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悬论)

 

太虚大师讲述

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闽南佛学院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

悬论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

  如   

 

大乘法中有此一部,名题本生心地观经,就这经题一看,便知道经中的殊胜意义。

 

大乘是从比喻上来显示佛法的。乘是车乘。大乘,这辆车乘大到何种程度?小的车乘,自己一个人开车,把自己一个运载到要去的地点罢了;这辆大车乘大极了。不是运载的‘人的多数’,而能运载的是‘无数的人’。所要运达的行程不是有数可纪录的,而将是到达到无限无边际的超世间的越空间深远的妙境中去的,这便是大乘。

 

大乘教法,计有十二分教:长行、孤起、重颂三分教,是经文的体裁;余九分教中,有说法的仪式,也有收摄经中的内容的。本生和本事的二分,前者是诠说佛陀之往事的,后者是记载菩萨之因行的。此经中之本身,是揭发大圣佛陀的已往的三世之故事。

 

本经共分十三品:一、序品;二、报恩品;三、厌舍品;四、无垢品;五、阿兰若品;六、离世间品;七、厌身品;八、波罗密多品;九、功德庄严品;十、观心品;十一、发心品;十二、成佛品;十三、嘱累品。头尾的两品,是序分、流通分。其余中间的九品,是正宗分。在正宗分的第一报恩品,是说出‘有恩必应报答’的,著重在对社会上的一般在家的信众;第二至第五品,主要是对出家众的说法:厌舍品,是说厌舍俗家趣向佛法之途径的,强调出家的功德无为自在,在家迫窄犹如牢狱;无垢品,说明四事供养,是有垢性的,于饮食衣服卧具汤药,能够不起贪著的意念,仅是能够维持最低的生活,那末,身心的垢染性自然会无有了;阿兰若品,强调修行的人,宜住于阿兰若的寂静处,依止于静处,非但有益身心的修学,三乘出世的功德,发定、启慧、证果,莫不于阿兰若处而得;离世间品,说明世间苦恼灾患的严重性、危险性、恐怖性、烦恼性,摆脱这些扰乱、牵缠,就要离避世间才能修行清净法;厌身品,这一品是阐发的声闻行。身是分段的个体,生死的张本,要超出世间,需修四念住:首先观察不净之身段,对之起厌,而达到身灭证无为果才能了脱生死;波罗密多、功德庄严的二品,这是大乘所修的法门。前品是明十度而是菩萨的修行;后品明功德庄严而是菩萨的绩效。观心、发心、成佛的三品,分别启发大乘菩萨的境、行、果的。全文十三品,略叙如此。

 

本经中如何叙述佛陀的本事?佛于人天大众俱集鹫峰因缘成熟时,从胸臆毛孔间放出金色的光明,照射到大千世界,天宫、龙宫、地狱饿鬼同蒙照及。于此光中,现出佛过去世,最初发心,坐菩提树成正觉,双林入灭,其中三无数劫的修行慈悲喜舍、八万波罗密行;又于光中示现现在降生净饭王宫,舍去王宫上妙娱乐,越城骑马入山,苦行、度生、说法、降魔、行难行之事;又于光中,影现如来灭后安坐在宝塔中,般若塔、法华塔、无量宝塔。如来三世的所有业行,皆得示现在此金色光中。

 

本经中如何说明观心的心地法门?这一法门,叫行者观其自心的。心是无形相的,所以用地来比喻心,而且,心有类似于地的,所以把心地合成一名。心地观,是字的倒装,实际上,便是观心地。叫行者如法的观照自己的心地:一、正观心地:心同、地同。地有能生义,心亦有能生义,一切丛林植物皆从地生;一切善恶等法六凡四圣的果体,皆从自心生起的。地有所依止义,心亦为有依止义,地能为矿植动物所依止,心亦为五蕴六根十八界世出世间漏无漏法所依止的;二、观心幻妄:心体幻化不实,由于虚妄偏执,演出染污形态,经中约以二十六种比喻来说明之;三、观心空寂:心无所在,非内、非外、非中间住;四、心即法界:心体离言,超脱空有,当体便是一真法界。

 

本经立名为本生心地观经,窃以为有二种意义:

 

一、本经计共十三品,从人天的世间法说来,说到二乘厌身的出世间法,再说到大乘六度行,归结到佛乘的境行果,逐渐依次循序的发明行者由浅入深的途径,颇有瑜伽师地论的十七地的风格,教理丰富,包容广博。即因统摄备至,一经题中,未便全彰其义,乃取本事及观心的二义,从权而立这一经题的。

 

二、本经十三品,每品皆具独特的丰富意义,皆足以启发人生向上进修的意志,品品并能构成个别的一卷经的。此种极有价值的理论,当然不可抹杀的了。然而,本事及观心二义,尤其深长的意义,指示大乘行者的意念的醒悟,这是一个最可靠而实用的法门,因此取之而立这一经题的。

 

本生与观心,对于行者究有何种意义?有何利益?取之立为经题,不难推知道深意。按佛的本事,大乘经中够详尽了。人不能做、不肯做、做不到的一切,佛都能做到。他的慈悲德,爱众生如罗侯罗一般;他的牺牲德、施舍德,不惜以全身肌肉代替莺鸽赎身而任捕捉者的刀割;他的忍辱德,往昔为歌王截断身体而不动心;他的精进德,跷足而超劫先成佛;他的相好德、威猛德,乃至百四十种不共功德,其功德,是说不尽了。经中特别强调这些佛的功德,是寄望于行者的、慰勉于行者的,要行者首先起发信心,渴仰于佛的,进而生起愿欲心来,累身奉献三宝,毅志专心效佛所行之本事,达到自己完具佛所具备的一切功德。行者果能体达到这种意思而能力行以达到所愿,完成福德,那就是本经标立此题的深旨。其次,再说到观心:本经尽管有十三品之多,观心品,是特别而重要的。行者如能观心,知心幻寂,就不迷执;执去了,妄惑就可以不生;惑不生,智慧就得增长起来;智慧增长,就消灭烦恼,惑灭智生,于行者就有实用,完成断德。这也是本经标立此题的深旨。

 

三、本经十三品,品品皆有本生意,品品所诠说的一功行,都是佛过去本生之事,若报恩乃至成佛,那一品,不是佛过去所习行的呢!又,本经十三品,品品皆有观心义。品品所说的法皆是离不了心的,若是离了心,还有什么法呢?若报恩乃至成佛,都靠著心的。心不想报恩,心不欲成佛,那末,如何能报恩、成佛,那一品,不是观心上而起的妙用呢?再者,本生即观心,观心即本生,本生离开了心,就没有本生了;观心离开了本生,也就没有观心了。简言之:观心即是心,本生即是佛。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的。本经取立此题,就是显示心佛一体的深旨,俾使行者开显自心圆成佛果的。

 

遥居纽约的浩霖法师,近数年来,在美弘化,前后印行多种佛经,广事宣扬,普施法雨,感化了千万群众,归向三宝。今值其所所主持的东禅寺已届十周年,一般信众,听到这个喜讯佳音,同声相应的齐来为他热闹一番,对他这个十周纪念要来个大大的庆祝,恭贺他。浩师既通世法,又深明佛法,想出一个对他们一番善意的回报,认为他们‘既到宝山,不应空手而归’,用什么给他们呢?希望他们——广大的群众,不单是到寺中吃一餐的,要他们尝尝到法喜的纯净美味的,要他们作心地观,看看自己的心,现出自心上的明晶莹澈之光,在此莹净的心光上,复又显现出大圣释尊往古世中正在修因证果的一切慈悲愿行功德庄严的本事,依释尊的业行而照样的大家自己去做如此的业行。浩师本此意念,印行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若干部散发给他们,以期符合自心愿乐的这一回报。今天我正在阅藏时,转来纽约的电话,要我在将付印行的本经前写一篇序,仅就有我所知道的陈述如此。

 

中华民国七十一年二月十九日于台北法云寺   

 

 

 

  题旨明晰

 

就本经之题目即可以说明本经宗旨之所在。依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一题看来,本经宗旨似唯在摄化大乘之机,而实际上本经通摄五乘及三乘共法,惟以其中一分之大乘不共法为尤要耳。

 

甲、经  通指一切经典,凡为佛陀所宣说或为佛陀所曾印证者皆名曰经。梵音‘修多罗’、或‘修妒路’、‘素怛缆’,有线的意义,取能贯穿文义摄化生机之意;与华言经字意义相符,故译为经。或可称为契经,即是上契真理下契群机。

 

乙、大乘  通指一切大乘经典而言,如妙法莲华经亦题曰大乘,及其余题以方等·或大方广等皆是。大乘是对小乘而言:乘有运载之义,若能观大乘境修大乘行,即能运载凡夫至于无上菩提涅槃之大果,自运既圆,运他亦无有穷尽,故名大乘。换言之、大乘之义,乃在解释一切凡夫染缚而入无上佛果。大乘法不外境、行、果三义:若能于一切诸法性相如实了达,即是大乘所观的境;依境而起行,即是修学六度、十度一切无量无边法门,凡有利于有情的,大乘菩萨皆应修学;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三阿僧祇劫而得到究竟之佛果,即是由行而得果。依此境、行、果法能如实施行,即为大乘妙法。大乘法不独限于经藏,亦有大乘之论藏及律藏,此经是大乘经藏中之一部。既超出人、天、二乘之上,而又通摄五乘诸法。

 

丙、本生  是十二分教之一,如云‘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本生乃指释迦牟尼佛三世本生之因果;而十二分中之本事,则是明诸弟子事者。此经序品中说:‘释迦菩萨于往昔时作光明王,最初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菩提树下得成佛道,娑罗林中入于涅槃,于其中间三僧企耶、百万劫中所有一切慈悲喜舍八万四千波罗密....’,根据这些文义,可以明白本生是指释迦牟尼佛本生之事的。从过去三祇修行,及现在八相成佛乃至未来设立塔庙,其间经过无数量劫发菩提心,从凡夫地至究竟成佛度生;这是显然把释尊本生的内容特色都表现出来了。

 

  心地观  当知一切诸法皆从心地而生,皆从心地而起。在摄境归心、摄用归体、摄事归理、摄相归性的看法上,无论那项事,他的出发点都归于心。‘一切唯心造’,三界之中无一法而不以心为主的。本经的观心品里说:‘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譬如万物皆从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是因缘三界唯心’。成佛果是此心,迷于生死苦海也是此心。总之、三界上下法,唯此一心作。此心普遍于一切诸法之中,能有变生转现的功能,所以以地喻心,而心名为地。

 

然在此中以地喻心者,可有两种意义:1.能生:此心能生一切世出世间善恶因果,乃至菩萨一切无漏诸法,如大地之一切草木丛林,皆依大地而生长。2.所依:如江河汉海一切之水,五岳千峦一切之山,及动物、植物与人类所应用之器具种种,一切皆以大地为所依而住;心亦如是,能为一切法之所依止。有此能生、所依二义,所以喻心以地,曰心地。

 

依此、可以明白观察心地是怎样的紧要了。假若观心而了知即心自性之诸法实相者,则了知心心所法,无内无外亦无中间,于诸法中求不可得,故心性本空,不生不灭,无来无去,无有上下差别之相,平等平等。以善观不善观之不同,于是有佛与异生的差别。以诸差别之事由心而起,依心而住,若能善观心者,则能通达诸法之相,亦能究竟解脱。如经云‘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若能如此如实观察,名之曰心地观。所以若人善观此心,了知心之本性,即能如实了知一切诸法实性,所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若人善观于心,亦即能了达世出世间一切因果邪正;能了达世出世间一切因果邪正,即能了知诸法法相,若了知诸法法相,即能依如实了解而修集福智,乃至即能证得究竟之涅槃,依此义故说心地观。此心地观即是本经之宗旨,亦即是观大乘之境,修大乘之行,乃至证大乘之果。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本生诸事之说明。

 

  译史确实

 

古来诸师所宏扬之一切经典,近人从历史上严格的考察起来,往往有不明确的地方,使人疑惑。例如楞严经、起信论等,皆以译史不明致生疑窦,于宏扬流通及人的信仰上亦发生相当的不良影响。本经向来少有讲释,现在乃从大藏经中特别提出来讲。若翻译之史实不明确,也不免有不足信今而传后的遗憾,故当一考其译史。经上题‘唐罽宾三藏般若等译’。等者、等有其他的人,可见其不是一个人译的,唐宪宗的序文说:‘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者,释迦如来于耆阇崛山与文殊师利、弥勒等诸大菩萨之所说也。其梵夹,我烈祖高宗之代,师子国之所献也’。这可以知本经来历之确实,梵本此经不是宪宗时才有,高宗时就已有了。所谓师子国者,即现在之锡兰岛。人每以锡兰属于印度,然非事实,不过印度佛教流传于锡兰岛最早,一直到现在还没有衰败。自来认锡兰岛为纯粹小乘佛教,也不尽然,过去于大乘之法,也有相当的传布,如本经即彼国所献;义净三藏、不空三藏等也曾住于锡兰,可见锡兰也有大乘佛法。而且、从海路来华之佛法,皆经此岛,故此可决定是信史。又云‘宝之历年,秘于中禁,朕嗣守丕业,虔奉昌图,听政之暇,澡心于此,以为摄念之旨。……乃出其梵本,于醴泉寺诏京师义学大德罽宾三藏般若等八人翻译其旨,命谏议大夫孟简等四人润色其文,列为八卷,勒成一部’。这样的描写此经的翻译史实,是值得注意的。

 

此经翻译者,是罽宾三藏般若等,则般若其人的历史也不可不加考察。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七云‘法师梵名般刺若──唐言智慧,北天竺境迦毕式国人也──言罽宾者讹略,姓乔答摩氏──言瞿昙者讹略不正。颖悟天假,七岁发心,违侍二亲归依三宝。……届于上国矣’。这段文章,叙说般若法师出家的因缘,在天竺求法十八年,后来由锡兰到广州,这是建中三年的事情。到了贞元二年,法师舅氏之子神策正将罗好心者,将法师首先所译的‘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表闻于帝,于是乃下制曰:‘中书门下牒、王希迁牒、奉敕:释教深微,道俗虔敬,皆因梵本法被中华,宜令王希迁与所司精选有道行僧,就西明寺重更翻译,讫闻奏。牒至,准敕故牒,贞元四年四月十九日牒。及牒祠部准敕亦然。传牒京城诸寺,大德罽宾三藏沙门般若宣释梵本,翰林待诏光林寺沙门利言译梵语,西明寺沙门圆照笔受,道液、良秀、圆照润文,应真、超悟、道岸、□空并同证义。……敕王希迁、王孟涉、马有麟等送梵本经至西明寺翻译’。此经翻译的年代,根据贞元新定释教录,是贞元六年岁次庚午译的。

 

此经从释尊在灵山对诸菩萨说法,结集之后流通到锡兰岛。在高宗时代再流通来中国,后来因宪宗弘护佛法之热忱及般若等翻译之努力,然后才译为华文。这样,此经翻译的历史,是十分确实的了。

 

  法义丰富

 

此经的译史,已经大体说清楚了,这里更要解述本经构成的要素,分两段来讲:

 

  法备五乘

 

此中所谓五乘,指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乘;或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乘,以人天同以五戒十善运出四趣故。还有一样说法:欲界人天乘、色无色天乘、声闻、缘觉、佛乘。色无色天乘、亦名梵乘,梵者净也,谓色界诸天以根本禅运出欲界故。此经在题旨上标定是大乘,但他的内容是随顺诸乘的机宜而施教的;所以经中法义极其宏富,也可以说是应诸乘而说的教法。

 

怎样看出此经的法义有五乘呢?这可从此经的构成,分三方面来说:

 

1.五乘共法分二:一、欲界人天乘之五乘共法,即此经中的报恩品。二、色无色天乘之五乘共法,又分二:一、出家戒之超欲界法──十信,即厌舍品和无垢性品。二、离欲界定之超上界法──十住,即阿兰那品和离世间品。

 

2.三乘共法分二:一、大乘共法二乘法──十行,即厌身品。二、二乘回趣大乘法──十回向,即波罗密多品和功德庄严品。

 

3.大乘不共法分三:一、上根证大乘境──加行入初地,即观心品,观空前心相证心空性──性、相、禅、密。二、中根起大乘行──十地入等觉,即发心品,观空后心相发心妙定──相、禅、密。三、下根引大乘果──等觉入佛,即成佛品,观三种秘密即身成佛──禅、密。这样的看起来,自觉此经法义的宏富了!虽然有欲界人天乘、色无色天乘的差别,但从报恩品、厌舍品乃至成佛品,亦可以明白为声闻、缘觉、菩萨乘的阶梯。虽有诸乘法义的差别,实际上皆可以贯摄于大乘法内;在应机方面,又可有泛应曲当作用,这才算是完备满足的佛法。

 

  义周十宗

 

所谓十宗,就中国佛教史来观察,才有这样地区别。本来、佛教古今来历史的不断发展,概括著世出世法的义理,假若以十宗去束缚他,未免有点不自由。现在根据此经义理来分配与十宗相应的法门,首先从五乘共法、三乘共法方面观察,厌身品中观诸法无我,诸法皆空,所以明俱舍、成实宗义。厌舍品、无垢性品与律宗相应。又报恩品、无垢性品以及功德庄严品,皆有回向兜率净土的文义,又兼及十方净土,则西方净土亦可在此中说明矣。观心品先观心的如幻相,次观心的空寂性,则法相、法性之义由此表诠。又观心品、发心品、成佛品皆明一切法究竟真实心性,唯证相应,即是禅宗。又在观心品、发心品、成佛品都有陀罗尼,都是法身佛表现,即有真言宗及华严、法华。义周十宗的道理,略述如此,要能整个领会斯旨,不但依经文探寻推测就可了事,要在事实上去亲证,才能圆满的解决。

 

  时机合宜

 

救济众生的佛法,于社会人民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之要明白佛法是应随时机而设教的。既然一切时处都可以与社会人民发生关系,这即是佛法应该普及的时期了,也即是佛法将要普遍于整个社会的好现象。今讲此经,即是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研究佛学的人对这倾向应该重视。

 

中国古代和近来所宏扬流通的诸经论,大抵以讲楞严、法华、弥陀为主要。这是因为丛林里参禅则讲楞严相应,学天台教相则讲法华为宜,而通俗劝修净土则讲弥陀,这确实带著过去时代的特色。如今则不同了,无论在寺院或是一般善男信女所组织的讲经会,都有社会各种人士来参加,因此、所讲的经论,要具有法备五乘、义周十宗的条件。因为听众根机不能一致,假若没有法备五乘、义周十宗的条件,怎能收获最完善的效果呢?所以、今讲此经,不但为普通听众讲,同时亦为研究教理的人所需要,故应该对此经作精密的研究。此经可为初学佛法的佛法概论,可为研究全藏教理之基础。

 

  略彰分齐

 

略彰分齐、便是把关于此经全部的纲领提出来,使一般人看了极易明白。今把此经的大纲,图表于下:

 

                                        ┌两一、五重证信

                          ┌乙一、证信序┤

        ┌甲一、教起因缘分┤            └丙二、结成法会

        │                └乙二、发起序──以上序品

┌──┐│                ┌乙一、称性顿宜──报恩品告弥勒段

│经纲├┤甲二、圣教正说分┤              ┌丙一、五乘共法

└──┘│                └乙二、应机渐说┤丙二、三乘共法

        │                                └丙三、大乘不共法

        └甲三、依教奉行品──嘱累品

 

            ┌丁一、欲界人天之五乘共法──报恩品

┌────┐│                                               ┌己一、厌舍品

│五乘共法├┤                ┌ 戊一、出家戒之超欲界法(十信)┤

└────┘│                │                             └己二、无垢品

            └丁二、色无色天乘┤                             ┌己一、阿兰若品

                    之三乘共法└ 戊二、离欲定之超上界法(十住)┤

                                                             └己二、离世间品

 

┌────┐┌丁一、大乘共行妙乘法(十行)──厌身品

│三乘共法├┤                            ┌戊一、波罗密多品

└────┘└丁二、二乘回趣大乘法(十回向)┤

                                          └戊二、功德庄严品

 

              ┌丁一、上根证大乘境─加行入初地─观空前心相证心空性─观心品

┌─────┐│                                        (性相禅密)

│大乘不共法├┤丁二、中根起大来行─十地入等觉─观空后心相发心妙定─发心品

└─────┘│                                        (相 禅 密)

              └丁三、下根引大乘果─等 觉 入佛─观三种秘密即身成佛─成佛品

                                                        (禅    密)

 

返回[般若文库]首页 | [繁体版]



 
Copyright @ 2003-2012 丰财园中国最大佛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