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电视弘法讲记

(第十九卷)

 

净空法师讲述

中国深圳凤凰卫视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了凡四训》第四篇‘谦德之效’。前面都是讲到改过积善,能够改过积善当然很好,但是人在社会上,不能不与广大的群众交往,因此做人最重要的是谦虚;如果涉及到傲慢,依旧是很难行得通的。了凡先生把‘谦德’放在四篇文章的最后,就像佛经里面的流通分一样,意义非常重大。请看本文:

 

【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这是《易经》里面的几句话。

 

【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

 

我们看《易经》六十四卦,每一爻都是吉利而没有凶相的,唯独谦卦,只有这一卦。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这两句是《书经》里面所说的。

 

【予屡同诸公应试,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这后面了凡先生说,他很多次跟同学们一起去参加考试,常常见到贫寒的学生们将要发达,也就是他将要考中的时候,之前他有预兆,一定是非常谦虚。所以处事待人接物,最重要的是虚怀若谷,能够接纳别人,能够成就别人。

 

《易经》上这四句话,我们简单的说一说。“亏”是亏损,“盈”是自满,“天道”也就是自自然然的道理。凡是自满的人,总是会遇到一些吃亏的地方,亏欠的地方。能够谦虚的人一定能够得到利益,这是天道。“地道变盈而流谦”,‘地’是宽广,‘变’是变动,‘流’是聚集在一处的意思。像流水,水总是会流到低洼的地方,不会流到高的地方,所以‘变盈而流谦’。像水,高的地方是满、自满,贡高我慢,得不到利益,得不到滋润,滋润总是在低洼的地方。“鬼神害盈”,对于自满的人、傲慢的人,鬼神总是要找他麻烦,给他开开玩笑,而对于谦虚的人,鬼神尊敬,鬼神帮助。人道又何尝例外!“人道恶盈而好谦”,对于自满的人、自大的人、傲慢的人,人们总是讨厌他,对谦虚的人总是欢喜他。所以谦之一卦,惟有吉利而无凶灾,这是做人重要的原则。下面了凡先生举了五个人来做例子,我们从这个地方观察,他眼光确实不错,观察得非常准确。第一个例子:

 

【辛未计偕,我嘉善同袍凡十人,惟丁敬宇宾,年最少,极其谦虚。予告费锦坡曰:此兄今年必第。费曰:何以见之?予曰:惟谦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犹将佑之,岂有不发者?及开榜,丁果中式。】

 

这一年,了凡先生三十七岁,他去考进士,跟同伴一共十个人,嘉善县一共十个人。十个人当中他看出来了,“丁敬宇”,敬宇是他的字,他的名字叫丁宾,这个人在十个人当中年岁最轻,“年最少”,非常谦虚。了凡就告诉另外一个同伴,也是参加考试的费锦坡,跟他讲,他说:‘丁敬宇今年一定会考中,中进士。’费就说:‘何以见得?’了凡先生说:“惟谦受福”。这一句就是从《易经》里头下的定论。“兄看十人中”,你看我们十个人当中,有哪一个像丁敬宇这样谦虚的?“恂恂款款”,是讲的信用、忠厚、诚实。“不敢先人”,总是居人之后,这个难得,不敢为人先。“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对于每一个人都能恭敬顺承;换句话说,在大众之中他不坚持成见,能够随顺别人,这个难得!“有受侮不答”,他受别人侮辱,他没有一句话说。“闻谤不辩”,听到别人毁谤他,他不辩白。丁敬宇都做到了,他一个人能够如此,天地鬼神都会保佑他,哪有不中的道理?及开榜,果然中了。了凡先生没中,了凡考进士考了三次,前面两次都没中,这是头一次。他三十七岁这一年去考试,没有考中。第二位他举的冯开之,这一年了凡先生四十三岁。

 

【丁丑在京】

 

丁丑年是公元一五七七年,我们用公元来计算,我们的概念比较清楚。这一年他又去考进士,这是第二次去考,第一次是三十七岁,第二次是四十三岁,第二次去考。

 

【与冯开之同处】

 

这也是跟他同时去考试的冯开之,也是浙江人,是他们的同乡。

 

【见其虚己敛容,大变其幼年之习。】

 

他年轻时候的习气全都没有了,冯开之这一次参加考试中了状元,就是进士的第一名。

 

【李霁岩,直谅益友,时面攻其非,但见其平怀顺受,未尝有一言相报。】

 

当时有一位李霁岩先生,这是很直爽的一个朋友,见到别人的过失,他要当面批评。见到冯开之也是毫不客气批评他,可是冯开之“平怀顺受”,心里听到之后非常平静,完全接受。“未尝有一言相报”,‘相报’就是辩白,没有一句话来辩白,别人所指责的完全承受。

 

【予告之曰】

 

我跟冯先生讲。

 

【福有福始,祸有祸先。】

 

祸福都有预兆,‘始’跟‘先’当预兆讲。

 

【此心果谦】

 

他这谦虚不是装的,是真的,出自于真诚心。这样谦虚的人:

 

【天必相之】

 

“相”是襄助,老天爷也会襄助他。

 

【兄今年决第矣】

 

他就判断:你今年一定考取。

 

【已而果然】

 

不但他考取,他是第一名被录取,以后官做到翰林院的编修。这是第二次了凡先生参加进士的考试,遇到同乡的冯先生。第三个例子:

 

【赵裕峰,光远,山东冠县人,童年举于乡,久不第。】

 

“童年”,没有满二十岁,二十岁叫‘弱冠’,十九岁以下叫‘童年’。可见这个人相当聪明,他童年的时候就中举人,考取举人。以后考进士就没有办法,考了许多次都没有考取。

 

【其父为嘉善三尹】

 

他的父亲是嘉善县的三尹。三尹就是县里面它的地位是在第三级。通常我们叫大尹,大尹是县长,大概要照现在的说法,二尹应当是秘书长、主任秘书,三尹大概是科长,这县政府的组织。

 

【随之任】

 

他随著他的父亲到嘉善来就职,他父亲相当于县政府的科长。

 

【慕钱明吾】

 

钱明吾是当时的一位学者,很有学问、德行的一位老先生。

 

【而执文见之】

 

他自己做了文章,把自己的文章带去给钱先生看。

 

【明吾悉抹其文】

 

钱先生把他的文章大幅度的批改,许多地方都把它划掉了。

 

【赵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

 

通常文人的习气,总是自己的文章好,别人改动自己文章,心里总是不服。可是赵裕峰不一样,钱先生改了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一点怒容,而且真正是心服,心服口服,确实能够改正。

 

【明年,遂登第。】

 

到第二年,他再参加进士考试,他考中了。谦虚重要!第四位是夏建所:

 

【壬辰岁,予入觐,晤夏建所。】

 

这一年是了凡先生五十八岁,入觐是见皇帝,在京城遇到夏建所。

 

【见其人气虚意下,谦光逼人。】

 

非常谦虚,真正做到自卑而尊人。

 

【归而告友人曰】

 

他回来告诉他的朋友们说。

 

【凡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肆者自敛。建所温良若此,天启之矣。及开榜,果中式。】

 

壬辰年遇到夏建所,他观察非常准确。“凡天将发斯人也”,这个话就是说,这个人将要发达之前,福报还没有现前,智慧已经透出来了。智慧透出来之后,“则浮者自实”,‘浮’是轻浮,他自自然然就老实了,放肆的自自然然他就收敛了。“建所温良若此,天启之矣。”这是老天爷启发他,他智慧开了。这一次考试开榜的时候,果然中式。第五位是张畏岩,这是反面的一个例子:

 

【江阴张畏岩,积学工文,有声艺林。】

 

书念得好,文章写得好,在现在讲学术界里他有相当的声誉,大家都非常赞叹他。

 

【甲午,南京乡试。】

 

“乡试”是考举人,张畏岩是个秀才,考举人。

 

【寓一寺中】

 

住在一个寺庙里。

 

【揭晓无名,大骂试官,以为眯目。】

 

考试完了之后,揭晓的时候,他没考中。没考中他就骂考试官:‘我的文章写得这么好,为什么没有被录取?’心里非常不平。

 

【时有一道者,在旁微笑。】

 

“道者”是一位道长。道长在旁边听他在那里大骂试官,在那里不平,埋怨!这个道长在旁边笑。

 

【张遽移怒道者】

 

张畏岩骂考试官,道者在旁边讥笑,他就转过来骂这个老道。

 

【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

 

道者就讲:相公,你的文章一定不好。

 

【张益怒曰】

 

张脾气就更大了。

 

【汝不见我文,乌知不佳?】

 

你没有看到我的文章,你怎么晓得不好?

 

【道者曰:闻作文,贵心气和平,今听公骂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

 

这道长讲得有道理。作文一定要心气和平,心平气和才能写得出好文章。现在听你骂考试官,你的心非常不平,你的文章怎么能写得好?张畏岩也算是很难得,他听了道长的话,说得很有道理。

 

【张不觉屈服,因就而请教焉。】

 

他就把怒息下来,反过来向道长请教。这个难得,不容易!

 

【道者曰:中全要命,命不该中,文虽工,无益也。须自己做个转变。】

 

这个道长跟张畏岩讲:考试能不能考中,那是命。命里头要是不该中,你文章作得再好,都没用处。所以古时候考试,没有不重视阴功,上是祖宗积德,下是自己要有阴功,积阴德,积些善事不为人知道,鬼神在当中默默的保佑,你参加考试中的机会就很多。所以道者就告诉他:你必须自己做个转变。就如同了凡先生遇云谷大师一样。

 

【张曰】

 

张畏岩讲:

 

【既是命,如何转变?】

 

既然命里头不该考中,我怎么个转变法?

 

【道者曰: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

 

道者讲,造命虽然是天,可是‘立命者我’,他这个意思跟云谷禅师的说法完全相同。劝他“力行善事,广积阴德”,有求必应!

 

【张曰:我贫士,何能为?】

 

我是一个贫寒的读书人,你叫我去做善事,我没有力量。纵然心里想做,所谓是力达不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道者曰:善事阴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无量。且如谦虚一节,并不费钱,你如何不自反,而骂试官乎?】

 

教他修善积德的方法。善事阴功都是由心造,要常常存一个善心,常常存帮助别人的心,这就无量功德。这就举现前的例子,谦虚这一节,不要花钱,你可以做得到的;你为什么不自己反省,你去骂考官?这就是你的过失。

 

【张由此折节自持】

 

张畏岩从此之后,把傲慢的习气慢慢都改掉。

 

【善日加修,德日加厚。】

 

真老老实实断恶修善,天天做反省的功夫,所以他的善德天天有进步。

 

【丁酉,梦至一高房,得试录一册,中多缺行。问旁人,曰:此今科试录。】

 

丁酉年,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他自己到了一个很高大的房子里。这高大的房子一定是政府办事的机构,不是平民的住宅,建得很高大。他在这里面看到一本名册,名册里面有许多格子缺了。他很好奇,问旁人:‘这是什么东西?’别人告诉他,这是今年考试录取的名册。

 

【问:何多缺名?】

 

他就问:‘为什么名册里好多空格缺名的?’这个人说:

 

【曰:科第阴间三年一考较。】

 

每三年等于说重新审查一次。

 

【须积德无咎者,方有名。】

 

原本名册有名的,这三年当中他要是积德,他没有过失,他的名字才保全。

 

【如前所缺】

 

你看到这里面空格的。

 

【皆系旧该中式】

 

他原本应该在这一次考中的。

 

【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

 

因为这三年当中他造作恶业,名字除掉了。

 

【后指一行云:汝三年来。】

 

你这三年来。

 

【持身颇慎,或当补此,幸自爱。】

 

他说:你这三年来,你能够折节自持,每天修善积德,或者可能补这一个缺,希望你自爱。

 

【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这一次参加考试,这就是丁酉年参加考试,果然被他考中,考中第一百零五名。改过确实有效验。

 

下面是第二段,这是总结:‘虚心屈己,受福之基’。

 

【由此观之,举头三尺,决有神明。】

 

我们人如何跟天地鬼神相处?现在这个世间,一般人不相信,不相信有鬼神,对鬼神这个事情完全置之不理。鬼神有没有?鬼神有。鬼神照不照顾你?不再照顾了,鬼神虽有,也远离了。人不信佛菩萨,不信天地鬼神,天地鬼神只好站在一旁冷静的观察,看你造作罪业,看你受恶报。什么时候你回头了,你回心转意了,知道忏悔了,天地鬼神还是来照顾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鬼神也不例外。

 

【趋吉避凶,断然由我。】

 

自己一定要造因,这一点鬼神没法子帮助我们。

 

【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

 

这几句话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存善心,一定要制止自己不正当的行为,天地鬼神是善良的,我们造作不善就得罪于他。我们修善积德,这就跟天地鬼神同心同好,同样的嗜好。“虚心屈己”,‘屈’是要折节,要委曲自己,我们常讲委曲求全,这样天地鬼神自自然然就加持你。无论在什么处所,无论对什么人,自己能够迁就一点,委曲一点,好!这才是“受福之基”,‘基’是基础。

 

【彼气盈者,必非远器。】

 

这个人气势凌人,贡高我慢,这个人的前途不会远大。“必非远器”,‘器’就是度量,度量有大小;这个人的度量不大,度量不大成就也不大。

 

【纵发亦无受用】

 

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就算发达了,也不会长久享受到福报。

 

【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

 

这是说稍稍有见识的人,必定不忍心把自己的度量搞得那么狭小,自己远离自己的福报。可是今天在社会上,我们看到这一类的人不在少数。

 

【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这一句话很重要。何况一个人能谦虚,他就能接受别人的教诲。你要是自满贡高,谁肯教你?你能够虚怀若谷,那些有德行、有学问的长者见到你,都欢喜教你,都欢喜帮助你,都欢喜成就你,你“取善无穷”!尤其是“修业者”,读书人、做学问的人,“所必不可少者也”。再看下文:

 

【古语云: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

 

这是了凡先生举古人的话来说。有志求功名,有求必应,孟夫子说的,必定得功名;有志于富贵,必定得富贵。这里面,求之要有道。我为什么要求功名?功名,诸位要知道,这是古时候考取举人、考取进士,目的是在作官。作官的目的,是在为人民服务;换句话说,是希望找到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机会,目的在此地,决定不是利益自己。如果为自己的富贵荣华,那你求之就不是道。你命里头有功名、有富贵,是前世所修的。这一生当中命里头没有功名、没有富贵,我求功名、求富贵,不是为自己求;为自己求,求不到的。为什么人求?为社会求,为众生求。希望我求的这个职位,能够为人民服务。这个心,这个愿,天地鬼神都赞赏,所以天地鬼神会帮助你。

 

古时候读书跟现在读书,确实不一样。现在读书人念大学、念研究所,你问他为什么来读书、来念这个学位,都是为自己。为自己的名闻利养,为自己五欲六尘享受,这跟从前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读这个书,天地鬼神还有没有?我告诉同学们,肯定有。就如同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社会恶人虽然很多,但是善人还是有。善人就好比是天地鬼神,恶人就好比是妖魔鬼怪,现代这个社会,妖魔鬼怪是不少。佛在《楞严经》上告诉我们:讲这个末法时期,也就是讲现在这个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师指的就是妖魔鬼怪。妖魔鬼怪跟佛菩萨不同的地方在哪里?诸佛菩萨教人正法,教人断恶修善;妖魔鬼怪教人邪法,教人增长贪嗔痴慢;他教的东西不一样。那我们想想,现在这些世间人,为什么这么多的人去信仰邪教,接受邪法?很简单,他教给你贪嗔痴慢,教给你享受五欲六尘,教给你可以不择手段,那正中我怀,自然就跟著去了。所以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恶的力量充斥社会。正法,正法只有隐藏起来,正法希望不被邪法完全灭绝,那只有用低姿态来求生存,这就是所谓‘法弱魔强’。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在这个环境当中,我们一心向善,自然得诸佛菩萨、善神的保佑。不要看到现在社会的现象,处处让我们灰心。如果我们真的灰心消极了,不仅是不利于自己,自己不能够奋发向上,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既不能提升,必定堕落。我们也对不起古圣先贤,对不起历代祖师大德的正法承传,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即使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还要立志,我们还要向上,我们要做出一个好榜样来给别人看。艰难、困扰是决定有的,这个力量肯定是大的,我们要能突破。当外面邪魔力量十分强大的时候,我们要知道退避。古大德的方法是隐居,躲到深山隐居,与他们决定不产生利害的冲突,正法还是可以绵延下去。古来的大德遇到这种灾难,往往是隐居在深山,教一、两个学生,法脉永远不断。到众生有福的时候,这些传人传到后代,决定开花结果。譬如禅宗就是很好的例子,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传法,没有人认识他,跟梁武帝见了面,言谈之间不能得梁武帝的欢心,梁武帝不护持他,他只有到少林寺去面壁,一生传一个人,慧可。慧可一生也传一个人,传僧灿。只要传一个人就行,这个法就不会断掉。到了第六代,惠能大师缘成熟了,五祖忍和尚把这个法传给惠能,惠能居然在一生当中传了四十多个人,而且把禅宗传遍了中国。这在佛法讲‘时节因缘’,因缘不成熟不能勉强,勉强决定反受其害不得其利。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般若文库]首页 | [繁体版]



 
Copyright @ 2003-2012 丰财园中国最大佛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