到底佛教徒该不该放生呢?不放生又如何?如果要放生,将如何杜绝商业行为介入放生活动呢?

 

换言之,商业化放生活动是应该停止,中华佛学研究所所长圣严法师表示,佛教徒当然可以放生。今天放生活动弊端丛生,令人诟病,不是放生本身的问题,而是方法上的问题。放生在佛教观念上来讲,本来就是一种值得鼓励的事,但是如果是为了放生而捕生放生,那这是杀生而不是放生。放生活动有一定存在意义,放生真的不适合现代佛教徒了吗?圣严法师表示,放生的本意是好的,目的也是要启发增长放生者的慈悲心和对众生的救济心。由此看来,不论什么时代、环境,放生活动有其一定的意义存在。而且对于佛教来讲,也有相当深远的缘起。圣严法师所著《学佛群疑》[84]中有提到,所谓放生是基于众生乎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古人云:‘吃它半斤,还它八两。’如果能够既戒杀又放生,当然功德倍增,此等感应灵验的事例,史不绝书。圣严法师在《学佛群疑》。

 

从上得到一些外界对放生的质疑,其实在过去放生的事也有衰退期的时后,像《国清百录》(卷4):‘岂有富天下而吝惜一江源。恩洽宇内而独隔数百里。改莲华之池。兴烧煮之业。使军民恣其伤杀。水族婴其酸楚。身首分离骨肉糜溃。以贫道意度皇帝之心。岂其然乎。岂其然乎……况今上旨。总使江南收捕海族。而江溪山水不出海鱼。披省符文事不相涉。特由在斯苟欲是非。毁坏放生兴残害业。当今太平之世路不拾遗。[85]’这是天台宗的僧人向帝王请示放生的事情。不管历史如何的演进,放生在佛教观中有著相当价值的意义和功德,但是放生最怕的还是强求形式、效法古人。放生本质没有错,如何放生才是重点,考察生态保障生命[86],既然,放生本没有问题,那么要如何放生才能达到慈悲护生和脱离商业干预的目的呢?

 

1、放生园的型态:

 

如圣严法师以农禅寺和木栅动物园合作的情况作一个例子来说明。农禅寺提供一笔经费,请动物专家在木栅动物园设立一个鸟园来照顾这些鸟类,因为有专家专业的照料保护,真正对这些生命有相当的帮助,不需要去买鸟类再放至野外,如果鸟类不适应野地生活,反而伤害了鸟。所以,圣严法师表示,放生,需要知道生物的来源,这是很重要的。类似农禅寺与木栅动物园合作的方式,关心放生及生物的人土可参考研究。如〈盲日‘放生’无异‘放死’佛光山愿捐地保育野生动物-星云法师号召智慧的慈悲心〉[87]。延续圆因法师放生志业的道证法师在2002/12月也有退休鸡园的放生。〈雾峰有条‘放生河’北柳村长环保奇想,平溪里头只准放鱼不准捕捞〉[88]。

 

2、放生的物类前的三思[89]:

 

比如说,要放鸟类,就先得考虑放什么鸟?在哪儿放?什么时候放?才比较安全有效。放生鱼虌水族,也当首先研究考察它们的生态、习性和来源,然后选择适当的时机,放到我们觉得最安全适合的地方。

 

3、放生勿落人商人的圈套:

 

圣严法师接著表示,如果为了佛祖诞辰或各种祭典而购买生物来放生,不但不是一种功德,反而是一种罪业。身为正信的佛教徒,应该注重放生本质所呈现的慈悲增长内涵才对,千万不要只是刻意维护形式上的活动,而落人商业化的放生[90]。

 

台湾行之有年的世俗放生,有的已形成‘企业化’、‘商情化’的‘放生事业或商圈’,放生者无论出资或执行,殆已沦为计量交易、酬庸贿赂的行径。放生之危害自然生界乎衡,积怨造孽不消说,其在价值观的物化现象,宗教界实应再度自清痛省[91]。其实宗教界的放生原义,系不限时间、地点、场合,逢机而起悲悯心来执行放生,也就是以‘平等行慈故,普及一切’、‘不起差别心’的忘相放生。反之,若是起了差别心,亦即动了贪念[92],‘功德’变成‘私德’,只寻求形式、仪式与计较。我们从上可知当今的放生法会的舆论是很多的、毁谤也是相继而生,而圆因师却对别人的言论不做任何辨解[93],他一生的最后修行是将放生与念佛结合在一起,正如他抄蕅益大师的一首偈一样:

 

杀生即杀自心未来诸佛,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若放自心未来诸佛,即真念佛三昧,修此念佛三昧,是恒转法华经百千万亿部也。

 

第二节 全体治疗的防癌观

 

一、防癌的观念

 

癌症,几乎是迈向二十一世纪所有人类共同的梦魇,从十大死亡原因一直高居榜首以外,癌症的发病率(一生中得癌的机会)也从十几年前每四人中有一人,变成每三人中有一人到现在美国的报告更显示每二人中有一人会得到癌症[94]。癌症威胁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几乎已经到了猖獗的地步了。同时我们每一个人也无法置身度外,必须正视癌症的可怕,及早准备,及早预防,以免遭受癌症病魔的侵袭。

 

癌症这个字起源于螃蟹,表示癌症和毒螃蟹一样的可怕、横行无阻。癌症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是一种意外的重症,从癌症的生物发展观点来看,我们发现癌症时都已太慢了,所以我们重点应该是如何早期发现癌症或是在症状未发生前要采行什么方式来预防它的发生。要谈癌症的预防就要先了解癌症演变的过程。初期癌症是细胞内的基因(染色体)发生变化,但是这个变化并非就是癌症,必需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大约十至四十年才会变成癌症,因此我们有很长的时间来预防它的发生。就算小时候基因发生突变,但是之后我们给予良好的调养,可能就不会变成癌症,这是我们防癌很重要的一个理念[95]。

 

癌症也是种血液性疾病,因为癌症患者毫无例外都患了碱血症(alkalosis)。根据澳洲雪斯摩佩基医师(Dr. Edward H. Smalpage),癌症病人在尿液和血液中有不正常的变异。

 

癌症的病理过程,艾塞尔的整体观念,解释为先有“癌病”,然后发生肿瘤。而一般的局部观念,则以为是先有肿瘤,后有“癌病”。今日传统疗法失败的原因是双重的,第一只治肿瘤而不治疗导致肿瘤的基本原因,自然无法生效。第二,目前对付肿瘤的手段不但无效并且有害,反而使造成肿瘤的基本原因更形恶化[96]。这些都是我们从医学的角度知道癌症,可是圆因师却从佛教观来提供我们另外一种疗法。

 

二、改变习惯是关键

 

如说一个人中毒,光靠医师开的药物解毒,自己却每天仍在吸毒,这种病人永远好不了。同样的道理,再高明的医师,再昂贵的药物,如果癌症病人不能改变饮食,每天仍大鱼大肉吃进一大堆致癌毒素,癌症是不可能根治的。

 

(一)饮食

 

什么才是最理想的饮食?不同的饮食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些问题从来未曾被深入探讨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家们首次广泛地收集并编纂全世界各种饮食习惯与健康有关联性的统计资料。这些资料中,一个不断出现的事实就是,大量肉食与短寿之间有相互关系。爱斯基摩人、拉布兰岛人(Laplanders,译者按:居住在北欧之一地区,包括挪威、瑞典、芬兰之北部及前苏联的可拉半岛之人民)、格林兰人岛人、克基族人(Russian Kurgi tribes),这些人口很显著地,有最高的肉类消耗量,同时平均寿命亦为最短—通常只有三十岁。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几个文化种族:居住在厄瓜多尔安地斯山的维康巴斯人(Vilcambas),居住在前苏联黑海地区的爱布克逊人(Abknasians),还有居住在北巴基斯坦喜马拉亚山的宏萨人(Hunazs)。虽然这些种族分散在地球上不同的各个角落,研究人员却在他们的饮食习惯中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雷同处’,这三个种族全是素食或非常接近素食[97]。

 

陈恒嘉先生译有‘神秘的长寿村’一文,曾在联合报刊载多日。这三处地区是:巴基斯坦的芬扎(或译芬芝)、苏联的高加索、南美厄瓜多尔的毕路卡邦巴。三个地区内一百岁以上的人瑞,多如牛毛,最高者达一百卅多岁。老人中多的是到一百一十多岁还能骑在马鞍上奔驰,身体矫健。记者们就采访所得,归纳他们长寿的原因,共有三项:除了勤勉的劳动与家族的敬爱两项之外,主要在于粗茶淡饭,而不是精美食物。照营养学者的分析,毕村人每日摄取的热量,不会超过一千两百卡洛里,而他们并没有营养失调的现象。据苏联老人研究所裘莫达夫博士的分析结果:‘这些食物绝无人工添加物;他们都吃新鲜植物食物,不摄取动物性脂肪;都是低热能食物;充分摄取了活性乳酸;几乎不吃盐与糖。’

 

另外从人类文化进步的角度来说,像牛尾盛保博士担任日本国立东京第一病院内科研究医师时,代表日本医界前去欧洲参加国际医学会议后,考察欧美各国人民的饮食生活,发觉他们已由肉食主义进步到素食主义了[98]。回国后便提倡素食,并创办研究所及疗养院,专为最需要营养的肺结核病人设计并供应素食(住院疗养的患者完全素食),结果病人都获得优于动物性食物的营养,而无肉食之弊。

 

从此可知,自己才是癌症的罪魁祸首,我们每天三餐的食物正是癌症形成的祸因,换言之,癌细胞易于繁殖的对象是偏食肉,卵及酸性食品的患者。明白了癌症的因果,我们也同时恍然大悟,唯有自己才是最好的医师,赶快断绝肉食,赶快戒杀吃素,自己才有机会转危为安,战胜癌症!多吃蔬菜等碱性食物,少吃肉类等酸性食物[99],再配合运动、晒太阳可避免骨质疏松症。

 

 身心灵的整合

 

台北荣总内科部肿瘤科,主治医谢瑞坤,指示截至目前为止,大多数癌症的确实发生原因仍未确定。但人们已知,遗传的因素确实使某些人有较高的癌症发生率。大多数癌症的发生较可能是由饮食、生活习惯及所居住环境三者间交互因素所引致的。譬如常见的癌症如肺癌、乳癌、摄护腺癌、大肠及直肠癌等。这些癌症的发生与饮食的关系已有多种研究[100]。

 

当然除了‘吃素’以外,治疗癌症还有很多很好的方法,净土佛教的治疗方式有像‘念佛’、‘礼忏’、‘放生’等等,有心的人可以参考这方面的书籍,如李丰[101]给癌症病人三个处方:第一就是要多笑,第二是生活态度要积极,第三是学会不生气;她自己也是这样一步一步的走过来。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收获。

 

台大医院外科部主治医师林明灿医师也提醒民众注意,防癌除了要注重‘生理营养’外,也要注意‘心理营养’,也就是要保持情绪平稳[102]。动物实验显示,暴露在噪音、强光、监禁及电极环境下,产生的生理变化,会造成胸腺萎缩,而胸腺是人体兔疫系统中,防止感染及罹癌的重要器官,一旦萎缩,发生癌症的机会就大增。

 

此外,也有科学研究显示,某些心理特质有助于病患复元健康,其中脑内荷尔蒙(β—ENDORPHINE),在心理层面有重要影响,而我们心灵就是一个坚强丰富的药局,可以不断的制造强力药物,使身体健康。而心灵创伤常是导致一个人丧失求生意志及斗志,疾病缠身的重要因素。运动对于防癌也有重大影响,国外研究发现,平均每三名美国人中,就有一人罹癌,但是每七名爱好运动的美国人中,才有一人得到癌症。运动的好处很多,包括供应组织氧气,使偏好无氧状态的癌细胞难以生存。运动也有助于血糖稳定,改善免疫功能。

 

 疾病与因果

 

雷久南博士[103]曾讲演过癌症可以预防[104]的讲习:‘癌症对一般人来说,大都认为它是绝症而感到恐惧。在我今天的我要用我的所知所学,贡献大家,说明这是一项误会,请大家改变观念,癌症并非绝症,不但可以治疗,而且可以预防。但我今天讲的只是预防,因为得了病再治疗,总是麻烦的事。预防的方法,既方便又容易更省钱,何乐而不为?’为何他说癌病可以预防,是基于以下几个不同方向的事实与研究统计资料为依据。

 

第一、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社会,癌病的发病率不同,这个现象说明癌病不是天然而生,是随环境不同而有差异的。

 

第二、癌病的发生率,可因移民而有变化。例如日本人的胃癌本来很普遍,在移民美国之后,第一代胃癌仍多,但第二代与第三代后,其发病率就与美国人相近,这表示了遗传不是癌病的主因。因移民而影响到癌病的发生,也证实了癌病是可以预防的。

 

第三、癌病可以随时间而有所改变。例如美国五十年来胃癌的发生,一直在自然的下降,但在治疗技术方面,并无特殊的成就。其原因可能与五十年来生活、饮食的改变有关。

 

第四、由于致癌物质的发现,如果减低致癌物质的污染或产生,就可以达成预防癌病的目的。例如已知黄麴毒素可以引发肝癌;又知亚硝胺(Nitrosamine)是一种化学致癌物,在胃的消化过程中形成,证明能致胃癌。我们只要管制了这些致癌物质,自然就能减少癌的发生。

 

第五、癌病的发展,是可以逆转的。据研究得知,吸烟者得肺癌的机会,是数倍于不吸烟的人;但如果在戒烟五年或十年以后,其患癌的机会也大大的减低。这是因为停止了侵扰之后,吸烟者也就恢复了原有的抵抗力[105]。

 

以下是美国国家科学会综合各方研究资料,向美国人士提供如何减少得癌机会的具体建议:第一、减少脂肪的摄取。第二、多吃蔬菜水果及带麸的谷物(Whole Grain)[106]。第三、少吃熏肉或盐腌食物。第四、减低致癌物的污染[107]。第五、继续努力寻找其他的致癌物质,以减少得癌的机会。第六、减少烟酒的使用。

 

一个人寿命结束有三个因素:一是你的福报享尽了,二是你的恶业成熟了,三是你的生命力结束了。你知道自己快要死的话,可以找解救的办法:如果是福报享尽的话,你就赶快多积福,多做些帮助人家的事情,也就是行善;不管那一方面,真正为人家去做、去想的都是善业,都有福报。如果恶业成熟的话,你就忏悔,忏悔就是拜观音忏、大悲忏、八十八佛忏[108]这些方式;还有发菩提心,也是一种消业的最好方法,菩提心就是不使他人受你自己受到的这种苦,还有生老病死的苦,所有众生都有这种苦,你为了希望解除这种苦,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能成佛,自己成了佛才能解除众生这种苦,这样的话,很多恶业一下子都消掉了[109]。如果生命力减低的话,普通有一种静坐的方法,如智者大师为其哥治病而说《小止观》[110]。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要知,健康跟三世因果的关系。佛法是世界上最深奥的一门学问,因为佛法讲因缘-缘起,一切事情都是许多不同的条件所结合造成的结果,也就是因果报应。如果你学过化学就知道,不同的化学成分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经过不同的变化后,会改变造成不同的结果,所以佛法可以说是人生化学。疾病是什么因缘造成的呢?一般说来,你在前世或多世以前伤害别人的话,好杀生,你所得到的结果,其中之一可能就是身体不好。佛法讲五戒或十善,基本道理就是不伤害人。尤其五戒中的不杀生,就是不伤害动物,不偷盗也是不伤害人家,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这样就不会伤害到自己,可以说是真正健康基本的来源。

 

假如你的病是由于前世没有守好戒的话,最好的对治方法就是守八关斋戒。八关斋戒除了前面的五戒之外,还有三项,即过午不食、不睡高床和不涂胭脂、不抹香水。八关斋戒要守二十四小时,这个戒的好处是,可以和因为不守戒所造成的恶业。在你守八关斋戒的时候,所做的功德都会加倍,不止加倍,而且加很多倍。所以你要积福、积功德,守八关斋戒是很好的方式。

 

另外就是放生,因为我们的病是切断别人的生命所造成的,你现在尽量使动物生命延长,就是造了自己长寿的因。想要身体健康,灵性上使用的方法,还有一个是忏悔。忏悔的方法很多,如拜观音忏、八十八佛忏等,忏悔就是消业,这也有实际治疗病痛的例子。本来医生医不好的,因为积功德消灾,病就好了。

 

1、戒杀吃素:赶快戒杀吃素,不再吃众生的肉,不再与众生结血海深仇,不再造新的杀债。2、放生偿债:赶快去救命在旦夕可怜的生命,市场中每天都有无数待宰悲号苦难的物命,藉著放生救赎生命,来偿还以前我们所欠的杀债。3、礼佛忏悔:觉悟到我们今生前世所造的杀业十分深重,就必须发起惭愧心,每天礼拜八十八佛求忏悔,藉由礼忏消除罪业。4、念佛消业: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最简单最方便,但也最深奥最玄妙,人人会念,随时随地都可诵持,在念佛的同时,佛光普照,佛力加被,消除罪业不可思议,是除病消罪最好的方法。

 

总之,杀业一消,怨结一解,癌症恶疾就自然烟消云散,能不能得到利益,但看自己能不能实践,实践一分得一分利益,实践十分得十分利益,能否健康平安,最关键的还是在于自己。圆因师常告诫[111]:‘因果是绝对不假的,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治疗预防癌症最重要的是自己,自己不觉悟,不断肉吃素,不改过行善,光是一味找医师吃药物,寻偏方觅草药,求神问鬼,卜卦改运,花再多再多的钱,终究也是徒然!’

 

结论

 

笔者在看其著作或引用其文章、思想,知道他是一位实修者,他述而不作,只有以身教代替他的论述。一般世间人是三十而立业,而他老人家却是八十而立业,也就是说他到那时才做接引度众的志业,换言之就是自度了生死已经有把握,才敢出来广度众生。记得笔者初见这位师父时,正如他人所说,其相貌宛如古仙人,两眉上又有白须,笑容和蔼又慈祥,见了无不令人心生欢喜。

 

愿此写作令其他的人更了解另一种台湾佛教人物的生命形态,因为台湾佛教的苦修人物,促使我们在了解台湾佛教史更加的圆满,圆因法师淡泊名利,刻苦俭朴,恒示人以老实修持为道。师平生最推崇印光大师,效其不收徒众,不主寺刹之风,惟以写字与人结缘。其清纯恬淡、孤高耿介之风范,他很注重我们能够吃素当然很好,但吃素只是消极地不再造新的杀业,不再积欠新的杀债而已。但累劫多生以来,我们所造的旧的杀业,所欠的旧的杀债早已不可胜数,还是要偿还的,还是有因果报应的。而放生则是积极地还债,救赎生命,偿还以前我们所欠无数的杀债[112]。也就是说他与别人不同的是认为吃素和放生要并行,才能相得益彰。若只吃素不放生,未偿还杀债还是未消除业障;若只放生而不吃素,也正如再积累业障,都未圆满。

 

笔者做此研究常用同理心去看待众生,就能知道,放生的目的是为启发增长放生者的慈悲心和对众生的救济心,至于被放的众生,也有它们自己的祸福因果和因缘。若在放生时,没有存心让它们重遭罗网而受刀俎之苦,且开示被放的众生,若是佛教式的放生则必为其说三皈、讲佛法。发愿回向,它们能脱离异类身,转生为人,上升天界,往生净土,发菩提心,广度众生,早成佛道。

 

至于放生如何能更圆满,则须将放生的价值观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呢?有二点意见:一、呼吁政府应起带头作用,以具体的、标准的公开行动,强调对生态环保的关怀,以做模范使宗教团体效之,最好有专业人士指导,才不会放生等于放死之敝。二、将放生、保育、护生运动广泛的展开。此举可赖佛教徒的推动,因为佛教是一个很注重物命的慈悲宗教。

 

世上的事是没有绝对的,只要有‘益’,则它必也有‘弊’的一面,这永远是无法圆满的。其实不论放生有多少缺失,笔者还是支持放生的。因为在佛教里必须各各分工合作,就如同八大宗派一样,每个宗派都应予以支持、赞叹。而不是各个独立门户,一人一宗,大家都说它自己是最好的。其实这不就是在毁灭自己佛教吗?笔者所要说的是:在佛教里需要有人专门讲经说法;要有人专门做拜忏超度法事;要有人专门做人间福利事业(如慈济功德会);要有人专门教修行法门;要有人专门做‘护生’;要有人专门做‘放生’;要有人专门弘禅宗、弘密宗、律宗、净宗……等,这样才能将佛教发扬光大。并不是:讲经者去批评毁谤做法会者;做法会者也排斥讲经者不礼忏、超度;从事福利者又嫌讲经者‘不落实人间福利’;‘护生’的反而毁谤‘放生’的人;‘放生’的又说‘护生’没有比‘放生’好……等等。这都是不了解佛法的人。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为佛弟子的我们应该‘门门尊敬’、‘门门赞叹’(不是叫你门门都修),大家分工合作,八宗共扬才对。关于对其他教派的看法,圆因法师也都不会批评,是一个很知因果的老和尚,他躬身力行,并知道现代人忙碌其茅蓬扎记,就是节录一些善知识的语录,高僧大德的开示,内容精要就简,读来容易,自然而然成为现代佛子所欢迎。圆因师除了谆谆教示外并躬身力行,数十年如一日。老人家的神态蔼然,令人乐于亲近。最后笔者对其写作这个小动作做两点说明

 

其一:所有的稿纸全部是一张张的日历纸,这一叠泛黄、卷曲有皱折的纸,却蕴藏著宇宙人生至宝,每张日历纸正反两面,以及印日期的油墨处,也充满密密麻麻的字迹,也就是说一张纸的完成需要很多的过程与细节,所以法师在生活中的每一细节都很惜福。法师从小就练书法,不论毛笔或铅笔,写的字依然正整秀丽。

 

这样惜福的人,其出身如何?是出生在富贵的官家子弟,住在华丽的大屋,在生活品质中享有锦衣美食又有下人服侍,兄弟俩都是父母中的宝贝(中国人重男轻女,尤以官宦之家更甚),如此惜福岂只是难能可贵,简直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我想法师也是效法世尊出家托钵,说法利生,放弃名利,以法的精神为依止。

 

其二、所有的手札凡提到与佛有关的,一律空一格表示恭敬,这也是书中看不到的。若从那堆泛黄的日历纸来说,在一般人眼中只是一堆垃圾,何况只是信手随笔写写,又不是做文章,更没有出书的念头,何必如此认真,这些写作只是对事有感而发随便写写,但是法师不但照样恭敬三实,更以身、口、意来恭敬[113]。过去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也曾云:‘佛法在恭敬中求。’而此老和尚更是完全的呈现出来,宛如一本活辞典。

 

参考资料

 

(明)释袾宏撰,《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台北:法光,1998。

 

(清)江永(慎斋)撰,《放生杀生现报录》,台北:佛教出版社,1976。

 

丁敏,〈当代台湾佛教僧侣传记研究:意义、视角与方法之省思〉,《第三届台湾当代佛教发展研讨会论文集》,3(2002),页53—71。

 

于君方,〈戒杀与放生-中国佛教对于生态问题的贡献〉,《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1990),页137—144。

 

中元村等著,余万居译,《中国佛教发展史》,台北︰天华出版社,1993。

 

方美玲,〈佛教现代化之刍议〉,圆觉文教,第二届佛学与科学研讨会论文集,(1992),页177—189。

 

王景琳著,《中国古代僧尼生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王顺民,〈当代台湾佛教变迁之考察〉,《中华佛学学报》,8(1995.07),页315—342。

 

王顺民,〈还原宗教‘人文主义’的面目〉,《当代》,85(1993),页138—140。

 

印光法师,《印光大师文钞选读》,台中:明伦社,1999。

 

印光法师,《印祖文钞选读》(上册、下册、续编两册),台中:明伦社,1999。

 

印顺,《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台北:正闻出版社,1989。

 

江灿腾,〈站在台湾佛教变迁点上的慈航法师(一)〉,《当代》,59(1993),页46—57。

 

江灿腾,〈从道安法师兴建松山寺的动机看逃难僧人的教育理想与心理适应〉,《现代中国佛教思想论集》,台北:新文丰,1990,页173—192。

 

江灿腾,《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台北︰南天书局,1997。

 

江灿腾,《台湾佛教文化的新动向》,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

 

吴汝钧,〈《般若经》的空义及其表现逻辑〉,《华冈佛学学报》,8(1985),页237—256。

 

吴汝钧,梁万如,〈《金刚经》研究〉,《圆光佛学学报》,1(1993),页3—48。

 

李钦贤,〈从太子、天皇到高僧、武将——日本肖像画大观〉,《美育》99(1998),页39—48

 

沈明进,《禅境普耀》,台北:新文丰,1995。

 

宗玉撰,〈《金光明经.空品》的探究〉,中华佛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

 

林朝成,〈佛教放生与生态保育〉,《般若》,1(1995),页66—75。

 

俞朝卿,〈净土宗祖 灵岩高僧——印光佛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初探(上)〉,《香港佛教》,448(1997),页3—7。

 

姚丽香,〈台湾地区光复后佛教变迁初探〉,《辅仁学志》,20(1988),页229—249。

 

洪启嵩,黄启霖主编,《印光文集——净土宗的一代祖师》,台北:文殊出版社,1988。

 

香光庄严,〈放生与保育的省思〉,《香光庄严期刊》,39:2(1994),页2—4。

 

翁秀芳,〈隐元禅师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张一品,〈古代高僧兴建译经馆(续)〉,《香港佛教》,419(1995),页20—23。

 

张一品,〈古代高僧兴建译经馆〉,《香港佛教》,418(1995),页17—19。

 

符芝瑛,《传灯》,台北:天下文化,1994。

 

许建昆,〈历史与小说之间的转换——试评得高僧小说四书[林淑玟〈南山大律师——道宣律师〉、吴灯山〈大冒险家——法显大师〉、马景贤〈风云—奇僧——虚云老和尚〉、陈月文〈顿悟南蛮子——六祖惠能〉],《书评》,29(1997),页12—15。

 

陈玉峰,〈台中市放生文化的初步研究〉,《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1996),页99—114。

 

陈启淦著,刘建志绘,《慈悲护众生-莲池大师》,台北:法鼓文化,1998。

 

陈慧剑,《当代佛门人物》,台北:三民书居局,1984。

 

圆因编,《防癌手册》,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

 

圆因编,《放生问答》,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

 

杨白衣,〈《金刚经》之研究〉《华冈佛学学报》,5(1981),页57—111。

 

温金柯,〈现代禅对台湾佛教的影响及历史意义—建立台湾佛教的主体性〉《生命方向之省思—检视台湾佛教》,台北:现代禅出版社,1994。

 

道安长老纪念委员会编《道安长老纪念集》,台北:松山寺,1978。

 

雷久南博士,《还我健康》,台北:琉璃光出版社出版,1995。

 

刘小如、齐如,〈台北市民众放生行为研究报告〉,《中华民国野鸟学会年刊》,7:59—64(1998—1999),页59—62。

 

莲子,《放生感应奇迹记》,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也有CD版)

 

莲子,《放生感应的故事》,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

 

蔡念生撰,《护生百讲选录》,新竹县:狮头山无量寿长期放生会,1964。

 

赖永海,《唐高僧传》,台北:佛光经典丛书,1998。

 

赖永海、张华,《宋高僧传》,台北:佛光经典丛书,1998。

 

瞿海源,《重修台湾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宗教篇》,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2。

 

简丰文发行《放生仪轨戒杀放生嘉言合刊》,台北:佛陀教育,1990。

 

蓝吉富,〈金刚经与中国佛教〉,《佛教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辑(1995),页71—80。

 

释玄空编,《印光大师戒杀放生文》,台中:青莲出版社,1973,

 

释南亭,《南亭和尚自传》,台北:华严莲社,1994。

 

释惠空,〈台湾佛教的历史性与前瞻性〉,《第三届台湾当代佛教发展研讨会论文集》,3(2002),页19—37。

 

释惠谦,〈台湾佛教史的治史省思〉,《第三届台湾当代佛教发展研讨会论文集》,3(2002),页37—53。

 

释慧严,〈台湾佛教史前期〉,《中华佛学学报》,8(1995),页273—314。

 

释慧严,〈佛教伦理与时代潮流〉,《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1990),页l99—210。

 

释慧严,〈明末清初闽台佛教的互动〉,《中华佛学学报》,9(1996),页209—242。

 

附件、圆因功德会的出版书籍

 

(一)、圆因功德会成立于民国80年教师节,民国82年出版38种图书(1—21):

 

《了凡四训》《十善业道经讲话》《印光大师开示》《印光大师遗教两要》《因果与轮回》《佛说八大人觉经》《佛说四十二章经》《李炳南居士全集(九)》《念佛法要》《放生的故事》《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自话注解》《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浅解》《菩萨学处》《认识佛教》《增编阿弥陀佛的说明》《广公上人事迹续编》《慧明法师开示》《学佛是怎么一回事》《临终三大要、人生之最后》《护生的故事》《听经札记》

 

(二)、至民国83年三月已出版有46种图书,该年七月又出版至52种图书(22—41):

 

《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中阴身自救法》《生命的重建》《向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介绍佛教》《佛教的精神与特色》《李炳南老居士演讲记》《受八关斋戒仪轨(附注解)》《念佛感应见闻记》《为什么一定要素食》《科学时代的轮回录》《真智慧之门》《素食生食与健康》《动物美谭》《现代学者论宗教》《博士界的论辩》《虚云和尚方便开示》《莲池大师放生图解》《蔬食之益》《学佛手册》

 

(三)、至民国84年已出版有63种图书(42—62):

 

《人为什么应该素食》《五福临门》《幻影》《心经略说.金刚经一滴(合刊)》《月溪法师问答录》《可许则许.保富法》《弘一大师演讲录》《印光大师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印光大师嘉言录》《佛陀》《佛法知见》《佛学问答》《戒杀、放生、素食、听佛说》《改变命运的宝典(了九四训)》《防癌、养生、长寿的秘诀》《金刚经的研究》《无量寿经玄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亲闻记》《释迦牟尼佛及其所说超越宇宙时空观》《护生画集第一集~第六集》《惊奇集》

 

(四)、至民国85年已出版有71种图书,但到民国88年已出版有81种图书,可见有兴隆之相貌(63—81):

 

《一个旅行者之体悟》《了凡四训.可许则许(合刊)》《因果可转变》《因果选集》《肉食之过》《佛法的基本要径(合刊)送信佛青年赴日进修博士学位》《抗癌之道》《防癌手册》《放生问答.放生文集》《放生问答》《金山活佛神异录》《茅蓬札记》(共有三集)《修行精华》《您相信转世吗?》《净土法门》《诗偈.法语.警策.选录》(上下册)《莲公大士净语》《莲池警策》《观世音菩萨传》《佛法的基本要径(合刊)送信佛青年赴日进修博士学位》《您相信转世吗?》《一个旅行者之体悟》《因果选集》《净土法门》《放生问答》《观世音菩萨传》《因果可转变》《肉食之过》《金山活佛神异录》《莲公大士净语》《放生问答.放生文集》《诗偈.法语.警策.选录》(上下册)《莲池警策》《茅蓬札记》(共有三集)《修行精华》《防癌手册》《了凡四训.可许则许(合刊)》《抗癌之道》

 

附件、圆因法师年谱

 

圆因法师年谱(1899—2002)

 

年代

年岁

生平事迹

两岸大事

民国前二年

元月二十一日

1

俗性敖,名乃樾,生于太湖之滨的江苏省无锡市之望族人家。祖父及父亲都是当时的达官显贵,家境十分富裕。

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1898年─日本割占福建

1840-1911,辛亥革命创立中华民国。

民国十四年~

民国二十五年

16-28

无锡私立的辅仁中学

江苏省立水产学校(Marine Product College

留学日本东京大学,专研经济。但战争爆发,毅然以爱国志节,弃学返国,举家迁徒西南后方,投身生产报国之抗战行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8)

1915年─袁世凯与《中日新约》

1921(中华民国十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1937.7.7─‘七七事变’

民国二十六~民国三十七年

28-40

逃难的日子,是自无锡往南京,而汉口再向湖南的衡阳,接著由衡阳进入大后方,在抗战期间其足迹遍布滇、桂、黔、川各省。

 

1937.8.7-1945自此开展中日长达8年的战争。

1939日颁布所谓“国民征用令”驱使我台同胞为其侵略战卖命。

民国三十八~民国五十年

40-52

逃难至台湾。曾于落脚在台北的林森南路并开华一商行,之后隐居市郊,离现今故宫博物院不远的官邸附近-芝山岩。来台后十余年,慈母示疾,兄弟亲侍榻前,竭尽孝心。

1949国民党政权逃往台北。

1949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美国宣布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民国五十一年

53

民国五十一年,兄弟俩至莲因寺出家。

1960艾森豪威尔到台活动,同蒋介石会谈。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

民国五十六~民国八十一年

58-83

与慈因师一齐至后山修行闭关。

1967蒋介石发表告同胞书,“光复大陆军事战略的方针”

民国七十年

72

当圆因师七十二岁时,某日慈因师以相思鸟的故事做往生预兆,之后便在多位僧人与居士的佛号中往生。享年七十岁。

 

1980蒋经国“三民主义是统一中国的唯一道路,反共复国的决心不变”。

1980邓小平要把台湾归回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始终放在重要日程上。

民国五十六~民国八十一年

83-93

彰化的居士请求圆因法师出来度众,并成立圆因功德会于教师节。

开始主持台湾大放生的念佛法会活动。即是每个月一次的北、中、南联合大放生,多半在凌晨举行。

1992美国同意出售150F16AB型战斗机给台湾。

1995李登辉当选为“第九任总统候选人”。

2001江泽民,我们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促进台湾问题的早日解决。

民国九十一年

94

六月二十一日,晚上七时一刻,预知时至,往生于茅蓬内。皈依弟子不论在家出家,顿失所依,悲痛难抑,为报师恩,昼夜念佛七日,其告别式于六月二十九日上午5点,在南投水里莲因寺后山念佛堂。再前往慈德寺荼毗,得甚多舍利。

 

 

注解:

 

[1] 资料除以莲子,《幻影》,(台南:和裕出版,1999),页1—7外,还综合笔者的问卷资料加以做整合与校正,在搜寻资料中还意外得到一份早年有人替圆因师做生平整理的草稿,因此在语法上则采用故事形式来呈现。

 

[2] 从圆因师父口中,得悉师父在求学时期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又是运动健将,能说、能写、允文、允武、面貌俊秀,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但是不了解佛教的人,总认为走投无路的人才会出家,实在是大错特错。慈因法师,出生于民国元年,其学历:江苏省立水产学校。Marine Product College,毕业之后准备留学日本,却因抗战而取消日本之行,值五十一岁时,则与大二岁的哥哥(圆因师),于水里莲因寺出家。过了十八年,六十九岁往生(即民国七十年),在往生前一周,预知时至,预告胞兄圆因法师谓‘世缘已尽,将欲先行’,一周后,法师一向健朗身躯,忽然示疾,于多位法师助念中,安然往生。后来圆因法师整理亡弟,集平日阅读各家报刊、书籍,摘其最契时需者,或略发威怀者,惜文纸零乱,阅读困难,后因林居士要求整理印行,始检篇成集,付梓成册,以资留念,而成一书名《幻影》,并在民国八十三年三月五日圆因法师于自修茅蓬替此书写序,此书共有七十六篇语录,篇篇无不尽示学人佛法在世问,不离世间觉的信解行证之道,诚如辑中所言‘学佛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佛须令人家胸中点头。’,论《幻影》一书的完成,由多位居士的努力校对,历时一年余始交由出版社印行。。另外,笔者曾见慈因法师的骨灰收于印顺法师壹同寺的涅槃塔中。(即福严佛学院隔壁)

 

[3] 不过具晚期亲近圆因法师的弟子说,他九十多岁,为度老一辈的人,还要学闽南语,并自讽说自己唯独闽南语没有学好。

 

[4] 参考早年有人替圆因师做生平整理的草稿。

 

[5] 当时就将此店送给同街的一位朋友,也就是说隔日依旧营业,不过已经换老板了。此人每年都回去见法师,他们俩相见都互赞你是我的恩人。见附录之附件3。

 

[6] 参考早年有人替圆因师做生平整理的草稿。

 

[7] 参考由一位隐名弟子所写的草稿,写稿时间是亲近早年刚出茅蓬的圆因法师所写的,不过目前当事人也已出家,并长期跟随大陆的梦参长老在海外弘法,笔者所得此资料是由一位台中居士所提供的。

 

[8] 参考早年有人替圆因师做生平整理的草稿。

 

[9] 以感应二字立名:感如种植,应如花果。

 

[10] 唐代净土宗僧。又称五会法师。其生卒年、籍贯均不详。代宗永泰年中,尝游东吴,因慕慧远之高风而入庐山,修念佛三昧。一日于禅定中蒙佛开示,遂往南岳师事承远。大历元年(766),至弥陀台发每夏九旬勤修般舟三昧之愿,同年又受五会念佛诵经之法。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勤修不懈。一日于粥□内忽显五彩祥云,云内现大圣竹林寺;他日又于□中感见五台山诸寺及净土胜相。四年夏,入湖东寺(一作湘东寺),于寺内之高楼台修五会念佛,又感见阿弥陀佛及文殊、普贤等圣众。次年四月,至五台山佛光寺,忽有二童子引领,始见先前□中所现景物,普贤、文殊二菩萨并授其念佛之要门,师遂于其地建碑记之,令见闻者发菩提心,获大利益。师创五会念佛,往来于五台山、长安之间,致力于弘法事业,故从宫廷至一般社会皆广行念佛法门。示寂后敕谥‘大悟和尚’。或谓师为善导之后身,而尊之为莲宗第四祖。师撰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三卷、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一卷。见《佛光大辞典》,页3416。

 

[11] 白内障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眼疾之一。水晶体位于瞳孔后面,是一个小小的凸透镜的构造,负责聚焦进入眼内的光线,成像在视网膜上。简单地说,白内障就是原来透明的水晶体有混浊的现象。水晶体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在正常的情况下水晶体是透明的,当光线透过角膜后,须经水晶体的拆射,才能将影像清晰的呈现在视网膜上,就好像照相机的镜头使光线聚焦在底片一样。白内障早期的症状可能有视力模糊、色调改变、怕光、眼前黑点、复视、晶体性近视等,晚期症状则为视力障碍日深,最后只能在眼前辨别手指或仅剩下光觉视力。其资料由马偕医院眼科整理,作者:刘宗学医师。

 

[12] 像过去印光大师,少治儒学,喜读程、朱之书。曾排佛,遭目失明,继而猛省,转研佛典,以至诚所感,目疾获愈。见《佛光大辞典》,页2206。

 

[13] 笔者曾仔细看过其眼睛与台湾公认的高僧广钦老和尚一样,都是宝蓝色的祥光,或看其相片也可发觉到,见附录九,附见4。

 

[14] 圣严法师在民国五十六年写的〈今日的台湾佛教及其面临的问题〉就说:‘说起传戒,那些热心于此的大德们,可谓有功有过而过胜于功。’‘为什么有如此殊胜的传戒寺院?最初,确是为了成就戒法,弘扬戒律,延续僧统,到后来却是全部变质。有的大德自己尚不知戒律为何物,竟也热中于传戒,为的是能藉传戒大法的因缘,来庄严道场,翻修殿堂或增建宝塔。’为了争取更多的戒子,可以放弃律制的规定,戒师及传戒的寺院,到处去拉、去请、去劝,只要你能赏光来受戒,麻子、瞎眼、跛子、癞子、聋子、神经病、痴呆汉、七十八十的老婆婆、老态龙钟的老公公,一律授予上上品的三坛大戒。’‘这些热中于传戒的大德们,罪过是在全小失大,本末倒置!’温金柯,〈传戒与台湾佛教史的认知问题〉,《现代禅月刊》,16(1991年3月)。

 

[15] 为民国中兴南山律学之名僧。浙江平湖人,俗姓李,名广侯,号叔同。又名成蹊,字惜霜。其他别署甚多。性情倜傥恬醇,尤好书画。二十六岁,东渡日本,入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并研究音乐,创组春柳剧社,为我国新剧运动之先驱。回国后,任教于天津工业专门学堂、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主持太平洋报笔政。民国七年(1918),三十九岁,将一切书籍、字画等物赠人,即于杭州灵隐寺受具足戒,法名演音,号弘一。尝慨叹僧界之所以往往为世所诟病者,以不守戒律之故,乃发愿毕生精研戒法。初学有部之律,后则专弘南山律宗。民国二十五年,闭关于鼓浪屿日光岩,并向海外请藏经万余卷。其后,复闭关于永春普济寺、泉州福林寺。晚年自号晚晴老人,又号二一老人。民国三十一年十月示寂于晋江温陵养老院,世寿六十三,僧腊二十四。著有《弥陀义疏撷录》、《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清凉歌集》、《华严联集》、《戒本羯磨随讲别录》、《四分含注戒本讲义》、《南山道祖略谱等书》。坊间现有《弘一大师法集》传世。见《佛光大辞典》,页1919。

 

[16] 名智旭,字蕅益,自号八不道人。从所居而曰灵峰。父岐仲,持白衣观音咒祈子,母金氏,梦大士抱子授之而生,时明万历二十七年五月三日也。初学儒,以圣学自任,作辟佛论数十篇。十七岁阅莲池大师自知录叙及竹窗随笔,取论焚之。二十岁丧父,读地藏本愿经发出世之心,日诵佛名。居三年,闻一法师讲首楞严经,至空生大觉,忽生疑不能得,遂于像前发四十八愿,决心出家。旭见律学退废,以兴律为任,既述毗尼集要,寻欲注梵网经,于佛前拈阄以决所宗,得天台宗,于是究心台部,而不肯为台宗子孙,以近世之台宗禅宗贤首慈恩各执门庭不能和合也。晚住灵峰,生平著述合有四十余种,顺治十一年正月二十一日寂,寿五十七。其重要注作《灵峰宗论》。参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17] 我国当代净土宗高僧,莲宗第十三祖。陕西郃阳人,俗姓赵。名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年二十一,至终南山南五台,归依莲华洞道纯长老出家。光绪八年(1882),挂搭湖北竹溪莲华寺。未久,受具足戒于陕西兴安双溪寺。二十六岁,赴净土道场红螺山资福寺念佛,自号‘继庐山行者’以明其志。其后,往浙江居普陀山法雨寺二十余年,朝夕唯阅藏念佛,不求闻达。曾两度闭关,空诸色相。民国元年(1912),以文稿刊于佛学丛报,署名‘常惭愧僧’,名震遐迩。民国七年,为募印‘安士全书’而常至上海,遂驻锡太平寺,各方投函请益者甚众,师皆慈悲摄受。民国二十九年,示寂于灵岩山寺,世寿七十九。荼毗后,得五色舍利花及舍利珠无数。师一生操守弘毅,学行俱优,感化甚广,被誉为民国以来净土第一尊宿。坊间有《印光大师文钞》及《印光大师全集》行世。见《佛光大辞典》,页2206。

 

[18] 各家之注释及关于本经之著述约有:后秦的僧肇。隋朝的吉藏、智顗、净影。唐朝的慧净、智俨、窥基撰、慧能、宗密、孚佑帝君。宋朝的子璇、道川、善月、昙应、宗镜。明朝的太宗、洪莲、元贤、德清、如观、智旭、圆杲等等,详见《丁福保佛学辞典》,页3553。

 

[19] 慧能曾针对神秀的偈文,另作一偈,要求别人代他书写在神秀偈旁。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阅后,认为慧能的悟境高于神秀,便于夜陶召慧能至其禅室,将衣钵传授与也要他立即回岭南,后来慧能才正式成为僧人。不久,慧能即在法性寺菩提树下开演东山法门,法缘殊胜。其后不久,即移居曹溪宝林寺,韶州(今广东韶关)刺使韦璩久慕慧能的道风,请他瞅料触,听众逾千入。所说法语,由弟子法海记录,整理为《坛经》传于后世。

 

[20] 详见《佛光大辞典》,页3553。

 

[21] 蓝吉富,〈金刚经与中国佛教〉,《佛教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辑(1995),页71。

 

[22] 小时候他父亲会鼓励他抄《金刚经》抄完一部就给予他一块银元(当时公务员一个月的薪水是七块银元),见附件1。

 

[23] 如果依据前引各种《金刚经》的持验录来看,可以发现中国人持诵《金刚经》后的效验,已经包含了密教咒语中的息灾、增益、怀爱等效果。而且,从他们的诵经动机去看,我们也会发现有相当多中国佛教徒,是将这部经当作咒一样地持诵的,因为他们并不太注意经义,而只注意诵经后的神圣的、超凡的效果。笔者发觉部份的信徒亦如是。参见蓝吉富,〈金刚经与中国佛教〉,《佛教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页79。

 

[24] 本论文以无著、世亲的《金刚经论》为中心,配以梁昭明太子的三十二分法。可见杨白衣,〈《金刚经》之研究〉,《华冈佛学学报》,5(1981),页57—111。

 

[25] 法师在诵《金刚经》蛇会跑过来听,因为在过去水里山上本身就有许多蛇。有时鸟也会飞来。

 

[26] 吴汝钧,〈《般若经》的空义及其表现逻辑〉,《华冈佛学学报》,8(1985),页237。

 

[27] 圆因法师—毛笔稿,《茅蓬扎记—第一集》,(台南:和裕,2002年),页126。

 

[28] 圆因法师—毛笔稿,《茅蓬扎记—第三集》,(台南:和裕,2002年),页126。

 

[29] 印光大师的文章中有好几篇是说戒杀放生的今约举如下:(1)在佛寺写疏的有,法云寺放生池疏:‘凡有欲家门清泰,身心康宁,天下太平,人民安乐者,请皆于戒杀放生,吃素念佛中求之,则求无不得矣。’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我今幸承宿世福善,生于人道,固宜解怨释结,戒杀放生,令彼一切有生命者,各得其所。又为念佛回向净土,令得度脱…须知放生一事,实为发起同人,普护物命之最胜善心。’常熟莲华庵放生池碑记:‘放生一事,原为启发现未人之善心,以期戒杀茹素,普令含识各得其所,各尽天年。近之则息杀因,远之则灭杀果,小之则全吾心之纯仁,大之则弭世界之杀劫。’灵岩山寺下院放生池附设放生会缘起碑记等等。(2)就文章书信类有,乌程周梦坡居士夫人诞期放生碑记:‘圣君贤相,哲士鸿儒,多皆仰遵佛训,俯培己仁,或茹素而断荤,或戒杀而放生,其嘉言懿行,载诸史册,亦企后人同修慈心,愍彼物类。’在挽回劫运论:‘佛教东来,阐明因果报应,令人戒杀放生,断荤吃素。’放生十大功德之说;劝爱惜物命说等等。(3)戒杀放生因果现报类有,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序,放生杀生现报录戒杀放生各文合编序等等。可详阅,印光法师,《印光大师文钞选读》与《印祖文钞选读》(上册、下册、续编两册),台中:明伦社,1999。

 

[30] 印光法师,《印光大师文钞选读》,(台中:明伦社,1999),页234—236。

 

[31] 印光法师,《印光大师文钞选读》,(台中:明伦社,1999),页236—240。

 

[32] 〈一〉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载,菩萨于法应无所住,须行不住色布施、不住声布施,乃至不住法布施等,由此不住相之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二〉与善法同义。据《法华经》〈方便品〉载,于四众中,若比丘、比丘尼心怀增上慢,优婆塞心怀我慢,优婆夷心怀不信,如此则不能自见其过,于戒律有所缺漏。此类少有善法者,实不堪受持一佛乘之法。〈三〉指六度中之前五度,系相对于智慧而言。可参阅《佛光大辞典》,页5861。

 

[33] 梵语 bahu—jana, jantu, jagat 或 sattva 之意译。音译仆呼缮那、禅头、社伽、萨埵。又译作有情、含识(即含有心识者)、含生、含情、含灵、群生、群萌、群类。‘众生’一语,普通指迷界之有情。《杂阿含经》卷六:‘佛告罗陀,于色染著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著缠绵,名曰众生。’详见《大正藏》2,页四○上。在此狭义的指那些除了人道之外的处畜生道等。

 

[34] 圆因基金会将一些近年来的实例,编辑成《放生感应奇迹记》、《放生感应的故事》其内容有父救龟命、屠夫肝癌、偿还杀债、黄蜂示警、免遭蛇咬、发愿戒杀、难产得安、女儿病危、放生即愈、母亲昏愦等故事此外又有现身说法之实案有林子惠居士、冯冯居士、祥云法师、刘春桂居士、杨欣莲居士、郭惠珍医师等等。

 

[35] 圆因编,《放生问答》,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页8—9。

 

[36] 圆因编,《放生问答》,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页10—13。

 

[37] 放生地点,全省大部分都,台北、苗栗、台中、彰化、嘉义、台南、高雄等等每次都会换地方。

 

[38] 老和尚不盖寺庙、道场、不收出家徒弟,后来笔者听闻到此师父将所收到的钱完全是放生用的,而且他的遗书早已经写好,所收的供养一分一毫完全放生。

 

[39] 如时间91年10月20日,这次放生的方式改变过去用塑胶桶装鱼的形式,此次改用‘活鱼袋’装鱼并由台大的教授及几位学生讲解示范并在车上播放。除此之外,放生前,有台大的教授及学生帮忙,分别测试海水及鱼车上的水温及盐度。听说温差超过五度时,鱼若贸然放下去,会有休克之虞;另外若盐度相差太大,鱼也无法适应。测试完后,依每辆鱼车所需,先加一些海水进去,让鱼有个过渡的环境可以适应。

 

[40] 如虱目鱼苗,道证法师也解释为何要放这种鱼类:‘1、一般来说,大于五公分的鱼就有自己索饵的能力,我们这次所放的鱼虽小,但都大于五公分了,所以放入海中应可存活。2、虽然这些鱼尚不会被卖到市场供人食用,但它们有许多根本活不到那么大,就被当作渔船钓鲔鱼的饵了,因此也需及时放生。3、放生时若是一下子放入许多掠食性的鱼类,对当地其他海洋生物来说,可能是一场浩劫。而虱目鱼为吃素之鱼类,不会有这样的情形发生。’

 

[41] 引用一般通用的版本,《放生仪轨戒杀放生嘉言合刊》,(台北:佛陀教育,1990),页2—15。

 

[42] 甲、愿所放众生、既放之后、永不遭遇网捕吞杀、获尽天年、速生净土。乙、并愿捕生人等、回心向善、顿悟三世因果、及生佛心性平等无二之理、解冤解结、救世救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丙、更愿放生弟子○○等、三障蠲除、福慧增长、三学增明、行愿宏固、自修定慧、为度众生、救护众生、常如己想、毕竟今生、得生安养、广度众生、共证真常。

 

[43] 特殊例子如已依仪规放生之后,有续至放生者,则依左例之法行之,先持大悲咒一遍、次为受三皈、念弥陀圣号、洒水放之、勿延迟、以致损丧鸟鱼生命。

 

[44] 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

 

[45] (一)无刀兵劫,免除战争杀祸。(二)长寿、健康、少病。(三)免天灾横祸,无诸灾难。(四)子孙代代昌盛,生生不息。(五)多子宜男,所求顺遂!(六)官禄亨通,一帆风顺!(七)喜气吉祥,四季安宁。(八)解冤释仇,诸恶消灭,无忧无虑。(九)合天心,顺佛令,物类感恩、诸佛欢喜。(十)得生天上,享无极之福,若兼修净土,直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详见圆因编,《放生问答》,(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页10。

 

[46] 刘小如、齐如,〈台北市民众放生行为研究报告〉,《中华民国野鸟学会年刊》,7:59—64(1998—1999),页

 

[47] 这句话笔者参与几次放生活动下来,常听闻道证师常如此说。

 

[48] 《入楞伽经遮食肉品》,大16,页561中:‘大慧!我观众生从无始来,食肉习故,贪著肉味,更相杀害,远离贤圣,受生死苦;舍肉味者,闻正法味,于菩萨地,如实修行,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9] 见《佛光大辞典》,页4278。

 

[50]《佛祖统纪》卷三十七、《佛祖历代通载》卷九

 

[51]〈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放生碑文第二十一〉,《国清百录》(卷2) T46, p0801c。

 

[52] 三月己丑。诏天下州郡各置放生池。冬十月升州刺史颜真卿。撰有唐天下放生池碑铭并序曰。皇唐七叶我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陛下。《佛祖历代通载》(卷13) T49, p0599a。

 

[53] 《放生仪轨戒杀放生嘉言合刊》,(台北:佛陀教育,1990),页23—26。

 

[54] 《释门自镜录》 (卷2) T51, p0824b。

 

[55] 《万善同归集》 (卷2) T48, p0981c。

 

[56] 《菩萨戒本疏》 (卷2) T40, p0676c。

 

[57] 《庐山莲宗宝鉴》(卷6) T47, p0332c。

 

[58] 《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T24, p1004b—1005b 。

 

[59] 《大乘入楞伽经》卷六,T16, p624a 。(大一六·六二四上)。

 

[60] 《大唐西域记》:‘昔此伽蓝习玩小乘。小乘渐教也。故开三净之食。而此伽蓝遵而不坠。其后三净求不时获。有比丘经行。忽见群雁飞翔戏言曰。今日众僧中食不充。摩诃萨埵宜知是时。言声未绝一雁退飞。当其僧前投身自殒。比丘见已具白众僧。闻者悲感咸相谓曰。如来设法导诱随机。我等守愚遵行渐教。大乘者正理也。宜改先执务从圣旨。此雁垂诫诚为明导。宜旌厚德传记终古。于是建窣堵波式昭遗烈。以彼死雁瘗其下焉。’《大唐西域记》 (卷9) T51, p0925b。

 

[61] 为佛前生菩萨行之一。其因缘出自金光明经卷四流水长者子品。依经所载,长者子曾伴二子水空、水藏游行城邑聚落,至一大空泽中,见有一池,其水枯涸,池中之鱼为日所曝,将为鸟兽所食。时长者子生大悲心,乃寻树枝覆之,并借二十大象运河水,池中之鱼得以再生。更对池中之鱼施与饮食,复使之闻佛名、佛法。其后长者子于家中集宾客,设飨宴,尔时大地突然震动,十千鱼同日命终,共转鱼身,生忉利天。时长者子醉酒,露卧楼屋上,见十千天子来置无数真珠、璎珞于其四边,更散天华以报旧恩。佛说此因缘终,谓流水长者子即今我身,水空即今之罗侯罗,水藏即今之阿难,十千鱼即今之十千天子。见《佛光大辞典》页3865。

 

[62] 《合部金光明经》 (卷7) T16, p0396a。

 

[63] 〈沙弥救蚁子水灾得长命报缘〉《杂宝藏经》 (卷3) T04, p0466c。

 

[64] 《六度集经》:‘鳖主知菩萨有普慈之德尚济众生。财富难数贵贱无违。答曰。百万。能取者善。不者吾当烹之。菩萨答曰。大善。即雇如直持鳖归家。澡护其伤。临水放之………鳖人语曰。吾受重润。身体获全。无以答润。虫水居物知水盈虚。洪水将至必为巨害矣。愿速严舟。临时相迎。’《六度集经》(卷3) T03, p0015a。

 

[65]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卷1) T14, p0407c。

 

[66] 《大智度论》 (卷13) T25, p0155c。

 

[67]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卷2) T47, p0368a。

 

[68] 《往生集》(卷1) T51, p0133b

 

[69] 《往生集》:‘杨嘉祎字邦华。泰和人。世家子也。年十三持不杀戒。蚤虱无所伤。二十三肄业南雍。俄疾作。以万历乙巳仲冬十九日卒。卒之先梦游地狱。见地藏大士于冥阳殿。觉而放诸生命。延僧诵经念佛。谓人曰吾将逝矣。青莲花现吾前。得非净土境乎。遂昼夜念佛不辍。命息烛曰。汝辈假烛为明。吾不须烛。常在光明中耳。问何所见。曰莲开四色。问见弥陀否。曰见弥陀现千丈身。问观音。曰身与弥陀等。问势至。曰不见也。言讫忽跃起拈香。连声语曰。弥陀经功德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吾已得上品矣。寂然而逝。’《往生集》 (卷2) T51, p0149a

 

[70] 刘小如、齐如,〈台北市民众放生行为研究报告〉,《中华民国野鸟学会年刊》,7:59—64(1998—1999),页60。

 

[71] 于君方,〈戒杀与放生——中国佛教对于生态问题的贡献〉,《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1990),页137。

 

[72] 〈保护野生动物,市府提‘三不’盼民众‘不吃、不养、不放生’部分宗教团体难配合〉记者张仁豪/台北报导/联合报/1991/11/11。

 

[73] 详见《中国时报》,2002年12月17日,陈俊雄/树林报导(地方新闻)。

 

[74] 〈狂犬梦魇-你是不是帮凶乱养宠物/随便放生走私动物〉赵永清/立委(北县中和),联合报,1997/04/26,版次 11

 

[75] 〈放生小心触犯公共危险罪〉,本报记者林河名,联合报,1997/03/24,版次 3。

 

[76] 详见《中国时报》,2003年01月07日,(地方新闻:大雪山林道 猎鸟人横行,林淳华/和平报导)。

 

[77] 详见《中国时报》,2002年12月22日,叶明宪/鹿谷报导(地方新闻)。

 

[78] 1月5日台视新闻,澄清湖将清除底泥宗教团体为湖中鱼超渡请命,但隔天1月6日,澄清湖内鱼群决定不外移,黄佳境/高县报导。

 

[79] 详见《中国时报》,2003年01月06日,黄佳境/高县报导(地方新闻)

 

[80] 〈放生大浩劫/河川湖泊‘原住民’慢慢不见了〉,简宗石/贸易商(台北板桥)/联合报,1993/08/18,版次 11。

 

[81] 刘小如、齐如,〈台北市民众放生行为研究报告〉,《中华民国野鸟学会年刊》,7:59—64(1998—1999),页61。

 

[82] 圆因编,《放生问答》,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页15—16。如‘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中,佛陀昔为流水长者子,不忍上万条鱼干涸死亡,急遣二十集大象负水济鱼,活鱼性命,并为上万条鱼说法念佛,上万条鱼得此功德,当日命终,众鱼尸体积聚池畔,神识往生忉利天,享无极之福!有经为证:‘尔时其地,卒大震动,时十千鱼,同日命终,既命终已,生忉利天。’

 

[83] 本文中国时报时论导广,傅志男24日媒体报场刊载于2002—10—25。附注:91.11.23下午,上个月放生大会的主办单位在旗津海滩又办了第二场佛教的放生大会,据当天在现场的民众表示,放生的动物有鱼、龟、‘小鸡’、‘小鸭’、‘兔子’、‘小猪’!高雄市教师会生态教育中心执行长表示,先不问鱼是淡水鱼或海鱼,也暂不问龟是‘陆龟’或‘海龟’,,我实在不明白要这些动物如何在海里或海边生活,不是要放‘生’吗?为何被人类抓走?是贩卖这些动物的人吗?是附近活动的人吗?还是放生的人呢?

 

[84] 释圣严,《学佛群疑》,台北:法鼓文化,1980。

 

[85] 《国清百录》(卷4) T46, p0822c。

 

[86] 〈狮潭新店溪溪鱼黄蛆病比例高-疑与民众任意放生溪鱼有关〉,记者刘荣春,民生报,2002/11/08,未做考察生态。

 

[87] 记者庄佩玲/台北报导/联合报,1992/02/09。

 

[88] 记者张三雄/联合报,1997/03/26,版次 6。

 

[89] 〈《放生回响》洒钱赎罪放生变成杀生-动物无法适应新环境 生态系统终将失调〉作者 杨平世/台大植病系所主任,联合报,1993/08/19,版次 11。

 

[90] 民国80/1/28——2/3佛教新闻周刊,吴森明专访。

 

[91] 原载于自立晚报‘生态台湾’1997/10/14,再谈放生,作家:陈玉峰。

 

[92] 〈只管放生不问死活-放生热:乌龟放生者的最爱〉作者 佳里记者/曾旺莱/联合报,1992/06/03。〈只管放生不问死活-放生热:地点日月潭变野生动物园〉作者地方中心连线报导/联合报/1992/06/03,版次 17。

 

[93] 见附件1—附表4,记的有次我问法师:‘他们诽谤放生,我们要不要写文章评理’。法师:‘我们只要踏实的去做,不需要与人较长短!’

 

[94] 见其序,雷久南博士,《还我健康》,(台北:琉璃光出版社出版,1995)。

 

[95] 癌症是一种慢性、全身性、退化性、血液性、缺乏性的中毒症。癌症并非一夜之间突然发生。癌症在表现为肿瘤前,通常已潜伏多年。根据美国凯利医师‘(Dr. William D. Kelley)平均潜伏期为卅九个月,这就是所谓癌前时期(Precancerous)。国家卫生研究院/长庚医院肿瘤科/赖基铭医师,圆因编,《防癌手册》,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页2。

 

[96] 圆因编,《防癌手册》,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页8。

 

[97] (摘自《新世纪饮食》),圆因编,《防癌手册》,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页36—39。

 

[98] 〈天华月刊〉:波士顿的布里罕妇女医院(Briham and Woman Hospital)华德威烈医师(Dr. Walter)指导进行的。他归结说:‘回过头来,看看数据,红肉的最适当摄取量是零。’也就是说客观的医学研究,一再的证明吃肉、蛋、乳品增加乳癌、结肠癌、卵巢癌、子宫颈癌、肺癌及其他癌症的罹患,而素食可大幅度降低罹癌的机率。上述资料虽大部份为女性患癌的数据,但以台湾区来说,一九九一年,死于癌症的男性约为妇女的二倍。

 

[99] 日本医学博士片濑先生在他的论文中,做了如是的结语:‘万病的发生,皆是由于一元酸性的血液。’这个论点也得到美国营养机构的认同与支持。

 

[100] 圆因编,《防癌手册》,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页47。

 

[101] 李丰与淋巴癌和平共处30年她,台大医学系毕业的高材生,在三十岁不到被宣判罹患癌症,李丰,这位国内细胞病理权威,没有被癌症击倒,走过三十年漫漫抗癌心路,她没有怨,反而感谢癌症,让她学会省视人生。他练瑜伽吃素礼佛十年来未曾住院,每天只睡六个小时,清晨三、四点就起床,空腹练二个多小时的瑜伽,再打坐一个多小时。她常说:‘每天花四个小时做运动,可以换来其他廿小时的全身舒畅,这种投资太值得了’。资料来源:中国时报,详见圆因编,《防癌手册》,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页14—19。

 

[102] 雷久南博士写〈闲谈癌症的治疗方法〉五年后,我对癌症的基本看法大致没有改变,只是有更多经验和补充的资料,尤其是发病和情绪与灵性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一九八九年十一月我在法国格雷诺堡(Grenoble)偶然得知一所癌症心理治疗中心,引用德国汉姆(R. G. Hamer)医生的研究发现,以‘谈心’方式疏导病人的情绪而改善病情。

 

[103] 其工作环境—德州大学安德森医院肿瘤研究所。这医院规模,在美国癌症方面,是数一数二的,它具有治疗、教育和研究三方面的任务。他在一九七七年得到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就在那里工作。其本行,原是物理化学而非生化,所以研究方向,重点在从生物物理观点出发,与一般同僚的方向颇不相同。其许多看法,也因其所学背景与训练的关系,故容易接受许多民间自然疗法。

 

[104] 台大医院外科部主治医师林明灿指出,根据目前医学研究发现,许多致癌因子是可以预防的,像日本已渐渐将癌症归类-生活习惯不良的疾病,所谓生活习惯不良包括,饮食不当、吸菸及喝酒。

 

[105] 圆因编,《防癌手册》,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页21—24。

 

[106] 纤维的保护作用,可以减少排泄物在肠内的停留时间。纤维的来源,多存于五谷、麸皮及糙米中,此种粗糙食物中,所含的矿物质也多些。在美国曾发现南方土壤中,硒(一种有防癌作用的矿物质)的含量比北方高,所以癌症患者也比北方低。一般人如果饮食太精,就会感到矿物质不够,所以提倡吃粗面糙米,是很合乎营养的事情。

 

[107] 黄麴毒素系黄麴菌及其他真菌之代谢产物,根据台湾糖业公司在63及69年期的研究,此类真菌在160℃经一小时或在121℃ 15磅压力之下,亦须十五分钟才能杀灭。而其所产之毒素,在更高温度及压力之下,纵将谷物本身组织与营养物同时破坏,亦不容易破坏它。此毒素一旦进入人体之后,即蓄积在肝脏中,不易排出,影响肝功能,为肝病形成原因之一。由于本省处于高温多湿状态之下,适于此类真菌生长繁殖,因此一般谷物,均应尽速干燥贮藏,除减少真菌污染外,亦使其缺乏繁殖而产生毒素的条件;最好不要贮存过久,及早使用新鲜品。因此,已发霉的花生、黄豆、玉米及其产品,均不可食用。

 

[108] 此为圆因师每天的例行功课。

 

[109] 圆因编,《防癌手册》,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页175。

 

[110] 《小止观》介乎于《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与智顗晚年成熟作品的《摩诃止观》之间的,还有智顗为其俗兄陈针治病所讲的《童蒙止观》(即《小止观》)一卷。

 

[111] 从笔者的问卷调查得知有些癌症患者也常去请示法师,这对癌症的看法可以说仍不离放生念佛。

 

[112] 圆因编,《放生问答》,台南:和裕出版社,2001年,页26—27。

 

[113] 林静美,对整理《幻影》一书后的简单说明。

 

返回[般若文库]首页 | [繁体版]



 
Copyright @ 2003-2012 丰财园中国最大佛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