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海拾趣序
徐恒志居士著
宗教几乎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形成而诞生,而且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相联系。历史上,政治和宗教的协调和补充,往往成为社会安定繁荣的一种因素。佛教是我国三大宗教之一。自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后,逐步演变和发展,成为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魏晋时期,随著汉译佛经的流传,佛学与道家玄学相结合,曾使佛教有过较大的发展;尤其南北朝时期,在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下,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同时出现了许多学派。到了隋唐时代,当时政治、经济兴旺发达,佛教也因此达到全盛时期,从而逐步影响人民生活、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的各个方面,并渗透到文学、哲学、逻辑、艺术(包括建筑、绘画、音乐等)、天文、医药等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其中由梵文翻译过来的大藏经,已成为我国文化的瑰宝。
佛教哲理对宇宙观和人生观,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都有独到的见解,它与中国古典哲学交互影响,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由于我国是北传佛教中心,佛教的建筑艺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佛寺佛塔遍布全国,许多著名风景区和文物古迹,大都与佛教有因缘。我国有名的四大名山——五台、峨嵋、普陀、九华,就是佛教的四大道场,山势险峻,风景秀丽。黄墙青瓦,点缀于层峦耸翠之间;暮鼓晨钟,遥闻于幽谷云天之外,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我国古代雕塑艺术,自从与印度、犍陀罗等国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便发展成为我国独具民族风格的造像艺术,手法高超,精湛绝伦。从南北朝起,历隋唐、五代至明清的一千多年中,陆续开凿了大量的佛教石窟,其中甘肃敦煌、山西云岗、河南龙门三个石窟,是世界上现存的、规模巨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可见,研究中国的历史,尤其是中国的文化史,离开了对佛教的研究,便不能窥其全貌。
佛教盛行于亚洲,特别是东南亚许多国家,普遍把佛教奉为国教;近年来佛教正不断推向欧美各国。深入研究佛教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已成为当今学术界一门新的课题。
楼培敏、徐觉哉等人,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他们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为了透视佛教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广泛地搜集了国内外有关书刊,抽出时间,进行分析综合,组织编写了这样一本有浓厚常识性和趣味性的小册子,内容涉及佛教掌故、文物史迹、名山古刹、艺术奇葩、法苑常识和寺院楹联等各个方面,可谓内容丰富,雅俗共赏,可供哲学、历史、宗教研究工作者和佛教工作人员参考。爰述本书编写原由和旨趣以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