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
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净空法师讲述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世尊在这一品经文里,苦口婆心教诫我们,劝导我们要明了事实真相,认清现实环境,必要断恶修善,才能真正离苦得乐。尤其是现前这个时代,若与经文对照,世尊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将今天社会状况看得非常显明。这是我们对世尊的智慧、能力不能不佩服的地方。当然,这样的智慧能力,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的。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
这一段文是赞叹。“汝等”指弥勒菩萨暨与会的大众们。身为佛的弟子,能在浊恶世间端心正意,给世间人作一个好榜样,现身说法。如何在浊恶世间真正能离苦得乐?苦从那里来?苦从恶业来,世间人造恶,自己并不知道,就是所谓的‘迷惑颠倒’,虽不是有意做的。有意做的当然有,但是多数不是有意做的,是因为愚痴,没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往往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他们是看错了。
以现前的社会现象来说,即使受过高等教育(高等科技的教育),对于是非善恶还是很难辨别。譬如,爱因斯坦受过高等教育,不能说他不聪明,然而他为什么发明原子弹?他没有想到会给世间带来严重危害。如果是受过中国古代的教育,虽然知道怎么做原子弹,决定是密而不宣,因为他明了将来很多人会遭难,他负有因果责任。原子弹一旦落在野心家的手中还得了吗!这就是教育,能使人辨别是非善恶。
中国诸葛亮是很聪明的人,也有科学头脑。他发明‘木牛流马’,在中国历史上有记载,是一种机械化的运输,不知道他是怎么做的。虽然它的速度不高,史书上记载,一天可以走三十里,但它不需要人力。他死后,技术不留给后世,就是怕这种机械化的技术,若被后人所得,经过再研究,再改进,再发展,会给社会大众带来不幸。尤其不可被野心家们利用,所以诸葛亮不肯把它留传下来。
‘教育’就是教我们能辨别是非善恶,教我们念念都要想到社会大众,有义务照顾今世、后世一切众生的幸福,这才是教育。决不是为自己的名利,更不是炫耀自己的才能。听说,爱因斯坦晚年非常后悔把原子弹的理论公布于世。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若能在起心动念之处克制自己,不做恶事,这才是‘大德’,是真正的成就德行。
这一品经文很长,这句经文在这品经里是总纲领,非常重要,我们要牢牢记住。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不作恶。不作恶的标准,就是绝对不伤害别人。伤害自己不要紧,决不要伤害别人。下文具体说明怎样才不造恶。
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恶少。易可开化。
诸位要记住,佛讲经的原理原则永远不变,但是种种境界之不同,将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这一句是讲现前这个阶段,十方世界的状况比我们世界好。娑婆世界比不上他方世界,但是娑婆世界过去也有非常好的时候。这一点我们要懂,娑婆不是永远苦,过去苦、现在苦、未来还苦,没有这个道理。所谓风水轮流转,总是会变的。目前这个世间状况是很苦,真正比不上他方世界。追究原因,为什么比不上?不要说他方世界,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种种苦难在在中国历史上是找不到的。中国历史上有过乱世,但时间都没有这一次长,没有这一次严重。从历史观察,这一代不如过去。再从横面看整个世界,中国在过去,曾经是整个世界上最光辉灿烂的民族,是高度文明的国家,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今天我们台湾除了财富之外,在文化水平上,若跟其他国家来比,实在是落后很多,许多不如他国的,原因在教育。
中国古代为什么好?人民从小就接受儒家的教育,从小就培养成伦理道德的观念,起心动念都有一个准则。虽然有出入,但是不离谱,离这个标准总相差不远,道理在此。过去所谓的‘礼义之邦’,人人讲礼、守法。肯牺牲自己,帮助别人,这是‘义’。舍己为人,从前是这么美好的社会。再看看现前社会,礼义沦丧。民国以来,我们舍弃孔孟的思想。孔孟教育是从汉武帝时建立的,教育的宗旨就是以孔孟伦理道德思想为教学的中心,一直到前清二千年来没有改变。后汉明帝时,佛法传入中国。孔孟儒教、大乘佛法,规范中国百姓人心,所以能维持长治久安,维持礼义之邦。
今天我们把传统教育舍弃,社会呈现混乱的现象。这乱象有没有办法改进?没有办法!即使再从孔孟教育做起,至少也要三十年至五十年之后才能看到成果。这是非常困难,是很痛心的一桩事。
十方世界何以现在比我们好?十方世界都有诸佛菩萨在教学,我们这个世界没有。诸佛菩萨不来,高僧大德们也一个个凋零。黄念祖老居士是当代非常希有难得的大善知识,最近也往生了。当今佛法在全世界,讲经的人才实在太少了,幸亏利用现代科学工具,录音带、录影带、CD、网路的传播,聊胜于无。
我在南洋弘法,知道马来西亚佛教的状况,许多大城市的佛教团体都在听录音带,都在看我们赠送的经书。特别是《无量寿经》,在东南亚地区人人读诵,都依这个方法修行。更难得的是我过去没听说过,也没见到过的一桩事。在新加坡,贩毒是唯一死刑,且是绞刑。贩毒的人很多,而且都很年轻。这些贩毒的人被抓到之后,关到监狱里就等著上断头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李木源居士,到监狱里劝他们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大多数囚犯都能接受,监狱就像精进佛七的佛堂。因为他们都知道那一天往生,所以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老老实实在那里念佛。不念佛的人上断头台的时候全身瘫痪,需要几个人架著上去,吊死的时候七孔流血。念佛的人不需要人搀,自己上去,大大方方地,一点恐惧都没有;吊死之后面貌正常,不可思议。火化后捡得坚固子(舍利子),是我自己一生中所没见过的,颜色好,又大,坚硬的程度,掉在地上像金属的声音一样,真正不可思议。一个要上吊刑了,全狱的囚犯都为他念佛送行,证明佛经上讲的,若一日到若七日念佛,真实忏悔,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是真能成功。
他们在上吊的前两天,佛号日夜不间断,而且面貌都改了。他们的家属去探望,非常明显的觉察到,没有关到监狱以前的面貌很坏,家人都不愿意理会;而在狱中念佛之后,整个人的相貌都变了,变得清净和善慈祥,家人眷属看到,没有一个不欢喜。所以,新加坡有不少贩毒的人往生成佛。各有因缘,因缘虽不同,他们往生成佛,却一点都不假。这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李木源居士问我,这样方式往生好不好?我说,很好!
唐朝善导大师就示现一个榜样,他是净宗第二代祖师,传说他是在寺院门口的柳树上吊往生的。这就是给后世人看,若在紧急关头,任何方式皆可往生。我们今天在新加坡看到这些死囚上断头台往生,示现这么好的瑞相,肯定往生。他们没有第二个念头,只有一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先去的人跟后面的人说:我先走,我在那边等你们,我们到那里再见。实在不可思议!这才晓得大乘佛法教化功德之殊胜,我们无法想像得到。
“十方世界”佛菩萨多,佛陀教育普及,所以“善多恶少,易可开化”。‘开’是开导;‘化’是教化。‘开’就是开示;‘化’就是悟入。如佛在《法华经》上讲的‘开示悟入’,真正觉悟,真正入佛菩萨的境界。‘化’是变化气质。变凡夫为圣贤,是教学真正的成果。这是佛赞叹他方世界。
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
佛菩萨为什么不来我们这个世间?我们不能怪他,不能冤枉他,佛菩萨过去常在中国示现,历史上记载很多,那是暴露身分的,没暴露身分的更多。现在为什么不来?原因是现代人不肯接受。也许有人说,我们很乐意接受。其实你的乐意是嘴皮上的,心里并没落实。嘴皮上跟佛菩萨不能感应道交。你真心好善、好德,诸佛菩萨那有不来之理。口里喜欢,身心不能奉行,阳奉阴违,这是得不到感应的。无佛教化,世间人就苦。
尤其是现前这个时代。最近二、三十年来,我们看全世界的人心动向,可以说皆是听骗不听劝,喜邪不喜正。不喜欢正法,讲求神通、感应。不愿意坐下来接受佛菩萨真实的教导,不喜欢读经、念佛;喜欢神通、感应,喜欢奇奇怪怪的。所以,不是佛不来,而是众生不要佛。正法没有人提倡,没有人支持、拥护,所以正法衰微,结果世界变成“五恶世间”。
‘五恶’就是杀、盗、淫、妄、酒。前面四科‘杀、盗、淫、妄’非常明显,末后这一条是五戒里的酒戒,但是讲得很少。细看经文,实际上讲的是‘十恶’里的贪、嗔、痴,也就是意业三恶。因此,这一品经文讲得非常具体,非常完备,它的内容就是‘五戒十善’。若心行全违背五戒十善,就是造作十恶。现前这个世间确实是这种状况,所以大家过的日子很苦。‘剧苦’是剧大之苦,不是小苦。今天在社会上,穷人苦,富人也苦;没有地位的人苦,作总统、作院长的人也苦,没有不苦的。
我们知道‘果’,也知道‘因’,而后才知道怎样离苦得乐。我们希望在剧苦的世间找出一条生路。这一条生路就是破迷开悟,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在这个时代,我们提倡净宗,虽然依据的是五经一论,决定是以《无量寿经》为主体,其余的经论是辅助。
《地藏经》我讲过很多遍,同修们要记住,不要产生错误的观念。《地藏经》是辅助我们修行的。原因在那里?就是这些年来,看大家读经很用功,念佛也还不错,都相当精进,为什么习气不能断,烦恼不能除,依然是非善恶不能辨别,就是智慧不开。原因实在是我们没有把基础奠定好。基础决定是《观经》的‘三福’,所以我讲《地藏经》是依‘三福’讲的。以《地藏经》来解释三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我是以这一部经来说明这十一句。你们仔细听我在图书馆讲的《地藏经》,是不是讲这十一句?世尊告诉我们,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十一句话就很清楚明白的告诉我们,这是成佛的基础。修净土还是以它作基础;离开这个基础,净业也不能成就。我讲《地藏经》的目的在此。我的讲法跟古人的讲法不一样,和别人的注解都不同。我是讲《观经》三福,用《地藏经》来解释。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发生误会。从这个基础上成就自己的净业,这是我们念佛往生的正路。
把‘三福’修好,不但往生真正有把握,现在就能离苦得乐。社会乱,我不乱;它苦,我不苦。现前是花报,往生以后是果报。花报殊胜,将来果报必然更殊胜。如植物一样,花开得好,就能预知其结果一定圆满。不但自己的修持,帮助别人也是这一条路,一个方法。无论讲的是什么经论,都归到净土,都是辅助我们成就的,我们的目标在极乐世界。
这一品经文要特别注意,因为我们不能辨别善恶,不晓得自己一身的毛病。仔细念念这段经文,好好反省反省,就把自己的毛病找出来,对于是非善恶就会有概念。因此,这品经文特别重要。
我今于此作佛。
‘我’是释迦牟尼佛自称。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降生这个世间,示现成佛。目的何在?
教化群生。
诸位切记这一句,才真正体会到‘佛教是教育’。‘教’是教学;‘化’是化导。‘教’是功;‘化’是德。众生接受佛的教诲,就能变化气质,就能化凡成圣,化恶成善。所以,‘化’是变化,从恶道变到善道,从善道变成佛菩萨。‘群生’指一切众生。佛教我们什么?在这部经里不谈玄说妙,句句经文都落实,没有一句废话。
令舍五恶。
五恶里就包括十恶。‘五恶’是杀、盗、淫、妄、酒。‘十恶’是身—杀、盗、淫;口—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意—贪、嗔、痴。这种教学多踏实,念佛法门是无上法门,是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的顶法。‘顶’是至高无上,没有比它更高的。‘五戒十善’是人天所修的基础。念佛顶法是有地基的,教我们一层一层往上,决定能达到目的。这才认识念佛法门的殊胜。‘禅’是顶法、‘般若’是顶法,怎么上去的?不晓得。念佛法门的顶法是从五戒十善上去的,故不能不修五戒十善,要认真修学。
去五痛。离五烧。
‘痛’是现前在世间所受的痛苦,所遭遇的苦难。
‘烧’指地狱之苦报。佛门讲,地狱现象是一片火光,无论是何等地狱,都是烈火。基督教虽没有说六道,但至少讲了三道,‘天道、人道、地狱道’。基督教画的地狱变相图也是一片火光。这是‘烧’,是死了以后的报应。佛的教学是教我们断恶因,现在这一生就不受苦难,将来也不会堕恶道。‘五烧’即是指恶道。
降化其意。
‘降’是什么?《金刚经》上讲‘云何降伏其心’。‘降’就是指降伏这个心。‘心’就是念头、欲望。如何能把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克服住?儒家讲‘克己’,佛法讲‘降化’,意思非常接近,就是要克服自己的妄念,克服自己的欲望,要变化气质,化烦恼成菩提,化嗔恚为般若。嗔是火,般若光明也是火。要会变,嗔恚火就变成无量智慧光。只要在嗔恚里把妄想、执著断掉,嗔火就变成般若光明。贪爱里把分别、执著断掉,贪爱就变成菩提。方法妙极了,这样“降化其意”。
‘降化其意’是佛家教学的目标。‘意’就是心意。我们的心意纯真、纯善、清净、安乐。心地的安乐,表现在外面是身心快乐。身清净,就不生病,永离病苦。最重要的还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行门中最重要的是断恶修善,没有比这个更重要了。
令持五善。获其福德。
‘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这是消极的断恶。断恶之后,要积极的修善。认真从‘五戒十善’做起,一定能得福德。福里有德,才是真正的福报。福要是没有德,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福气’,有气受;福愈大,受气也愈大。福气里没有德,福中一定要有德,有德的福报是真正的福报。
前面就把佛教化众生的宗旨、目的、方法,用文字为我们介绍得这么清楚,这样明白,下文还要具体说明,世尊唯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晓得从那里下手。我们读了这品经文,对世尊的慈悲教诲不能不感激。
何等为五。其一者。世间诸众生类。欲为众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伤。迭相吞啖。
第一段是讲‘杀生’的恶。“世间诸众生类”指一切众生,也包括一切动物。所谓‘弱肉强食’。‘欲’是欲望。人比动物还要残忍。动物造恶业,要杀别的动物,是因为它饿了,它才杀别的小动物。它是为了食欲,别无恶意。它要是吃饱了,像老虎、狮子吃饱,小动物在它面前走过,它睡大觉,理都不理会,它不会无故伤害小动物。而且愈是大的肉食动物,大概三天吃一餐,不是一天吃三餐。三天才杀一只,而且是许多同伴一起来吃。由此可知,它们杀害动物是逼不得已。人虽不吃人,但要杀人,而且杀得非常残酷,杀得非常多。
人造恶业比畜生造业,不知道要加上多少倍!六道轮回,三恶道的罪业从那里来的?决不是在畜生道造的,畜生一生杀生也没有那么重的罪业;总是在人道时造的。为人作恶,恶念就更多。不只是饮食,人的欲望是多方面的,是没有止境的。即使统一全世界,还要想征服太空,这怎么得了!还要侵犯别的星球。欲望永无止境,不知道事实真相。佛为我们说出事实真相是“转相克贼”,即是业因果报,循环不止。佛在经上常讲‘人死为羊,羊死为人’,六道是循环的,你今天杀它,就欠它一条命债;来世它作人,你变畜生的时候,它又要杀你。如果没有这个因缘,你纵然想吃羊肉,也不会杀羊。为什么偏偏杀它,过去世中跟你一定是冤冤相报。羊那么多头,为什么只杀这一头,不杀那一头?这个因果一点都错不了。世间人不知道,善因善果,恶因恶报,丝毫不爽。
第一次相遇的人,我们素昧平生,也不认识,见面点点头笑一笑,这是善因善果。那一个人,也是从来没见过,见面的时候就瞪著眼睛看不顺眼,想必过去世总有恶缘。于是才真正了解‘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是谁定的?自己定的。自己造作,自己受报,不是别人,不是阎罗王、上帝、神仙。他们没有权,都是自己造,自己受。
知道事实真相,我们的造作,起心动念就会慎重。纵然这一生吃亏上当,自己晓得大概过去世我欺负他,障碍他,所以他今天来障碍我。一报还一报,帐结到这里,一笔勾消,心开意解。帐了以后,债没有了。如果不了,还是怀恨在心,将来要报复。生生世世报来报去,永远没完没了,而且报复是一次比一次严重,非常恐怖,非常可怕,我们要晓得事实真相。
“残害杀伤,迭相吞啖”。‘迭相吞啖’指弱肉强食。人是动物中的强者,也是有因缘,有果报的。世间决没有无缘无故的,都有因果。这是把杀生的因缘果报,事实真相说出来。‘杀’是伤害众生最严重的。除了杀之外,就是‘害’。害的程度有深浅不同。不但不可以杀,也不可以伤害众生,成就自己真正的善业德行。当知这一生在世间实在短暂,对于事实真相一定要认识清楚。
古人讲‘人生在世,有如过客’,像是来旅行的,从这里经过就要走的。这样看法是真的。既然是来旅游,不是在这里常住,有什么值得计较,有什么值得认真。认真、计较就是‘执著’,执著就是错误。有什么好打妄想的,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都是妄想。自知是过客,就快快乐乐、自自在在的观光旅游,这多舒服。何必打妄想,何必样样执著,跟自己过不去,造作罪业,多不值得。“转相克贼”是讲果报的循环,杀害的循环。你这一生杀害他,他来生杀害你,果报是循环的。没有占便宜的,也没有吃亏的。冤冤相报才是六道轮回的事实真相。
“残害杀伤”是说人人皆造恶业,不知道改过修善。
不知为善。后受殃罚。
众生不晓得断恶修善,因为不知道六道事实的真相。不知道自己跟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释迦牟尼佛、孔夫子、孟夫子教导我们什么?就是教我们认清自己跟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佛法讲‘诸法实相’,就是自己跟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认识清楚,思想纯正,心地清净,自然断恶,自然行善。晓得善的果报是自己念念希求的,自己希求的要自己造,才能得到;自己不造,只打妄想是想不到的。一切恶缘恶境,我不想遇到,就不要造。若偏偏造作,造了又想远离,这是办不到的,造了就得受。所以,佛教育没有别的,无非是教我们认识生活环境的真相而已。教育对我们来讲,真正是第一切身的利益,怎么能不学,怎么能不要?以世间所有一切教育来说,没有比这个教育更重要。要晓得事实真相才肯修善。不知道,就不晓得为什么要断恶,为什么要修善。由于愚痴才造恶业,造了恶业,后来一定有恶报。
“后受殃罚”。谁罚你?没有别人惩罚你,是自己受的恶报。地狱从那里来的?《地藏经》上讲得很清楚,无毒鬼王跟婆罗门女说,如果不是受罪的人、不是菩萨,决定到不了地狱。这个说法,我们还是不太清楚,还是含糊。
朱老居士著的《八大人觉经讲记》里,他举老岳丈的一桩故事:他的岳丈是章太炎先生。章太炎在世的时候,曾经得罪袁世凯。怎么得罪的?原因是他不肯骂袁世凯,他认为不值得他骂。袁世凯知道了非常生气,把他抓起来关到监牢里。关了一个月之后,章先生心清净,竟然通灵了,跟鬼王打上交道。中国大陆上有五岳,阎罗王就好比鬼道中的皇帝一样,五岳的鬼王就好像清朝的总督一样。前清曾国藩作过总督,唯有他一个人曾经管辖四个省,一般总督只管两个省。五岳是鬼王,就像总督一样管好几个省分。‘东岳大帝’管五个省,地位比阎罗王小,比一般的鬼王大。东岳大帝聘请章太炎作‘判官’,就是现在讲的秘书长,东岳大帝的秘书长,地位很高。他是活人作东岳大帝的判官。人活在世间,每天晚上天黑时,就有两个小鬼抬著轿子来接他上班;他就睡得像死人一样,叫也叫不醒,天快亮时,小鬼就把他送回来。所以,他很辛苦,白天上班,晚上也要上班,日夜不停。这样上班大概上了一个多月(那时已经出了监狱)。
这是朱老居士亲自告诉我的,有一天他想作个试验,他的老岳丈用黄纸写了一张请假条,黄昏的时候就在门口把假条烧了,果然那天晚上小鬼就不来接他,大概是东岳大帝准了他的假。他跟朋友们讲鬼道的生活,社会状况跟人间差不多,但是鬼的寿命长。他在鬼道里见到韩愈、柳宗元,唐朝时的人,还有汉朝时的人。但是汉朝以前的人不多,唐宋的人很多。章先生平日常常读古文,一些古人的文章都很熟,到鬼道去上班,也有机缘见了面。有一天他忽然想起来,地狱里有炮烙,这种刑罚太残酷。‘炮烙’是铁柱子烧红了让受刑人去抱,非常残忍;于是他向东岳大帝建议,能不能把这种刑罚废除。东岳大帝不说话,就叫两个小鬼带他到刑场去参观。走了很远才到,小鬼指给他看,他看不到,于是他恍然大悟,知道佛经里所讲的‘地狱’是唯心所变的。不但地狱的刑罚是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地狱里那些小鬼也都是自心变现出来的,就像我们作梦一样。作恶梦,梦到坏人要杀你、要整你,坏人从那里来?自己变现出来的。这才知道无法废除,是罪人自己作,自己变现的境界,并不是阎罗王设了刑具来整人的。
“后受殃罚”。‘殃罚’是自己境界变现的。地狱也是变化所生的。我们再想想,饿鬼道是不是变化所生的;畜生道是不是变化所生的;我们今天在人世间是不是变化所生的?
佛在经上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果我们能把这个世间看作是一场梦,而且在梦里觉悟了‘我是在作梦’,则一切顺逆境缘自然就不会计较。得意也不会欢喜忘形,失意也不会烦恼;因为是假的,一场梦,不是真的。我们要作好梦、要作美梦,要使美梦成真,唯有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作美梦的方法。这个美梦会成真!
一切殃罚都是自心业力变现的;除了业力变现之外,真的什么都没有。我这个说法就是唯识宗的讲法。唯识宗讲的是‘万法唯识’,除了识之外,什么都没有。‘识’是‘能变’,一切万法是‘所变’。只有‘能’,除了能之外,没有‘所’。所是假的;能变是真的。这个能变就是‘业力’,可以说,十法界都是业力变现的。三恶道是我们恶业力变现出来的;三善道是善业力变现出来的;四圣法界是净业力变现出来的。我们今天念佛就是修净业,是净业里的净业。纯净之业,变现西方极乐世界。诸位一定要懂得这个原理,理论清楚之后,才真正不怨天不尤人。事实真相搞明白,现象清楚,道理也明了,还能怪人吗?什么都不怪了。下文在‘殃罚’里举几个例子,此是现世的花报:
故有穷乞。孤独。聋盲。喑哑。痴恶。尪狂。
“穷乞”是贫穷的乞丐。“痴恶”就是白痴。“尪狂”是指精神分裂这一类的病人。要知道这皆是果报。不幸遭遇这些果报的人,我们同情他,怜悯他;特别是现在的社会,鼓励照顾伤残,这也是修善。我们看到别人的果报,自己心里要警惕,知道是什么因,得什么果。他自己不清楚;要想改善,有没有办法?有。问题是他明不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懂不懂道理,肯不肯认真修。果然认真修,身体伤残,体质可以改变。《观音灵感录》里有,《地藏菩萨灵感录》里有,《法华经灵感录》里也有。依照大乘方法修行,修到心地真的清净,真诚慈悲,恶业消了,清净慈悲现前,就得佛菩萨加持,感应道交。
“喑哑”是哑巴。梦见观音菩萨拿甘露水给他喝,喝了之后,他一觉醒来就会说话。跛脚不能走路的,梦到佛菩萨来扶持他,第二天起来就能走路。我们在许多《灵感录》上看到的,为什么他能,你不能?他修行的功夫到家,你的功夫还不及格。虽然修了,功夫不及格、不到家。你的功夫要是到家,一定也能得到这样的果报。‘一切唯心所造’,我心造恶业,心也能作善。心能使我生病,心也能使我复原。明白这个道理,才晓得不要靠别人,得靠自己。
佛法的三皈依,是皈依‘自性三宝’,不是靠释迦牟尼佛,是靠自己。
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为善。
这句是说明原因,非常重要。切记!
其有尊贵。豪富。贤明。长者。智勇。才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
这一段针对前面所说的,前世善恶的报应。世尊在经典里真正的重点是教我们断恶,因为恶的报应非常可怕。因此,在大小乘经论里,苦口婆心,再三的提醒我们,造恶业容易,受果报非常痛苦,时间很长。总而言之,经上讲得很清楚,恶报都是“前世不信道德,不肯为善”。这两句是总结。因此,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小心谨慎。
佛法的修学,决不是每天要念多少部经,念多少声佛号。这是形式、是手段、是方法,不是目的;目的是真正把妄想习气改正过来。藉这些方法、手段把我们过去、今生不好的习气都改过来。改变心理,首要的功夫就是‘信’。净宗‘信、愿、行’是往生的三资粮,三个重要的条件,‘信’是第一。我们相信念佛会往生,但是‘不信道德,不肯为善’,念佛能不能往生?一样不能往生。念佛往生是没错。念佛的时候,心像不像佛心?果然念得心像佛心,愿像佛愿,行像佛行,才能往生。口里念佛,心里有是非人我,贪嗔痴慢,这个人不能往生。因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还跟诸上善人天天吵嘴打架,搞得西方极乐世界也不太平,必然是如此。恶习气没有改,念佛也不能往生。
本经的好处是经文不长,性相、理事、因果,面面都讲到。一定要信道德。什么是道?伦常是道,念佛是道。什么是德?往生不退成佛是德。净宗学会行门的基础,是以孔夫子的德行为典范。‘温、良、恭、俭、让’即夫子‘五德’。能将伦常道德都做到,这是善。违背伦理道德,就不肯为善,所造的都是恶业,一定受经上讲的这些果报。佛在这里讲的,已经相当明显。以五德的基础,进修三福、六和、三学、六度、至于普贤大士之德,此乃诸佛菩萨圆满的道德。
反过来看,世间能得善报的。“尊贵”是指在社会上有崇高的地位,为大众所敬仰的。尊贵是从道德来的。假如只行善,而没有道德,有没有果报?当然有。果报是很复杂的,不是单纯的,发心、因缘、境界,种种差别。今天我们看到有‘贵’的,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但是一般人对他不尊敬。他不是尊贵,只有贵,而没有尊,因为大家对他不尊敬。现在诸位在社会上,中国、外国都看得到。由此可知,善与德很重要。‘德’能使人心服口服,有德大家敬重。行大善,在社会上有地位。社会上也有尊而不贵的。有些很清寒的教授,仅仅靠一些钟点费过日子,过得很清苦;而他在学术上有地位,得到大众的尊敬,但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既尊又贵,是要具有道德。
“豪富”是财布施得的果报。“贤明”是智慧,法布施得到的果报。布施是修善,果报得财富、得聪明智慧、得健康长寿。这三种是果实,但是一定要记住,要相信‘道德’;不相信道德,这三样还是得不到。虽‘贵’而人家不尊重你,所以‘富’也不能得人心。‘长寿’有许多病痛,也许有其他的折磨,还是得不到自在。因为德与善都要修养,才能得到真实的果报。
“长者”是佛在经上常讲的,长者必须具足‘十种德能’,才能被尊称为长者。长者是通称,在社会上不一定有很高的地位。没有很高的地位,在地方上是绅士,被大家所尊重的,这也称长者。“智勇、才达”。‘才’是才艺,通达才艺,像现在的科学家。‘智勇’如同今天所讲的哲学家。这些人在世间得到名闻尊敬的福报,“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得这样善果之人,不是一生修来的,是多生多世善德累积所成的果报。
真正得这样的善福,一生中没有什么缺陷,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乾隆皇帝。他的善福,不知道是多少生多少世修积的。生生世世只修积而不享受,世世累积,才得这么大的福报。不但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在世界历史上也找不出第二位。当了六十年的皇帝,还做了四年太上皇,所以他自称为‘十全老人’。十全十美、五代同堂,这是世世累积的善因,不是偶然的。我们也不要羡慕,自己肯修,也能得到。自己不肯修,只是羡慕别人,妒忌别人,是造罪业,来世更苦。佛法没有别的,就是教我们把‘因缘果报’的真相搞清楚。‘福’是自己求的,‘祸’是自己造的,不可以怨天尤人,这是我们要记住的。
下文是教我们观察这个世界。佛所讲的这些事情,在这个世间,我们眼看得见,耳听得到,身体可以接触到的,可见这是事实,不是学说。
世间有此目前现事。
这些事实现象摆在眼前。如果仔细反省一下,自己本身所受所造的又如何?跟经典一对照,就完全明了。如同佛在经上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晓得前世我们造的是什么因,这一生所过的日子就是果报。‘欲知来世果’,要想知道来世怎么样,则看‘今生作者是’。我们这一生中,心里所想的、口里的言语、身体的造作,就是来生果报的业因。此事不要问人,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智者要从事实上观察。
寿终之后。入其幽冥。
人死了,来世再得人身,很不容易。佛说十法界的业因,当然,业因非常复杂。十界业因有没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有,所以佛就很简略的讲十法界最重要的业因。由下而上,‘嗔恚’是堕地狱的因素。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复杂的因素,但这是最主要的。‘悭贪’堕饿鬼。贪是饿鬼道的第一个业因。悭、贪是合在一起说的。‘悭’是悭吝,自己有的舍不得给人,‘贪’而无厌,这是饿鬼道的业因。所以,世间人常讲‘人死了都变鬼’。明明是六道轮回,人死了怎么会一定变鬼,可是大家都这么说;然而仔细想想,也似乎有点儿道理。那个人不贪?毕竟悭贪很严重,很普遍。这个业因存在,人死了就作鬼,也很有道理,讲得通的。
‘愚痴’变畜生。什么是愚痴?真妄、邪正、是非、善恶颠倒。那是正法,那是邪法;那法究竟,那法不究竟,他全看错了,这是‘愚痴’。愚痴堕畜生。所以,佛称‘贪嗔痴’为‘三毒烦恼’;果报是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我们想想,自己的三毒烦恼有没有,严不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自己能知道吗?假如自己能知道,就不愚痴;自己完全不知道,则是愚痴。我们是真的不知道,展开经典,好好的对照对照,冷静的想想,会寒毛直竖。这才晓得自己一生所造的行业,都是三恶道的业因。死了以后,那有不堕三恶道的?所以寿终之后,“入其幽冥”。‘幽冥’即指三恶道。
人道,佛讲得很清楚,五戒十善要能得八十分才成。六十分虽及格,但靠不住,太危险了,在边缘上,恐怕会堕落。‘五戒十善’真正能达到八十分的标准,来生可以再得人身,死的时候会善终。‘善终’就是走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点都不颠倒。世间有没有这种人?有,很少。我印象中很清楚的,小时候在家乡,是我祖母辈的一位老太太过世,临走的时候,叫家里的人拿水给她洗脸,给她换衣服。她说要走了,真的清清楚楚,一点都不慌乱,把家里人都召集到床前来交代后事。交代完了,她走了。可惜不知佛法,如果知道佛法,念佛决定往生。临终一念、十念决定往生。像这样不懂佛法的,依佛法看,她来生不是在天道,就是在人道,绝不堕恶道。去恶道投胎,都是迷惑颠倒,而且死的相很痛苦,很不好。所以,真正肯修五戒十善,能保人身。‘十善’能达到满分,道德能达到高标准,就生天道。天道十善的道德标准,比人世高。佛在经上讲:上品十善,生天;中品十善,得人身;下品十善,是阿修罗。人是修中品十善,这不可以不注意。
为什么讲‘净业三福’是修行的基础?这就是讲德与善。如果不在这里扎根,纵然念佛也没用。正是李老师从前所讲,一万个念佛人,真正往生净土,也不过三、五个而已。为什么那么多念佛人不能往生?他们虽然口里念佛,心里还是胡思乱想,贪嗔痴慢没有断。所以,念佛只在阿赖耶识里种下阿弥陀佛的种子,这一生起不了作用,还是随业流转。这是李老师说的。虽然将来一定会遇缘往生,但是六道轮回不知道要经历多久。轮转受尽苦难,苦头还有得受!那一天他真正觉悟,回头是岸。现在回头,现在就得度。问题就是知不知道回头,肯不肯回头,关键在此。
生欲界天是修‘上品十善’。真正讲,修上品十善,最高只能生到忉利天。天有二十八层,忉利天是第二层,上面还有二十六层。这二十六层天要靠‘禅定’的功夫。这不是普通功夫,世间人到达不了的,修行人可到达。‘修定’,修清净心,看清净心的程度,分为二十六个等级。这是‘定功’,凭四禅八定功夫的等级去往生。除定功之外,还要修‘四无量心’。如果只有定,没有四无量心,则是‘外道定’。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禅定加上四无量心,才能生色界四禅天与无色界四空天。
欲界上四层天是‘未到定’成就的。这是修禅定,虽有禅定,但是功夫未及初禅。真有禅的修功,尚未得定。如果定成就,就生到色界天。定是‘清净心’。心为什么不清净?参禅掺杂五欲六尘。修定的人,心清净到一定的程度,五欲伏住了。‘五欲’是财、色、名、食、睡。所以,修禅定打坐的时候,不是打瞌睡,不是睡觉,而是‘入定’。入定是心里清清楚楚,不迷不乱不昏;睡觉是迷惑颠倒。真正入定的姿态就跟佛像一样。坐禅的人,坐到头碰到膝盖,这不是入定,是在那里睡觉,睡得很痛苦。想睡觉,坐著睡多么难受,那有躺著睡来得舒服。这点我们要知道,千万不能错会。特别是学‘不倒单’的,须知不是教你学坐著睡觉,这是大错特错。真正入定,定的姿势一定非常端庄,坐如钟。佛像坐的姿势,就是打坐的标准姿势,身体是挺直的。
声闻、阿罗汉修‘四谛’因,‘苦、集、灭、道’。三十七道品就是四谛的‘道谛’。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度’;佛是‘平等心’。以上是讲十法界最重要的因行。所以,修平等心是成佛之因。为什么念佛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一生成佛?此经题上说,念佛往生修的是清净心、平等心、觉心,当然成佛。所以,念佛人就圆满具足佛菩萨的业因。具足上面的,一定具足下面;具足下面的,未必有上面的。好像盖大楼一样,十层大楼,在第十层,下面九层一定具足;若一层、二层,未必有第三层。这些道理,我们都要知道,才明了我们这一生中想走什么路,想得什么果报,没有得不到的。
经论上讲得很清楚,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都是自己心里造的,心里变现出来的,那有得不到的东西。如果心向外求,决不能得到,这是向心内求。云谷禅师教袁了凡改造命运的原理,就是佛法,就是佛在经上教我们改造命运的原理。十法界中,‘成佛’是最难最难的;佛可以成,何况其他!没有一样不能成就。问题是懂不懂事实真相、理论、方法。了解事实真相,知道理论、方法,就好办,真是有求必应,事事称心如意,没有一样不满愿的。要想得到这样真实殊胜的利益,就不能不深入经藏。深入经藏可以帮助我们认清事实真相,明了理论和方法。佛在此地跟我们讲的意思非常明显,是贪嗔痴主宰自己的命运。死了以后,入其幽冥。
转生受身。改形易道。
人死了,到恶道去投胎,这一转生,再受的‘身’,形状就不一样。‘道’是六道,从人道到畜生道,到饿鬼道,到地狱道,改变身体的形状,也改变了生活的环境。
故有泥犁。
‘泥犁’是印度梵音音译,即是地狱。这是造极重的恶业。世间极重的恶业是什么?杀人是恶业,但不是最重的;杀人千万,也不是最重的。为什么不算是最重的?人死了以后,经过轮回又投胎来了。最重的是断众生的法身慧命,就是障碍别人开悟、念佛的因缘。因为障人往生、障人开悟,令人生生世世迷惑颠倒。诸位要晓得,六道中众生愈迷愈深,这事很麻烦,不可能这一生糊涂,来生会聪明一些。这一生糊涂,来生比这一生更糊涂。怎么得了!因此,世出世间第一功德是‘教化众生’。
在这个世间,诸位看到一生从事于教化,没有分别,没有附带任何条件的孔夫子,他教学是‘有教无类’。孔夫子走的时候,年岁也不大,七十几岁,这一生教学的功德,千年万世的后代都受他的恩泽。他是中国历代所尊崇的万世师表,中国人的典型,中国人的模范。出世间,释迦牟尼佛舍弃富贵与物质的优厚享受,过著乞食的生活。那个地方邀请,就到那个地方去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中断一天。天天为大众讲经说法,只为一个目的,帮助大众破迷开悟。所以,‘宣扬佛法’是第一德。
第一恶是障碍佛法、障碍教学。也许有同学问,我们现在没有能力,要怎么修这第一善事?虽然没有能力,但是我们的心是圆满的,有这个心就行。《楞严经》上说得很好,‘发意圆成,圆满功德’。我们的心发得很圆满,功德就圆满。若是智慧能力做不到,或者没有这个机会,可是真的有这个圆满的心,可以随分随力去做。我们将经书送人,这是弘扬佛法;送人一卷录音带,也是弘扬佛法;这个地方有人讲经,我们把消息告诉人家,也是弘扬佛法;劝人听经,也是弘扬佛法。可见方法很多,就看我们会不会运用。如果受过菩萨戒,一个地方有人讲经说法,不把这个消息普遍告诉大家,就是犯戒。因为菩萨是弘法利生的,自己可以不讲经说法;别人讲经说法,跟自己讲经说法没有两样。我请人来听,那些人就等于是听我说法,没有两样。我介绍来听经,他开悟,是我帮助他开悟的。由此可知,极大的善,人人可以修,懂方法就行。如果一念自私,一迷惑,自赞毁他,障人修学,往往就造了极重的罪业。
禽兽。蜎飞蠕动之属。
此句是讲畜生道。三恶道只讲两道,虽然没有说饿鬼道,当然包含在其中。三恶道是怎么来的,一定要晓得。人在世间很短,何况还有许多意外的灾难。诸位若读《太上感应篇》,读《了凡四训》,读《文昌帝君阴骘文》,确实‘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起心动念,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鬼神都知道。天天都在作恶,也没见有惩罚,应知等过几年才算总帐,因为作恶太多。真正修行人,一点点小过失,鬼神就来算帐,因为他不常做,没有总帐可算,造作后很快就有感应。天天造作罪业的,造得太多,天天算帐很麻烦,等到一个时期,再算总帐。此事非常可怕,不要以为这些圣贤书是骗人的,自以为胆子大,吓不到你;等到跟你算总帐的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譬如世法牢狱。剧苦极刑。
譬如,在世间犯罪,关到监牢狱里。现在的监狱跟从前不一样。现在处处讲人权,所以没有体罚。从前的监牢狱,刑罚非常残酷。年轻人虽然没见过,大概偶尔也听过二次大战中,日本的监牢狱就是有刑罚的。中国从前监牢狱也是有刑罚的,有些刑罚非常残酷。‘牢狱’比喻饿鬼道;‘剧苦极刑’比喻地狱道。不但关在监牢里,还天天让你受刑。
魂神命精。随罪趣向。
此句是讲地狱道。地狱道所受的刑罚,诸位读《地藏经》就明了。在地狱里死了,应该恭喜!死后无论到那一道去投胎,也比地狱道好,总算超生了。地狱是化身,受了刑罚之后,身体立刻又现前;现前再受刑,一天中,万死万生,受这种罪。想活,活不了;想死,也死不了,随著造的罪业去受罪。造什么样的罪业,就现什么样的刑具。《地藏经》讲的拔舌地狱是因为造口业,喜欢打妄语;‘两舌’是挑拨是非;‘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众生;‘恶口’是说话粗鲁难听。造口业,堕的是拔舌地狱。地狱是自己业力变现的,不是别人造的。自己变现地狱,自己去受果报。那个人不造恶业?既造恶业,业力就变现这个境界让自己去受。所以,造善业,就享受善果;造恶业,就受恶报。果报不是别人给你的,没有人制造,全是自己变现的,所以佛说是“随罪趣向”。
所受寿命。或长或短。
寿命的长短,也是自己造的。造的业多,造的业力量大,你受的时间就长;你造的罪业小,造的罪业轻,受恶报的时间就短。长短也不是别人定的,皆是自作自受。诸佛菩萨虽然大慈大悲,也无法代你受罪。果报受完之后,还要还债。
相从共生。更相报偿。
这两句,如果我们参透了,今天在世界上受别人诽谤、侮辱、凌辱,我们的心就平了。因为他为什么不毁谤别人,不欺负别人,单单欺负我?我过去生中曾经欺负他,曾经诽谤他。今天他对我,一报还一报,这帐了结,以后天下太平,再没事了。所以,对于冤家仇敌,须知一笔勾消,心地清凉自在。知道这是报偿,不应该再有报复念头。要是有报复念头,则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这多痛苦。
真正觉悟的人,从今天起一定不会把这些事放在心上。不觉悟的人,耿耿于怀,常常挂在心上,生生世世报来报去。现在是小的诽谤,将来就变成大怨;再大的就是斗争。了解事实真相,我们在这个世间,对人、对事、对物的态度,不必佛教导,自己就知道,决不与一切众生结冤仇。佛家常讲‘冤家宜解,不宜结’,不管人对待我怎么样,我应当忍受,修忍辱波罗蜜,我能忍、能让。纵然是很大的善事,不为自己,更圆满。为一切众生的事是好事,有人障碍,也让;善事不成就,是众生没有福。我没有缘,没有机会做善事,我忍让。样样忍,样样让,把心定下来,成就自己。果报报了,以后没有障碍。等待众生有福,就是往生之后再回来度众生,也不迟,不急在这一时,不急在今天。
这个世界,日子长得很,这些众生无论轮转到那一道,只要自己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纵然下下品往生,自己的智慧、神通、道力都观察得到。所以,这个时候没有机会,要耐心的等待,不要著急。当知六道众生相,无非是冤冤相报,欠钱的还钱,欠命的还命,决无逃脱之理。释迦牟尼佛成佛,还要示现‘马麦之报’,在释迦牟尼佛传记里记载著,托钵,得不到食物,人家用喂马的饲料来供养他。孔夫子‘在陈绝粮’,还有断炊,没饭吃的时候。大圣人也不能因为这一生修善积德,就不受恶果报。果报是前生种的因。
我们生活在此世间,人与人间的关系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如果不是这四种关系,见面也不会打招呼。凡是跟自己往来的人,熟悉的人,一家人也好,亲戚朋友也好,只要是认识的,都是这四种关系。这四种关系是自己前生造作业果的变相。明白事实真相,这才知道,原来人生在世,没有吃亏的,也没有占便宜的。我被人欺骗了,也欢喜,了一笔帐。大概过去世我欺骗他,现在又被他欺骗回去。这样很好,此帐就了。被偷,也是我过去世偷他的,现在这事也扯平了,因果原本就是循环不息。明了真相,心开意解。我们生到这个世间来做什么?作还债想,我报恩,我还债。常作报恩、还债想,我们的存心自然就厚道,德善才能累积。决不要动脑筋占人便宜,没这回事。今天我若占人便宜,来生还要还他债,又何苦。债太多,没还清,冤家债主那么多,求往生也去不了。
一个人临命终时会看到许多境界,《地藏经》说,都是冤家债主,变现家亲的面貌来诱惑人,让亡人跟他去。他是来找麻烦讨债的,如果现原来的面貌,当然亡人不会跟他去;变现家亲的面貌,亡人很容易上当,就被他拖走。所以,人在临终时见到家里的亲人,看到这个、看到那个,都是假的。读《地藏经》就明了。
殃恶未尽。终不得离。
此句讲堕落地狱,所造的恶业,没有受尽,就不能出离地狱。几时受尽,几时才能出离。过去人造重罪的机会比较少;现在人造极重罪的机会很多。例如著作,现在写书的人多,印刷很便宜,流通很广泛。假如写的是邪知邪见,误导众生,将来一定堕地狱,在地狱受罪。那些众生吃亏上当,都是作者的罪业。什么时候才能出离地狱?必须等书在世间完全消灭才能出来;只要还有一本在世间,就出不来。现代有录音带,假如录音带流传很多,这个世间还有一卷存在,堕地狱就出不来。这是教我们说话不能不小心,决定不能误导一切众生,知道误导一切众生,业果之可怕,堕大地狱。
这些录音带、书籍散到那里,怎么收拾?没有法子收。太可怕了!从前印刷术不方便,很不容易流通,分量很少,很多东西失传。好的东西失传了可惜;坏的东西失传,作者就从地狱出来。所以,今天这个社会,愈想愈可怕,真的步步是陷阱,都会掉到地狱去;一步一步都要小心谨慎。
辗转其中。累劫难出。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这是总结三恶道。‘辗转’是在六道里轮回,无法超越。以时间来讲,‘累劫’是极长的时间,想出离很难。堕入进去容易,出来太难。所以,佛在《楞严经》上跟我们讲六道的状况,其他五道说得不多,讲地狱道就占整个六道经文的二分之一。为什么佛说得这么详细,就是告诉我们,地狱太容易进入,最难出来。真正是苦口婆心教导我们,希望我们小心谨慎,千万不要误蹈地狱门。我们读了,不能不感激。恶道之苦痛是无法形容的。经上说,阿罗汉有‘宿命通’,知道自己过去生生世世的事。阿罗汉的能力,能知过去未来五百世事。他想到从前造恶业堕地狱,在地狱受苦的状况,尚且心有余悸;提到地狱,身上就出血汗,还吓得这个样子。一般人遭到极大的苦难,想到身上发冷汗,阿罗汉是流血汗。这是经上告诉我们的,皆是事实。
我们过去在地狱里,那个人没堕过地狱?人人都堕过地狱。现在又到人间来,只因隔阴之迷,前世的事忘得干干净净,都不记忆。现在我们还拼命在造恶业,还不觉悟,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们过去世是从恶道来的,恶道‘习气’还在,还有造恶的习气。有人天生纯善。我这次在新加坡遇到一位同修,他每天来听经,带著他的小孩,十一岁,天生善良。电视上凡是打架的、暴力的,他都不看;遇到这些镜头,转身就走。这就是天性纯善,没有恶习气。不像有些小朋友看到暴力,愈看愈喜欢,还模仿,学打架,而他不忍心看这种镜头。从这个地方看,他是经上所讲从善道来的,家里没有人教他,天性善良。从恶道来的,仍带著恶习气,不需要人教。
第二、社会环境,这是‘缘’。今天社会环境的缘不好,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身体接触的皆是恶缘,不是善缘。今天在这个社会,讲仁义道德,人家会骂头脑太旧,落伍了,应该被时代淘汰。今天的头脑要狠、要毒,什么坏事都敢做,以为这样才是现代人。这怎么得了,恶习气加上恶缘,怎么不造恶!造作恶业,待寿命到时,又回到恶道去,就与《地藏经》说的一样。地藏菩萨辛辛苦苦在恶道里劝导,好不容易回头,动了一个善念,出离恶道;没过几天又回去了。地藏菩萨很辛苦,地狱众生很难度。虽出离了,但很快就返回。到人间打个转,又造许多恶业,麻烦事在这里,这就是“难得解脱,痛不可言”。像这些事实,都是世间六道轮回的真相。
佛在经上这样说,如果我们冷静观察眼前的社会,将生活环境与佛经一比照,佛说的一点都不错。古圣先贤的文字能流传到后世,都是劝人为善。所以,后世的善人,或者得利益之人,为了感激,为了报恩,将这些著作辗转流通,使大家都能得到善言的劝导,能冷静的反省,改过修善。这是大德、大善。
下面经文,说明所以然的道理。前面所说是就事论事。
天地之间。自然有是。
‘自然’就不是人造的;人造的就不自然。不是人造的,是自然有的。怎么会有?由自己心里变现的。造恶之人,晚上作恶梦;人修善,晚上作好梦。人念佛,作梦也念佛。梦境从那里来的?“自然有是”,不是造作的。地狱三途也是自然有,是业力变现的。今天世界上有很多人幻想,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要是问他想的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到底有没有?我们学佛的人会说,有,因为‘一切法从心想生’。学‘唯识’的人对这个道理更清楚、更明了、更透彻。要是什么都不想,就什么都没有,永嘉大师说得好,‘觉后空空无大千’。大千世界都没有了,因为妄想断了。‘觉心离念’,真正觉悟的心,心里没有妄念,有念皆妄,觉心没有妄念。当知想什么,变什么。想好,还是不想好?想多了,太复杂,太麻烦,太苦了;想得愈少愈单纯,生活愈舒适。十方一切众生,想得最少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他们除了一句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不想,所以世界名为极乐,一切万象真常不变。
虽不即时暴应。善恶会当归之。
这就是常说的‘因果不虚,必受其报’。大乘经上常讲,‘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是觉悟的人,他怕造不善之因。众生迷惑颠倒,不晓得是非善恶,天天造作恶业,果报现前,虽害怕也来不及了,害怕还是要受。“虽不即时暴应”。‘暴’与果报的‘报’是相通的。此经是汉朝时翻译的,当时文字少,有许多字是通用的。后来造的字多了,才分开使用。‘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对物,起心动念要谨慎,要觉察,决定不能迷惑。迷心就糟了,造的业,不论是有心造的,无心造的,都要受报。无心造的是过,报得轻一点;有心造的是罪,报得就重,没有不报的。
佛法讲‘果报通三世’。第一、‘现世报’。现在这一生受报,这是善恶造得重大的,这一生就把命运转变,就得到报应。第二、‘生报’。指来生受报,果报不是在一生。第三、‘后报’。后报就不定是那一生那一世,也许是千万亿劫以后。因为果报一定‘因缘具足’,才会有报应。现在造的是因,若缘不具足,果报不会现前。但业因存在,早晚遇著缘,果报就现前,所以佛门常讲‘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我们过去生,必然是善恶业都造,这一生很难记得。从小到现在,我们起心动念造了些什么业,自己心里都有数,都明了。
读经知道事实真相后,就要真正忏悔。忏悔有理忏、有事忏。‘事忏’是断缘,不能断根,就是从今以后再不作恶,在这一生中的恶缘断了。纵然有恶因,没有恶缘,这一生不受恶的果报。有恶的因,这一生还继续不断的造恶,缘就有了。因缘具足,这一生恶报就现前,非常快速。我们有善根,这一生断恶修善,恶的缘断了,善的缘天天增长,天天修积,善报就可以提前。最善的报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生世世的恶业都转过来。过去生中的冤家债主,欠他命的也好,欠他债的也好,都不在乎。要不要还?当然要还。怎么还法?作菩萨去度他,去教化他。因为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一切皆是性德流露,还钱很容易。自性中有无量的财宝,可以加很多倍还他,令他生欢喜心。到西方极乐世界才有这个本事;不到西方极乐世界不行,没有智慧,也没有能力。
其二者。世间人民。不顺法度。奢淫骄纵。任心自恣。
这段经文是讲‘盗戒’。盗的范围非常广大,与贪欲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贪心,没有欲望,决不会犯这种过失。所以,经文一开端就说“不顺法度”。‘法度’含有佛的教诫以及世间法律规章、风俗习惯,乃至道德观念,都包括在这两个字中。简单的说,‘法’是法律;‘度’就是衡量的意思。也就是常讲的‘分寸’,不超过,也不能不及,要有一定的度数,这就如理如法。如果‘不顺法度’,就产生两种现象:一是超过,超过的现象就如我们世间所讲的谄媚巴结;一是不及,不及就显得傲慢。举例来说,现在国家规定的礼节,最敬礼是三鞠躬,这就是‘度数’。若我要表示特别恭敬,行四鞠躬,这就超过,显得谄媚巴结。或者,以为我的诚心到了即好,何必要三鞠躬,两鞠躬就可以,这就显得傲慢。所以,超过与不及都是‘不顺法度’。
由此可知,‘顺法度’即是‘持戒’、‘守法’、‘守礼’。在佛门里,还保留著一些古礼,世间已经没有了。佛门古礼中最普遍的是五体投地的礼拜,这是世间看不到的。我讲经的时候,也曾多次讲过,佛教若不能现代化、本土化,对于佛法弘扬推展一定有障碍。世人看佛教徒见到法师要行跪拜礼,于是他就不学了。这是古礼,把现代人学佛的意愿打消了,这是过失。我们是要人家来接受佛陀的教育,而不执著这些形式。这是古代的形式,我们是现代人,所以见佛像,拜佛可以;见到法师,无论是什么地位的老法师,名气再大的法师,问讯就好;而且一问讯就好,不必三问讯。这是现代的礼节,合掌还保留一点古风,古今合璧,不必跪拜。
还有一点,即使是跪拜,要看在什么场合。有些场合中我们是在演戏,演给没有学佛的人看,让他们看了觉得佛法这样隆重,诱导他来发问,这是制造机会教育,是接引众生的一种方便,一种手段。所以,拜佛三拜;拜人只有一拜。我们可以说‘礼拜法师三拜’,法师必说‘一拜’,就行一拜;不说也是一拜。这是佛门一般的礼节,我受戒时,戒和尚道源老法师告诉我们的,拜师都是一拜,没有三拜的。
‘法度’是法律、风俗习惯,都要遵守。我们到一个地区,要遵守某个地区的法令规章、风俗习惯,才有利于佛教在那个地区弘扬,在那个地区顺利的发展。‘不顺法度’,当然在心理上就不正常。不顺法度的事太多,说之不尽。譬如,‘奢淫’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奢侈。‘淫’字不一定指男女,譬如雨下得太多,称为‘淫雨’。凡是事情做得太过分,都叫做‘淫’。无论是那一方面,这种风气在社会上是非常不好的。近几年,几乎经上所讲的这一段,就是我们台湾社会的现状。读了之后,确实要认真反省。“骄纵”。‘骄’是骄慢;‘纵’是放纵。丝毫的约束,都不愿意遵守,这是目前社会动乱的现象。
“任心自恣”。现前的台湾社会,外国人常常批评我们,台湾实在是太自由、太民主。民主自由过了头,就变成社会不安,社会动乱,变成无政府的状态,这是很可怕的现象。我问他们,为什么到外国来?外国生活很苦,生活相当艰难,赚钱不容易。差不多十个中就有六、七个告诉我,对台湾社会不安感到恐惧。这是他们移民到外国的理由,实在很值得我们深深的反省。‘任心自恣’就是过分。台湾过分的自由民主,是我们在全世界任何国家见不到的。
居上不明。
这是说在社会上作领导的人,无论团体大小。佛门的寺院道场,住持就是‘居上’的。‘明’是智慧,洞明事理因果之谓。领导人没有智慧,没有深远的见识,眼光短浅,后来一定有严重的问题发生。无论是世间或者出世间法,这也是我们普遍能见到的。
在位不正。
这是指领导人所任用的干部,前句是说长官,此句是指部属。中国俗话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领导的人没有智慧、没有眼光,他手下的部属就很难做到奉公守法、负责尽职。做不到还不要紧,恐怕还有更不好的事情发生,如古时宋高宗和秦桧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陷人冤枉。损害忠良。
宋高宗居上不明,秦桧在位不正,为一人之名位利益,不顾国家人民的利益,陷害岳飞之事,人人皆知。这些事从那里发生的?前面讲的贪嗔痴、嫉妒障碍。见到贤能的人,不但不知道尊敬,不知道效法,反而设法把他除掉。这些事,古今中外皆有,但没有现在这么多。现在的社会现象,几乎全世界每个地区都能见到,所谓贪污分子、特权阶级皆是这一类。今天世人都知道,台湾是全球最富有的地区,可是富而不乐,我们有许多忧虑、困苦不能解决。当然,归根究底是‘教育’的问题。所以,一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是要整体往上提升,不能偏在一边。经济提升,道德下坠,其结果就是‘富而不乐’;不如道德提升,经济衰退一些无大妨害。古人讲‘贫而乐’,现在我们生活是‘富而不乐’,这很冤枉。所以,教育确实是要全面调整,全面求进步,决定不能偏在一边。历史上,无论中国、外国,国家强盛的时候,无不是文化经济普遍的提升,人人明理守法,遵从伦理道德,人民才真正得到安和乐利,真正享福。今天教育失去平衡,造成社会混乱的现象。
心口各异。机伪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诳。
心里想的,与口里说的是两样,说得很好,心里不是这回事,心口不相应。这就是造口业:妄语、两舌、绮语。“机伪多端”,存心不善,不择手段,只做一些利己损人之事。损害他人,这个罪还小;甚至于损害整个社会,乃至于损害到下一代,过失就太大。‘尊’是长辈;‘卑’是晚辈;‘中’是家庭,或是团体之中;‘外’是外人,自己家庭之外的,团体之外的。彼此互相欺骗,没有一句真话,不能真诚相待。自古以来,古圣先贤都感叹,‘人生在世能遇到一位知心的朋友,非常难’。什么叫做‘知心’的朋友?能说真心话,没有丝毫欺诳的。当然这是多生多劫真诚相待的善缘,非是一二生、三四五生浅缘可得的善果。现在这个社会里,甚至于父子、兄弟、夫妻之间都存在著猜疑,成什么社会。这个社会多可怕!
我们讲的‘皈依僧,众中尊’,‘众’就是团体,世出世间所有团体中,佛弟子的团体是最尊贵的。凭什么尊贵?佛弟子人人修‘六和敬’,六和团体就是‘众中尊’。再看看现在佛门,是不是‘众中尊’?不见得,甚至比其他社会团体还不如。原因在那里?佛子不修六和敬,各人搞自己的名闻利养,都求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出家人,出家的使命、责任,就是护持僧团,使佛法能继续不断的传到永远,这就是佛门常讲的‘续佛慧命’。出家人的使命,不过如是而已。如果讲修行、开悟、证果,出家、在家没有两样。真正出家,实在就是慈悲心切,报恩心切,献出身心,不顾性命来‘续佛慧命,弘法利生’,这是出家人的本分。这一段文叙述我们社会眼前的状况。大家冷静仔细想想,我有没有讲错?佛有没有说过分?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
嗔恚愚痴。
这是说三毒烦恼,‘贪、嗔、痴’。烦恼不但没有断,天天在继续不断增长,愈迷愈深,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不了解。要明了这个真相是什么,佛经常说,人在世间,就像一个旅行的人从这里经过,过客!不是主,是客。这个世间一样都得不到,正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眼前所见到的,甚至于所用到的,只是给我们看看而已,不可以当真。这是我所有,我要拥有得到,得不到的!所以明白真相的人,就晓得藉这个机会修福;迷惑颠倒的人,用这个机会造罪业,果报差别就很大。
譬如,人人所贪爱的钱财是什么?钱财给我们看看,真正能得到吗?不可能。不要说钱财得不到,自己的身体都得不到。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何况身外之物。聪明人看到,立刻利用这个机会修福;愚人见到这个机会,立刻想抓住,想据为己有。据为己有的,就造罪业。聪明人遇有机会,把它拿来分配,利益广大众生,这就是修无量福报。迷、悟就在这里分,那个人看清楚,那个人没看清楚。财、色、名、食、睡,五欲六尘、名闻利养,都从我们眼前溜过,就看你用的是什么心。不仅是身外之物不可以认为是己有的,连自己的身体也不认为是己有的。什么东西是自己本有的?清净心是自己本有的,平等心是自己本有的,觉心是自己本有的。佛家常说‘借假修真’,什么是假的?除了真的之外,一切事相都是假的。我们对于一切假的现象,彻底明了,彻底放下,有智慧善巧运用它利益众生,利用它积功累德,这就是‘修真’。
怎样修真?譬如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有智慧的人就会应用,用得恰到好处,这就是真的,用错了就假。用得恰到好处,自己烦恼轻,智慧长。再进一层,烦恼断了,智慧圆满,这是真。用得不妥当,没有智慧,天天增长烦恼,就错了。佛在此地说得好,“嗔恚愚痴”。因为每一句都是四个字,所以三毒说了两个,贪毒自然也包括在其中。
欲自厚己。
这是迷惑之相。愚痴就是迷惑。嗔恚里就有嫉妒,不能容忍,看到别人好,心里就难过,就不服。我不服人,谁服我?彼此都不服,必然引发斗争,演变的问题愈是严重,社会就会大乱。
欲贪多有。
‘贪’在此句说出,贪、嗔、痴三毒具足。我们冷静观察,‘多有’到底多有些什么?多有烦恼,多有忧虑,多有牵挂,多有恶业。聪明人不敢惹此事,决不会给自己找麻烦。现在这个世间,有很多人喜欢竞选公职,乐意作官。中国古时候的读书人,没有如此想法。真正读书目的在‘明理’,古人读书志在‘圣贤’,为了超凡入圣,不为作官。明理就是佛法里所说的‘认识宇宙人生,明了诸法实相’。儒、佛教育的目标相同,都是在认识宇宙人生;开智慧,破迷开悟,目的在此。为大众做事是很辛苦的事,谁愿意做?没有人愿意做。纵然有才能、有智慧也不乐意。作官是被人看上,不得已出来。
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书念得好,愿不愿出来?不愿意。被刘备发现,三顾茅庐,没法子,被人礼请,不得不出来担任公职。你看看中国历史上,那有竞选!古时候,许由听说人家要请他作皇帝,赶紧跑到深山里躲起来。现在如果有人请你去作总统,那还得了,立刻就去了。有能力作,为什么不作?因为知道责任太大。做好是本分,应该做好;做得不好,即是自己的罪过,怎么对得起国家地方的百姓。所以,这种工作是不讨好的工作,智慧聪明人,躲避都来不及。
中国古代,皇帝、地方官吏、县市长,他们代表朝廷,代表皇帝选贤与能,选这些有才能的人来照顾百姓的生活。选举的标准是汉朝立下的制度。中国政治制度到汉朝才真正上轨道,才形成一个健全的国家体制。汉朝的选举标准是‘孝、廉’。第一个条件是‘孝敬’。真正能孝顺父母的人,他做事一定认真负责,一定奉公守法,否则对不起父母,所以古人常讲‘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在家能尽孝,在社会上就能尽忠。第二个条件是‘廉洁’。廉洁是不贪污,不要钱。能尽忠职守,能不贪财,这是好官僚,他们念念真正为人民造福。退休时,两袖清风,一无所有。所以,这种差事那个人要去竞选?没有人干的,都是被人强迫拉出来的,无可奈何。
我们看看今日世界,现代是民主时代,在这种风气之下,若作一比较,民主、君主、那一种较好。五年前,我第一次到新加坡,有一天演培法师跟我聊天,他问我:‘法师,你到底是赞成君主,还是赞成民主?’我说:‘我赞成君主,我不赞成民主,我总觉得民主政治没有君主政治好。君主虽然有缺点,缺点少;民主的弊端多于君主。’诸位如果不相信,细读历史,与现在民主对照比较,就知道我说的话没错。君主时代,昏君少,贤明的君主多,原因在他们受过最圆满的教育。帝王选一位继承人,一定要好好的栽培他,确实他为全国人民著想。为自己想的,太少了,因为自己一切都得到了,还想什么?他所想的,就是将来历史上写他是个好皇帝。希望千年万世人民都称赞他,他就得多做利益人民的好事;不做好事的话,谁赞叹他?所以他对全国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
历代这些典章留传下来最完整的是清朝,距离我们近。清朝历代帝王,文武百官给他的奏折、他所批的文书,你如果读了,心里会感动。他批的公文,念念都是为全国人民福利著想。大臣们若有建议,如果这个建议对人民有损害,他在文书上批驳这件事不能做,做了以后,人民会骂我。这些在《四库全书》里就存有,收集在奏议部类里。由此可见,皇帝怕老百姓骂他,怕将来历史对他批评。不像民主,在位的时间很短,负责任的心没有帝王那么重。再说孝,他对祖宗负责任,不能将国家在自己手上灭亡,否则是大罪过,真正大不孝。因此,他们必须接受非常好的教育。
利害胜负。结忿成仇。破家亡身。不顾前后。
这四句合起来讲,就是今天所谓的‘竞争’。竞争不是好名词。‘争’是斗争。佛在三千年前已经看透我们现代的社会,告诉我们,这个时代是‘斗诤坚固’。释迦牟尼佛灭后,以五百年为一阶段,佛为我们说了五个阶段,即是五个五百年。五百年是一个大的变化。我们现在是佛灭后二千五百年以后了,
佛说这个阶段是‘斗诤坚固’的时代。现在人与人的往来,不是道义,是利害。今天有利,即是非常亲密的朋友;明天利益没有了,反目就是仇人。现代是这样的社会,与从前讲道义完全不同。以前不但人人讲道义,国家与国家也讲道义。今天没有了,国际上也是利害往来,道义在这个时代已经看不到,这是非常可悲的现象。我们看清楚这样的社会,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到那里去?
‘胜负’。人与人之间相比都是争胜负,现在连佛门也不能避免,许多道场,出家、在家、四众同修也都争胜负。佛法与世法一样的衰微,这是众生没有福。一个比一个强,没有肯忍让的。今天,你在社会上讲忍让,人家笑你是傻瓜,说你赶不上时代。意识形态完全瘫痪,结果就是“结忿成仇”。‘忿’是小怨。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小怨就慢慢集成大的冤仇,到最后“破家亡身,不顾前后”。‘前后’是讲因果,‘前’是前生,‘后’是后世。没有想到我们死了以后到那里去,死了以后怎么办,六道、十法界,我们要往那里去。人如果能想到死后,自然就不造恶业。这个非常重要,这些地方不能不细讲,不能不深入,因为与我们切身的关系太大。
《观无量寿佛经》的内容是讲净土的理论,讲修学的方法、九品因果。这三桩事,《观经》讲得详细;本经讲的只是大纲。譬如品位,本经只讲三辈,《观经》讲九品就讲得详细。在三辈九品里,《观经》的经文就明白告诉我们,上辈往生的、中辈往生的都修善。他们是什么人?是凡夫,决不是圣人。一个真正修上品善的,有智慧、有慈悲、有善巧,能在一生中舍己为人,积功累德。这样的人发菩提心,一向念佛,是上三品往生。中辈往生的,虽然他修善比不上上辈,还是世间的善人。他如果不学佛,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堕三恶道,来生必定得人天善果。下三品往生的,都是造恶业的众生;如果不生西方极乐世界,必定堕地狱。所以,净宗‘带业往生’,真正的意思是带恶业。我们在大经上看得很清楚,这个法门上度等觉菩萨,下度地狱众生。那些是地狱众生?就是我自己。我造作恶业,如果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堕地狱。当知我就是地狱众生。
今天我们把这个事实搞清楚,搞明白,现在回头。虽然过去造作地狱的业因,地狱的种子,我现在不再造恶,有因没有缘,就不会结果。我们有缘分遇到佛法,有缘分遇到《无量寿经》,遇到阿弥陀佛,这是大善根现前,证明自己在过去生中不是没有善根。我们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要努力修西方极乐世界的缘。你有善因,加上念佛的缘,那有不得果报的道理?果报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这一生自己可以拍拍胸脯,我往生决定有把握。把握从这儿来的,不但恶事,我们不做;恶的言语,我们不说;恶的念头也不生,念念只有阿弥陀佛,心心只想西方境界,这就对了。
我们再问,《观经》上讲作恶的众生,都是将来堕三途的众生,这是下三品的;我们现在仔细反省自己所作的恶业,必定堕三途,将来我们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限于下三品?这也不见得。何以不见得?我们在《观经》上看到阿阇世王造的恶业,不比我们造得轻。他杀父亲,害母亲,篡夺王位,破和合僧,灭佛法,五逆极重之罪,他全造了,他的果报当在阿鼻地狱,但是他临终时才真正忏悔。临终时,地狱相现前,这个时候害怕,恐怖,遇到善友劝他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跟中国唐朝张善和的样子差不多)。地狱相现前,他才真正彻底回头,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品位?佛说,是上品中生。他的品位那么高,我们听了之后的确想不通,这样的恶人,下下品往生,就很幸运,怎么能上中品往生?
佛在经上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两种因缘,就是两种修行方法。一是平时积功累德,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天在修行。虽然天天修,力量不猛,心不恳切,进度很缓慢。虽然每天进步,没错,像爬楼梯一样,你从第一层爬,爬到五层楼,要很长的时间。另外一个人,虽然在你后面,你已经爬到四楼,他在一楼搭电梯,你没有上来,他早已上来了。阿阇世王临终忏悔,悔过的心真实,忏悔的力量非常恳切勇猛,于是就超生至上品中生。这就是告诉我们,对世间极恶之人不能轻视。他若像阿阇世王临终忏罪求生也可能超过,品位在我们之上,怎么可以轻慢他。佛在经上常常教诫我们不轻恶人,道理就在此。所以,忏悔的力量不可思议。
我们今天进步很缓慢,罪业天天造,这事麻烦大;忏悔的心又发不起来。为什么发不起来?还没有死到临头,所以还不怕。可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真的死到临头,就怕迷惑颠倒。那个时候,纵有善友也没有办法提醒你。此事非常可怕!现前在国内、国外,我们就看到许多出家人,都是法师,他们走的时候神智颠倒。虽有人助念也不一定有效果,这多可怕!佛在经论中劝勉我们平常要认真念佛修福,道理即在此。
我们平常修福,不要享福。修福不享福,福报留到什么时候享?留到临终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享。那个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即是大福报。这样的人就能照顾到前后。只要临终神智清楚,这个人纵然不想往生,也不堕恶道。凡是堕恶道的,都是迷惑颠倒走的。六道里,自己选择,那有一个清楚的人选择三恶道,没有这个道理。选择三恶道,都是糊里糊涂撞上去的,都不是明白人。所以中国讲,‘好死’是五福之一。五福中,这一福报是最真实的,关系著来生的祸福,所以不要把福报在这一生中享尽,否则临终时可不得了。这样念佛也不一定能往生,因为无福即有障碍。
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毒。
‘富’是有财富,多财宝。财是命中所有的,命里没有,不可能发财。如果命里没有财,而你有方法发财,释迦牟尼佛也会拜你为老师。因为他没有办法做到,你却能做到,你就超越因果,把因果定律推翻、打破。世出世间法都不出因果定律,这事我们一定要知道,真的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谁定的?自己定的。这一生多财,是因为过去多修财布施。这一生聪明智慧,是过去生中多修法布施。这些是这一生得的果报。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想知道前世做了些什么,这一生所享受的果报即是;想知道来世果报怎样,今生作了些什么就是来生果报之因。
既然知道财富是命中所有,求它干什么!所以我常常劝初学同修读《了凡四训》,要认真的念三百遍。念了有什么好处?知道因果报应,然后才能安分守己。否则,用种种不正当的心思手段得来的财富,佛法称之为‘不净之财’,还是命里有的,则一切造作是错用了心,冤枉不冤枉。用清净心,它自然也还会来,何必起那些恶念,造那些恶业。起恶念、造恶业,把别人的财骗到手,其实还是自己命里有的,冤枉造了罪业。了凡先生知道自己的命运,所以他晓得自己一年有多少收入,求功名,得第几名都是命里注定的。他的心定了,再也不妄求了,到时候自然会来,才真正心安理得。
富有的人,钱财很多,祸福机会在你面前溜过,要把它抓住,再造善因,不要吝惜,不要保有;要施舍,愈施愈多,要学范蠡。春秋时代,越王勾践的大夫范蠡。中国古代供奉范蠡为财神,供他作财神很有道理,大富之人应以他为榜样,要向他学习。他发了大财之后就散财,以他的财富救济贫苦的人。财散掉之后,再从小生意、小买卖做起,做了几年又发大财。他命里有财,丢也丢不掉,真的散掉,财又来了,而且来的必定比前面还多。因为又种了善因,再加上利息,决定比以前来得多。范蠡很聪明,财来了,再散!历史上记载他‘三聚三散’。这是真正聪明,真正有智慧的人。
诸位要晓得,得财富是福报,用财是智慧。真正有智慧,财富用得非常恰当,成就无量功德,使财富生生世世都保持,不会享一世就完了,甚至于还有很多享不到一世。我们在社会上看到很多,年轻的时候发达,老年的时候衰了,钱财散失,贫病困苦。要知道布施,不要不肯施。要以清净心,以平等心,修广大的布施。布施有高度的智慧,钱财使用得非常恰当,即是福利一切众生。当知此时钱财轮到我们分配,而不是自己可以拥有的,只在眼前溜过,现在有权支配它,就看自己怎么分配。分配得恰当,有无量的功德。
现代社会,工商业普遍发达,物质缺乏的地方固然有。在已开发的国家、正在开发的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都过得去。这些地区,我们真想做一点好事,修行布施,就布施佛法,以佛法为主,帮助他们清醒过来,破迷开悟,这个功德大。在历史上,孔夫子一生修的是法布施,孔夫子没有钱也没有权势。他在官场上虽然有认识的人,没有什么往来;官场这些人也不太理会他,不愿意跟他打交道。他办教育,修法布施。他的恩德,一直到今天,提起来,就是外国人都仰慕、都尊敬。中国人头脑稍微清醒一点的,对夫子没有不仰慕的。
印度释迦牟尼佛一生跟孔夫子一样,也是修法布施。释迦牟尼佛虽然有地位,他舍弃了,财富也舍弃了,每天托钵,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两位都从事于教育工作,修法布施的好榜样。我们看到这两人的例子,想到《华严经》上‘广修供养’,普贤菩萨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就很清楚。我们看到释迦、孔子为我们作证明。没有开发的地区,落后的地区,财、法两种布施都要具足。财布施帮助他维持最低的生活,以免饥寒之苦;法布施帮助他觉悟,能改善他的生活环境。所以,布施是有高度智慧的。没有智慧,修的布施,好像种植物一样,找不到肥沃的土地,把它种在砂石里,几天就枯死。所以,要知道那是真实利益,对众生有利益;那是相似的利益,好像对众生有利,实际上将来是有害的。我们要把它看清楚,要认识清楚,要善于选择。世间只有愚人,才吝啬不肯布施。
“爱保贪重”。‘爱’是爱惜;‘保’是保护。保护自己的利益,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太重,结果是“心劳身苦”。心里牵挂很多,忧虑很多,得失心很重,操心啊!想尽方法保持财富,唯恐财富失掉。殊不知,纵然心劳身苦到极处,也未必能保得住。“如是至竟,无一随者”。‘至竟’就是一直心劳身苦到老死,还是一样带不去,真是‘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一生造许多的罪业,罪业带去了,除罪业之外,一样也带不走。“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所得的结果就是这样。修善,带走善业;造恶,带走恶业。恶,将来感果就是祸害;善,将来结果就是福德。由此可知,‘祸福无门,唯人自召’。祸福在那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别人加给我们的,自作自受。“或在乐处”。‘乐处’指人天善道。“或入苦毒”。‘苦毒’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
经文讲到此,都是叙述人世间的真相。我们读了之后,深深反省自己是不是如佛在此处所说的人,这才重要。如果自己是佛所讲的这一类人,就从今天起痛改前非,把自己这些毛病习气努力断除。佛说,要放下!为什么放下?放不下的原因,是我们对于事实真相没有看破,不了解现在的生活状况,不知道来生六道轮回的实况。眼前明了,将来也明了,路应该怎么走,应该怎么做,自然就明白,心里就有分寸。
又或见善憎谤。不思慕及。常怀盗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给。消散复取。
前面说出许多因素,就是很复杂的不正常的心思,影响身口的造业。当然善恶的范围无量无边,要是细说,说之不尽。这儿举一个例子,“见善憎谤”。‘善’包括善人、善事。见到别人,无论是德行上比自己好的,或者学术上比自己好的,地位比自己高的,财富比自己多的,都放不下,起了憎恨之心,及诽谤的行为。‘憎谤’,一是心憎,一是诽谤,这就造业。“不思慕及”,不知道对别人的善好生起仰慕之心,效法之心。别人有好处,我们应当赞叹、学习。如果别人的善行、善心能利益社会,我们更应当尽心尽力帮助,成人之美,造福一方。别人的善行有多大,我们也跟著沾光,功德也一样大。这是正确的,可是有些人这种善念生不起来,反而嫉妒、憎恨,因此造成大恶。
“常怀盗心”就是以不正当的手段,把别人的利益据为己有,这就是盗心,就是盗行。手段、方式说之不尽。‘盗’不一定指偷盗,那是许多盗的方法之一而已。用任何的方式逼迫人,使人不得不对他效忠,不能不向他贡献,全是盗取。虽然人家恭恭敬敬的,但不是心甘情愿,是逼不得已的。我们现在社会所讲的‘贿赂’,送礼的人是甘心情愿的吗?不是,是逼不得已的,要求他帮助,不能不这样做。这在佛法里就是盗心、盗行,犯盗戒。不能说,我没有要,是他自己送来的。他为何不送给别人!
凡是在世间以不正当手段,占人家一点点小便宜都是盗;占国家一点小便宜,也是盗。若是犯罪就更麻烦,结罪更重大。盗一个人的,将来还债只还一个人。欠钱的一定要还钱。明了三世因果,才晓得世界上没有能占人便宜的,也没有吃亏的事。冤冤相报!生生世世互相酬偿,报来报去,六道的真相就是如此。这是多么凄惨,多么悲痛的事。明了这是果报相续的幻象,这一生纵然吃亏上当,肯作还债想,积欠还清了;别人欠我的,我布施舍掉,也不要了。我们的心清净,清净心开智慧,这样修行必定能证果。凡是修行还不能开悟,不能证果,都是有障碍,总名称‘业障’。
何谓业障?过去、现前所造的业,障碍清净心,障碍智慧。障碍智慧,不能开悟;障碍清净心,不能证果。因此,我们起心动念不能不谨慎,宁可自己吃亏,不要占人便宜,万万不可!说明世间因果,确实存在。世间贪而无厌的人,把别人的利益占据为己有,自己来享受;享受完了,再取,再用方法谋取别人的。他是不是真的把别人的利益拿来自己享用?如果是真的,释迦牟尼佛也要拜他为师。因为佛没办法,佛做不到,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若能把别人的利益据为己有,‘因果律’不就推翻了吗?要晓得,强夺别人的,还是自己命里有的,这才是真冤枉。不夺别人的,自己也有那么多。被人家损害的那个人,是他命里没有的,不被别人拿去,也会消耗掉,这才符合因果定律。事实真是如此,所以古人讲,‘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就是作小偷偷来的,还是命里所有的;命里没有,偷也偷不到。不知道用正当的方法取得,用巧诈的方法谋取,皆是命里有的。冤枉造业!
明了事实真相之后,我们才知道以什么样的心态处世,自求多福。不了解事实真相,往往胡作妄为,造下深重的罪业。
神明克识。
‘识’是破音字,念‘志’。‘识’就是记录。‘神明’是鬼神。凡人造作的罪业,天上、人间与幽冥界都有鬼神,把我们的起心动念、造作行为都已登记。‘克’是一定的意思。必定把它记载,列入档案,这是一个讲法。另外一个讲法,神明就是‘神识’,阿赖耶识里落下种子。这个讲法非常真实。世间有没有这些神明?有天神、有鬼神。天神、鬼神不是人的主宰,他们主宰不了我们。正如这个世间,你犯了法,被审判过,这个案子就列入档案;你不犯过,他不敢侵犯你,没有权侵犯你。天地鬼神也是如此,你犯了过,他就如同警察,如司法机关一样,把你登记起来;你不犯过,他不敢对你轻举妄动。鬼神之能事也只是如此。
终入恶道。
造作极重恶业之人,果报必定堕三恶道。
自有三途。无量苦恼。
“自”是自然。三途从那里来的?是自性因三毒自然变现出来的现象。自性以有恶业因缘,即变一真法界为三恶道,自己在里面受罪。我们修善业,心念念是善,就‘自有’三善道。三善道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就是六祖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六道是自性变现的。‘生’就是变现的意思。不但六道是自性变现的,声闻、缘觉、菩萨、佛也是自性变现的。换句话说,存的是什么心,处世、待人、接物是什么样的行止,就是造作,造作因缘,自性就变现出境界。境界随心所变,唯识经论中讲‘唯识所变’,《楞严》说‘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即自然,‘众生心’是造作,‘应’即现象。果报自然应现出来。事实真相如此,知此,我们何必造恶业,自性随恶因缘即变现三途境界现象。众生一入其中,必定愈迷愈深,境界现象愈变愈恶。那一个受恶报的人甘心情愿,明了自造罪业,自作自受,没有话说。如果这么想,罪报很快就受完,就有出头的日子。不服气的人,总自认为自己是个好人,做这么多好事,我真被冤枉。愈以为冤枉,罪业愈重,业习愈深,苦报愈烈。经云:
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此是世尊感慨,总结此一大段盗恶的因缘苦报“痛不可言”。
其三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寿命几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淫泆。烦满胸中。邪态外逸。费损家财。事为非法。所当求者。而不肯为。
第三大段是讲淫恶,意思非常明显,要细说的就是前面两句。能觉悟这两句的人很少。“世间人民”专讲六道里的人道。佛在人间讲经说法,对象就是度人,而不是度其他众生。“相因寄生”,用现代的话说,人不能离开社会单独生存,不能离开人群独立的生活。‘相因’就是彼此互相依赖。所以,在这个社会上有各行各业,少一行都不行;少一行,我们的生活就不方便,就有困难。农夫种稻,我们才有米饭吃;纺织业织布,我们才有衣服穿。大家都种田,没人学纺织,我们有得吃,就没得穿。这才晓得社会上每一个行业,都是为了便利我们的生活,互相依赖,不能独立生存。
回向偈里的‘上报四重恩’,四重恩第四就是‘众生恩’。一切众生于我都有恩,无论他是学什么的,无论从事那一种行业,我们都要依赖他们,都不能缺少。所以,一切众生于我们都有恩德。‘四重恩’:
第一、父母之恩。身命得之于父母,父母有养育之恩,要报父母之恩。
第二、佛恩,即师恩。我们的法身慧命、我们的智慧,使我们能明达宇宙人生的真相,是老师教导的。没有老师教导,我们怎能明了。
第三、国家之恩,古代即是皇帝之恩。一位好皇帝,保护国家人民,使人民安居乐业。现代已从君主发展到民主,民主就是政府。政府保护国土,照顾人民,才算尽到职责。老百姓依靠政府的保护,才能安居,才能发展自己的事业。
第四、众生之恩。今天大家都会念回向偈,可是不少人有口无心,念是念了,心里有没有报恩之念?如果没有,念也是白念。怎样念才相应?认真学佛修行,就相应。不认真修学,拿什么报恩?相应是以修行的‘功德’来报恩,真正有功夫,真正有德学。‘德’是清净心,是断烦恼,开智慧。以戒定慧三学来讲,‘功德’二字意义就非常明显。‘持戒’是功;‘禅定’是德,因戒生定。‘修定’是功;‘开智慧’是德。‘开智慧’是功;‘生活圆满’是德。不开智慧,生活无法圆满,日子过得很苦恼;智慧开了,生活就快乐。所以,修功而后就有德,以此功德回向报恩。人生活在社会上,彼此互相依靠,决定不能独立生活。彼此有深厚之恩情,当时时存有感恩之心,此即是真心流露。
“寿命几何”。谁能知道自己的寿命?年岁大了,风烛残年;年轻的也不能保证长命。要真的觉悟,台湾许多寺院都有骨灰塔,到骨灰塔里看看,年轻的人不少。所谓‘黄泉路上无老少’,一定要提高警觉。趁此身尚健壮时,力行善事,积功累德可以延年益寿;如或迷惑颠倒,胡作妄为,是折损自己的寿命。造业的人不知道人生的真相;如果晓得真相,就会爱惜光阴,爱惜自己的精神。世间就这两项宝贵,其他的都不重要。
今天下午有一位老居士来看我,他住在西班牙,学佛没有多久。他问我修什么好?我教他修清净心。他说这很难,心怎么可能清净?我说修清净心,要把妄念去掉,把妄想执著去掉。他说,这些去不掉,每天都想,每个月要多少收入才能生活;这不能不想,是现实问题。所以,我劝他念《了凡四训》,先把《了凡四训》念三百遍。念明白了,就真的可以放下,不要想。不想,收支是那么多;想它,还是那么多。何必打妄想,何必想明天的事,了凡先生为什么不想。世人不明真理,不明事实的真相,不明因果,所以他不能不想。若一切事理因果皆明白了,叫他想,他也不想。事实真相搞清楚,才能真正回心转意,一心修善。因此,学佛首先就是把事实真相搞清楚,这就是‘看破’;看破之后自然会‘放下’,放下恶念,放下恶行,不再造恶。没搞清楚,就看不破;看不破决定放不下,还继续不断造恶业,那里会有好结果。这就是“不良之人”。‘不良’就是不善。
“身心不正”的含义非常深广,下面举“常怀邪恶”为例。‘邪恶’是指邪淫。“常念淫泆”,就是指邪淫。“烦满胸中”,‘烦满’是指欲火,欲火在烧,“邪态外逸”。凡是邪淫,必然像佛在此讲的“费损家财”,家庭怎么会和睦,怎么会美满?家庭要兴旺,父兄要作子弟的模范,作榜样。儿女看到你这样的行为,不要以为他年纪小不懂事,那是自欺欺人。他是没有力量反抗你,心里决定不服,不服就不孝。现在年轻,不觉得;老的时候,儿女不孝,到那个时候,现世报就现前,不要等来世。转眼之间,自己衰老了,儿女又不孝。儿女想想你从前所作的行为,对你不会尊敬。
自己真正接受佛菩萨的教训,心正、行正的利益之大,到年岁老了就晓得,儿孙贤孝,事事称心。因为有好的榜样在,邻里乡党、亲戚朋友都对你尊敬。德行不是一天树立的,是几十年树立起来的,晚年就收获果实。年轻放逸,如果不是短命,晚年必定受苦报。所以,不要以为社会上发财的人很多;要看他的行持,财富能保持多久。能保持到晚年吗?靠不住。在这个社会上,国内、国外大家看得太多。有的中年衰败了,有的五十、六十岁就衰败了。好运走完了,想再起来,很不容易。三十、四十失败的,也许还有机会再起来。五、六十衰败的,精神、体力也都衰退,晚年的景象就看出来。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很多。作大官、显赫的,在位时,不可一世;下台时,没人理他。特别是现在的社会,人都很现实,跟你往来是有利可图,利害之交。你的地位失掉、退休了,对我没好处,交情也就一刀两断,再不往来。人情之冷淡,比比皆是,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就不往来。不像古人讲道义,不是利害之交;现在很少讲道义了,多半是利害之交。
“所当求者,而不肯为”。当求的是道德,是学问。觉悟的人应当求的是断烦恼,是超越三界,这是理当求的。世出世间法,应当求的,他不求;不应当求的,他天天求,这是颠倒。
又或交结聚会。
儒家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孔子说‘观友知其人’,要想了解一个人,看他交的是那些朋友,就知道他是那一类的人。‘人以群分’,作恶的人,他的朋友都是作恶的。如果不是一类的,绝对不会聚集在一起。恶友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换作恶的经验,作奸犯科,自然愈来愈严重。
兴兵相伐。攻劫杀戮。强夺迫胁。归给妻子。
在中国历史上,昏君为了贪爱女色而亡国的例子很多,殷纣王、周幽王、夏桀都是。历史上最近的,大家最清楚的吴三桂也是。吴三桂为什么打开山海关引进清兵,就是为了陈圆圆,国家人民全不顾了。经文就是指这一类的事情。中国有,外国也不例外。外国历史上,这种例子也很多。这种作恶极大,因迷惑贪爱,多少人牺牲生命财产,造这么重的业,实在不应该。
极身作乐。众共憎厌。患而苦之。
在位迷于权势,只顾个人物欲的享受,不顾人民的死活,怎么能得人心。等到人民厌恶、憎恨的时候,国怎会不亡!只要有一些豪杰起义,百姓就会附和,社会动乱不安,最后国破家亡,自他人民皆受苦难。
如是之恶。著于人鬼。神明记识。自入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这一大段的结文,与前段类似。所作的恶业,“著于人鬼”,后人把它写在历史上,这是著于人;鬼神也把它记在生死簿上。“神明记识”,阿赖耶识里落下了种子。这个恶的种子,将来遇到恶缘,一定有报应,即是“自入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他造的罪业极重大,果报就非常惨。地狱罪报不晓得到什么时候才受完;然后再变畜生来还债。要是受害的众生多,这个债要到那一年那一劫才能还完。何况还债,他并非甘心情愿,还是造业,这就是‘辗转其中,累劫难出’。
佛讲这些话,慈悲到了极处。三恶道众生确实是辗转在三道里轮回,很难出离。如果不是佛菩萨大慈大悲,在恶道里劝化,我们这些人想得人身,谈何容易,没有出头的机会。畜生道有佛菩萨,饿鬼道也有佛菩萨,地狱道里还是有佛菩萨在那里教化众生。恶道众生能接受佛菩萨教诲的人太少,不相信的人太多。人间是善道,今天‘正法’有几个人能听得进去,可知教化之难。佛教恶道众生,不晓得比教我们难多少倍!我们很幸运,在恶道里遇到佛菩萨说法,一点头,一相信,就出离恶道。人生短短几十年,如果不再遇到正法,赶快超越,一转眼又回去三恶道。来生想再得人身,很不容易。
自己冷静想想,我们起心动念,对人、对事、对物有没有做到五戒十善。如果真正做到,来生能得人身;做不到,来生必定堕三恶道。佛门广大是不错,但是修学任何一个法门,想一生成就,确实很难。若不成就,难免堕入三恶道。一堕恶道,要到那一生那一世再出头来作人?时间是以‘劫’计算的,不是算年数的,是讲多少劫、多少劫以后。所以,想想事实真相,才知道此事真正可怕,才知道佛的恩德之大。否则,讲佛恩之大,没人相信,无法体会。
能超越六道的,无量法门中,只有念佛往生一个法门。我想这部经讲完之后,我再把《观无量寿佛经》细说一遍,让大家对事实真相更清楚,更理解。清楚了,自然就会用功,就能体会念佛往生才是这一生中唯一大事,才明了精神、光阴之可贵,不敢浪费,不敢空过。现在因为不知道,不明了,一天到晚糊里糊涂过日子。《观经》下三品往生说得很详细,都是造作恶业的众生,指的就是我们自己。经上讲得清清楚楚,如果不往生,一定堕在三途,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这件事情多可怕!
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第四大段说妄语恶的业果。这几句经文虽然好懂,我们的警觉心依然不够。因为在处世待人时常犯,常常犯就是警觉心不够。“两舌”是挑拨是非,斗乱两头,是要这两个人不和,让这两个人斗争。小则使两个人变成冤家对头,这是你从中制造的,这个罪过很大;大则挑拨两国交战。所以,办外交要谨慎,好的外交官顾全两国人民的福祉,化解情结。用心不善的,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换句话说,很容易产生外交上的磨擦,严重的磨擦就会引起战争,罪过极大。“恶口”是说话粗鲁,很难听,易与人结冤仇。“妄言”是骗人,自欺欺人。“绮语”是花言巧语,损人利己。《地藏经》上讲,造这种罪业,死了以后堕入拔舌地狱。这是‘口业’之恶。
憎嫉善人。
对于好人好事,他看了难过、嫉妒、憎恨,想方法破坏,想方法障碍。
败坏贤明。
有德行有学问,有修有证之圣贤人,居此一方,自能移风易俗化导一方,为地方国家之宝。不能亲近护持,反加障碍、破坏,是五逆重罪之一,死堕阿鼻地狱,报得累劫愚痴,痛不可言。
不孝父母。轻慢师长。
为人子弟,孝亲尊师,尊崇道德,决不会造恶业。凡是造恶业的众生,心里决定没有‘孝敬’。由此亦能深深体会佛陀的教学,教的就是‘孝敬’。孝敬扩充到圆满,就成佛。由此可知,‘孝敬’才是世出世间圣贤之大道。圣贤功夫从这里开始,还在这里圆满。所以,佛在大经上讲,初发心便成正觉。就孝敬之道,方能体会佛讲这句话的意义。初发心,即是圆满;到成佛,依旧是圆满的。初发心的时候,心圆满;成佛的时候,心行都圆满。此乃圣贤大总持法门。不孝父母,不敬师长,自然是犯五逆重罪。
朋友无信。难得诚实。
我们自己要好好的想想以上四句经义,要多念几遍。若犯了其中任何一条,四句就全都犯了;果报就在三恶道,来生人天没分。学佛当然没成就,因为这种恶业障碍清净心。心不清净,念佛就不能得一心;不但‘一心’得不到,‘功夫成片’都得不到。功夫成片得不到,这一生就决定不能往生,与西方极乐世界只结个善缘而已,不晓得到那一生那一世再遇到善缘。遇到善缘,还是要把恶业断掉,才有机会往生。
根据佛在大乘经论讲的这些事实,我们每一位同修在过去生中,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都在念佛、修行,与净土缘深。若不深,每一次讲经,你不一定喜欢来听;喜欢听经,平常肯念佛,即表示与净土缘深。既然缘深,为什么没能往生?因为这四种恶业没有洗刷干净,被它障碍。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一生中,若不能断恶修善积累功德,还与过去生一样,还是去不成,依旧搞六道轮回。既然六道轮回,就决定免不了三恶道,而且在三恶道的时间就很长,在人间的时间决定短。
人间寿命短,恶道寿命长。佛说人间一个月是饿鬼道的一天,我们人间过一年,饿鬼道才只十二天。鬼的寿命有多长?假设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鬼的寿命差不多皆是千岁。地狱道就更可怕!李老师编的《佛学概要十四讲》说,地狱道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二千七百多年。中国号称五千年历史,在地狱才二天。地狱的寿命多长?短命的万岁,长命的是万万岁,实在可怕。佛在一切经典里讲地狱,总是讲得很详细,用意就是劝告我们去不得。为什么还要造业,偏偏要去,这怎么得了!畜生愚痴,也很难脱离畜生道。这是说明三恶道真正可怕。
不是对于事实真相彻底搞清楚的,警觉心提不起来,起心动念还是被妄想、习气所主宰,就是经典里常讲的‘可怜愍者’。真可怜!‘可怜’不是指世间孤苦伶仃的人,是指世间不知道事实真相,起心动念都在造恶业的那些人,真正是可怜者。明白这个道理,真正要回头,从那里回头?就从佛的教诲回头,决定不造口业,认真修持五戒十善。这是佛法修学的最低标准,五戒十善只得人身。来生要得人身,认真的修五戒十善,绝对不嫉妒人,绝不破坏别人的好事。‘好事’是指对社会有意义,对大众有好处的事。不但不破坏,还要尽心尽力帮助,希望它成就,希望它更圆满。我们尽一分心力,就是随喜功德。要孝顺父母,尊师重道,与人往来要有信用,存心要真诚。这就是‘修行’,把以往所有的恶习气修正过来,这个人就得救。
如果这个人回头,而不知道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至少来生可得人身。得人身之后,能不能保证不迷惑?很难。难在那里?第一、自己有恶习气,心里有烦恼。第二、外面有恶友,有恶缘。恶友挑唆你,恶的环境引人起恶念,让人造恶业。人事环境与物质环境都不好,所以要想保住清白,决不是一桩容易的事。
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
愚昧无知者,误认为自己很能干,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贡高我慢,狂妄到了极处。
‘侵’是侵犯。此处讲的‘道’就是诈术,欺骗人,伪善欺诈。现代社会,无论在国内、国外,不难看见这些事、这些人。我们应当回头想想自己,是不是这一类的人。
欲人畏敬。不自惭惧。
此言作威作福者,不自惭惧。‘欲’是希望。希望别人对他恭敬,希望别人怕他,所作所为都在此处下功夫,不知道惭愧。‘惭’是良心的责备;‘愧’是舆论的制裁。自己造作恶业,没有良心的责备,即世人常讲的‘天良丧尽’。这样的人在佛法里称为‘一阐提’。一阐提是梵语,是没有善根之义,佛来也度不了。因为他自以为是,自以为聪明,认为佛也不如他,菩萨更不用说。不接受教化,必堕三途。舆论制裁,他置之不理,根本就无所谓,还是我行我素。这就是‘一阐提’的诠释。
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
这种人无恶不作,在社会上也可能是大富大贵。为什么没有报应,为什么不折损他的寿命?其实是真的折损,他本来可以活到一百岁,现在七十岁死了,已经折损三十年。这种富贵是他前生修积得多,虽然浪费,浪费得很快,因为前世修的福多,前世修善积福;这一生纵然作大恶,尚未享尽,虽经消损,余福尚多。如果前生修积福少,造大恶者,报应立刻就现前,因为福报享尽了。恶报立刻现前。
今世为恶。福德尽灭。
此即现前的果报。虽然过去世积德修福,但是这一生迷惑颠倒作恶太多,他的福德逐渐都消耗尽。看他过去生中积的善德多少,积得多,还要好多年才能消耗得尽;积得少,很快就耗尽。
寿命终尽。诸恶绕归。
福善之报消耗尽时,冤家债主都来了,这个时候,讨命的讨命,讨债的讨债。这种现象,如果稍微留意,不难发现。特别是在医院里,看那些病重垂危的人,听听他的说话,他说看到某某人来了,某某人来了……,所说的皆是已经过世的人。他看到很多鬼魂来了,这些鬼魂是真的还是假的?确是真的。是不是他的亲人?不是的。《地藏经》上说得很清楚,这是冤家债主变成他的家亲眷属来诱惑他。如果现的是本人的面貌,他看到,决不会跟著冤家债主走。所以,这些冤家带上一副假面具来骗他,他很容易就跟他们走了;走了之后,面孔一转变,就跟他讨债,就要报复。家亲眷属不会再见面,经上讲得很清楚,死了以后各奔前程,各人造的业不同,纵然再见面,也不认识。再见面,已经改头换面,怎么会认识,何况还有隔阴之迷。这是冤亲债主来报复,‘诸恶绕归’,后悔莫及。
又其名籍。记在神明。
此二句与前面的意思一样。阿赖耶识里落下恶的种子,天地鬼神没有不知道的。《太上感应篇》讲得很好,‘举头三尺有神明’,不要以为自己起心动念没有人知道,天地鬼神确实都看到。天地鬼神的神通还小,你看《无量寿经》上讲的西方极乐世界,凡是往生的人皆是天眼洞视,天耳彻听。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众生起心动念,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没有一个不看见。你骗谁?骗愚痴的众生可以,骗诸佛菩萨,就大错了!正是自欺欺人。所以,这一部经若真正能体会,真正能明了,则起心动念自然正大光明。我们可以跟西方极乐世界的诸佛菩萨相比,你心清净,我也不输你,这样的人才能往生。如果相差悬殊太大,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古德常说‘喊破喉咙也枉然’。因为心里还有恶念,身口还造恶业,所以念佛不能往生。
殃咎牵引。
‘殃’是灾殃;‘咎’是罪过。自己造作的罪业在引导自己,这就是‘业力’。业力引导趋向恶道。
无从舍离。
六道凡夫是恶业牵引著。念佛的人是愿力在引导著。有愿力,业力一定伏住。不可能业力与愿力同时起来,没有这个道理。比如明与暗,房间里不可能一半明,一半暗。有明就没有暗,有暗就没有明,这是一定的道理。愿力是光明的;业力是黑暗的。所以,佛教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深切的愿力,就可以把业力伏住。愿力起作用,才能往生,否则还是恶业在前引导,就有下列这些果报:
但得前行。入于火镬。
‘火镬’就是油鼎。地狱里的刑具,详见《地藏经》。
身心摧碎。神形苦极。
‘神’是神识。中国俗称为‘灵魂’。‘形’是形状。饿鬼道有饿鬼道的形状;地狱道也有地狱道的形状。虽然是‘化身’,还是有个身形。他的身形是什么样子?我们每天晚上睡觉作梦,梦中的身形就是化身,不是胎生,也不是卵生,是化生。所以,在地狱道的身形,就跟作梦一样。作梦的身在梦中,要是有人打你,有人伤害你,你害怕不害怕,恐怖不恐怖,痛苦不痛苦?同样有感受。此是说作不善业,死堕火镬大地狱中,受报之时,“身心摧碎,神形苦极”。地狱里的身形感受就像梦中一样,因为地狱众生是化身。饿鬼道则胎、卵、湿、化四生都有。
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堕入地狱受极苦果报,此时后悔莫及,所以现前就要觉悟。要是等到果报现前的时候才觉悟,就来不及!如果不得往生,必堕地狱的这一类众生,趁现在果报还没有成熟,此时觉悟回头还来得及。有这么殊胜的因缘,遇到念佛往生的法门,纵然造极恶的罪业,只要一念回头还有救,不回头就没有办法。可贵的是真正的悔过回头。
其五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业。父母教诲。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负恩违义。无有报偿。
第五段经文依前面例子来看,前面讲杀、盗、淫、妄四种恶,第五自然是饮酒恶。这是依五戒的讲法,但是经文很明显的说出‘意三恶’,就是贪、嗔、痴。合起来看,这一品经圆满包括‘五戒十善’,也是《观经》三福里第一福的具体开示。因此我们特别要注意,‘修行’要从那里下手?如果依照本经,真正修行就在此处著手。‘行’是众生的生活行为。行为有了错误,把它修正过来,这是修行。行为的邪正、是非标准在那里?这一品经就是最好的标准。特别是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看到经文字字句句所说的,都是自己的真实弊病;句句开示,都与我们有切身的关系。这一小段是讲业因。“世间人民”,就是指我们眼前这个时代,作恶到了极处。这个现象普遍存在,也许就是我们自己本身。
“徙倚懈怠”。‘徙倚’义为不定。不但心不定,身也不定。心里有忧虑,尤其是生在乱世,无所适从,身心不定。选择一个居住的地方,这里不安全,移民到别的地方去,那个地方是不是安全,全世界到底那个地方是安全的?这句话,今天读起来,格外令人感慨。身心不安,忧虑怀疑,当然就障碍精进。精进的反面是‘懈怠’。有些人很用功,很努力,学的法门很多,依照此经的标准来看,还是算懈怠。因为他功夫不得力,盲修瞎练。这不是精进,是乱进、杂进。一乱一杂,就是懈怠。须知佛所说的无量法门,是度无量不同根性的众生。所以,每个法门都好,门门都第一,门门都殊胜,但是修学的人一定要‘一门深入’。若同时学几个法门,决定有障碍。眼前许多例子可以证明,我们要时刻记在心里。
民国以来,在大陆、在台湾、在南洋,多少人就是依一句佛号成就的,往生预知时至。有站著往生的、坐著往生的、不生病的,这都是最好的证明。一句佛号就能成功,凭《无量寿经》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临命终时,一念十念,皆得往生。临命终时,有两种情况,一是临终的时候才遇到佛法。新加坡有一老居士生病,他一生没有遇到佛法,临终前三天有人劝他念佛号,他居然就肯念。念到第三天,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他往生。三年前,在美国华府我们看到周广大居士临终前三天念佛往生,没想到在新加坡又遇到一位念佛三天往生。一生没有遇到过佛法,于临终前才遇到,证明经典上讲的是真的,不是假的。还有一位老太太,没有生病,预知时至往生的。她是晚年才遇到佛法,难得她肯老实念佛,念了半年之后,她预知时至往生。这都是最近在新加坡的事。我们听到倓虚老法师讲谛闲法师的徒弟,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了三年,站著往生。死了以后还站三天,等他师父替他办后事。这是自古以来没见过的。我们知道有站著往生的,但是往生之后还站了三天,没听说过。这些人表演的是真的,我们看了之后,再要不觉悟,就没法子。
一念十念往生,一种说法是临终十念;另一种说法就是平时早晚十念,即是‘定课’。这是最简单的早晚课,而且也是最得力的早晚课。有人早课做一两个小时,他虽然只是十念,十念的功夫,决不亚于一两个小时。如果十念真诚清净,十念中一个妄念都没有,就很有受用;若念两个钟点,夹杂妄念,反而不如他。虽然十念少,心地清净,一心只记挂西方世界,唯一的愿望就是想见阿弥陀佛。由此可知,念佛法门确实是心法,不是口法。口里念,心里没有佛,还打妄想,还分别执著,这样念佛就不相应。‘心净则国土净’,要以清净心念佛,念到清净心现前,就决定往生。
若于世间一切法有牵挂、有疑虑,心就不清净;于佛法有分别、有执著,心还是不清净。这是真正的障碍。自古以来,弘经的法师,乃至于祖师大德都不例外。如果清净心现前,即教下讲的‘大开圆解’,宗门讲的‘大澈大悟,明心见性’,净宗讲的‘理一心不乱’。到这个境界,所有世出世间一切的分别、执著、疑虑,都没有了。六祖惠能大师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真到这个境界,一切法门就是一个法门。那‘一个’法门?‘任一’而非独一,故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一门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门。若说这‘一门’大概是念佛法门,或是参禅的法门,参禅与念佛就是二,不是一。无量无边法门,随便拈一个法门,就是一切法门,还有什么分别执著。这些念佛往生的,预知时至,不生病的,站著走、坐著走的,到底是什么境界?他们还有没有分别执著?对于一切法还有没有见解?这些都没有了。如果有,就不可能有这些瑞相。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瞧不起这些老公公、老太太,往往他们修持的功夫比我们得力,比我们殊胜。他们契入一心境界,我们入不了这个境界,原因在那里?他什么都不管,都放下,他的心清净。弘法利生的人还不如他们。
弘法利生是什么?天天要读经典,天天要接触大众,天天有许多拉杂问题来问你,要为大众排解,你的心不如老实念佛的人清净。这么说,倒不如把弘法的事放下不做,我们念佛去,好不好?好是好,但是自私自利,对不起佛菩萨,完全为了自己,没有为众生,依旧落在一边,不契中道。老阿公、老阿婆自己念,能成功,他也没度众生,这是‘缘分’。他没有这个缘分,先成就自己。你有缘分,就得照顾别人;不照顾别人,学老阿公、阿婆是自私自利。因此,一切时、一切处,无论从事那一种行业(弘法利生也是一种行业),要两面都顾到。对自己,要保持心地清净;对大众,要慈悲平等,广利众生。这样做就对了,弘法不妨碍自己的清净心。菩萨修行与一般人修行不一样,是在极不清净的境界中,修练自己的清净心。如果心为境转,随波逐流,就错了。
现前这个时代,无论自行化他,这一部《无量寿经》很够用。真正功夫得力,再涉猎其他的经论也不妨碍,对自己有好处,没有害处。如果涉猎得多,自己分别执著,就错了。所以,一定要离开一切分别执著,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才可以涉猎其他法门,那时有利无害。如果还有分别执著,广学多闻恐有害无益。
“不肯作善”,就是‘不务正业’,特别在现前这个时代。现代人很可悲,什么是‘邪’,什么是‘正’,搞不清楚,往往把邪当正,把正法当邪法,这个问题严重。古时对于辨别邪正有一个标准,世法里,‘儒家’是标准,以孔孟的教学,作为我们分辨邪正是非善恶的标准。以后佛法流传到中国,又以‘大乘佛法’作为标准。佛法与儒家的标准恰好是相同的,没有抵触。儒、佛相辅相成,在中国教化将近二千年。过去有这样好的标准,现在儒也不要,佛也不要,标准就没有了。纵然展开佛经,往往还把经典的意思错解。
‘正业’是八正道之一,以儒家解释就是‘五伦十义’。五伦是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说明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在什么身分,应尽什么义务,就是正业。夫子在《论语》里说得好,‘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道生’就是伦常道义。道义建立在日常生活里,‘本立’就是五伦;‘道生’即是十义。在家庭是什么身分,在社会是什么职位,能尽职尽分,就是正业。佛弟子,尤其是出家的佛弟子,正业就是弘护正法。‘弘护’都是双关语,对自己、对别人、对众生,要护持自己,要护持佛法,要护持一切众生。弘法不尽然靠言语,‘言语弘法’只是方法手段的一种,应知三业悉尽弘护之道。
极乐寺往生的修无师,一生没有讲经说法,最后往生示现瑞相,多少人赞叹,多少人感动,多少人从见闻里生起信心,这就是弘法。谛闲老法师那个学生,往生站了三天之后,老和尚才替他办后事。这个人不认识字,也没有讲经说法。他有没有弘法?他的行持就是弘法。他现身说法,这是临终的一招。没走之前,所有一切的行谊都是弘法,作样子给别人看;别人看到他这个样子,照这个样子学习,就行了,不必用口。谛老的弟子往生之后,给我们很大的教训,原来念佛这么容易,‘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他作榜样给我们看。我们能把这一点学会,就比读《大藏经》的效果还殊胜,利益还要大。读《大藏经》未必能往生,你用他这个方法,果真有效。读《大藏经》,也许里面还有很多字不认识,没有那么高的程度。学谛老法师这位学生的样子,不认识字也可以,什么都不会也可以,都能成就,这是‘善’。如果自己还有缘分,还有力量,要帮助别人学佛,这是我们的责任。
现在这个时代,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才真正相信《楞严经》中文殊菩萨所说的‘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许多同修跟我说,经典虽然印得很多,倒不如录音带。看经的人少,听录音带的人多,所以录音带在大陆上流通非常广泛,几乎流通全国。前天晚上我在上海旅馆,差不多是夜晚十点钟,来了五十多个人,还有几个人到十二点钟才离开。他们从那里来的?有从新疆来的,从宁夏、山东、上海来的。过去我在广州讲经的时候,有从东北、云南、湖南、厦门,许多地方来的。这些人都来听经。所以,我们有力量帮助他们,采取的方法是印送经书。在内地印送,节省不少运费。虽然不够精美,但是价格便宜。《无量寿经》要普遍的流通,大陆十二亿人,我们送去的经书太少,差得太远。大陆同胞渴望佛法,我们有力量要帮助他们,这是‘作善’,真正的行善。
“治身修业”,这是连著上一句,不肯‘作善’,不肯‘治身’,不肯‘修业’。‘治身’就是修身。佛门讲‘修行’,是指行为,身体的造作,用什么来对治?用戒律。不肯治身,简单讲,就是不肯守法。持戒就是守法、守规矩。大家都要享受特权,不肯守规矩,这就错了。‘修业’是什么?业有两种,一是学业;一是事业。年轻时在学校读书是学业,要把所学的功课修好。离开学校,踏进社会,无论从事那一种行业,一定要认真,尽心尽力把事业做好。所以,这一句是讲三桩事。我们对这三桩事都不肯认真,佛门弟子,比较好一点,但是有没有尽心尽力的做自行化他的事业。读这些经文,想想自己是不是认真做好这三桩事。
身为子弟的人,若不肯听,不肯接受“父母教诲”。不但违背父母的教训,还要反叛,这就“譬如怨家”。佛在经论中讲得很清楚,父子有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现前社会里报恩的子女少,为什么少?想想我们这一生曾经对几个人真正施恩惠。若不种因,那来的果报,常常布施恩惠于人,报恩的子孙就多。对人没有恩惠可言,念念都是自私自利,那来报恩的,都是来报怨的,来讨债的。费了多少心血培养他,期望他,到最后令你失望,亦即“负恩违义,无有报偿”。
前面这一句“违戾反逆,譬如怨家”,是过去的因果,报怨的、讨债的儿女来了。后面这两句“负恩违义,无有报偿”,是现在又造恶业,来生的果报就更差。来生不如今生,因果循环。佛教导我们,就在这些地方修正我们错误的思想,修正我们错误的观念。要晓得,父母养育我们,费了不少苦心,费了不少精神。过去生是过去生,这一生真正是有恩德。能想到这一生的恩德,应该要照顾父母,孝顺父母,这样才对。如果把这一桩事忘了,将来自己的子孙多半是报怨的、是来讨债的。想起这些事就觉得可怕,就感到恐怖。要想不再受恶报,唯一的方法就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须从这里修起。
说到父母的教诲,古代的父母对于儿女的期望与现代人不同。古人期望儿女有德行、有学问,能为社会造福,光耀门楣。纵然为官,作父母的仍是千叮咛、万叮咛,要廉洁不要贪财,要公正不要冤枉人,真是积德。现在有少数作父母的人不是这样的想法,教导儿女赚钱第一,利己损人不要紧。这种教诲那能接受?所以要知道父母的教诲是善,还是不善。善的应当接受,不善的也不要得罪父母,阳奉阴违就可以。表面上顺从,实际上决定不做,这样就好。所以,菩萨决定是有智慧。
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六亲眷属。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意念身口。曾无一善。
‘贪’的行为,现代社会普遍存在。不论在中国、外国,只有程度上的差别。不但是一般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甚至佛门的出家人也有。佛弟子不能不知道;不知道是愚痴。心里一定要明白,才晓得应该怎样做,才不违背佛的教诲。“放恣”就是放逸。“游散”,‘散’是散慢,精神意志不能集中。六度中的‘禅定’度散乱。放恣、游散,心定即无此病。三学的中心就是定。若有放恣、游散,念佛不但不能得‘一心’,‘功夫成片’也得不到。这是障碍,也就是业障。‘放恣’、‘游散’也是世人讲的好吃懒做。
“耽酒,嗜美”,‘美’是美食,不指别的,这是饮食上的贪图。放恣、游散是生活上贪图享受。“鲁扈,抵突”。‘鲁’是鲁莽;‘扈’是跋扈;‘抵突’就是不能随顺。普贤菩萨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种人决定做不到;稍微不合自己意思的,就生嗔恚心,对人、对事就有冲突。“不识人情”。‘识’是认识。这句话是指学问,不识人情就是没有学问。学问是通达人情世故,包括道德、风俗习惯、典章制度。他不了解,当然就不愿意遵守,认为这些是约束人的,带给人很多不方便。为所欲为,这还得了!
“无义无礼”。‘无礼’是不守法;‘无义’是不讲道理。不讲理,不守法,而且“不可谏晓”,就是不听劝告。这样的人,佛都没法子教。佛经里称为‘一阐提’,没有善根。这些人在现前社会确实存在,仔细观察,随时随处都见得到。可是我们真正念佛人遇到这些事,要常常反省自己有没有犯过。社会是一面镜子,有善有恶。见到善,想想自己有没有?若没有,赶快向他学习。见到恶,想想自己有没有?如果有,立刻改过自新。所以,这个大社会的善人、恶人,对修行人而言,都是善知识,都是善友,儒家也这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就是一个恶人,一个善人,一个自己。善人、恶人都是老师,我们在他身上都能学到很多教训。
“六亲眷属,资用有无,不能忧念”,这是说他自私自利,不顾家人。家人今天有没有饭吃,有没有衣服穿,他都不忧虑。“不惟父母之恩”。‘惟’是思惟。他从来没有想到父母对他有恩德。“不存师友之义”。‘存’是存念、存心。心里也没有师友之道义,确实是经上讲的‘一阐提’。“意念身口”,身口意三业“曾无一善”。这样的人,如果临终遇不到善知识劝他念佛往生,必定堕地狱。
我们今天学佛,不仅是自己成就,还要劝化众生。劝化众生单靠口说是不够的,要认真去做。我们认真做,对自己来讲,是本分,应该的;对社会而言,是为别人作好样子。对父母要孝顺,要劝告父母念佛求生净土,要帮助他们,把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告诉父母,把许多往生的例子告诉父母。父母年纪都大了,跟年轻人的想法不一样,他会想:我将来死了怎么办?年轻人没想到这个问题。大概七十岁以后,这个问题是老人心中最重要的一桩大事。他们常常想:我年老了,要怎样走法;走了以后到那里去?这是他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尤其年老体力衰,体弱多病,种种不方便。你可以劝他,念佛的人身体健康不生病。这是他最爱听的,最喜欢听到的。老年人第一福报就是健康;财富没有用处,有财富不健康,仍是苦不堪言。如何得到健康的身体?念佛,心清净,身就清净,就能得到健康长寿。什么都放下,什么都不想,跟他讲讲现代国内外这些念佛往生的故事;不必听讲经,他不耐烦。讲这些故事给他听,他能明白,接受了,也照这样学,就成功了。这是真正报父母之恩。
对老师,要跟对父母一样,念念不忘教诲之恩,做给社会大众看。这是给在学校教书的老师莫大的鼓励—学生不忘本,学生还常常念著老师。这就是教育。特别是曾经教导过我的老师,像我这个年龄,好多老师都过世了。周邦道老居士是我过去的校长,他写的几个字,我把它放大,作了一副对联。现在大陆还有一位老师,八十多岁,是我初中的级任老师(现在称导师)。这位老师最接近我们,因为我们的生活行为他都管教。我知道了他的住所,前年到南京特别去看他。他在医院里,眼睛有白内障,动手术。我看到他,他看不到我,刚动手术,两眼都蒙著。我不能忘记老师,我们虽然在国外,不能常常去看他,逢年过节,我们也要送点小礼物,送点供养,否则我们佛法就白学了。所以,父母之恩、老师之德,须念念不忘。
我从美国回来之后跟大家讲《地藏经》,提醒同学们,特别强调‘孝敬’。整个佛法的教育,无非‘孝敬’二字的发扬光大,达到究竟圆满而已。所以,佛教始从‘孝亲’做起,到最后圆满还是‘孝亲’。前面讲的是贪之恶,正是中国人所讲的‘利令智昏’,只求满足个人的利益欲望,智慧丧失殆尽。
不信诸佛经法。不信生死善恶。
这两句就是一小段,说的是‘愚痴’。世出世间最圆满的教育,就是佛陀教育。他不相信,不能接受,是真正的愚痴。“不信生死善恶”就是不信因果轮回的事实。六道十界是世间事实真相,谁都无法逃避。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最有效果的方法,最圆满究竟的方法,就是教人念佛求生净土。因为这个方法,只怕不相信,不接受;如果相信,接受,决定生效,决定成功。其他法门,虽然理论方法非常圆满,但修学起来,不一定这一生能成功,不能保证。念佛往生是可以保证的。“不信诸佛经法”特别是指这部经,不相信这部经所讲的理论方法,实在太可惜!你要是真正能相信,依教奉行,就恭喜你,这一生永脱轮回,作佛、作菩萨,身分换了,不是凡夫。这是值得庆幸的一桩大事。
要知道生死轮回是极恐怖的事,确实有因果报应,确实有六道轮回,确实有地狱、饿鬼。千真万确的事实,非常可怕!我们想想自己这一生所想的、所做的,在六道里与那一道相应?这件事不要问别人,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善导大师在《观经》里讲,‘我们都是作恶的众生,如果不能往生,是决定堕三途’。我们实在是属于这一类人,一点都不假。不要说大善,小善我们都没做到。小善之人是独善其身,自己不造罪业。一般讲,戒律谨严是小善的众生;大善的众生,念念利益一切众生。虽是众生,不是菩萨,可是他慈悲心大,会替别人著想,不专为自己。大善、小善众生不往生的话,来生依旧在六道。求生净土,对我们来讲,比大善、小善更迫切需要,因为他不往生还没关系,来生还在人天道;我们不往生,就堕地狱、饿鬼道。所以,我们念佛要比他更认真。
诸位同修看看《观经》三辈九品,就知道非念佛不可,非往生不可。去得成,去不成?决定去得成。如果去不成,佛就打妄语。佛那有妄语,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修行,那有不成功的。古德说‘万修万人去’,永明延寿、善导大师都是这样说的,决定不假。所以,自己对念佛法门要充满信心,丝毫怀疑都没有,决定往生。经典这些教训,我们读了之后要常常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而今而后,晓得在这一生中应该做些什么事;我们这一生的生活就有意义,就非常充实,不会感觉空虚。
我们见到社会上有一些年老退休的人,生活很无聊。有工作的时候,生活觉得满充实,还有点意义;一旦没有工作,就有失落感,产生不好的念头。什么念头?‘坐吃等死’。这多消极,多悲观!每日在想‘坐吃等死’,就死得很快。因为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一切法从心想生’。他没有工作,想著等死,天天想死,死就很快来临。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心态,影响生理的健康。学佛的人知道,从今以后,纵然退休,生活会更美满,更充实。因为从前有工作的时候很夹杂;如今世间事务离开了,功行成熟,不夹杂、不间断,完全做自己心里想做的事。在社会上,有许多事不想做也不行,不是自己心里愿意做的,所以做得不开心。退休之后,所做的工作是心里乐意做的,期望做的,这样生活就很美满、很充实。所以,这两个‘不信’,一是不信圣人的教诲;一是不信因果轮回。这是‘愚痴’,是极重的障碍。
欲害真人。斗乱僧众。愚痴蒙昧。自为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希望长生。
这一节经文,李老师说是‘魔眷属’。其人内怀三毒邪见,外遇恶友为缘,广造诸恶,可怜可悯。他们不知道事实真相,不知道邪正是非,不知道利害得失,便胡作妄为。这是贪毒。‘贪’是永无止境,永无厌足。永远不能满足自己物质、精神生活的贪求,于是嗔恚心就从这里生起。我们看到今天世界上许多地方,社会动荡不安,就是这个现象。
佛在此举末世僧团为例,教诫众生。“欲害真人,斗乱僧众”。他们自己不能依教修行,也看不顺眼真正修行、修善的人,因为与他所想的、所说的、所做的恰恰相反。如果这位善人再得到社会大众的赞叹,他心里就更难过,嫉妒、怨恨都生起来,就起恶念要害人,要破坏僧众。‘僧众’,狭义的是佛门的六和僧团,广义就是社会一切善良的团体。恶人是容纳不下他们的。所以,此处也有两重双关的意思。佛家讲的‘僧众’、‘僧团’,不限于出家人;任何团体只要遵修六和敬,皆称‘僧团’。因为‘僧’是梵语‘僧伽’翻译过来的,它的本义是‘和合众’。和合众不一定指出家人,出家人当然要和合;不出家,世间一般团体要是和合,也是和合众,所以这个意思非常广泛。一家人,妻子儿女、父母兄弟姊妹真正团结和睦,这个家庭就是和合众。社会上的公司行号,从老板到员工,一心一德,相敬相爱,互助合作,也是和合众。大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皆是和合团体。这些为非作歹的人破坏僧团,破坏团体,不愿意受团体的约束,甚至于享受特权,这都是破坏团体,破坏公共秩序的恶行。这一句经文可以用这句话来解释:破坏公共秩序,破坏社会贤能的不良分子。
“愚痴蒙昧,自为智慧”。这些不良之人,为什么造这样的罪业?这个罪业造得大,不是小罪,这是决定堕地狱之罪。害一个人罪小。一个善人影响一方,所谓‘人天眼目’。你害他一个人,不是只跟这一个人结怨,而是令这一个地方的人民得不到善良的教化,这个罪业就重!你破坏公共秩序,使许多人身心不能安宁,这个罪也重。所以,一个头脑清楚的人决定不敢做这件事。佛常常教诫我们,对于任何一个众生都不敢存伤害之心,何况那么多的众生,怎么敢造这种罪业。这正是佛家常讲的‘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见到果报现前的时候才害怕;此时害怕也无法避免恶报。造了因,必定受果报。菩萨知道,因必定有后果,所以起心动念都小心谨慎,不伤害人,更不会伤害团体,所得的果报清净、圆满。因此,万万不可以为这样做是自己有智慧,还以为自己做得很对,别人不敢做,自己敢做。那就错了,此乃是非黑白颠倒,愚痴暗昧,可怜愍者。
“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这是很深的学问,一切众生,生从那里来,死往那里去。世间许多宗教家、哲学家、科学家都还在探索、追究。就近而论,父母所生,生死事大,死了以后又归六道轮回。能想到这些问题,自然起心动念就会收敛,就会约束自己。了解今世、来生距离很近,才会产生高度的警觉,自然会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因为知道有来生来世,这是一个觉悟的人。迷人不知事实真相,不识生死事大。“不仁不顺”。‘仁’是仁慈;‘不仁’是没有仁慈之心。‘不顺’是不顺人情,不顺法度;而且还有妄念,“希望长生”。能得到吗?决定得不到。‘长生’是积善的果报,不是作恶所能得到。一个人作恶而长寿,乃是前生积了大善,虽然作恶,折福未尽,尚有余寿。决不是作恶的人都长寿,作善的人都短命。世间很多人有这种错误的见解,这是不顺理的。
慈心教诲。而不肯信。苦口与语。无益其人。心中闭塞。意不开解。
这一段说明‘贪、嗔、痴’三毒决定连带生起,不会单一存在,有一就有三。“慈心教诲”。世间如果不是对你非常关心之人,决定不会说你的过失。说过失往往会得罪人,谁愿意干这种傻事。最关心自己的人是父母师长,他们苦心的劝告,作恶之人听了也不相信。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无论中国、外国常常见到。因此,能体会佛说这部经的宗旨,特别是这一品说的,几乎全是现前社会的状况。三十五品所讲的‘浊世恶苦’,在古代这种现象稀少,没有现在这样普遍。
“苦口与语”是讲诚实话。包括一般知心的朋友、真正的好朋友,都有劝善规过的责任。不是亲朋好友,不会这么关心,可是说了对他也没有益,因为他不能接受。为什么不能接受?在佛法讲,是‘业障’太重,“心中闭塞,意不开解”,所以听不懂,不了解劝告的真实义。‘心中闭塞’是什么东西塞住?第一、错误的知见;第二、贪嗔烦恼;第三、外在诱惑,这三样把人的心智闭塞住。以上这一大段从‘世间人民,徙倚懈怠’,一直到此处皆是讲造因。造作业因,后来当然有果报。‘因缘果报’是世出世间的真理定律,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否定,也没有办法改变;纵然是诸佛如来,也没有办法改变因果。这是事实,所以菩萨‘畏因’。菩萨是个觉悟的人,起心动念小心谨慎,因为知道造作恶业必定有恶报。如果不想受恶报,就不要造恶因。此义精深,不可不知。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临命终时,地狱相现前,这时害怕、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这是第五段,十恶业都在这段经文里。恶业从什么地方造?不外乎‘身、语、意’,且以意业为主。‘意’是起心动念。一个人不起心动念,身口就不会造业。身口所造的,依佛法讲是‘无记业’。业为什么变成善恶,就在起心动念。一念善,造的就是善业;一念恶,造的就是恶业。由此可知,主要的是心念。我们生在这个社会,想不造恶业,不容易,太难了。难在那里?就是我们眼所见的、耳所听的、身所接触的,都是恶缘。现在的社会与生活环境,有意无意中都造恶业,这是我们要警惕、要觉悟的,‘不生西方,必堕地狱’。善导大师在《观经》的注解里讲的话一点都不错,‘念佛求生净土,是我们唯一的生路’。
不豫修善。临时乃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
‘豫’是预先。我们现在很幸运闻到佛法,闻到之后,道理听清楚,方法听明白,从现在起就要认真修学。什么是‘善’?‘念佛第一善’,莫夹杂,莫间断,即此一生往生不退成佛,故知念佛第一善。学佛的同修都知道,自己的业障很重,念念想要忏除业障。诵经、拜佛、拜忏,目的都是忏除业障。业障果然忏除了吗?不见得。不但业障没忏除,业障每天还在增加,还在增长。所以,我常常提醒同修,一定要认识什么是‘业障’。业障从那里生的,从那里来的?佛在《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本来成佛,我们现在怎么会变成这样,沦落到这种状况?佛说,‘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句话就把‘业障’的根源找出来了。‘业’是造作;‘障’是障碍。障碍自己心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妄想’发展就变成‘所知障’,变成知见,即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想法、看法都错。‘执著’发展就变成‘烦恼障’,贪、嗔、痴、慢、疑,就变成这些毒素。业障消除的现象,就是心清净。烦恼没有了,妄想没有了,业障就消除。
同修们自己想想,什么样的修行方法能教我们心地清净。妄想少、烦恼少,就是业障消除。诸佛如来、祖师大德教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所有经论、法门消不了的业障,念佛能消。果然相信,我们的精神意志集中在一句佛号上,这句佛号念念相续,既没有烦恼,也没有知见,确实一句佛号把妄想执著都打掉。这是消业障不可思议的法门。此处的修善,就是‘念佛’,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就决定成就。没有机会帮助别人,不是坏事,不要找事。在佛门的确如此,随缘而不攀缘。有机会就随缘帮助众生,随缘也要尽心尽力,事情才做得圆满;没有机会就自己老实念佛。真正老实念佛,就会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预知时至,临终没有痛苦。过去、现在,中国、外国,这些年来我们看到的,都不是假的。这些往生的人只凭一句佛号,临终能这样潇洒,舍离六道轮回。业障要是不消,怎么去得了。
由此可知,消业障靠一句佛号,往生不退成佛也是这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这些老实人,一句佛号就成就,往往比那些通宗通教、大开圆解的,临命终时还要示现一点病苦的善知识,看来总不如老实念佛的人那么自在。这些祖师大德弘法利生,这么大功德,难道是比不上老太婆吗?真的比不上。在教化众生方面,老太太不如法师;在消除业障方面,法师比不上老太太。因为老太太一天到晚除了念阿弥陀佛,心里一个妄念都没有,业障都消除了。法师讲经说法,脑子里还有知见,还有胡思乱想,还要应付广大群众,所以他的清净心实在比不上老太太。道理在此。
这两条路,愿意走那一条都行,由自己选择。凭什么选择?凭因缘选择。这是正确的。如果不顾因缘,只图自己赶快走,走得潇洒,这是自私自利,与阿弥陀佛广度大愿不相应。古人讲,有缘就广度众生,无缘就独善其身。儒家也是这么说,有机会兼善天下,帮助别人,自己、他人都得利益;没有这个机缘,就专门度自己,这最重要。自古以来,往往在家人的成就比出家人殊胜,原因何在?在家单纯。单纯到什么程度?简单的说,接触面小,知道的事情少,接触的人少;因此他烦恼少、是非少,容易成就。出家人层面大,接触面大,知道的事情多,是非也多。譬如,我们不看电视,也不看报纸,还是有很多事情都知道。怎么知道?这个人来说,那个人来说,也不能不听。来说的人太多了,好心专程来看你,你也不能不许他说。知道的事情多,烦恼就多;认识的人多,是非就多。现在出家修行环境不如在家众。
古代的道场大多建在深山里。现在我们到大陆观光,交通便利,汽车可以开到寺门口,从前都要走路。到寺院里烧香拜佛要走三、四天,远道的要走十天半个月。我是安徽人,从我们家乡步行到九华山要走一个星期。我家住在江北,朝九华拜地藏菩萨,已成民间重要的活动,但是往返需要许多时日。所以,到寺院烧香拜佛,一年至多不过一、两次而已,不会常常去。因此,寺院非常清净,没有人来,只有在法会期间才有各方人来,这样修行比在家容易。现在寺院的游客,一天到晚川流不息,出家修行反而不如在家人了。
今天有两位居士发心想出家。我问他,为什么要出家,出家不容易。若为了修行而出家,则在家比出家好。甚至想为弘法而出家,现代以居士身分弘法,也不比出家人差。现在出家的道场难求,一个清净、真正修行的道场,不容易遇到。今天的道场都要靠法会,靠信徒供养,这就很苦。中国古代的道场皆有寺产、有山、有田地,租给农夫耕种,每年收租,以租金作道粮。因此,出家人生活不依赖信徒,不需要作佛事,也不要作法会,那就好修行。现在时代改变了,已经没有这个环境,没有这个条件。所以,一定要把事实真相认清楚,特别是念佛法门,是佛为在家同修们说的。
此经开端,我们看到‘贤护等十六正士’,这十六位大德都是在家的等觉菩萨。由此可知,这个法门殊胜无比。一念回心,即是至善;一念回心,就是念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念佛的秘诀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有人问我:‘六根怎样都摄?’你的心里只有一个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外,什么都没有,即六根都摄。一句阿弥陀佛就已经‘都摄六根’。不要再问,不要再打妄想;一打妄想,则一根也没摄。老实念佛,一个妄念也没有,六根就都摄,此念就是‘净念’。‘相继’是净念不中断。谛闲法师说得好,‘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大家有工作,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不要念佛,把佛号放下;工作做完了,佛号立刻提起来。如是佛念好了,工作也做好了,这就是修善。‘净念相继’是正修,专修西方净土法门。
‘三福’是教我们在没有到西方世界之前,我们这个身体还在世间,既然在世间,就不能离开社会,不能脱离人群,佛弟子要用什么样的态度对人、对事、对物。我们从这部经典里学会,念这句阿弥陀佛是修行。处世、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是修净业,这样净业才能圆满成就。所以,回头要快,要知道怎么修善。什么是善,要辨别得清清楚楚。造作恶业的,普通人有,学佛的人也有。有些学佛的人盲修瞎练,特别在近代,无论中国、外国,妖魔鬼怪很多,到处都听说有神通的,有再来的……,这些人都自以为是,不能信受正法;等到临命终时,地狱相现前,那时后悔已经来不及。
这一段是讲果报。末后一段,佛真正是苦口婆心教诫世人。这些年来,我从此经稍能体会。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
天地之间就是世间。“五道”即是六道,指天道、人道、畜生、饿鬼、地狱,通常将阿修罗省略。佛在《楞严经》上告诉我们,天上有阿修罗,人间有阿修罗,畜生有阿修罗,饿鬼道也有,只有地狱没有。阿修罗在那一道就算那一道,所以五道就很圆满。通常经上讲‘六道’,是单独把天阿修罗算一道。人阿修罗归人道,畜生阿修罗归畜生,饿鬼阿修罗归饿鬼,这样就变成六道。讲五道、五趣,就把天阿修罗归入天道。所以,五道与六道意思完全相同。
‘分明’就是清清楚楚。五道是怎么来的,我们不能不知道。佛在大乘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五道是从心想生的。五道之外还有声闻、缘觉、菩萨、佛,我们称法界,加上天阿修罗,就是十法界。十法界也是从心想生,只要你动念,有想,就落在十法界。必须到心想都无,才能超越十法界,而入一真法界。换句话说,只要有念、有想,都不出十法界。
十法界的因行,简单的说,佛心平等。对人、对事、对物,对一切平等,完全没有分别执著,这是‘佛’。一有分别执著,就不是佛。‘菩萨’是六度心,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菩萨自利利他,能舍己为人。‘缘觉’心是十二因缘。‘声闻’心是四谛,苦、集、灭、道。他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以上是三界之外的圣人。再下来就是三界内的五道。‘天人’的心是十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慈悲喜舍修十善业,生天之业因。‘人道’是修五戒十善,得人身。‘畜生’心愚痴,是非善恶颠倒。‘饿鬼’心是贪欲。‘地狱’心是嗔恚。饿鬼、地狱都有很重的嫉妒。知道十界五道业因,想想自己,从早到晚,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我们起心动念是什么心;我们对人、对事、对物是什么心态。自己冷静想一想,就晓得将来会生到那一道。此即“五道分明”。
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六道之中,佛讲的事实真相是自作自受,没有人能代替的,也没有人有能力赦免的。在理上决定是自作自受,因此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谨慎。造恶因,必定有恶报;造善因,一定有善果,果报分明。“祸福相承”。中国人造字,祸、福这两个字的样子差不多,意义是邪正、是非、善恶很不容易分辨。祸、福就在一念用心。一念善,就是福报;一念恶,就是灾祸。福里有祸害,享福的时候忘了造福,而容易造罪业;福享尽,灾祸就现前。在受苦受难的时候,祸害现前,往往在此时生起忏悔之心,能生一念善念;等到恶报受完,这一念善报就现前。由此可知,‘祸福相承’即是善、恶念头的转变,祸、福果报的转换。
“身自当之,无谁代者”。世间有一些孝子孝女,不晓得父母过世有没有往生净土,著急得不得了。急有什么用?你著急,他就能往生吗?那有这种道理。能不能往生,佛也帮不上忙,我们凡夫怎能帮上忙。真正能帮上忙,就要像地藏菩萨一样。《地藏经》上,婆罗门女、光目女是个好榜样。我们能学他,做到那种功夫境界,对亡人能帮多大的忙?也只帮他往生忉利天;夜摩天以上,就帮不上忙。因为夜摩天以上要靠自己修行的功夫,不是单靠修福德能帮的。我们自己修行真实的福德,帮父母祖先的亡灵,只能帮他生忉利天。生到忉利天,自然不是究竟,将来还是免不了轮回。要想究竟帮他忙,唯一的办法是自己往生净土。家亲眷属若生到忉利天,天人寿命很长,你可化身到天上去跟他讲经说法,劝他念佛往生,这才是真的帮助他们。这是真实的功德利益。
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
‘善人’是真正觉悟的人,身口意皆善,所以他的心行善。“从乐入乐”是说在十法界节节提升。佛法教学目标确实在此,教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一定是一天比一天快乐,一天比一天自在。这是我们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明’是开智慧。智慧天天增长,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因果报应的事实,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了,所以他快乐。这是说学佛的好处,学佛的利益。反过来,不学佛,违背佛菩萨教诫的:
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果报恰恰相反,三业不善,自作聪明,所以他前途愈来愈艰难,在十法界中节节下坠,愈来愈苦,心智愈来愈糊涂,愈来愈颠倒。这些事,我们冷静的观察,不难理解,就摆在我们眼前。特别是上了年岁的人,有多少人神智非常清楚,不迷惑,不颠倒的。读这段经文可以对照一下,就能理解。因此,我们少壮的时候,确实三业要清净。若不清净,到年岁大的时候,就难免“从苦入苦,从冥入冥”。那个时候,后悔就来不及。
谁能知者。独佛知耳。
这些事实真相,什么人最明了?佛知道,佛最清楚,佛最明了。这两句是前面‘五浊恶世’的总结。所以,佛讲得这么清楚、明白,这不是他的理想,不是他的假设,皆是事实真相。正因为佛见到,所以佛不忍心看大家在这里迷惑,造业,受苦。他以大慈悲心怜悯众生,为了帮助我们脱离苦海,才不辞辛劳来教导我们。
教语开示。信行者少。
佛真的是苦口婆心教导我们。‘开’是开启我们的智慧;‘示’是指示事实的真相。可是相信的人少,不相信的人多。相信的人少到什么程度,一般同修们很少知道。不要看台湾佛教这么兴盛,信佛的人这么多,还是“信行者少”。因为迷信的人多,真正晓得佛法真相的人不多,把佛菩萨当神明看待的人很多。问他为什么学佛?求升官、求发财、求长寿,烧香拜佛求的是这些。这些人是占学佛人的大多数,几个人明白经典的道理!诵经的人多,告诉他这部经有什么好处,他就念,以为自己能得到些什么。明白教义,依照经典教训去做的人很少,几番淘汰下来,剩下没几个人,可以数得出。‘信行’著重在实行。‘行’是造作。相信佛的教诲,依照佛的教训去做,方是信行者。不明教理,不肯依教修行,还希求长生,希求福报,这是迷信,这些希望往往是落空的。
生死不休。恶道不绝。
这两句经文正是照应前面两句。如果大家都相信佛,都依照佛的话去做,一个个都了生死出三界,都成佛、成菩萨。正因为许多人不相信,不肯照做,还是照样轮回。既然不能超越六道,恶道地狱决定有分。特别是在这个时代,外在的环境实在非常不好,物质环境的污染,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读历史,中国、外国什么时候听说过环保?没听说过,到最近这几年才有,才知道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可是再仔细想想,现在这个社会对我们精神的染污、思想的染污、见解的染污,比物质环境的染污还要严重。现在大家还没有想到怎样保护心地的污染。保护外在物质环境是知道,想到了,心地的污染还没有注意到,这怎么得了。环保能不能做好?决定做不好。虽然大家都在做,到最后还是无济于事。原因何在?
佛说得好,‘依报随著正报转’,环境是从人心转变的。若此世间人人心地善良,皆知断恶修善,外面环境自然就起变化,风调雨顺,四季丰收;人心不善,整个大环境也就失调。环境与人心息息相关,这个事实、这个道理,世间人还不懂。世间人总是把精神与物质当两桩事。说是一桩事的,只有大乘佛法,奈何世人不信,不能接受,因此才“恶道不绝”。
如是世人。难可具尽。
我们现在看恶道不但不绝,而且愈来愈增长,也就是作恶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其业因果报循环辗转,言说不尽。
故有自然三涂。无量苦恼。辗转其中。
‘三途’不是人造的,不是鬼神造的,也不是佛菩萨建立的。不但三途与诸佛菩萨、上帝鬼神毫无关系。三善道,乃至四圣法界纯是自然的。自然三途、自然六道、自然十法界,是从人心想变现的。大家不知道事实真相,胡作妄为,才产生无量的苦恼。佛为我们说法四十九年,后人整理成一部《大藏经》。这部《大藏经》也就是佛为一切众生,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人生’就是我们自己。佛一生就是讲我们自己,与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而已。这才知道佛法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不知道自己,不晓得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必定胡作妄为,造作无量的罪业。由于我们的想法、看法、作法都错误,才变现六道;变现三恶道就更错了;再变现地狱,就大错特错。几时能回头?这就是“无量苦恼,辗转其中”。
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这是佛看到的真相,佛看到的事实。实在讲,就是自己本人,每天依旧迷惑造业,现在还像个人样子,再过几年就不是这个样子。时间过得很快,世间没有一样是自己的。我的感触比你们深,原因就是这十几年常常旅行,所以人家问我住那里?我说,我没地方住。虽然有这个道场,也跟旅馆一样,住几天就走了,没有一样是自己的。住一般旅馆,有一些书籍资料不让我们存放;这个旅馆比较长期一点,有些经书可以放在此地,就这么一点差别而已,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两样。所以,对于佛法所讲的,比较有深刻的体会。人生确实是‘过客’,这个世间是个旅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是讲真话,人在这个世间只是暂时有使用权,决定没有所有权。政府给你发的所有权状是假的,是骗你的。死了带不去,那有所有权?既然有使用权,明白在这段时间可以使用,就尽量利用它。利用它多作善事,多多便利于众生,这就有智慧。如果利用它供给自己享受,不顾别人,则福报享尽,就没有了。
眼前所拥有的,这是福报;如何运用,则是智慧。有智慧的人,以财富而论,他能把财富的作用发挥到无量无边;他的财富能达尽未来际,生生世世永远享受不尽。不会用的,虽有无量的财富,在这一生短短几十年就用得干干净净,来生堕三恶道变畜生、变饿鬼、堕地狱,“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这是愚痴作恶的结果。所以,真正觉悟的人起心动念,不要说是身外之物肯用来帮助一切众生,就连身体,身语意三业,无一不是为一切众生服务,做利益众生的事业。能这样发心去做,纵然不能往生,来世也得人天大福报。这是修善之人,善有善果。
如是五恶五痛五烧。
前面所讲的“五恶”是因。“五痛”是指现世的苦报。“五烧”指来世三途的恶报。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
这是比喻恶因、恶报就像大火一样。自己玩火还烧自身,没有烧到别人。所以,学佛的同修不能不认真读《了凡四训》、读《感应篇》。要认真读,要熟读,才真正知道因果报应的可怕;才晓得在这个世间应该怎样待人接物,知道怎样断恶,怎样修善。末后这段,是佛教导我们如何离苦得乐的方法。
若能自于其中一心制意。
这一段经文非常重要,无论在家、出家,还有远道来的,想跟我学佛;我就告诉他,此处有实际上的困难。你问我答不答应?我答应,这个道场答不答应?这里的住众答不答应?我一个人不能作主。这个道场有几十个人,要想进门,这几十个人,你能跟他们相处吗?人与人相处不容易,愈是大道场,愈不容易相处;尤其今天的道场龙蛇混杂,没有正知见,没有道心,很难长住。难住还是小事,怕的是起了反效果,离开这个道场之后,随意批评,造作口业,再破和合僧,毁谤三宝,就不值得,不如不到这儿来。因为佛的法门无量无边,自古以来,祖师大德摄受众生的方式也无量无边,虽然不能尽如人意,但能念佛往生即好。
我在新加坡听说,中国五台山有一个道场,持戒精严,非常难得,且都是修苦行的。今天肯修苦行、仰慕苦行的人,皆可以到那里去,修学应能得益。怕吃苦的,自然不愿上五台山。今天这个世间真正愿意吃苦的人是少数;喜欢享受的占多数。他们度那一方人,度那一类众生。佛陀在世的时候,就有很明显的例子,大迦叶尊者就是修苦行的,他的家族好,是富有的家庭出身,而示现修苦行,他度欢喜修苦行的一类众生。《华严经》上,善财童子出生的时候,家里的花园都长金树、银树,七宝悉皆出现,表示他是度喜欢享乐的一类众生。众生根性不同,决定不能说,修苦行错误,贪图享受错误。都没有错,众生根性不同,所以接引众生的方法就不一样,只有真正通达明了的人,才具足善巧方便。若还有赞、有诽谤,就错了。因为他有分别执著,不知道法门随众生根性设施不同。
这个道场、这种教学修行的方式,你看得惯看不惯?必须是你很喜欢,真是志同道合才行,不可以冒然从事,否则得不到利益,反受其害。这是在家出家同修都应该晓得的。佛门广大,普度一切众生。‘普度’就要以无量的法门,无量的善巧方便,决不是一个方法。即使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其中也有无量的方便。诸位明白了,就会对一切法门都加赞叹。像《华严经》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所修的法门都不一样,但是彼此都尊敬,互相赞叹,知道此是摄受一类众生的方便,能让这类众生成无上道,正是‘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若能自于其中一心制意”。‘一心’是关键的字眼。‘制’是控制;‘意’就是念头。就是儒家讲的‘克己’,能克服自己的欲望,克服自己的妄念,这是功夫,这是真正修行。
端身正念。
‘端身’是守规矩、守法,也是三福里‘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正念’是思想、见解纯正,不会被世间邪知见所诱惑,所动摇。就本宗来说,正念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无论在什么环境里,无论跟什么人相处,都没关系,心里这句佛号绝不中断。
言行相副。所作至诚。
言如其行,行如其言,说到做到。对人、对事、对物都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
独作诸善。不为众恶。
纵然一切人都造恶,我修我的善,也不妨碍别人。大家作恶,也不要去劝他。菩萨说法要‘观机’,他听劝就劝他,不听劝就不要劝他;劝他会生反效果,使他罪上加罪。他来讽刺你,诽谤你,侮辱你,岂不是罪上加罪;不如不理会他,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大家都好。这样彼此相安无事,才能真正和谐。所以,菩萨六度里,‘忍辱波罗蜜’很重要。《金刚经》上讲六度,特别强调‘布施、忍辱’。忍,第一是认识环境,不论顺境、逆境都要忍,善人、恶人还是要忍。我们修行成败的关键就在‘忍’字。见到人作恶,我们要劝告他;看他绝对不接受,就不要劝,看著他做,也看著他受报。什么时候他肯回头,能接受的时候,就帮助他;不能接受时,诸佛菩萨都在那里看著,我们如何能帮他。为什么没有耐心!在此状况下,要知道“独作诸善”。
别人妨碍我们修善,我们在他面前不能表示修善;他总不能天天跟著我。别人讨厌念佛,他在的时候我不念,不在的时候我念;或者他在的时候我用心念,口里不出声。许多家庭里,一个人学佛,家人不学佛,听到念佛就讨厌。他来问我怎么办?家人在的时候,我心念口不念;家人不在的时候,我大声念、小声念,都没关系。总而言之,学佛第一件事是不要惹人生烦恼,要保持一家和睦。若想家和,想家人也来学佛,要懂这个道理。如果我们在饮食或者行为、思想上,学佛与不学佛似有很大的差异,此时你又要批评人,天天跟家人吵吵闹闹;邻居见到难免错觉,互相警惕万万不能学佛,看学佛,搞得一家老少不宁。须知这是自己做错,不要以为你是对的,你把佛法的形象破坏,令一切众生看到佛法生恐怖心,生畏惧心,不敢接近。所以,修行的功夫抵不过所造的罪业。佛法始终建立在理智、智慧的基础上,‘通权达变’,一切环境都能应付裕如,皆能得大自在,这才是善学佛法。
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可得长寿泥洹之道。
善学佛法者,必是觉悟的人,是明白的人,自己知道断恶修善,知道念佛求生净土。不妨碍任何一个人,能跟任何人、任何环境相处,自己才能‘度脱’,才能福慧双修,才能往生净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证得无量寿。‘泥洹’即是大涅槃,圆满成佛。
是为五大善也。
这是总结五大段。每一大段经文,佛都教导我们,勉励我们断恶修善,将来得到的是不可思议殊胜的利益果报。
|