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孝道思想

 

南怀瑾先生讲述

民国72年8月于台北十方丛林书院

叶柏梁记录

 

民间信仰的儱侗佛教

为什么与僧道无缘

韩愈与狄仁杰的忠告

孝是中华文化的特色

儿子是国家的 女儿是人家的

爱天下人也是一样

孝顺父母的佛陀

度化阿阇世王的故事

义在大孝的盂兰盆经

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

目连尊者救母难

梁武帝倡建盂兰盆法会

放焰口与拜水忏

经忏彰显了孝道思想

行菩萨道济度一切众生

 

民间信仰的儱侗佛教

 

今天,我们这里的出家同学们,还有从智法师和书院秘书长章克范居士,促请我为大家作一次讲演,并且给我出了个题目——‘佛教的孝道思想’。由于这个题目,引起了我对中国孝道与家庭、社会的一些意见,很乐意提出来向诸位报告。

 

我们中国的文化与社会,也同其他国家、民族一样,存在著许多复杂的矛盾与问题。大多数人都有宗教信仰,但据我个人从小时候所了解,近百年来的状况,以佛教为例,其中充满了新旧文化冲突和东西文化相互激荡所产生的怪现象。中国家庭几乎十之八九都信仰佛教,但是却不知道真正的佛法是什么?把上帝、玉皇大帝、观世音菩萨、如来佛等等,一股邋遢凑在一起礼拜,不以为怪。一般人就是信仰这么一个儱侗的佛教,现在大致上差不多还是一样。

 

我们年青的时候,因为家庭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也跟著信佛,但是在公共场合又怕被别人知道,给人笑话。上寺庙去游览,如有同学在一起,彼此虽想烧香或者磕头,却又不好意思,只好装成一副我不迷信的样子,悠哉游哉,等到同学走开时,赶紧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偷偷磕两个头,爬起身来,转头就跑。

 

那时候,同学们上洋教堂,却得意洋洋,神气得很,往往满口英文,又时常跳舞,结交异性朋友,最时髦不过了。如果说谁家的孩子跑庙子,拜菩萨,那这个孩子准没出息,要给人家看不起。因此,当时我很反感,为什么外来的洋教就好一点,我们黄面孔的菩萨就差一点?!然而,社会的情况一直如此,你有什么办法?

 

一般妇女,平常到寺庙烧香拜拜,就有人说这个女的完了,不可救药;甚之,丈夫也起来反对,家里不得不出问题,往往弄得乌烟瘴气。反过来,如果丈夫喜欢跑庙子,做太太的就会变得神经兮兮,害怕自己的丈夫出家当和尚。我个人就碰到过许多类似的事情。过去几十年,有些朋友跟我来往,往往给我打个学佛的招牌。有次在路上,一位太太看到我,那双眼睛凶巴巴的横瞪过来,很生气的样子,我看了觉得好笑,后来她的先生来找我,我说你太太怎么这样看人呢?!他连忙支支吾吾地说,女人家嘛,老师你不要多心。我说我那里会多心,只是你不要在家吃素好不好?弄得怪里怪气,惹人讨厌。他说,现在吃素吃不成了,我太太常常在饭菜下面,故意埋著鱼肉,吃饭吃了一半,便翻了出来,没办法。

 

为什么与僧道无缘

 

诸如此类的现象普遍得很,那怕现在这个时代,那么多的大专学生热衷学佛,也不见得就是佛教兴盛发达的好现象。我在这里讲个老实话,譬如大学里许多性质不同的社团,像音乐、舞蹈社团,演讲或者政治性的社团,乃至基督教的查经班、唱诗班等等,那些参加的同学们,大致都很开朗活泼。但是,一碰到佛学社的这些年青人,你一看,真要命,不是楞头楞脑,便是紧张得神经兮兮的。一见到你,马上畏畏缩缩、忸忸怩怩地合掌,老师您好,阿弥陀佛,婆婆妈妈的,非常放不开,年青人应有的活泼朝气,不知到那里去了,很令人担心。

 

那么!你说这个佛教就此衰落下去了吗?似乎又不然,因为目前学佛的这一批人,事实上还真不少,佛教当前的境遇就是这么地尴尬,这么地奇怪。

 

佛教中的若干怪现象,并不是到了现在才形成。我们小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当然这牵涉到许多历史文化和人性的问题。此如,刚才所说,我家里信佛,我的祖母、父亲、母亲都信。同时家中自明、清以来,一直有问家庙(僧寺),族中每一代总有一个人出家到这个庙子当和尚,一切生活所需都由我们这一家族供养,过去还出过三个得道的圣僧。我父亲除了供养这间家庙,其他时常有别的尼姑、道士来化缘,也都高高兴兴地和他们布施结缘。可是奇怪得很,我们家的门口,却又贴了一张——‘僧道无缘’的信条。你说有趣不有趣?

 

其实,这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一种特殊现象。平常读书人讲的是孔夫子、孟夫子的伦常之道,反对佛教、道教出世间法的做法,因此便有人在自家门口贴一张‘僧道无缘’的纸条,表明是儒者的立场,和尚道士到了门口一看,自然晓得这一家免谈,自动走开。以前在大陆上有句土话:‘和尚进门,不要钱,就要人。’,要钱是化缘,要人是把你家孩子带去出家,这个划不来,一般家庭都怕。可是我家的情况很特别,虽然门口也有这么一张,和尚、尼姑、道士照旧来化缘,这很有意思,因为他们知道这一户人家肯布施,不会拒绝。事实上,中国所谓儒家的知识份子,尽管表面不赞成佛教道教,但是骨子里往往免不了对于这二家形而上学的向往。

 

韩愈与狄仁杰的忠告

 

‘僧道无缘’的说法究竟从何时开始呢?从唐朝起就有这个迹象,到了宋代更为明显。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为了反对唐宪宗迎取佛骨供奉,闹出了一场风波,可以做为代表性的例子。什么叫佛骨?即是平常所谓的舍利子。那时自唐太宗及武则天以后,唐朝的皇帝,大多数都信彿、信道,很重视佛陀舍利子的供养。唐朝皇帝虽奉道教为国教,那是因为道教的教主太上老君同他们一样姓李,不得不捧为国教。一代美人杨贵妃信的是道教,曾经正式受过道家的传戒仪式——受箓,因此唐明皇也跟著去接受道教的戒仪而受箓。至于武则天,那更是既信佛,又信道,像平常我们念‘金刚经’,经文开头四句偈子‘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正是这位高高在上的女皇帝做的开经偈。

 

并且,中国的许多大寺庙,也都是她那时候以政府的力量修盖的。譬如中国内地许多石窟那些大佛像的艺术杰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武则天喜欢修大庙、造大佛,一而再,再而三,结果将国库的金银财宝都快花光了,宰相狄仁杰、御史张廷圭、李峤等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奏谏,劝告她说,皇上,你要造佛寺佛像那很好,这是大功德,但国家财政,不能再这样耗费了,虽然你是皇帝,一下命令,要修就修,但是也要给老百姓们有机会作功德啊,他们能出一块钱也是植福修德,以后你要修庙子,造佛像,何妨让民众大家捐钱来共襄盛举呢!武则天一听有道理,才稍有改变,如此就给国库节省了不少开销。

 

我们看看中国那些大佛的建造工程,都很惊人的。当年在四川,看到嘉定的大佛,佛头高高在山顶上,佛顶可摆上十六个人吃饭用的大圆桌,绰绰有余,而佛足则伸到长江水面,人从下面抬头往上看,帽子都要掉下来。像这样的工程花费,非常可观。就在这些种种佛教的形式问题上,韩愈开始反对佛教。当然,他有他的道理,你皇帝信佛就信佛,但不必为了迎接一颗佛的舍利子到宫中供养,便让全国劳师动众,浪费大笔金钱,这样只怕国家会弄穷了的。

 

另外一个反佛的理由,是反对出家的人‘无父无君’。中国儒家文化反对信仰佛教,这四个字便是最大的理由,最大的罪状。到了宋朝叫得最为激烈。他们认为一个人出家修道,连父母都不顾了,这是‘无父’,还算是人吗?甚至‘无君’,连国家也不要了,那更是要不得。古代男子一出家便免服兵役,什么都不管了,出家前犯了罪,出家后规规矩矩修行便不再深究。并且早期的僧团不从事耕种生产,生活所需皆靠化缘而来。至一切,在我们历代的文化人眼中,认为是一种莫大的浪费。

 

但是,除了上述两个理由外,其他佛教所提出的哲学道理、修行法门,许多读书人都反对的很外行,而且就各方面来看佛学,都显得精湛圆明,博大深入。可是儒家知识份子,一直把出家修道这回事,纳入是‘无父无君’的大不韪,当作是不忠不孝。那么,佛教在伦理上,到底是孝道是不孝呢?

 

孝是中华文化的特色

 

现在我告诉诸位,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明就是孝道。所以古代臣子对皇帝上有关文化、或社会风气的奏章,如果这个皇帝很倔强,有不是的地方,不肯纳谏,便往往祭出一句很严重的话,‘圣朝以孝治天下’,用来给皇帝当高帽子戴,使他无法胡闹,乖乖做个好皇帝。

 

的确,中国文化最宝贵之处在于提倡孝道。对于那些西洋来的外国朋友,我常说,你们西洋以基督教为主的文化,是‘丁字架文化’,我们东方文化才是道道地地合于十字架的形式。什么道理呢?西方文化偏重父母爱子女,而忽略了子女长大后对父母的孝养,只要儿女一成家,男跟女,女跟男,夫妻一对,其他兄弟姊妹都不大管,代代如此,这不是后代和上一代接不上去,缺了‘十’字上面那个部份,成了‘丁’字了吗?

 

而我们中国,上自自己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一直通到久远前的老祖宗,乃至佛菩萨、上帝等等都包括在内;下则由自己传至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千代万代,生生不息延续下去。并且横的关连,兄弟姊妹亲戚朋友,同样需要仁爱,形成一个完整的宗族社会,纵横交错,恰是‘十’字形的文化。

 

但是,现在的中国社会,也差不多削成了丁字架的形象。现在的孝道文化可怜啊!我有许多好朋友,大部份上了年纪,七老八十的,虽然地位钱财不缺,儿女三五个的不在少数,也都受了高等教育,拿到博士、硕士等学位,却一个个飞到国外,再也不回来了,独留两老口子躺在医院不能动,老太婆和老公公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抱怨一阵,生了那么多儿女,读了都么多书,又有什么用?然后,双双对坐,‘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日子一天一天这样过去,唯一的好朋友,便是‘电视机’来陪伴。你说这有多可怜,多悲哀!

 

儿子是国家的 女儿是人家的

 

并且,现在一个儿子讨了老婆,等于嫁出去了一样,往往跟岳父母好得很,而疏远了自己亲生的父母。再者,就算儿子和父母住在一起,媳妇也不见得能孝敬公婆。我曾经对一个朋友说,你很好,又有儿子又有女儿。他说我有什么好?儿子是国家的,女儿是人家的,我有什么?!这又是一种情况,讲的都是真话。反正这一代的孝道出了问题,文化也出了问题。

 

我们的孝道文化有几千年历史,同其他民族文化不同。这孝道文化从那里来?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宗族社会来,古代维系这大家庭社会的中心力量就是孝道。孔子的学生曾子还因此著了一部重要的书籍,叫做‘孝经’,作为孝道的典范。这本书现在大家很少看,像我们老一辈的,在小时候便已经读得很熟了。记得民国三十六年我回到家里,父亲听说我研究佛学,研究得还不错,要我讲一点佛经给乡人听,他也要参加,我说千万不要,因为我们家孩子,长到几十岁,从外面回家,看到父母亲都会赶紧跪下来磕头。父母亲坐在旁边时,孩子不敢随便坐。我父亲讲话很威严,我听他讲话有时还会畏惧,畏惧并不是害怕,而是一种很自然诚恳的恭敬而已。

 

平常家里的客人不少,因为我那时有点小名声,常常有人来找我谈话。每当我父亲走过来,我一定马上站起来听父颊吩咐。他老人家看了便说,你长大了,以后不必这样守礼,马虎一点可以,可是我一直不敢。这是因为自小受了老式文化教育很深影响的关系。我父亲要我讲佛经,他也要听,我说您不能来,您来了我就讲不出来。最后不得已,我对父亲说,您真要来,那我讲孝经好了,父亲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讲这玩意儿?我说现在的青年不得了,家乡的子弟们先要懂一点孝经,不然学个什么佛?!我父亲想想,也认为有道理,因此我在家乡曾经讲过一次孝经。孝经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基础,现代人千万不要忽视了它。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孝子呢?真正的大孝子,不只孝顺自己的父母,还要能孝顺天下人的父母。所以我常常跟一般老年同学和青年同学说,你不要把自己的儿女看得那么重,天下人的儿女都是你的儿女,天下人的父母都是你的父母,为什么不能将自己的心量放大呢?如果将心量放大了,以天下人的父母为自己父母,以天下人的儿女为自己儿女,那该多好!

 

爱天下人也是一样

 

本来我自己的儿女很反对我这种看法和态度。他们说,爸爸你是看一切众生如自己的儿女?看自己的儿女如一切众生?我说对啊。我一个儿子就曾坦白地跟我讲,他起先很不喜欢这样,反感得很,但是不好明白表示,后来他在社会上经历多了,有更深一层的生活体验,倒反过来赞成我的观念。他说这样很对,又何必一定要只爱自己的儿女呢!爱天下人也是一样。

 

这正是孝经的根本道理。真正令人钦佩的孝子,其行止如何?‘大孝于天下’。这种精神同佛家要救度一切众生的菩萨行愿,正好不谋而合。并且孝与忠也是同样一回事,国家危难时,顾不了自己父母,勇敢地做个忠臣而为国牺牲,一点都不后悔,这也是孝,孝自己的国家,孝自己的民族。孝经的意义太广大了!

 

由于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始终讲究孝道,因此中国历代皇帝最敬畏的也是自己的父母—‘太上皇’和‘皇太后’。皇帝到前殿上朝的时候,文武百官都要向他下跪,威风凛凛。可是一旦皇太后出来,皇帝只好恭恭敬敬侧身肃立,不敢随便坐著,等到皇帝到后宫见太上皇或皇太后,给妈妈请安,那就得跪下来,妈妈要骂照样骂,要打照样打,根本不敢有什么反抗。我们看宋、明、清代的历史,那几个皇帝的太后更是厉害,皇帝怕得很,如果出言顶撞把局面弄僵了,老太太一生气,扳起脸孔,怎么样?!好,你是皇帝,大家听你的,我也听你的。皇帝一看情势不对,赶紧跪下来说,皇太后不要生气,您老人家要怎样,就照著办好了。这是孝道的一种表现,我们并不提倡不合情理的盲目顺从,但是现代尊敬父母的孝道精神,的确逐渐地衰微了。

 

这个孝道思想表现在中国的政治上、文化上,什么时候最为特出呢?——大约在一千六、七百年前,汉末三国时期这个阶段。东汉以后,中国的儒道文化非常兴盛,当时只要你做人真正合于孝的标准,便有机会出来做官。满清时代功名中的举人,另有一个旧名称,也叫‘孝廉’。孝廉这个制度,在汉朝是由地方上推举品德高尚、孝敬父母的士子出来任职,再由皇帝封给官位,一步一步升迁的。

 

由于两汉藉仕途来提倡孝道思想,因此到了三国以及两晋以后,直到清末,孝道精神更重视得不得了。一个家族出了个不孝子,那便由这一家族辈份最长的族长出面,开祠堂门,严加惩治,毫不留情。就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佛教传进了中国。若是照一般儒家知识份子所言,佛教是‘无父无君’,不要父母,不要国家,那么佛教又怎能顺利地传入中国大片土地,甚至最后成为民间根深蒂固、最普遍的宗教信仰呢?!

 

孝顺父母的佛陀

 

释迦牟尼佛是绝对孝顺父母的。佛经上记载,佛要出家,父亲不准,要他讨了太太才可出家,他只好顺从。娶一个不行,要娶两个,他也照办。后来还要为他家生个儿子传宗接代,也同样没有违背父王的旨意。到最后,一切要求做到了,他父亲再也没有话说了,佛这才在夜里离宫出走,到各处参访明师,探求人生真谛。后来,佛的父亲过世,佛亲自回来举丧,一定要亲自为自己的父亲放入棺木中入殓,然后和他的儿子罗侯罗、堂弟阿难、难陀四人,将父亲的棺木抬上他自己经常讲经说法的地方‘灵山’安葬。像这样合情合理的做法,你说释迦牟尼佛孝还是不孝呢?

 

这些事实,很多研究佛学的人都不大留意,常常忽略过去。释迦牟尼佛的一生言行,无一不是孝的表现和扩大。佛一出生母亲就过世了,由姨妈一手带大,后来姨妈想出家,佛不答应,因为顾虑到女性出家,宗教团体内容易发生问题,恐怕影响佛法在世间的传布,但是由于阿难一再向佛请求,说姨妈自小养育您,您就许她出家修道嘛,最后不得已,佛才答应了这件事。佛在得了道后,也曾为了报答母亲怀胎十月之恩,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那时佛母摩耶夫人已因生佛功德,成为忉利天主,但是佛还是特别为她宣讲了令人感动的‘地藏经’。我们学佛的人对‘地藏经’都很熟悉,也时常诵念,看看它的内容,这不是多么可贵的孝道思想的流露吗?

 

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传布,迅速而普遍地为中国民间社会所接受,正是因为它是一们重视孝道的宗教。中国佛教第一本讲孝道的经典‘父母恩难报经’是在后汉时期(约西元一八九年间)安世高翻译进来的。假使没有这部经的翻译,中国知识份子是会起来抗拒的。他们一看‘父母恩难报经’,哦,原来佛教文化也是讲究孝道的,和中国固有文化精神同路,二者便自然合流了。

 

度化阿阇世王的故事

 

然后,过了几十年,在曹魏时候,‘无量寿经’又由康僧铠翻译进来。‘无量寿经’谈的是观想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后代净土宗兴起,无疑是受了它的影响。净土宗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这种修持方法,与孝道的关系很大。再来,‘观无量寿经’又跟著传译进来(约当西元四百二十年间)。‘观无量寿经’讲的是什么呢?讲孝道的问题。其缘由是因为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印度有个不孝的国王阿阇世,他为了想早日荣登国王宝座,欲置自己的父王频婆娑罗于死地,因此把他关在监狱,不给吃,不给喝。阿阇世的母后韦提希夫人为了拯救自己的丈夫,偷偷做面食夹在衣服里层,又将衣服用水浸湿了,带去看老王,把面食剥出来给老王吃,把衣服拧出水来给老王喝。可是,这件事终于给这个棍蛋儿子晓得了,也将她同样关进牢狱。

 

像这样冥顽不灵的忤逆之子,碰上了也没办法。母亲韦提希夫人想到她认识佛陀的弟子目连尊者,便跪下来祷告,希望目连尊者赶快来救她。结果佛以神通知道了这事,慈悲地赶来帮助,感化了这个不孝的儿子,同时为他们讲‘观无量寿’阿弥陀佛的修持法门。这是‘观无量寿经’形成的来龙去脉,其基础就建立在孝道上面。至于净土宗的另一部经典‘阿弥陀经’,则比较迟一点才翻译进来。

 

‘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传入中国时,中国正处于三国以后,魏晋南北朝战火连绵,文化混乱的动荡时期。可是当时社会上每个家庭的子弟都很遵守孝道,此时正是中国门第观念最严重的时候。嫁个女儿或讨个媳妇,非常重视门当户对。在社会上,一个家庭里孩子的教育好不好,孝顺不孝顺,广为众人所注目。譬如大家会说,某某家里的孩子很有教养啦,他们家的公子、千金都很知书达礼,是世代书香啦,这些观念和宗法社会的孝道思想,非常紧密地连结在一起。

 

义在大孝的盂兰盆经

 

同时,在西晋初期(约西元二百六十五年),中国佛教到了七月半一定要诵念的‘盂兰盆经’,也经由竺法护的手中译成中文,流传开来。盂兰盆的‘盂兰’两字,原义叫解倒悬,即是解救倒悬的痛苦。这部经同孝道的牵连,那更大更深了。

 

我的家乡就在台湾海峡对面,小时候,记得每年的农历七月半有个很热闹的节目,叫做‘放河灯’。在夜里,河上驶著做法事的船只,和尚念经,一路叮叮当当,木鱼、铃铛法器等敲得很动听,唱诵的声音也很优美,然后一个莲花一个灯,从船上接连放到河面上,放荡开来,挤得整条河都是闪闪发光的莲花灯,很美丽,也很令人伤感。据说这是为了超度河里淹水死的冤魂,解除他们的痛苦。也算是属于盂兰盆会的一种。

 

一般民间讹传,七月里鬼门关开了,阎罗王一年一度给鬼放假,让他们出来玩玩,到了农历七月三十晚上(地藏菩萨生日)又要回去。这个恩典,据说就从目连救母的盂兰盆开始,又说是地藏王菩萨大发慈悲,出面给阎王讲情。所以每到了七月三十晚上,我们这些孩子便拿著香把,一支支插在地上,然后老祖母叫我们跪下来拜,拜地藏王菩萨,因为菩萨做了保证人,现在他要把放出来的鬼魂收回去,只要有一个鬼留了下来,地藏王菩萨便没面子啦,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构成了这么一套民俗信仰的故事,很严重,其中大有文章呢!

 

这类的故事,和中国孝道的发展结下了不解缘。因此,有人问我,放焰口啊、烧纸钱啊,这些做法,鬼神收不收得到?会不会得益?我说,只要你确是一番真诚,为了给先人尽一点孝思,舍得这样花费,只要心安理得,还管他收不收得到干嘛?我有个美国朋友过世,我说也要烧一些给他,有同学听了一副很惊讶的样子。我说你不要怀疑,相信我的话去办,这个经办的同学听了,他知道这是外国人,给他做了一套西装,也买一辆汽车,又造一栋洋房,冰箱电话等等一样也不缺,然后找个地方一把火烧了,彼此相顾一笑。你别问有用没用,但问自心诚不诚?舍不舍得?再者,你真能把佛教教理研究透澈,自己有实际的修证,自然能看清这种事的真相,虚还是实。

 

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

 

我们中国文化,尤其信佛的人应该晓得,佛教的基础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上面。如果信佛却不了解这个道理,那么你说信佛,根本是迷信。三世是指前世、今世、来世。前世的前世还有数不完的前世,来世的来世还有连绵不尽的来世。六道轮回包括天道、修罗道、人道(上三道),以及畜牲道、饿鬼道与地狱道(下三道),每一个生命就依他自身所作为,感得各式各样的因果报应,生生世世不停地在宇宙间轮回转世,这是佛教根本的道理所在。

 

古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类警句,我们小时候都念过的,这便是因果观念。佛说:‘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但是这因果观念,全是由佛教传来的吗?不是!中国固有的上古文化,也早已有了,‘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正是因果观念的明显表示。由这种因果观念的推演,发展出中国几千年来一贯的教育目标,教人如何做一好人,做一完人。然而时代不同,现在这种良好的教育目标几乎已丧失殆尽,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和生活技能的传授,迟早要出问题的。

 

不管你是皇帝也好,乞丐也好;或者挑葱卖蒜作小生意,开银行,办贸易公司,做大买卖,那都是职业不同,无论你作什么,人都要学做人。我常常跟一些从政的朋友讲,不要说做官难,把人做好了,做官自然容易。上台做官要做人,下台一鞠躬也要做人。做人别做绝了,做绝了不会有好下场。中国人的教育,一向是为了达成完善的人格道德标准,这个标准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因果观念相通,也和孝道思想同流。而佛教的许多理念,尤其菩萨道的提倡,无不是从此种因果观念和孝道思想立论,扩而充之,神而明之,而臻于淋漓尽致的地步。

 

一个家庭能够常做好事,后代子孙一定好,如果你使坏,喜欢做缺德事,就算现在聪明能干、富贵荣华,将来后代子孙必然要糟。这是真的哦!我这辈子几十年来,因果报应的事情看多了,很多都是现世报。错事干下去,没几年光景便自食恶果,惨兮兮的,只是平常不好意思说明罢了。所以我们小时候受传统文化家庭教育有句话:‘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方寸地指的是良心,就是说为人必须心地善良,后代方能得福。

 

佛教讲因果涵盖三生,每一个人自己的前生、今生、来生,由此形成一条无穷尽的横线,和刚才所提祖先、父母、我、后代儿孙的竖线,又交叉成一十字架。其实,依据因果轮回,角色变易的道理来看,自己的前生、今生、来生同自己的上一代、这一代、下一代,二条因果线往往是彼此重叠,一而二,二而一的。所以中国民间长久以来,充满了三生因果,七世夫妻,乃至世世互为兄弟,互为夫妻的传奇故事,所在都有。所谓一切皆由因果、因缘而来,善因善果,恶因恶果,随人自取。‘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怨不得人。

 

目连尊者救母难

 

由于阐扬孝道的几部佛经:‘父母恩难报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以及‘盂兰盆经’等被介绍进入中国,当时的中国人自然而然接受了佛教。至于我们佛学上讲的净土宗、禅宗、华严宗、三论宗等等,在书本上空啊有啊的,那都是一些读书人,以及法师们专门研究佛教哲学,逐渐发展出来的。民间一般老百姓才不管你这么一大堆名词,他们只要报父母恩,念菩萨名号,阿弥陀佛、地藏菩萨、观世音啊!双手直挥直拜,你要快快救我妈妈,快快保佑我爸爸啊!这种真诚,这种孝心,你反对个什么呢?!

 

‘盂兰盆经’讲的是佛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以神通看到自己的母亲堕落地狱,受极大苦,他很难过,亲自下到地狱要救母亲,但由于业力的关系,地狱门无法打破,只好回转来求佛帮忙。佛说你有孝心,很好;但是真做了坏事犯了罪的人,就是儿子当了皇帝,或是神通第一,也没有用。罪就是罪,善恶之间,和地位、金钱、权势毫无关系。善恶自有果报,不是随便可以了结。因此彿只好教目连尊者举行盂兰盆会,广修一切供养,借重其他出家人(精进用功办道的修行人),由他们多人的福德功勋,深重的业力方由忏悔而得解脱。

 

这里我们要注意,佛要我们不只求解脱我们这一世父母的痛苦,更要发广大愿,发长远心,连自己七世父母的冤孽,都要超度。佛的这种精神,合于中国‘孝经’所说的‘大孝于天下’。天下人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你不能只孝这一辈子的父母,你前生的父母,再前生,乃至七生、千万生的父母,都一样要追荐。由此而达众生平等,慈云普护一切。

 

目连尊者是得了道的圣者,但并不保证自己的母亲不下地狱,各自造业,各自感报。并且好的儿女,并不一定有好的父母,好的儿女有时还是坏父母生的。这之间的因果道理,非常复杂。有一些温柔敦厚的夫妻,偏偏生个胡作乱来的坏儿子。这在生理学上,目前还无法理解,不过我已有了答案,这叫做‘遗传反动’,不会错。老老实实的父母,生个儿子特别调皮。当然也有还是生老实的。老实人再生老实儿子,一代一代传下来,那要变笨了的,是不是?真有修证的人,才看得清楚这些千差万别、复杂难测的因果变化。

 

佛为了目连,开了盂兰盆会幽明两利的方便法门。在印度,每年夏季雨繁虫多,佛才规定弟子们结夏安居,集中在一起,专心修道。等到七月半,天气渐渐放晴,气候较为凉爽,方得解夏,可以到外面活动。就在这一天举行盂兰盆会、供佛斋僧,超冥济幽,乃是中国佛教依据佛典记载所形成的传统仪式,一般佛教徒都很重视这一天的法会活动。

 

梁武帝倡建盂兰盆法会

 

可是,后来的外道,却伪造了一本莫名其妙的‘血盆经’,说什么女人生孩子,因为流了一大堆血,血是脏的,死后会下地狱,泡在污秽的血池里受苦。会有这种事吗?这根本是毫无根据的说法。然而那些自称信佛学道的同善社、一贯道信徒,却不明就里地胡乱相信,糟糕透了。

 

父母亲的血是最干净、最宝贵的,密宗还把人身的血作为供佛的净品。依佛教规矩,我们的生日叫‘母难日’,不宜大事铺张宴客。母亲生我的那一天,正是母亲受苦受难的那一天,为何还兴高彩烈地做生日呢?母亲受苦受难,你还大鱼大肉,大吃大喝,宰割别人的生命来供自己享受作乐,这合情理吗?应该为父母祈祷求福才是。‘血盆经’绝对是假的,千万别信。如果真的生孩子流血有罪,生孩子那么大的辛劳和功劳,竟然还要下血盆地狱,这真岂有此理!若有这样的一个地狱,那我们首先要打破消灭的便是它。

 

‘盂兰盆经’刚传进来的时候,还未很普遍,要等到南朝梁武帝以帝王之尊,于梁武大同四年,提倡启建盂兰盆法会,这才广为民间所遵行,成了一种风气,而七月半也被当成了鬼节。鬼门关于七月间开门,放鬼到人间游玩这事,暂且不去讨论。但是你问我信不信传统佛教七月半的做法呢?绝对信,因为我了解其中的理由。我常常劝同学们,真学佛,必须先明理,明白了道理以后,不可再怀疑,能够恭恭敬敬的孝顺天下父母,总没错吧!

 

梁武帝不但提倡‘盂兰盆经’,他还因为皇后郗氏死后,变成大蟒蛇来托梦,说她在世时嫉妒宫女,凡与皇帝亲近者,多加杀害,现在自己死后,受报为大蟒蛇,不得解脱,希望梁武帝念在过去情份,想法子救她,帮她在佛前求忏悔做功德,因此梁武帝将当时佛经中所有找得到的忏悔经文收集起来,自己又做了一篇祭文,替皇后修法忏悔,这便是后世广为流传的‘梁皇忏’(约西元五○三年间)。

 

由此看来,梁武帝这个人对夫妻情份还不错,只是没有尽到皇帝所应做的责任,如果他安心出家当和尚,应该会有了不起的成就,可惜却走错了路。虽然又吃素、又过午不食,夫妻感情也很好,却无法除去想篡夺人家天下,自己当皇帝的野心,后来把佛事与国事纠缠不清,终至失国,令人惋惜不已。

 

放焰口与拜水忏

 

历史文化的发展到了唐朝,密宗传来中国,由不空三藏编集‘瑜伽焰口’(约西元七五○年间),于是佛教又有‘放焰口’的法事。‘放焰口’是为了超度孤魂野鬼,其来源是因为佛弟子阿难,有一次看到一个青面獠牙的恶鬼出现在他面前,吓了他一跳,赶快找佛询问所见何物?佛说这是鬼王,叫‘面然大士’,也是菩萨,他带领一些无法饮食的饿鬼,希望你能帮忙超度他们。阿难说:我没有道,怎么度化?于是佛便传了一些咒语给他,教他如何依法而行,解救那些饿鬼众生的痛苦。这便是瑜伽焰口的由来。当然后来加上了密宗一些其他咒语,和各种亡魂的忏文。其中有些凄艳美丽的文字,是经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等的修改。超度的文句,各行各业都有,什么孤魂野鬼啦、红粉佳人啦、文臣武将啦,乃至离家在外做生意客死他乡的,吊死的、溺死的、烧死的,林林总总,应有尽有。

 

我小时候寒暑假时,在僧寺读书,翻开焰口的文字,一看便入了迷。那文字太美了,尤其什么‘昔日风流都不见,绿杨芳草髑髅寒’,这类的词句,差点让自己给迷住了。焰口一来中国,配合前述几部经忏,使佛教在当时的社会流布得更广更深。那时教育并不普及,净土、华严、唯识等宗派的佛理哲学研究,只是少数上层的知识份子热衷而已。真正推动民间佛教发展的,倒是这些同孝道思想关系密切的经文和忏文,并且在民间同时流行的道教也受此很大的影响。

 

后来,到了唐朝末年(约西元八六○年间),又产生一部新的法本——水忏。这是一个和尚——知玄,生了个‘人面疮’,怎么医部无法痊愈,最后碰到一个得道的罗汉,引清水给他一洗,水到病除。乃依此因缘,写下这篇乞法水消衍尤的忏文,受到民间广大的欢迎。

 

如此,这些焰口、水忏、梁皇忏等等的忏悔行法,形成了中国佛教别具风格的水陆道场等法会。法会期间,白天诵经拜忏,晚上蒙山施食、放焰口,闹闹热热得不得了。这样一场戏唱下来,起码三天,当大和尚的都累死了,不但要唱得好,喉咙也要耐用,手还要不停的比划结印,坐在那个法座上,一下就是三、四个钟头,也是一种不简单的定力呢!

 

经忏彰显了孝道思想

 

就这样,刚才所讲的那几部经忏,让佛教在中国各阶层社会稳稳当当生了根。这些经忏,一部一部和孝道相互彰显,彼此发明。尤其盂兰盆会,不只为了超荐此生父母,而是推及七世父母,甚至远至千生万生都在超荐之列。但是大家要注意,佛说是靠得道的人来超度,所以替人家做这个法会时,没有道也要有道。法会期间,必须集中精神,一心不乱才行,一心不乱方合于道。佛家常说:‘一子成道,九族超升’,这是指得道而言,不得道你说出家学佛便成,没这回事。因此出家学佛,一定要精进努力,以悟道为目标。不然恍恍惚惚,得过且过,那要糟的。至于如何方能悟道证道,这便有待多多研究‘心经’‘金刚经’等经典了。

 

举行盂兰盆法会,依法修持‘盂兰盆经’,这超荐功德如何呢?我告诉大家,绝对有用。我学佛几十年,这里的同学都知道,我每天晚上一定施食,希望沦落饿鬼道受苦的众生,早日脱离苦海。我们老一辈子,从小就是在刀枪战火中讨生活,几乎没有一日是安宁的日子。当年我离开家乡,一幌几十年,没办法和亲人联络,父母生死不知。一、二十年也没消息,所以曾有两句诗说:‘历劫几能全骨肉,对人不敢论亡存。’内心很伤感。别人问超你的父母现在怎样?实在不敢答覆,根本不愿去提,怕讲了会悲伤、会难过。

 

我母亲信佛,但并不大懂得什么佛理。我在童年的时代,有次问她:妈妈,菩萨的眼睛为什么半开半闭?他为什么不张开眼睛?这个问题不好解释。可是我的妈妈却不假思索地回答,世界上的人太坏了,菩萨只好半闭著眼,不看为妙,如果张开眼睛一看,这么乱糟糟的一个世界,那真要气死了。我一听,哦,原来是这样子啊!也蛮有意思的。

 

这类往事,一眨眼,已经是几十年前当小孩的记忆了。现在只有早晚给父母念经,事情再忙还是要念,经常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七卷、五卷,一定少不了的。如果不念,觉都睡不著,不施食我也睡不著。有时实在累极了,要休息,请旁边的同学代劳。结果一觉醒来,恐怕别人饭菜做得不好,鬼朋友们不吃,担心亏待了他们,又自己重新来过。

 

行菩萨道济度一切众生

 

并且,每一个朋友走了,中元节我照样四十九天,观想他们来接受施食。反正我天天大请客,多一个人,多加一副碗筷,不会有问题。不过我不刻意对别人提倡此事,但是这里的同学,我则严格要求他们做。什么大慈大悲?!花几粒米,用一点水,利用几分钟布施给鬼神吃喝,你都偷懒,舍不得,要真替人煮菜做饭,侍候人家,那就更不可能了,像这样一点同情心都没有,修个什么道?

 

我这么讲,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换句话说,鬼神之道,确有其事。总之,这种包含著可贵道德观念的轮回思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要信而不迷,同于孔老夫子的一句话:‘敬而远之’。远之不是要你不理不睬,而是保持一个恭敬的距离,那就对了。鬼神绝不害你,鬼神若害你,那你要自己检点,看看自己的思想行为有无缺失,是否做了亏心事?世上的鬼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啊!人是活鬼,鬼是死人,这道理须得好好的弄清楚。

 

佛教的经典,没有不教人规规矩矩做人的,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更要孝敬天下人的父母,视一切众生如己出,如自己的兄弟姊妹。宋儒反对佛教,说佛教是‘无父无君’的,这误解太大了。真正的佛法——‘至孝’。出了家,为了解救自己和别人的痛苦,应该赶紧用功,修道成道,使亲生的父母眷属得到好处,并且利及七世的父母亲友,更扩而大之,行菩萨道,救济法界一切众生。这才是伟大孝道的充份发挥,又有什么好争论怀疑的呢?!

 

返回[般若文库]首页 | [繁体版]



 
Copyright @ 2003-2012 丰财园中国最大佛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