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七讲)

 

净空法师讲述

 

我们继续看这个发起序的经文。发起序的大意,前面给诸位介绍过了,现在我们继续读这一段的经文。‘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这一段经文就是本经的发起序,希望大家要特别的留意,其中每一句经文都代表著很深的意思在。在这一节经文里面,我们要给大家作详细地来介绍。

 

‘尔时’,就是指前面‘六种成就之时’,序分里头,通序所讲的。也是众生的‘机’缘成‘熟’,佛应该,‘宜说’就是应该,要说这一个法门的时候。那么这是前面在经的意思上,给诸位说过。佛说经是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这个机就是熟了,众生可以接受,欢喜接受,能够依照这一个法门修行证果,这个时候就是应当要说经的时候。

 

那么佛是‘告舍利弗’,前面跟诸位讲过,舍利弗尊者代表的是智慧第一,完全是从机上说的,所以舍利弗代表权智,这个地方要特别注意到;文殊菩萨是代表实智,那是这一个法门所说的,代表这个法门。这一个法门必须要有权智的人,他才能够接受。‘此法’,这是讲净土法门,‘圆收’圆满,‘收’就是包含,圆圆满满包含了‘一切法门’。通常我们讲八万四千法门,又讲法门无量无边,这无量无边的法门,都包括在这一个法门之中,的确是‘甚深难信’。一个法门能够圆收一切法门,怎么能够叫人信得过?这甚深难信。因此,要不是大智慧的舍利弗,佛要说这个法门,连说话的对象都没有了。所以本经,释迦牟尼佛频频唤著舍利弗,实际上,舍利弗尊者是接受释迦牟尼佛教导,信受奉行的一个代表人。那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对这个法门能够信得过,依教奉行,经里面舍利弗尊者,就是我们的代表。换一句话说,佛叫舍利佛给他说,也就是叫我们对我们讲。如果我们真正有这个智慧,能够信得过,能够接受佛的教导,依教奉行,所以是以这一位,这是智慧第一来做代表。所以说‘非第一智慧,不能无疑。’真正是甚深难信,我重覆这么多句,我也非常地感慨啊!

 

这一个法门‘三根普摄’,所谓是‘上中下’三根,这是我们讲一切根性。古德告诉我们说,‘上上根不能越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奇域’,这是古德给我们说的,这两句话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上上根,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随著普贤菩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上上根。普贤、文殊,都是古佛再来,现居等觉,名符其实的上上根,他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下下根,像前面跟诸位讲的,像张善和、王打铁,这些人都属于下下根,下下跟的人也有份,也能够带业往生,这是真正三根普摄,利钝全收。

 

‘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宗旨’,这也是不可思议之事。怎么说它具足四句宗旨呢?第一是‘以唯心为宗’;第二是‘以为佛为宗’;第三是‘以绝待圆融为宗’;第四是‘以超情离见为宗’。

 

那么这个我们简单地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唯心为宗?念佛的人,全佛就是一心,心外无有佛,唯心所念。心性,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尽虚空遍法界无非是一心所现的相状。就好比我们在作梦的时候,在梦中,我们全心化为梦境,变化为境界,整个的梦境就是自己的一心。这一个境界,大家容易明了,因为梦境的时间短,一醒过来了,一想就觉悟了。我们不知道现前十法界依正庄严,就是我们真如本性所幻化的境界,实在讲与梦中的境界无二无别。也许诸位会说,梦中境界虚妄的啊!我们现在这个境界真实的呀!那么我问你,你以为梦中境界是虚妄的,是你醒过来之后,以为它是虚妄的。你正在作梦的时候,你晓得不晓得梦中境界是虚妄的呢?不知道。那么你在梦中,确实是以为梦境是实在的,这叫迷。醒过来之后,哦!梦中境界是虚妄的,这是你悟了,这是觉悟。我们现前把一切境界当作是真实的,这就是你迷而不觉啊!如果你现在醒悟过来了,那就像佛在经里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跟梦醒了一样。又像金刚经里面所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么‘有为法’指什么?如果你读过唯识,百法名门论,百法前面九十四法都是有为法。有为法包括了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心法,包括了这个四大类,一共里面是有九十四法。这个九十四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你真正觉悟了,就跟在梦中醒过来的时候一样,所以法外无心,心外无法,这就是讲以心为宗。

 

那么第二条,是‘唯佛唯宗’。这是说全心就是佛境,念佛的人,心里面没有别的,心里面想的是阿弥陀佛,口里面念的是阿弥陀佛,行为上表现的是大彻大悟。这个大彻大悟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意思,翻成中国意思叫‘无量觉’,这到后面会跟诸位来介绍的。那么佛也是竖穷横遍,换一句话说,佛外也没有少法可得啊!这个两条都是说明绝对的意思。

 

第三句说,以绝待圆融为宗。所谓圆融,‘圆’是指圆通,融洽的意思,也就是无障无碍啊!如果我们用心佛,这个境界上来看,心性,圆满周遍,不妨碍佛性也是圆满周遍的。不但佛性圆周遍,一切法性也是圆满周遍的。佛性、法性,是一心不是二心啊!这才是不二法门,既然不二,那来的障碍呢?那么诸位晓得,凡是有障碍,障碍都是从二、三里头产生的,一法里面决定没有障碍,那么这是说的圆融之义。证圆融的时候,就是绝对的时候,就是圆融,像天台家所说,随拈一法,随便举一法,体就是法界。如果举‘心’,‘心’为法界,万法皆心。举‘佛’为法界,一切皆佛。同时绝对圆融,没有先后次第,有如帝王千珠,光光相摄,这一个境界,唯有觉悟的人,才能够见到,才能够体会到其真实的状况。念佛人,有功夫成片,到事一心不乱,再到理一心不乱,就入这个境界了。

 

末后一条说,超情离见为宗,与楞严经上所讲的,没有两样。超越凡情,同时也远离圣见,不要以为凡情是错误的,圣人见解就是正确的,那就错了。你要晓得圣人没有见解,他要有见解,他就会说经,正因为他没有见解,所以他一天说到晚,没有说一个字,诸位要懂得这个道理,要懂得这个甚深的密意。如果你说佛菩萨要说法了,度众生了,那实在是笑话,那是谤佛、谤菩萨。佛菩萨何尝说过法?何尝度过众生呢?根本就没有这回事情。这是跟大家讲真实话。方便法里面有佛菩萨说法,有佛菩萨度众生,但是那不是真实的,方便法里面啊!换一句话说,第二义里面才有,第一义里面没有;第一义是真的,第二义是虚妄的。那么就绝对的时候来说,已经超越凡情,也已经离了圣见了。如果我们就心佛圆融上来看,尤其是非凡情圣见所能及的啊!这个意思很深。希望诸位要用心地去体会。那么我所说的这个用心,是要用真心。如果你是用妄心—虚妄分别的心,无法体会。因为妄心它的功能是分别执著;古德所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个‘意会’,恍然大悟啊!豁然悟得,都是真心啊!也就是所谓的根本智。

 

那么讲到‘圆收圆超一切法门’,这是指净土法门而来说。为什么说它有这么大的功能呢?我们先说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一切法门,不出三学三慧。’你不要看经典那么多,超不出这个范围。小乘的经论,讲的是戒定慧。我们今天讲佛经—三藏。律藏讲戒律;经藏讲定学;论藏讲慧学,这是佛法基本的课程,‘戒定慧’三学。初学佛法的人能够把握著这个中心,他的佛学根基一定能够学得很好,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入大乘,完全是慧学了,闻慧、思慧、修慧,这叫三慧。什么叫做‘闻’?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正在接触的时候叫做闻;这一接触就明了,而且是正确、彻底的明了,没有一丝毫的疑惑,这叫‘思’;正在接触的时候,刚才讲了,不迷,这就是‘修’;不起心、不动念,没有妄想,这是修,所以这个修慧是这样说的。由此可知,闻思修是一刹那之间同时完成的,没有次第。戒定慧有圆融,有次第;大乘佛法戒定慧是圆融,小乘佛法里头有圆融、有次第。在大乘佛法里头,戒定慧、闻思修,是圆融的,也可以讲自受用决定圆融,他受用里头所表现的,有次第的,那是为了教学的方便。这是‘摄尽一切佛法’一切佛法都离不开这个原则。

 

‘八万四千法门,念佛第一。’这个说法是不是夸大了呢?给诸位说,不是的,这是事实;绝不是说我讲这一部经,特别来赞这一部经,我修学这个法门,特别来把这个法门提高,不是如此。我们在‘华严经入法界品’里面所看到的,‘所’指‘示’给我们的,‘德云’比丘,这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遇到的第一位善知识—德云。在四十华严经里面,叫做‘吉祥云’,‘德’就是吉祥的意思,这是翻的不一样,是一个人,不是两个人。他教导善财童子就是念佛法门,这是五十三参的第一位,教给善财念佛。到最后,第五十三位善知识—‘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不但教善财童子念佛,而且领导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个四十一位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个四十一位都是明心见性,证得法身的大士,带他们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么诸位想想,这个法门是不是八万四千法门,第一个法门?是不是圆收圆超一切法门?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地去反省,我们要很正确地体会到佛说法的甚深意趣。那么这个是说出世尊在当时,告诉舍利弗尊者这个意思之所在。

 

从是西方,‘是’是指我们娑婆世界,意思就说,从我们娑婆世界西方,要过十万亿佛土;这个不念土,念度,念去声。西方是娑婆世界的西方,是说明阿弥陀佛示现的处所,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依报,依报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在梵语称之为‘须摩提’,翻成中国有‘安养’的意思,有‘安乐’的意思,有‘清泰’的意思。经文里面给我们说这个处所,‘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这是佛给我们说得很清楚,那么这是讲的依报世界。这个说到这个地方,刚才讲的就是这个一段。

 

许多初学的同修,听到西方世界,总不免要怀疑,那就是西方没有定法,究竟在那里呢?如果就地球来说,的确没有西方。但是娑婆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仿佛我们今天在天文学里头所讲的银河系。假如要是指银河系的西方,那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佛说经那个时候,距离我们现在不过三千年,三千年如果在银河系的运动,那实在是微不足道!那么这个方位还是非常的正确。纵然说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一万二千年在我们看是相当常的时间,可是在整个太空银河的运行,那一万二千年也才移动一点点,没有离开这个方位。那么由此可知,佛给我们讲,标示这个示现的处所,我们无须要怀疑。

 

还有一个很可靠的,那就是阿弥陀佛是一个信号,我们心里面有阿弥陀佛,与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心心相印,感应道交,到临命终时,他来接引你。所以太空虽然很大,你不会迷失方向,阿弥陀佛来接引你,这个法的确难信。从前莲池大师讲,这一个法门不但是一切法门的理,它包括完完整整,一切法门修行的原则,也是圆圆满满地包含了,真正是不可思议!只要人真肯发心,执持名号,这一个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这个话不但讲初学人难信,老修的人也难信,不但老修的人难信,每一天在这里念阿弥陀佛的人都难信;我们要相信佛之诚言。

 

净土,经上告诉我们,有四种净土,这是不可不知的。那么说到四种净土,各分净秽,这也是我们要明了的。那么‘四土’名称,第一个叫‘凡圣’同居土。第二个叫方便有余土。第三个叫实报庄严土。第四叫常寂光土。我们在这个表里面,给诸位作一个简介,这个‘四土净秽’,看这个地方就行了,四土各有净有秽,乃至于到常寂光土,也有净,也有秽。

 

凡圣同居土里面,‘五浊重者秽’,‘五浊清者’,这就是‘净’。什么叫五浊?我们到经文后面会读到,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浊’这个意思,好比是水,水里面带的泥沙很多,就不清净,所以它是代表的烦恼、不净,‘浊’就是不净,就是污秽、肮脏,就是有这个意思。

 

那这个‘劫’呢?是说的时间,我们常说年头不好啊!那么诸位想想,时间那有好与不好。而是在这一个这一段期间里面,如果是社会很安定,大家的生活非常好,所谓是安和乐利,这个年头好啊!国泰民安,没有战争、没有灾害,五谷丰登,这是好年头。由此可知,劫浊不是它本身浊,而是指社会的动乱,所以才称之为浊。

 

我们看看古今中外的历史,像我们台湾这个地区,三十多年来繁荣、安定,这个是很难得的、很稀有的,没有动乱,大家能够过太平日子。能够闻到如来的正法,尤其是难得。可是世界上有几个超级的强国,不断地在发展科学武器,给全世界的人带来了战争的恐怖,尤其是核子大战,整个世界毁灭性的这种战争,每一个人心里面都不能够平静,这是真正的劫浊啊!

 

所谓见浊呢?‘见’是见解,失去了正知正见,完全为邪知邪见所蒙蔽了,把邪当作正,把正见当作邪见,颠倒真妄,这就叫做见浊。简单的讲,见浊就是举世之人,没有一个正确的见解,这个是第一可悲之事啊!佛常常说众生为‘可怜悯者’。诸位要晓得,烦恼、生死,不足为可怜也;最可怜悯的,就是知见颠倒,不能够辨别邪正是非。

 

第五种,烦恼浊,这是大家容易懂的,生活在烦恼之中。大乘佛法里面,把烦恼归为六大类,贪、嗔、痴、慢、对于圣教的怀疑;再说,误见,就是错误的见解。试问问,我们是不是生活在六大烦恼之中?这个六大烦恼,有那一条我们能够离开了?佛门里面常说,苦海无边,苦海指什么?就是指这个六大类的烦恼。

 

众生浊,这是指一切众生,无有正知正见,生活在烦恼之中,所以众生的相—浊相,不是一个清净之相。命浊,简单地说,就是寿命不很长,寿命短促。寿命短促,你要想修学法门,功夫还没有成就,寿命到了,这个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来生来世再继续来修,那么诸位想想,这个一转世,就算你的福报很大,你的善根很深厚,你这一转世,至少要耽误二十年,你的修行那是中断二十年了,这个就没有办法继续精进,它当中有中断。那里能够比得上西方极乐世界,人家寿命长,无量寿命。‘无量’到最后再跟诸位介绍。

 

佛在经论里头常常告诉我们,一个人修行成佛,从初发心到成佛,需要多长的时间呢?三大阿僧只劫。在我们这个世间,命浊,寿命短,谁能够活三大阿僧只劫呢?所以我们的修学相当困难,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无量寿。无量是个数目字,多大的数目字是一个无量呢?华严经里面给我们说,阿僧只个阿僧只,就是阿僧只乘阿僧只,叫一个无量。那好了,我们不要多了,只要一个无量就可以了,成佛时间足够了。因为成个佛,三个阿僧只劫;你的寿命是阿僧只个阿僧只,岂不是太容易了。所以释迦牟尼佛要送他的学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留学,道理就在此地。送到那边去,保证成佛。

 

那么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四土里面,诸位要记住,凡圣同居土里面,有净有秽,这就是带业往生,这个都是讲带业往生。带业往生到那边去的人,一定还带著娑婆世界,这个五浊的习气,习气不太好断,总得要相当长的时间,慢慢的才能够断得掉。所以你到那边去之后,你带的这个习气重,这是凡圣同居土里面的秽土。那么你这个五浊习气轻,你这个凡圣同居土,现的是净土。那么这是比较它这个秽土比我们的三禅天、四禅天,那还要清净,这就是他们本身做个比较,这是我们要晓得的。

 

如果证得了事一心不乱,那么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生‘方便’有余土。所谓‘方便’,是讲你修学的法门;所谓‘有余’,就是你的无明烦恼还没有断尽,你只断见思烦恼,尘沙、无明还在,所以叫‘有余’。它这个里头的秽、净怎么说呢?我们就小乘境界来讲,‘析空拙度证入者’,这个叫‘秽’;‘析’是什么?分析空。像我们讲一切物质,把它来分,一分为二,二分为四,这样的分析,分析到最后,恍然大悟,万法皆空。这个样地把烦恼断尽了,见思烦恼断尽了,从这个地方证入一心的,那么这个是事一心的,这是很笨的办法,这叫‘秽’。‘体空巧度证入者净’,这个来得快,悟性高,一闻他就开悟了,当体即空;用不著分析,这么麻烦啊!当体即空,这个比这个要巧得太多了。这个就是说方便土里面,智慧高的,智慧低的,方法善巧,方法笨拙,我们来说这个净、秽。

 

如果你是修到理一心不乱,那你生‘实报’庄严土,‘实’是真实,不是方便;可见得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都不是真实的,跟我们这个世界一样,幻化的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这么一个境界啊!到这里是真实的。所以这才是真实的果报,‘理一心’才是真实果报。

 

那么下面这个注解是蕅益大师用天台教义来说的。天台讲的是三止三观、次第三观。三观是空、假、中—空观、假观、中观。‘次第三观证入者’,这个智慧浅一点。‘一心三观’,三观同时,这个‘证入者’叫做‘净’,这个高。实报土里面,它也有高下之分。那么我们在大乘教义里头看,大乘圆教,像刚才跟诸位提到的华严经里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个四十一位,那就是四十一个等级,四十一个次第,从圆教的初住,到圆教等觉;愈是往上面去,愈清净。在比较上来讲,下面是‘秽’,上面是‘净’,譬如说十住菩萨是秽,十行菩萨是净;十行菩萨是秽,十回向菩萨是净;十回向菩萨是秽,十地菩萨是净;十地菩萨是秽,等觉菩萨是净。这个净秽是比较说的,统统都是理一心不乱。那么由此可知,理一心不乱的功夫,有浅深差别不同,因此它这个实报土的受用也不一样。证得了实报,也就分证寂光,为什么呢?‘寂光’土是法性土,这个是理体,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这个实报是宇宙万有的实相—真实相。凡圣、方便,这个是虚妄相,这是真实相。但是理体是一个,实报土是寂光土变现出来的;凡圣土、方便土,也是寂光土变现出来的境界,所以真妄不二啊!

 

‘寂光’土,‘分证者秽’。那些是分证呢?从圆教初住到等觉菩萨,都是分证。‘究竟满证者净’,究竟满证,唯佛一人,成了佛了,这才是究竟满证。你看看等觉菩萨,还算分证;那我们现在经上讲的这个净土,在四土里面,它指什么?弥陀经里面所讲的,无量寿经所讲的,观无量寿经所讲的,全是讲的凡圣同居土。

 

‘今正指同居,亦兼上三’,方便、实报、寂光、它也包括在里头,为什么呢?经上有这么一句话说,‘上善聚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那个上善是什么?这是上善、上善、上上善;所以你虽然带业往生去的,方便土的菩萨、实报土的菩萨、寂光土的菩萨,你都能够跟他们在一起,诸上善人聚集在一会啊!这一种殊胜的因缘,到那里去找去?

 

这个‘此论修德’,这是诸位要注意到的,‘不论性德’;跟大家所讲的这些,全是讲的修德。为什么不讲性德呢?‘性德则“本来无一物”’,六祖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性德是什么呢?就是讲寂光土,是从‘理’上讲的,修德是从‘事’上讲的。那么理上呢?‘法尔俱足四土’,法尔就是自自然然,本来就是这样的,这个叫法尔。‘法’是一切万法,‘尔’是如的意思,‘百界千如也’,本来就是这样的啊!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是‘一’不是‘二’,为什么呢?因为十法界是性德法尔俱足的,俱足四土,就是俱足百界千如。‘

 

依报属’于‘世界’,‘依’是我们依存的环境,‘报’就是果报,我们生活所依赖的环境,这是世界。依报的世界,就是讲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佛愿行所成’的。这个事情在无量寿经里面讲得很详细;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曾经发四十八愿,曾经去参访二百多亿的佛国土,他发心建立成的这个世界,提供十方有愿,志同道合的修行人,到这个地方来修学。这是很难得的一桩事情。所以同时也是‘众生净业所感’,这一些众生与阿弥陀佛志同道合,感应道交,才有这么一个理想的修学环境,这个我们也要懂得。譬如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有愿力要建一个道场,当然这个世间还有许多人跟我们志同道合,在一块修行,你这个道场才能够建起来。如果你自己有愿,好!我有愿,我也有钱,有势力有力量,我把大道场建成了。可是没有人愿意到我这儿来修学,那么你这个道场是空壳子,不能够发生作用。所以自己的愿要与众生的愿,要能相应,不但与众生的愿要能相应;这个里头还有关系,与众生的福报要相应。众生有愿,但是没有福德,这个道场也不能成就。

 

阿弥陀佛这个道场太大了,他接引的对象,不仅限于我们娑婆世界,他的对象,十方国度啊!就是十方无量无边的诸佛国度,有缘之人都生到他这个道场来,换句话说,都到他家来。所以娑婆世界,在他接引的对象来说,是无量无边对象里头的一个啊!好像这个世界一所著名的大学,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那个学生都希望到那里去留学、去读书;而我们在全世界所有国家里面,只是一个国家而已。所以它并不是特别为我们这一国而设的,它是为全世界一切爱好这些学术的人而建立,我们要晓得这个意思。众生要有愿,要有福,同时又有这个缘分;正是经典里面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而生彼国。’同样的,我们有缘,我们要有志同道合的人,要有真正修善根、修福报的人,才能够把大乘佛法复兴起来,弘扬光大。特别是这一个净土法门,我们晓得这个法门在民国初年,在我们中国只有一个道场,就是印光法师在苏州楞严山报国寺所建的这个念佛道场,就只有这一个啊!常年念佛道场。而禅宗的道场,也只剩了一个高明寺。现在这两个道场都不存在了。今天就是真正一个修学的道场,在我们这个世间已经没有了。所以我在讲席当中常常提醒大家,劝勉诸位同修,你们真正有愿行,有这个力量,要为诸佛菩萨建立一所真正的道场,这个功德无量无边。为什们呢?真正想续佛慧命,光大遗教,没有道场是办不到的。我们今天所作的这个工作,以电视、录影带,送到诸位家庭,供养诸位,来帮助你理解佛法,帮助你进修佛法,固然有许许多多的方便;可是要想培养人才,要想真正地帮助人修行,还是要大道场。但是这个大道场,实在讲不必多,在全世界,尤其现在这个交通发达,有个两三所就够了。从前交通不便,一个省分、一个县分,需要几个道场,才能够照顾得来。现在交通方便,不必要了,全世界只要有两三个道场就足够了,这个是无量无边的功德。依报我们介绍到此地,这是讲西方世界的环境,那么这是略说。

 

再给诸位介绍正报,那就是‘其土有佛,号阿弥陀。’这一句也非常地重要。我们先将‘阿弥陀佛’这个意思,给诸位介绍一下。我们念佛,上面加两个字,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归依的意思,是恭敬的意思。那么阿弥陀,他的意思,这个‘阿’,这个是印度话,梵语,翻成中国则是‘无’的意思,‘弥陀’是‘量’的意思,‘佛’是‘觉’的意思。要是以中国这个意思来说,‘无量觉’意思就是‘无所不觉’,没有一桩事情,他迷惑啊!不迷就是觉,无量觉。我们俗话说,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全知全能,印度话就叫做阿弥陀佛。一般宗教用这一句话赞叹他的教主,宇宙的主宰,全知全能,那是有名无实,不是真正的无量觉,不是真正的全知全能。

 

西方世界这一尊佛,的的确确是全知全能者,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者。你要不相信,你看他所造的世界就晓得了,真是全知全能,没有人能够跟他相比。这是‘极乐’世界的‘本师之德号’。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这是一个人的名字,是西方极乐世界,那一边的本师,也就是教主他的德号。在经上讲‘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佛’,那么这是讲‘正报’,正报举一个人,就是举‘教主’,就是本师,西方极乐世界的本师—教主,举他的‘名’来说。

 

那么在这个地方给诸位介绍的,‘佛有三身’,这也是佛学常识,诸位将来在经论里面,常常会看到。‘身是积聚义’,积聚,许许多多条件积聚起来,它现一个相,我们叫它做身相。‘众生’,我们讲凡夫,‘积聚业障’以‘为身’。众生的心,一天到晚起惑造业,受报,得的是业报之身。‘佛’,佛身,那就‘不然’了。佛,他不积聚业障,他积聚什么呢?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要特别注意到的,所以我们讲的佛身,与我们的关系太密切了。

 

三身里面,第一个是‘法身’。我们先介绍这个名词,什么叫法身?法身是‘积聚理法以为身’,理法是‘平等’,‘理’是万法的,一切法的原理;也就是哲学里头所讲的,‘一切法的本体’。前面跟诸位讲的寂光净土—常寂光,所以这是一个平等的理体。不但平等,而且‘普遍’,‘故法身遍一切处’,那么这个也很难懂。我们还是拿刚才这个梦境来做比喻。那个现梦境的理,这个理法,就是我们的一心,这个心整个化成梦境了,在梦境里面一一法都是这一个心平等、普遍而显现。所以一切境界,包括了虚空,全是一个理具,全是一个理法。所以说法身无相,法身无不相;法身无相是讲理,是一心,无相;无不相呢?变现出一切的境界相,一切境界相就是法身。在这个里面必须要见到他平等之理,平等之相,普遍之理、普遍之相。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也跟我们说得很详细。

 

第二是‘报身’。这个是理体,你要明了;报身与应身,特别是报身,你要好好地去修。这个就是与这个地方,众生积聚业障以为身,佛则不然,佛是什么呢?佛‘积聚智慧以为身’。这是跟佛不一样,我们讲应当学,就要学这个地方。众生可怜啊!他二六时中,也就是说我们讲他的生活,他日常生活,他活在那里呢?他活在迷惑颠倒造业里头;诸佛菩萨他的生活,生活在智慧里,智慧为身,所以他不迷惑,他不造业。‘故报身惑净智满。’‘惑’是迷惑、业障,‘净’,净了,完全断了,得清净,智慧圆满,这是报身,圆满报身,就是圆满的智慧身,这是诸佛菩萨自受用。他受用的呢?则是应身。‘应身—聚集机缘以为身’,我们佛门里常说,广结法缘,我们一切布施供养,为的什么?是为结缘,结缘就是积聚机缘。你缘结得愈多,结得愈大,你将来这个应身,‘故机缘成熟,应时出世。’随类化身,像观世音菩萨一样,这个众生机缘成熟了,应以什么身得度,你就现什么样的身份。你看,这个多自在!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所以我们要学智慧为自受用啊!以广结法缘为他受用。这个就是说明,你今天与一切众生广结法缘,你是修应身。你断惑求智慧,你是修你的报身。报身圆满了,法身就现前了。法身不必修的,法身完全从智慧里头悟入的,证得的。

 

‘法身指所证’的‘理性’,就是‘如如’之‘理’,如如之理,‘生佛同具’,‘生’是众生,‘佛’是十方一切如来,共同具足,没有差别的,所以这个是如如理。只要你证得如如理,你就亲见法身了,就是证得了,所以这证得的理性。

 

‘报身’这是‘指能证’的‘功德智慧’,功德就是禅定。在念佛法门里面讲,理一心不乱,是真实的功德。从理一心里面,起的觉照,这是真实的智慧,这是‘如如智’;与如如理完全相应,理智一如,理智不二。

 

‘化身指所现’的‘相好色像庄严’。像世尊,在我们世间所示现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色像庄严之身,这个叫做化身。佛的三身,我们要明了,就是我们所修学的是以这个为目标。

 

那么前面将大意跟诸位介绍了。现在要跟诸位说明,三身有性具的,就是有性德、有修德,因此法、报、应三身,各有两种,这是我们要晓得的。虽有性具,如果没有修德,我们还是不能够得到真实的受用。晓得性具,我们的信心坚定了,晓得这个东西是我们本性里头本来具足的。诸佛证得,不稀奇;我们现在虽然没有证得,不失望。因为它本来有,当然我们决定可以证得。它不是本来无;本来无,我们要想证得,不见得有把握。本来有,我们要想证得,有决定性的把握。

 

证得三身就是成佛、成菩萨,就是恢复自己本来的面目。那么两种三身,诸位看这个表解上,‘法身二’种,‘自性清净法身,生佛一如。’刚才跟诸位所讲,这是理体的,是真如本性,本来具足的,叫自性清净法身,佛与众生没有两样,平等、普遍的。第二种,这就属于修德了,‘离垢妙极法身’,这是‘修德所成’的。这就是诸佛才有,菩萨以下没有。或者我们讲,菩萨也有,菩萨没有妙极,菩萨有离垢法身,没有妙极。加上妙极,这是如来果地上才有,所以这个是属于修德的。修德所成的什么呢?性德现前了,就是自性清净法身,离垢妙极就是自性清净。离垢是清净的意思,妙极是自性的意思,所以说是,既然是本来有,怎么修不成呢?当然可以修成。

 

‘报身’的‘二’种,‘自受用报身’,自受用的,这就是前面所讲的智慧,积聚智慧以为身。‘智断究竟’,智慧‘圆满’,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都断尽了;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都圆满了,究竟圆满,这是自受用的报身。‘他受用’的‘报身’,‘如来为地上’的菩萨‘所现’的,所谓是十地菩萨所必积啊!如来要教化十地菩萨,现他受用报身,教化地上菩萨。那么由此可知,在登地以前,就是三贤的位子上,三贤菩萨只见佛的化身,不见佛的报身。我们净土法门回向偈里说,花开见佛悟无生,这个花开见佛,见报身佛;花没有开的时候,你见佛,见的是化身佛。所以当你念佛机缘成就的时候,你在此地舍报,佛来接引你,西方世界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往生,那个佛是什么身呢?给诸位说,那是化身,不是报身,是化身。如果你要是证得理一心不乱了,那么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你,那个佛是报身。为什么呢?理一心不乱,登地呀!这个地是别教的地上菩萨,在圆教呢?就是初住以上。所以念到理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报身佛来接引你,他受用的报身来接引你。事一心不乱以前的,功夫成片,带业往生,或者事一心不乱,生方便有余土的,都是化身。

 

这个‘化身’有‘二’种,一种叫‘示生化身’。‘示’是示现,‘生’是降生,示现降生在世间,像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在北印度所‘示现’的‘八相成道’,跟我们这个凡夫没有什么两样;这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就是示现降生在世间,这个叫示生化身。佛在印度示现的成佛之相,而在我们中国,这些佛菩萨示现的很多很多,有的示现出家相,有的出现在家相。像前面跟诸位讲的阿逸多菩萨,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在我们中国的示现,有记载的,我们就晓得有两次。这个都是示现的生化身,示生化身。一次就是副达师,是示现的在家居士,一次就是布袋和尚,示现的是出家相,这个是佛菩萨的化身。还有一种叫‘应现化身’,跟这个不一样,‘应机示现,随类化身’,随机示现,这个佛菩萨突然之间,你看他来了,见过之后,他又没有了。那么像这一种见佛、见菩萨,很多很多人见到过,这个相,这是叫应现化身。随类化身,范围就非常非常之广大;像观世音菩萨所说的,三十二应身,三十二类的应现化身,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应现什么样的身相去度那一类的众生。由此可知,佛菩萨没有定相,没有一定的身,他这个身就得的是自在身。这些,从离垢妙极这个以下,都是论修德,这一个是性德,自性清净法身,这是性德。

 

‘若论性德,实’在是‘非三非一,而三而一,离过绝非,不可思议也。’这是我们要明了的,所以佛说法,是这样一桩一桩细细地来跟我们分别,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真相;但是我们不能执著,为什么呢?性修不二。你要执著,就有过失,执著就有错误;不执著、不分别、样样都明了,真正不可思议,才能够德真实相。

 

那么现在经里面所讲的阿弥陀佛,到底三身是属于那一身?这是很要紧的事情。经上所讲的‘阿弥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是这一个身。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里面的示生化身的阿弥陀佛,虽然是示生化身,与报身、与法身,是一体,脱离不了关系,‘仍复即报即化也。’这一个道理,这一个事实的境界,我们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一体三身佛,说得很清楚,诸位可以做参考。

 

那么讲到此地,我要附带跟诸位介绍一下我们佛门的表法,佛门表法实在是太多太多了,那么这个是佛法教学的艺术。如果诸位要是明白这一桩事实,你对于佛法的教学,那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真正是无以复加了,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个教学最高的,它是讲艺术,今天我们讲的艺术化。佛法的教学,在三千年前,就已经进入到艺术的境界,实在是不可思议,实在是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在此地,只介绍一点点,那么诸位要想多了解一些,你可以看华严经,清凉大师的疏钞,那么我只把佛门最普通的常识,跟诸位说一点点。

 

佛门,你要到一个寺庙去参观,第一个你一定见到天王殿,佛教寺院,就是山门。天王殿这里头就有表法,就是给你说法。天王殿里面这个像,这个佛像,一共有五尊,就是有四大天王与弥勒菩萨,阿逸多菩萨。‘东’方叫‘持国天王’。我们一般把他称作四大金刚,其实那是不对的,是四大天王。四天王,他是发心护持佛法的。‘持’是保持,‘国’是国家;他代表的意思,是‘负责尽职’,唯有负责尽职,才能够保持国家,这从大的方面讲。小的,你能够保持你的家庭,你对于你家庭要负责尽职。你在社会上,或者是做生意,你有一个公司行号,你负责尽职,你的生意才能够兴隆,你的事业才能够发达,所以他代表的是负责尽职。‘南’方天王叫‘增长天王’,这个增长就是‘日新又新’,天天要求进步,要不断的求新、求发展,不能够墨守成规,更不能够退转。‘西’方,‘广目’,叫你多看。‘北’方,‘多闻’,叫你多听。这是讲‘博学多闻’,唯有博学多闻,才能够日新又新;唯有日新又新,才能够做到负责尽职。你看看这个四天王,代表这个意思。当中,供养的是‘弥勒菩萨’像,我们现在供养的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他所表现的是‘生平等心’,‘成’就‘喜悦’之‘相’,所以笑咪咪的,代表的是‘慈悲方便’。佛法里常说,佛门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弥勒菩萨所代表的,代表的根本,代表的方便门。所以你一进佛门,看到天王殿,你要晓得这个意思。那么换一句话说,没说一句话,就已经给你上一课了,你所得到的就很多很多了。

 

那么再说大殿—‘主殿’,我们一般讲‘大雄宝殿’,这不说大雄宝殿,说主殿。这个主殿里面,一定是一‘佛’,二‘菩萨’,一定是这样供养的。譬如说西方三圣,当中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定是这样的。这个‘一佛二菩萨’,是‘表体一’个,‘用’是无量的,二是表‘多’,一体多用,是代表这个意思。‘体’呢?‘佛’来代表,是‘表清净法身’,这是体。这个菩萨,表‘报身’、‘化身’,‘表权二智’,这是‘用’,这有一位‘菩萨’一定是代表权实二智。另外一位菩萨一定是代表‘慈悲方便’,所以表用,这个都是报、化二身。那么以西方三圣呢?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方便,大势至菩萨代表权实二智。如果是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表清净法身,文殊菩萨表权实二智,普贤菩萨表慈悲方便。三宝佛里面,当中是释迦牟尼佛,表清净法身。大乘里面,文殊、普贤。小乘里面,迦叶尊者、阿难尊者,阿难尊者表的是权实二智,迦叶尊者表的是慈悲方便。你就懂得这个道理,才晓得主殿里头为什么要供一佛二菩萨,道理在此地。

 

那么现在,我们在看这个末后一段。‘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里头‘具四’个意思,这四个意思就是四悉坛的意思,前面跟诸位介绍过。第一个意思是‘的’的确确‘标’示出真‘实’的‘境’界,希望我们‘欣求’啊!第二个意思,‘诚’实‘语’所‘指示’,‘令’我们要‘专一’,这是相当相当重要。极乐世界是现代的,不是过去的;极乐世界佛,也是现代的,不是过去的。像我们释迦牟尼佛,已经过去了。统统都是现在有,我们应当要求;佛是诚实语指示我们,我们要一心去求,不要打闲岔,不要好高骛远,不要再搞别的法门。第三个,‘简’别不是‘乾闼婆城’,乾闼婆城是幻化的,不是真实的。‘非阳焰’,阳焰是北方地上一种气,远看到,像是水;近看,没有。所以这个炉,它是畜生,它口渴了,想喝水;它看到阳焰以为是水,那么就在前面不太远了,它就往前面跑,跑到那个地方,还在前面,永远没有水。渴若阳焰,这是迷信;不是‘权现’,权现是方便,为‘曲’,来现一个境界,来安慰安慰你,不是的。也不是‘保真偏袒’,保真偏袒就是我们一般人讲,保证,到底是有没有了,还靠不住,只是凭人家的担保,凭人家的保证,不见得是真实的。

 

蕅益大师这几句话,有很深的用意,为什么呢?都是破除我们的疑惑,‘破魔邪’见,‘权’,权教,‘小’乘。魔邪权小,对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他不相信,他认为这是佛假设的,是理想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相信,决定不是理想国,不是假设的,不是佛故意在那里说来安慰我们的,不是的。而是千真万确,确实有西方,有阿弥陀佛;不但有,现在在,现在就有。第四,‘圆彰性具,令深证故。’这个彰是彰明的彰,彰显的彰;是圆满显示给我们,这一些都是性具的呀!本性里面,‘圆’是圆满,本性里头原来具足的,希望我们要深证。特别提出深证,不是浅证;浅证,证得事一心;或者证得理一心证得浅,不够的。理一心里面,我们要往深处证,因为理一心诸位晓得,里头有四十二个阶级,证到圆满,才究竟成佛。这四个意思,第一个就是‘世界’悉坛,世界悉坛叫我们生欢喜心。第二,诚语指示,令专一故,‘为人’悉坛,指示我们修学最理想的一个法门。第三段的意思,‘对治’,破除我们的疑惑,增长我们的信心。最后这一条,是‘第一义’悉坛,叫我们真正地能够达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那么由此可知,这个序分里头,已经给我们说明了本经旨趣之所在。

 

序分末后一段经文,这一句经文,‘今现在说法’,这一句话意思说得很深,对我们只期望很厚。意思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依’报,阿弥陀佛跟诸上善人,‘正’报,都是‘现在今时’,‘正应发愿往生’。如果他是过去、是未来,那不必说了。过去那等于讲故事,未来我们心里头向往;他是现在啊!现今啊!赶快发愿往生,‘亲近弥陀如来’。一个人在无量劫当中,要是有机会能够亲近如来,亲近到佛,这个福报太大太大了,正是开经偈里面所讲的,百千万劫难遭遇啊!那么阿弥陀佛今现在,这种大好的机缘,怎么能错过?闻佛法,‘亲闻佛’所说‘法’,这才能‘速成正觉也’。听别人说的,传说,不是亲闻。我们今天看经,经是阿难他们结集的,我们是从佛弟子当中传闻,不是亲闻,那有亲闻的这种功德殊胜呢?所以今现在说法,就是鼓励我们要发愿亲闻。

 

这一段是总结,‘结出发起的大义’,经文虽然不长,里面三个意思。第一个是‘依’报‘正’报,都是‘现在实在有’的,这是大师‘劝’我们相‘信’,释迦牟尼佛劝我们相信啊!‘世界名极乐’,你就想极乐这两个字,这个多自在,‘劝’我们发‘愿’。‘佛号阿弥陀’,无量觉,‘劝’我们‘持名妙行’,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是妙行;八万四千行门里面,第一行门,它怎么不妙呢?这一个行门具足,前面讲了,圆收圆超一切法门,这叫妙行。‘信愿行’,这‘三资粮’,就是三个条件,全‘具足’了,都有了。不但具足,‘成就’了,确实有三资粮具足成就,下面‘必得往生’这个字全诚肯定,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你必定得往生。

 

‘此门修行’,这是讲净土,特别是指我们小本弥陀经,里面所讲的理论与方法。‘唯以阿弥陀佛为所缘’,这是叫你执持名号,‘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心中不杂余想’,这个是真正念佛,二六时中,你的心里头只有一个念头,这一个念头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只有阿弥陀佛这四个字,二六时中,念念在心里头,‘心’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你的‘心’,你的‘心’跟阿弥陀佛已经变成一个了;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必得成就一心不乱。’一心不乱,能生,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所生,那有不成就的道理呢?

 

全经我们才把序分讲尽,这个序分才讲完,经中的大意,已经非常明显地呈现出来。那么换句话说,诸位如果能信得过,能够真正的理解,修行的纲领大略已经得到了。依照这个方法修行,如佛之本怀呀!称佛之本怀呀!决定会得到圆满的成就。下面,则是本经的正宗分了,正宗分里面有三段,也是讲的信愿行,那是给诸位要细说,今天就讲到此地。

 

返回[般若文库]首页 | [繁体版]



 
Copyright @ 2003-2012 丰财园中国最大佛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