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二章)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二章 坦坦觉路作迷途

 

一切众生、一切佛的本性,就是一切万物的本体,本来是清净、圆明的,以中国文化来讲是‘本善’的。不要把它作普通善恶的善来看,它是超越此相对待的善是至善的、那为什么会动妄念?为什么会有世界?为什么会有万象差别的不同?

 

佛法的形上学可与《易经》合参

 

永明寿禅师以《楞严经》要旨答:‘最初不觉,忽起动心。’觉与不觉两个问题来了。不觉’之来,主要是‘党明为咎’。以《易经》的道理来讲,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有人提出来,认为这个答案不够透彻,不能令人满意。这提得很对,是不大令人满意。

 

在学术立场讲。是要绝对客观,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的,本来佛学这一段话是并不太令人满意,但也不是完全不对。最初动念是‘觉明为咎’的,忽然不觉来的。为什么有个忽然不觉呢?这不觉从哪里来?

 

比如王阳明所讲的‘良知良能’,这一知从何而来?若从本体来,其本身即有善恶,也包括了知,这是很严重的问题。要详细地讨论起来,牵扯一大串,一时讨论不完。

 

这里简单扼要地说,‘觉明为咎’是倒果为因的说法。已经成道的人,已经还源,证到清净圆明、明心见性以后,太保任清净光明,因太过而生不及,太过了本身就是妄念。

 

比如大家打坐,刚刚上座,眼睛一闭那一刹那,很清净,那是很短暂的一刹那,接著想保持清净,那就完了。由这个理由来说明本体来源,清净光明忽起动心,是倒果为因的说法。是佛没有办法,只好从果来说因,最初万有是‘觉明为咎’来的。

 

以逻辑道理来讲,这种形而上本体,忽变为形而下万象的道理,不能算是究竟的说法。佛学对此点到为止,唯有用中国的《易经》、道家思想来补足。不过如把中国的《易经》、道家思想单独来说明形而上的本体,那又不行了。必须这几样综合起来,对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说明才能清楚。

 

《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指动静、善恶、是非、来去、生死等相对的现象。相对是两头,能起相对的那个是不属于相对,勉强可以说是绝对。

 

所以以此道理来讲,‘觉明为咎’,觉明也并不为咎,换言之,阴暗、昏味也不足为病,各有立场看法,白天有白天的好处,夜里有夜里的好处。所以《易经》言:‘一阴一阳之谓道’,乃指形而下的法则;形而上的本体,则如孔子在《系辞》上所说:‘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所以‘最初不觉,忽起动心’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所谓感应,虽起形而下后天的作用,最后他还是归到本来寂然不动。至于明与不明、动与静、好与坏,则是人为的分别,同形而上、形而下没有关系,这是《易经》的看法,当然《易经》没有说这么明显。研究《易经》,不论在理、象、数方面,都须先通《系传》,把道理先搞通。

 

道家《列子》这本书分出五太:太虚、太无、太素、太质、太极,一层层下来,也讨论到本体生万有的道理。本体本来清净圆明,忽然一动,生出万有,生命经过了这五种层次。这种次序五行思想、易经思想,同佛法的五蕴都有相关连之处。

 

人类文化号称五千年,其实是很幼稚、很可怜的。人类到现在还在追求最初究竟怎么来的?乃至现在还要到太空去探索这个生命问题。

 

科学文明发展至今,谁也还拿不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宗教有宗教的说法,哲学、科学也各有各的说法,莫衷一是。总之一句:都非定论。

 

若要证到宇宙本体的问题,扼要地说,只有用禅宗的两句话:‘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来说明。《楞严经》的‘觉明为咎’只是权说而已。

 

要严格研究起来,以佛学本体论来讲,小乘知见与大乘知见的看法各有不同。《宗镜录》是用《楞严经》的本体论来阐释的。《华严经》则无所谓咎与不咎,觉明也不为咎。像《涅槃经》等各种经典,乃于各种宗教哲学对于宇宙大多持悲观的看法,觉得人生悲惨可怜。

 

《华严经》则不然,认为这个世界善善恶恶、是是非非、动动静静,一概都是至真、至善、至美。都是一个本体所发生变相而已,一切都是变相,变相无论春夏秋冬、善的、恶的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坏处,以这立场来讲,觉明也不为咎了。这问题讨论起来很复杂,讲到本书后面再继续讨论。

 

其次,有人提出见分与相分的问题。见是看见的见,相是现象。比如用眼看花,眼是相分,能看到花,了解那是花,这个精神作用是见分,这是唯识论名词,很多书注解来、注解去,非常难懂。若以现在的名词来理解,相分为物理世界,见分为精神世界。

 

世上庸人多

 

‘于无脱法中,自生系缚’。用不著解脱,自然解脱,就叫‘无脱’,并没有一个东西给你跳出来,只要自己一念清净自然出来,这叫‘无脱之脱’。众生认识不到自己本性本来没有束缚,都是自己找烦恼,所以大家打坐想找开悟,实际上只要真懂得两句话:‘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就开悟了,你不扰乱就开悟了。拼命在修道、打坐也是在自扰,跟自己过不去,这叫‘于无脱法中,自生系缚’。

 

如春蚕作茧,似秋蛾赴灯,以二见妄想之丝,缠苦聚之业质。

 

永明寿禅师把哲学放在文学中表达很高明,春蚕即出自李商隐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至于‘秋蛾赴灯’,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飞蛾扑火的现象。这里所讲的二见即是我见、法见。前面讲见分是精神;这里的见是观念,主观的观念有我、有法。先入为主即法见,一切痛苦由我的观念来。什么叫人生,以小乘佛教观点来看,人生是一切痛苦集中的焦点,所以叫苦聚,我们一般人却在主观观念上,把它当成快乐、这里所讲的业,并不一定是不好。像同卵双胞胎,身体是一样,思想、感情却不同,各有各的业。身体是正报,此身以外,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身外之物’都是依报。又如西方极乐净土是阿弥陀佛愿力所成的依报,正报是阿弥陀佛的精神。福气容易智慧难,有同学问:‘智慧是不是一种福报?’我说:‘不错,智慧是由福德而来。’

 

用无明贪爱之翼,扑生死之火轮,用谷响言音,论四生妍丑。

 

古人得道而有神通的,要点破灾祸,是有违因果报应,要不点破,又有违慈悲心。这真是互相矛盾而左右为难,有时只好隐约暗示,像济公知道菜等(寺)有火灭之难,只好大叫:‘无明发了!无明发了!’等到大家搞清楚,寺已经烧起来了。无明发了,就等于我们常说的无明火。能够空掉无明,解脱了无明,对真正达到明心见性的‘明’,贪爱就是无明的帮凶。古人有两句俗语:‘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完全不说是非,是绝不可能的,而是非正是由言语来的,言语本来是空的,可是我们听了言语是非还是会生气,那是最笨的。听过了就空了,可是我们却配合上观念、分别心而生烦恼。四生就是《金刚经》所讲的胎生、卵生、湿生、化生。

 

以妄想心镜,现三有形仪。

 

这里用镜子的’“镜’,而不用‘境’,‘镜’比‘境’更好,因镜空灵,照得也很清楚。我们人生一切烦恼都用妄想来的。都是妄想的心境,现出来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形仪。

 

然后违顺想风,动摇觉海,贪痴爱水,滋润苦芽。

 

归纳起来,一切痛苦烦恼都是主观观念一念来的,不了解这个,碰到违顺时,就发生烦恼,动摇清净无波的觉海,产生贪痴爱水种种烦恼。

 

一向徇尘,罔知反本。发狂乱之知见,翳于自心。立幻化之色声,认为他法。

 

因此一念迷掉了以后,跟著外境物理作用在跑,被唯物所引诱,跟著尘劳跑,不知回光反照代自己心性的本体。以心理学来说,像犯罪、变态等、心里学可以详尽分析各种不正常的心理,却很难说哪一种心理是正常的。以佛学来说,没有一种人心理是正常的,都是在狂乱中,只有一种人正常——‘明心见性成佛者’。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最正常,可是我们看他则是不正常的。众生都犯‘狂乱知见,翳于自心’,物理世界一切声色都是‘幻化’的,不是没有,而是幻化,如电影一样;但很多人都在看著古书掉泪,替古人担忧。‘认为他法’这句话最重要,一般人都认为我本来很好,是外界影响了我;佛法则认为心物是一元的,内外合一,不是外界影响你,是你自己找麻烦,影响了自已。

 

从此一微涉境,渐成嘎汉之高峰;滴水兴波,终起吞舟之巨浪。

 

这说明了人的思想的情绪是那么可怕。因为认不清一切妄念都是自生烦恼,因此只要丝毫微尘的念头动一下,观念一建立.变成了透天高峰,尤其人我山高,动也动不了。

 

庄子说:‘飓风起干萍末’。台风怎么起来的?可以从浮萍的波动看出来它的兴起。只有一滴水动,最后可以使大海起任狂浪。天翻地覆。像人世间朋友夫妇,吵起架来、闹到绝交、离婚的地步而本来都是由一点小事情引起的。中国道家讲军事、谋略之学的《阴符经》说:‘天犯杀机、阴阳起覆;地犯杀机、龙蛇起陆;人犯杀机、天地反覆。’所以还是人最厉害。人的思想、念头最厉害,最可怕,世界大乱就是这么来的。

 

性相近,习相远

 

接下来讲‘三乘五性’,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人的禀赋根性不同,也就是现代心理学所说,人的性向问题。各个性向不同,这还只是人世间的心理研究,不如佛学深,比如苏东坡的诗:‘书到今生读已迟’,人的聪明智慧不是靠这一生,是前生累集来的。有些学生爱玩小乘道——有为法。这是他的根性,要想把他转过来,很难,那要花很大的力气,人的禀赋根性为什么不同呢?从佛学观念讲,人有了贪欲这一念,就变成生命在六道轮回中越滚越迷。‘轮回’这两字翻译得好极了,当时翻译得很新颖,只是一千多年来用旧了。《易经》上说‘循环往复’,讲的是原理;轮回讲的是现象。为什么人在轮回中转不出去?就像电风扇转动中的苍蝇,你看转得多快!转昏了头,硬是转不出去。我们为什么要打坐?打坐就是要把电风扇慢慢关,慢慢停下来,就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只是现在大家打坐,反而加开,转得更快,所以不得解脱。所以要找到开关,本书即在帮助我们找到开关,知道怎么使用,帮助我们从轮回中返回本来那个样子。

 

尔后将欲反初复本,约根利钝不同,于一真如界中,开三乘五性。

 

人的极性利钝不同;遇到利根的人,一点就通,真是孟子所讲;‘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遇到钝根的,简直没办法。要想学孔子‘好学不厌’还做得到,要做到‘诲人不倦’那就太难了,碰到钝根的人怎不会火大?所以孔子伟大。这人的根性么来的?这里又讲到本体。

 

‘于一真如界中,开三乘五性’,本体只有一个,比如水:可泡成茶,可制成酒,也可做成毒药,使用很广泛,但它的本体是水。本性是一个,我们修道来返回那个水,回到那个本性去,不是找现象。但是人的妄念一动以后,如苍蝇在电扇里头,永远在转,转惯了,因为长跑、短跑不同,而有三乘五性。

 

五性指定性声闻,定性缘觉、定性菩萨、不定性、无性。怎么叫定性声闻?比如有些学生,想给他菩萨当当,哄他骗他,他就是高兴小的,就是没法接受大乘。怎么叫定性缘觉,比如我所接触的一些人,一学佛就变得任何人不见,最好是峰顶上住茅蓬,鬼也不见。事实上,‘思’会来找他的。有些人属定性菩萨,叫他学小乘,不干,万事都管,忙得不得了。不过不定性的也很多,如墨子讲染丝,碰到红就变红,碰到黑就变黑。再有些是糊里糊涂,比不定性还差一等,搞了半天,就如孔子所说:‘能使由之,不能使知之’,碰到无性这种人,就只能:‘使由之,不能使知之。’叫愚笨的人上去当第一流智慧的人,他会发抖,会把他吓死,你只有告诉他怎么做,硬是没办法跟他讲道理。

 

在东西文化哲学中,首先提出人性平等的是释迦牟尼佛。但注意啊,佛所提出来的不是政治性,而是形而上本性的平等,形而下,一切作用起后就不平等了,三乘五性有所不同了。

 

或见空而证果

 

人一念空就证果。什么是空?这是个大问题,一般人认为没有妄想,没有念头,叫做空,错误到极点。如果硬要把思想、妄念压下去,这样叫空,不到三个月,脑筋便迟钝了,心理就干枯了,搞得一切都讨厌,没感情。所以真正见空而证果的这个空还难见呢!既使证到了,也不过小乘而已。我曾特别提出来修白骨观,要证身空、人空,还非修这条路子不可,不然,就进不去那个空的境界。千万不要以为把念头压下不动那叫空。我再三提过的,宗喀巴大师说,如果这样叫无念的话。果报是堕畜生道,很严重的。

 

或了缘而入真

 

这是缘觉,比如净土宗莲池大师,在家时与太太感情很好,有一天太太端来了茶,他却一不小心把最喜爱的玉杯打破了。这一下他忽然感觉到,什么妻子、玉杯,再好也要分手,因此毅然出家了,后来成为一代大师,像这一类即因缘觉而来。

 

或三祇熏炼,渐具行门

 

大乘道修持法,一个人修行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劫熏炼,才慢慢形成菩萨心肠,一般讲行愿,其实愿容易想,行却是个大问题,处处为我、为己,行门还差得太远,没有一点行为够得上学菩萨行。世上凡是讲修行的人往往是第一等自私的人。我们就常听到这样的话:‘我在打坐修道不要吵!’或‘我在修道,你要供养啊!等我修好了,再来度你。’真正的大愿谈何容易?我们要随时检查自己的心理行为,像我们朗朗上口的四弘誓愿,真正从内而外,言行合一做到的,又有多少?绝大部分人烦恼还舍不得断啊!佛道嘛,有些心而已,还要玩一下。‘愿’谁都会吹的,什么济世利人,自己都济不了,不要变成‘挤’人就好了。人就是行门最难,佛经上说要三大阿僧祇对慢慢熏练自已,改变自己的心理行为,才渐具行门,有一点像。

 

或一念圆修,顿成佛道。

 

有上根利器者,一念之间圆满修成,即禅家所说的顿悟。现在全世界都在讲禅学,以为打打坐,说几句幽默的话都是禅学:春天到了,池塘里青蛙,扑通一声跳下去,就是这样,这就是外国人讲禅,顿悟了!不是这个,顿悟要行到、理到、功夫到,也是行持之一。大菩萨慈悲利世行为也要到,这是真正顿悟的境界。

 

达磨祖师讲禅宗二入:‘理与行’而且行入最重要。达磨祖师对后世的预言:‘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顿悟不是玩嘴巴,要注重事行。

 

斯则克证有异,一性非殊,因成凡圣之名,似分真俗之相。

 

三乘五性分别清楚了,重点在所证到的有异,但形而上本体是一样,只有作用、方便上有差别,凡圣在形而上道作则无不同。

 

若欲穷微洞本,究旨通宗,则根本性离,毕竟寂灭。

 

严重问题来了,前面讲,人人都有道.为什么我们凡夫见不到呢?因一念迷掉了,而产生三乘五性不同根器,虽不同,但形而上本体一样。现在由本体来,所谓言下顿悟,悟道是什么样呢?真正的佛法‘究微’,追究它根本的所在,研究到佛法的宗旨,完全搞通了,是空的——‘根本性离,一切性离’。唯识讲诸法无自性,心、物皆属‘法’之观念中,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没有各自的自性,这个无自性与明心见性之性不同。

 

但有些人搞错了,一看‘诸法无自性’,认为佛法讲无自性,还讲明心见性是真常唯心论,错了,是外道之见。将诸法无自性变成唯物论,断见。人死了就拜了、人死如灯灭.诸法无自性嘛、还去求个什么自性呢!这个见解非常严重。今天、在思想界中,这个思想非常流行,此论书籍充斥,毛病大家都看不到,换言之,这在提倡唯物思想,纵使无意,却未入此偏见中,把佛法解释错了,永明寿禅师就不用‘无自性’,用‘性离’,在逻辑上,使天地相隔,大妙了,‘无自性’是主观的,在逻辑辩证法上是拿开它,与断见一样是拿开它,‘性离’是有性,自己离开的,客观的。这些思想,同大家修证的关键非常大。

 

返回[般若文库]首页 | [繁体版]



 
Copyright @ 2003-2012 丰财园中国最大佛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